蘇虹祺
四川省渠縣第三中學 四川達州 635200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的知識灌輸和教師的教學。卻忽視了學生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可否認,傳統(tǒng)模式存在著諸多弊端。其中很大一部分不符合新時期語文教學對學生的要求,不符合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在這個新時代新形勢下,教師在教學中應強調邏輯思維能力的地位,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與初中相比,高中語文學科難度更大,思想更深刻。而且內容更加復雜多樣,如果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無疑會增加語文教學的難度和有效性。所謂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就是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造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針對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環(huán)境的特點。最終實現(xiàn)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和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組織教學任務,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首先要對教材內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1]。最后,要根據(jù)語文學科特點,按照教材的編排和結構組織教學。
高中語文教材的編排是按單元組織的,結構比較嚴密。教師可以充分把握這一優(yōu)勢開展教學。單元的安排和分類一般是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主題來進行的。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符合本單元的情境,然后再進行某一單元。使學生能有一定的心理認知。中學生在以后的教學中也不會陌生。每一個單元的文本在情感態(tài)度或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加強對這一層次學生的引導和教學,就會產生觸類旁通的效果。
單元情感情景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形成思維上的連貫性。學生會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了這種思維邏輯,達到了鍛煉和培養(yǎng)的目的,而且,重要的是這種思維的形成,將來學生比較善于處理類似的問題。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因此,合理安排教材,為我們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非常有意義的依據(jù)。教師要盡快熟悉教材,善于總結問題。并利用這些特點進行有效的教學。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的一點。作文教學部分是因為考試的要求,在語文試卷中占有較大的分值。不管應試教育的概念是什么,作文培訓對于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和語文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趯ψ魑念}目的理解,學生建構構思大綱,充分調動自己的素材庫,填充主體部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
要想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必須抓好學生的作文訓練。在傳統(tǒng)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過去落后的作文教學方式。教師在運用作文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時,首先要明確作文的教學任務。教學目的,掌握作文教學的特點。以及把握好作文教學與語文學科的契合點。根據(jù)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作文教學。其實,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語文的結構就是一種反映。結構是作文的骨架,但要搭建好這個骨架是需要更加嚴謹、嚴謹?shù)乃季S能力的。只有通過邏輯思維的操作,學生才會合理有序地安排作文的各個部分。此外,思想情感也是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一篇好的作文應該有一個思想語境,這個語境可能是隱藏的,可能是明顯的,但它是作文的靈魂,缺一不可。
班級授課制是以班級為教學單位,教學內容和進度一致。教師面對的是一個班級的學生,素質教育要求教師面對的是全體學生。但教師要意識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邏輯思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充分了解學生。認清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分層。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充分把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分為幾個層次,并與學生的層次相對應。讓每個階段的學生都能接受這個層次的教學,都有一定的發(fā)展空間,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2-3]。
邏輯思維能力是高中生必備的思維類型。是學生培養(yǎng)其他思維能力的起點。高中語文教學本身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復雜性,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據(jù),高于教材教學。為了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必須不斷地實踐、探索在實踐中反思總結,探索適宜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不僅能應付考試,還要掌握終身學習的必要基礎和技能,讓學生成為當前社會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