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暢
(沈陽以墨設計咨詢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34)
作為重要的活動場所,建筑對人們的生活以及工作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結合現(xiàn)代建筑的作用,民用建筑和工業(yè)建筑是主要的兩種類型。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建筑材料的性能,對可能出現(xiàn)的火災問題進行相應的防范措施。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相關的設計人員需要對防火規(guī)范熟練掌握從而進行設計。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相關的設計人員需要對其中的防火疏散現(xiàn)狀進行具體的分析,相應的進行解決。本節(jié)就此對防火疏散的現(xiàn)狀展開具體的分析。
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建筑物內電氣設備的使用量逐漸增多,如驅動電機、空調設備、電梯以及自備發(fā)電機組等?,F(xiàn)階段建筑物內的設備線路系統(tǒng)分布的十分密集,一旦發(fā)生絕緣層老化、線路短路等問題,則易造成火災,火災的具體情況無法人為地進行精準地控制,會受到當時情況的影響,同時,一些新型的建筑裝修材料也會因自身的特性,導致火災情況的進一步惡化。
由于建筑物本身的特性,建筑物內部如垃圾井、電線電纜井、上下管道井、樓梯井以及電梯等,這些相應的設備,在發(fā)生火災后,如果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會形成大量的煙氣,導致火勢進一步蔓延,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造成重大的損失,一旦火勢持續(xù)蔓延,會在建筑物內產(chǎn)生有毒且高溫的煙氣。如果建筑物內有人員被困在其中,勢必會對其安全造成威脅。
結合建筑物的設計,在建筑物發(fā)生火災的過程中,火勢以及煙氣會在建筑內部進行蔓延,增加安全疏散的難度,對被困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相應的威脅,對人員的安全撤離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在進行具體的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防火疏散設計進行相應的考慮,從而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
在進行具體的建筑設計過程中,為減少火災對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損害,需要對防火疏散設計進行相應的考慮。本節(jié)就此對建筑設計中防火疏散設計的方式進行相應的分析。
現(xiàn)階段我國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中明確規(guī)定,對于公共建筑,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 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其疏散樓梯應采用防煙樓梯間;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 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其疏散樓梯應采用封閉樓梯間;多層公共建筑的疏散樓梯,除與敞開式外廊直接相連的樓梯間外,均應采用封閉樓梯間。對于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1m 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敞開樓梯間;與電梯井相鄰布置的疏散樓梯應采用封閉樓梯間,當戶門采用乙級防火門時,仍可采用敞開樓梯間。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應采用封閉樓梯間;當戶門采用乙級防火門時,可采用敞開樓梯間。建筑高度大于33m 的住宅建筑應采用防煙樓梯間。戶門不宜直接開向前室,確有困難時,每層開向同一前室的戶門不應大于3 樘且應采用乙級防火門?,F(xiàn)階段很多建筑物內樓梯間的防火門會被鎖死,疏散通道被占用,一旦發(fā)生火災,將不利于被困人員的正常疏散。
因此除了要嚴格按照防火規(guī)范設計之外,同時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相關的管理人員也要嚴格遵守管理規(guī)定,使之在危險發(fā)生時發(fā)揮其作用。
在建筑物設計的過程中,相關的設計人員需要對防火疏散的細節(jié)進行相應的設計。比如,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要滿足具體要求;房間任一點至房間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門的直線距離不應大于規(guī)定的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疏散門和安全出口的凈寬度、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凈寬度都相應做了規(guī)定。
首先,要科學的劃分防火分區(qū),合理的設置水平與豎向的防火分區(qū),可將火災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建筑物內的防煙樓梯間、合用前室、避難區(qū)等,都是著火時的安全疏散通道。防排煙盡量采用自然排煙,火災時,可通過開啟外窗等自然排煙設施將煙氣排出,也可利用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設施,使煙氣無法侵入疏散通道內。其次,采用科學的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系統(tǒng),降低火災發(fā)生時被困人員的恐慌感,結合人們的行為習慣,使安全疏散通道的作用發(fā)揮最大化。最后,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充分考慮建筑的類型及火災危險性、建筑高度、使用人員的數(shù)量與特性等,使之早報警、迅速滅火,從而保障被困人員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
綜上所述,在建筑設計中嚴格把控防火疏散設計,是非常重要的設計環(huán)節(jié)。在進行具體的設計過程中,相關的設計人員需要結合建筑的具體情況,嚴格遵守防火疏散的相關標準,對優(yōu)化防火疏散的措施進行有效的保證,以確?;馂陌l(fā)生時,相關人員能夠進行迅速及時的撤離,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