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衡元
摘? 要:在網絡時代,高職院校的圖書館管理模式應該要得到創(chuàng)新,要立足于網絡時代的網絡特點和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構建符合新時期人們閱讀需求以及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需要的現代化圖書館管理模式,從而更好地滿足網絡時代用戶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但不可忽視的是,網絡時代也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相關圖書館工作人員必須要立足于網絡時代基礎之上,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所以該文主要針對網絡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進行相應的探究,通過制定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得當前的圖書館管理模式符合網絡時代的需求以及圖書館發(fā)展的需要。
關鍵詞:網絡時代? 高職圖書館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258.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c)-0156-02
在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網絡化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諸多便利,也增添了許多科技感。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化中心和知識聚集地,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給全校師生和相關的科研工作者提供較為豐富的文獻資源,保障師生和相關科研工作者的文獻需求。而網絡時代,更能夠推動圖書館信息的傳播,根據學生和科研工作者自身的不同,需要制定個性化的信息傳播服務,讓用戶更加及時地找到自己需求的信息。因此在這種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必須要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以順應網絡時代的發(fā)展以及滿足網絡時代人們的圖書館資源的需求。
1? 網絡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應具備的理念
在網絡時代要想實現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首先要用先進的、符合時代發(fā)展的管理理念作為理論保障和理論指導,只有具備這些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的理念,才能夠將網絡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手段落實到實處,真正地實現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
1.1 應該具備全新服務意識的理念
在傳統的圖書館管理過程當中,服務意識比較欠缺,更多是充當了書籍館藏以及圖書館內部工作的職能,面向讀者沒有過多的精細化的服務措施。而在網絡時代,圖書館的館藏職能已經成為一個古老的歷史,而用戶的信息檢索成為一個剛性需求。特別是現在圖書資源從傳統的紙質化向電子型的轉變以及多媒體音像的轉變,更應該要促使當前高職圖書館管理要具備精細化的服務理念,包括對電子版的圖書資源進行收集、整理、歸納,并且要對用戶平時的閱讀習慣和信息檢索痕跡統計用戶的文獻需求取向,在此背景下加強相關圖書資源的補充,實現資源的數字化服務[1]。因此在網絡時代,圖書館相關工作人員應該要具備與相關知識平臺交流的能力,要提高自身的知識服務能力,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充分地利用網絡的便捷性、開放性等服務讀者,以此實現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
1.2 重視數字技術的基礎設施建設
在網絡時代要想進行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實現圖書館的數字化、網絡化和信息化必須要加強對數字技術基礎設施的建設,只有具備了相應的技術基礎設施,才能夠為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現代化信息化提供保障。因此圖書館的相關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應該要加強基礎的數字化設施建設,將傳統的文本信息轉化成為數據,構建一個相對完善的、全面的數字系統,在不斷發(fā)展過程當中,逐漸形成自身的云計算平臺,解決數據計算和數據分析的問題。這是新時期背景下,更好地推動圖書館管理的有效舉措,但是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要用強大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提供有力支撐。所以一方面要加強素質基礎設施的建設,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對相關圖書館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和數字化技能的提升,讓管理人員能夠在具體的圖書館管理過程當中運用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實現數字化服務,這也是網絡時代對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2? 網絡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途徑分析
2.1 注重圖書館人員角色的轉變
網絡時代背景下,圖書館人員角色的轉變是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的關鍵問題。圖書館人員是構成圖書館服務體系的重要資源,因此圖書館的主觀能動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網絡時代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傳統的圖書館管理過程當中,圖書管理人員的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對館藏等書籍的整理上。而在信息時代網絡背景下,圖書館的這一角色應該要得到根本性的轉變,要作為信息的一個導航員,發(fā)揮自身的導航作用,為讀者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信息檢索。同時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圖書館人員的服務方法要從傳統的被動服務轉化成為主動服務。比如通過數據調研對高職院校師生和相關科研人員的數據需求、取向編制相應的導讀系統,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服務技能和服務意識,為網絡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奠定基礎。
2.2 構建多種多樣的用戶服務方式
在網絡時代,圖書館的服務方式的轉變是加強圖書館管理的重要體現。由于網絡具有較強的便捷性、開放性和實效性,因此圖書館的服務方式,也應該要做到多樣化、個性化。就個性化服務來說,圖書館應該要開發(fā)自身的手機終端APP,通過錄入大量的圖書數字資源,在APP上進行分類,設置簡易的導讀系統,讓用戶能夠通過APP就能夠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和資源,并且能夠通過APP向圖書館進行預約[2]。特別是對于一些借閱量比較大的書籍,通過APP的訂閱能夠讓讀者時刻掌握書籍的流向,而且還可以讓圖書館對于這類書籍的管理更加游刃有余,避免了傳統的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管理混亂。除此之外,還可以積極開展圖書館之間的互借服務,直接利用電子文獻傳遞圖書館資源,彌補自身圖書館資源的欠缺,為用戶提供更加廣闊的選擇空間。而且高職院校圖書館還可以從大量的電子期刊、電子公告欄以及連接數據庫等進行相關數據的收集、整理。豐富高職院校的服務內容,通過電子閱覽室、手機智能終端等多種途徑給用戶提供多種多樣的圖書服務,將圖書館的主動服務價值體現出來。
2.3 以依托互聯網技術構建新型智慧圖書館
在網絡背景下,大數據時代的出現為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管理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的契機。因此依托互聯網技術構建新型智慧圖書館被提上議程,利用互聯網、通信等各種現代化信息服務手段,能夠更好地拓展服務范圍,增加用戶的需求量,為用戶提供更加專業(yè)化的、個性化的讀書服務。而構建新型智慧圖書館,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構建圖書館大數據中心,大數據中包含圖書館內部所產生的數據,比如傳統的紙質圖書數據、期刊論文數據以及高職院校自建特色數據庫等,還可以連接出版商數據[3]。通過大數據和高職院校師生圖書借閱偏向和需求的對比提高圖書館服務的精準性。比如可以根據讀者的借閱瀏覽歷史借閱偏好,為圖書館資源的采購提供有效指導。還可以構建智慧化門禁系統,通過計算一天中每個時段的進出版人流量及時的調整開閉館時間,以滿足用戶的圖書機與需求,從而使得圖書館的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在網絡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管理創(chuàng)新應該要從傳統的被動服務轉變到主動服務,要構建多種多樣的服務方式,移動互聯網技術構建新型智慧圖書館,以滿足網絡背景下讀者的各種圖書需求。
參考文獻
[1] 陳燕.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與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探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20):3-4.
[2] 張俊琴.網絡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員面臨的創(chuàng)新思考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5(37):217-218.
[3] 張敏.近十年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研究綜述[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34(6):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