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達,于 輝,張秀美*
(1 遼寧省果樹科學(xué)研究所,遼寧 熊岳115009;2 遼寧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遼寧 熊岳115009)
‘綠帥’蘋果是遼寧省果樹科學(xué)研究所在‘金冠’蘋果的實生后代中選育出的蘋果新品種,于2003年12月通過遼寧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品種登記并正式定名[1]。2011年錦州市義縣引種試栽,綜合性狀表現(xiàn)良好,可在當(dāng)?shù)赝茝V,有利于調(diào)整不同成熟期的品種結(jié)構(gòu),提高蘋果生產(chǎn)的收益。
義縣位于遼寧西部,錦州市轄區(qū)的正北方,醫(yī)巫閭山西側(cè),北鄰阜新市,西接北票市,北緯41°16′~41°48′,東經(jīng)120°51′~121°44′。年均溫7.9 ℃,無 霜期149 d,≥10 ℃積溫3 400 ℃,日照時數(shù)1 527 h。試栽地為義縣張家堡鎮(zhèn)魯家屯,丘陵坡地,沙壤土,有灌溉條件。2011年栽植‘綠帥’400株,株行距3 m×4 m,管理水平較低。2013年開始結(jié)果,2016—2018年,平均每666.7 m2產(chǎn)量依次為1 100、2 000、2 000 kg,產(chǎn)值為2 640、4 800和4 800元。
果實短圓錐形,平均單果重253 g,最大400 g。果實底色黃綠,果面有紅暈,無銹。果肉乳白色,肉質(zhì)脆,多汁,果肉硬度8.6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0%,風(fēng)味甜酸,清香爽口。果實在室溫下可存放15 d。
樹冠中大,樹勢強健,樹姿半開張。平均樹高3.0 m,主枝10個左右,干徑約11.3 cm。萌芽率較高(58.8%),成枝力3.6 個,枝條粗壯,一年生枝平均長63.3 cm。有腋花芽結(jié)果習(xí)性,連續(xù)結(jié)果能力強。果實采收前有落果現(xiàn)象,落果率5%??蔁o袋化栽培。
在錦州義縣每年4月中旬花芽萌動,4月底盛花,花期持續(xù)1 周左右。落花后70 d 果實可食,成熟期為8月中旬[2],正值‘嘎拉’蘋果上市前期,填補了當(dāng)?shù)靥O果市場的空檔期,銷售價格較高。11月中旬落葉。
宜選擇平地或小于15°的坡地建園,土壤以沙壤土為好。栽植株行距3 m×4 m 或2 m×4 m。授粉品種可搭配‘寒富’‘岳華’或‘岳陽紅’等,與主栽品種配置比例為1∶4。栽植前將苗木用水浸泡2 d,并進行消毒。采用機器開溝,施入腐熟的農(nóng)家肥,回填部分表土,再放置苗木及剩余土壤。切忌苗木接觸底肥。苗木定干高度80 cm。灌2 遍透水后覆膜,可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保證果園的整齊度。
樹形采用紡錘形或高紡錘形。第1年春抹芽,保留主干上部最健壯的1 個芽,其下第2、3、4 芽抹除。如是分枝大苗,其上其他上部枝條剪除,當(dāng)新梢長至20 cm時用牙簽開角,立秋前后將新梢拉至120°。第2年春季修剪時,將所有的分枝清除,保持中心干優(yōu)勢。發(fā)芽后保留前端最健壯的1 個芽,其下第2、3、4 芽抹除。對新生枝條抹芽和牙簽開角。第3年春季修剪,中心干上的分枝保持單軸延伸,疏除旺長枝條,確保分枝粗度不超過中心干粗的1/3。如果分枝少于5 個,則全部疏除,第3年生長季管理重復(fù)上年方法。3年后,樹高3 m 左右,分枝20 個左右。
產(chǎn)量應(yīng)根據(jù)樹勢而定,合理負(fù)載,每666.7 m2產(chǎn)量控制在1 500~2 000 kg。該品種易成花且花量較大,在幼果萼片合攏時稀果,保留中心果,疏除邊果,包括畸形果、朝天果、梢頭果、無果臺副梢或果臺副梢長勢較弱的果, 多留下垂枝、中長枝果,適宜果間距15~20 cm。稀果后進行果實套袋,15 d 內(nèi)完成。時間過早易落果,過晚影響果實著色。果實采收前7 d 摘袋,先摘外袋(防止果實直接接觸陽光產(chǎn)生日灼),3 d 后去內(nèi)袋。
果實采收后至土壤結(jié)凍前施入基肥。結(jié)果樹每50 kg產(chǎn)量,施豬糞60 kg或牛糞75 kg,尿素0.65 kg,過磷酸鈣(含12%P2O5)1.1 kg,硫酸鉀0.5~0.6 kg。未經(jīng)腐熟的有機肥不能施用。施肥位置在樹冠垂直投影外圍須根集中處,人工或機器開溝施入,溝深40 cm、寬40 cm。套袋后或新梢停止生長(6月上旬)時株施少量尿素和硫酸鉀(用量包括在前述量內(nèi)),挖放射狀溝施入,將肥料與土壤混拌均勻,覆土灌水。幼樹可按結(jié)果樹施肥量的40%,挖環(huán)狀溝施入。
套袋前和摘袋前要灌水避免日灼。另外要灌好解凍水、萌芽水及封凍水。
幼樹期可在行間種花生等矮稈農(nóng)作物,增加果園的前期收入。盛果期后,行間自然生草,當(dāng)草長到40 cm時,保留10 cm 刈割,割下的草自然落地。夏季或秋季行內(nèi)可覆蓋花生皮、秸稈等覆蓋物,厚度15 cm 左右,可以保濕和恒定溫度。如果缺鈣,可在落花后14 d 及采收前1 個月每隔7 d 補鈣1 次,連噴二三次。
春季萌芽前,殺死潛伏的腐爛病、干腐病、枝干輪紋病等病原菌和害蟲蟲卵。刮治腐爛病,涂抹成膜型愈合劑;全樹噴布3%甲基硫菌靈糊劑100~130 倍+40%毒死蜱乳油800 倍液。4月上中旬,防治花腐病、霉心病、白粉病、卷葉蟲、天幕毛蟲等,噴布70%甲基硫菌靈懸浮劑1 000 倍+ 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1 500 倍液。5月上中旬(落花7~10 d),主要防治輪紋病、炭疽病、蘋小卷葉蛾、紅蜘蛛和蘋果黃蚜,噴布3%多抗霉素水劑500 倍+3.2%甲維氯氰微乳劑1 000 倍+4%阿維唑螨酯水乳劑1 000 倍+50%吡蟲啉2 000 倍液。6月上中旬(蘋果套袋前),主要防治蘋果黑點病、炭疽病、輪紋病、桃小食心蟲、卷葉蟲、紅蜘蛛和蘋果黃蚜,噴布50%甲基硫菌靈懸浮劑1 000 倍+25%殺鈴脲懸浮劑2 000倍+20%三唑錫懸浮劑1 500 倍+20%殺滅菊酯2 000 倍液。7月中下旬,防治白粉病、輪紋病、炭疽病、桃小食心蟲等,噴布20%咪鮮胺已唑醇微乳劑2 000 倍+80%代森錳鋅1 000 倍+2.5%聯(lián)苯菊酯水乳劑1 000 倍+25%滅幼脲懸浮劑1 000 倍液。8月上旬,防治斑點落葉病、褐斑病、桃小食心蟲、卷葉蟲,噴布40%氟硅唑乳油6 000倍+70%代森聯(lián)可濕性粉劑1 000 倍+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1 500 倍+5%阿維氟啶脲2 000 倍液。8月下旬至9月中旬,防治褐斑病、斑點落葉病等,噴布3%多抗霉素水劑500 倍+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15~20 d 后噴布43%戊唑醇懸浮劑2 000 倍+65%吡唑代森聯(lián)2 000 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