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衍玉
摘 ? ?要: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一部集大成的戲劇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成就。格萊斯的合作原則及會話含義理論為文學作品分析提供了新的視角。本文以會話含義理論及合作原則為視角分析戲劇《雷雨》的會話含義,目的是解讀曹禺先生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等。
關(guān)鍵詞:會話合作原則 ? ?會話含義理論 ? ?戲劇《雷雨》
因戲劇《雷雨》的文學成就非常突出,許多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對《雷雨》及曹禺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如靳書剛《〈雷雨〉的回顧與展望》及《從〈雷雨〉的傳播和接受看其經(jīng)典地位的確立》。但是很少有研究者從語用學出發(fā)對曹禺戲劇中的臺詞對話進行深刻探究。本文致力于語用學與文學作品的融合,從新的角度探求會話中的“含義”,試圖弄明白作者是怎樣傳遞出沒有明確說出來的含義的,并且試圖解讀會話含義理論及合作原則在人物塑造和情感表達上起的作用。
一、合作原則與會話含義
合作原則是H.P.Grice(以下稱為格萊斯)提出的,是語用學中的第二重要理論。格萊斯的合作原則解釋了人們溝通交流的內(nèi)部隱含形式及人們有意或無意間遵循或違背的原則。在會話含義理論中,格賴斯認為會話活動存在規(guī)律性。交談通常具備相關(guān)性且合情理的交際信息,否則將難以進行下去,談話雙方承認有著共同的目標或者雙方都接受的方向,以此形成合作。為了進一步具體闡釋合作原則,格萊斯引入如下四個概念:數(shù)量準則、質(zhì)量準則、關(guān)系準則和方式準則。
在這四種方式中,前三種是關(guān)于說話的內(nèi)容,最后一種是關(guān)于我們說話的方式。數(shù)量準則要求我們說話的內(nèi)容包括全部的信息但不能超過,規(guī)定了我們說話內(nèi)容的信息數(shù)量;質(zhì)量準則是會話合作的標志,要求話語是真實的。關(guān)聯(lián)準則則是對話的相關(guān)性與配合度;方式準則要求談話者表達要清晰。
二、“違反”對于會話合作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的實際交談中,合作原則并不具備強制性,即并不是每一個社會成員一致嚴格遵守合作原則及四條準則。相反,人們有時會出于種種原因而違反準則,會撒謊。在戲劇中,臺詞語言有時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為了戲劇效果和情節(jié)需要,對話交流并不完全遵循合作原則。所以,以合作原則為依據(jù),對《雷雨》中對話的潛臺詞進行充分全面的闡釋與挖掘,以此為基礎(chǔ)分析話劇對話中的“潛臺詞”,了解作者真正想傳達給讀者的“弦外之音”。其實,言外之意的產(chǎn)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違反準則只是其中一條標準,具體看表達的句子是否含有言外之意,如若不然,則不能產(chǎn)生含義。
三、《雷雨》中對話片段的會話含義分析
《雷雨》的時代背景是抗戰(zhàn)時期,深刻反映了社會問題和時代問題,《雷雨》的意義是跨越時代的。戲劇臺詞充滿藝術(shù)魅力,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戲劇的靈魂,蘊含著豐富的含義,對人物塑造和情感表達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從語言學角度分析臺詞,達到揭示人物性格和理解作品主旨的目的。
1.違反數(shù)量準則
周繁漪 ? ?魯奶奶,你還是坐呀。哦,這屋子又悶熱起來啦。這些天我就看著我這孩子奇怪,誰知這兩天,他忽然跟我說他很喜歡四鳳。
魯侍萍 ? ????
周繁漪 ? ?他要幫助她學費,叫她上學。他還說——這孩子!——要娶四鳳。
魯侍萍 ? ?太太,您不必往下說,我都明白了。
周繁漪 ? ?四鳳比我的孩子大,四鳳又是很聰明的女孩子,這種情形……
魯侍萍 ? ?我的女兒,我總相信是個懂事、明白大體的孩子。我向來不愿意她到大公館幫人,可是我信得過,她不會做出什么糊涂事的。
周繁漪與魯侍萍的對話超出了會話包含的信息,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數(shù)量原則。其一,魯侍萍和周繁漪的談話由周繁漪評價屋子里悶熱引入話題,但周繁漪真正想表達的內(nèi)容根本和天氣毫無關(guān)系。其二,因為之前對話中周繁漪并沒有給出足夠的信息量支持周繁漪自己所說的“周沖很喜歡四鳳”,于是魯侍萍只能回應以吃驚的一句“啊”,接著周繁漪解釋了自己那樣說的原因,補充了會話需要的信息量,使會話正常進行。魯侍萍了解自己的女兒,也預料到接下來周繁漪或許會說一些不好聽的話,于是魯侍萍立刻制止周繁漪,但是周繁漪并沒有因為魯侍萍的制止而停下,這就引出了第三次對數(shù)量原則的違反:周繁漪的話超出了會話所需的信息量:四鳳并不像周繁漪說的那樣不識大體,為了飛上枝頭變鳳凰而攀上周萍這根“高枝”;周繁漪的話語的真實意圖其實是故意找理由貶低四鳳,強調(diào)四鳳的年紀比周沖大,以此暗示魯侍萍,四鳳根本不適合周沖。從這段對話可以明顯感受到魯侍萍的情緒有些激動,憑借自己對女兒四鳳的了解堅定又含蓄地提醒周繁漪不要故意貶低四鳳。相比于魯侍萍的不卑不亢,周繁漪的話語完全體現(xiàn)了她對于四鳳的嫉恨。
本段中魯侍萍的形象更立體,魯侍萍身為這場悲劇的創(chuàng)始者,其性格中善良、正直和堅韌等因素值得肯定。三十年前周樸園殘忍拋棄,自殺被救后遇人不淑,跟著魯貴生下女兒四鳳,她的一生仿佛都受著命運的詛咒,三十年后女兒四鳳癡狂地愛上了親生兒子?!白饑馈倍重灤┢湟簧?,她撕毀周樸園給的支票就表現(xiàn)了她對自己尊嚴的堅決捍衛(wèi)。
2.違反質(zhì)量準則
周樸園 ? ?你告訴你的母親,說我已經(jīng)請德國的克大夫來給她看病。
周沖 ? ?媽不是已經(jīng)吃了您的藥了么?
周樸園 ? ?我看你的母親,精神有點失常,病像是不輕。我看,你也是一樣。
在這段對話中周樸園心里很清楚周萍并沒有病,卻說周萍和周繁漪一樣,很明顯違反了質(zhì)量準則。周樸園逼著周繁漪吃藥是《雷雨》中一個很關(guān)鍵的情節(jié)。對塑造周樸園這個人物及周家錯綜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起到關(guān)鍵作用。這里有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周樸園逼著周繁漪吃藥是完全出于愛嗎?”這里面自然有周樸園對周繁漪的關(guān)心,但更多的是為了維護周樸園在這個封建大家庭里說一不二的絕對權(quán)威地位。周樸園,這個悲劇的始作俑者,從拋棄軟弱的魯侍萍和孩子可以看出其性格的冷酷殘暴,不僅如此他的自私更是造成了這個悲劇,眼睜睜地看著整個大家族在雷雨之夜轟然倒塌。他身為這個家族的大家長手里掌握著他人不可抗拒的權(quán)利,利用這種權(quán)利他可以摧毀每一個人,所有人都要服從于他的權(quán)威。在周樸園的心中,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員都不可以反抗自己,每一個人都必須學會服從。
3.違反關(guān)聯(lián)準則
周萍 ? ?上學?這孩子!——可是,誰知道,你聽了他的話,也許很喜歡的。我已經(jīng)快三十了,你才十八,我也不比他的將來有希望,并且我做過許多——見不得人的事。
魯四鳳 ? ?萍,你不要同我瞎扯,我現(xiàn)在心里很難過。你得想法子,他是個小孩,老是這樣裝著腔,對付他,我實在不喜歡。你又不許我跟他說明白。
這段是周萍和魯四鳳的對話,其中周萍的話違反了關(guān)聯(lián)準則中“會話雙方總是希望對方所說的話與自己所說的話之間有相關(guān)性和銜接性”。其實魯四鳳的言外之意是想讓周萍說出自己的心意,承認喜歡自己。墜入愛河又傳統(tǒng)害羞的小女生四鳳拐彎抹角地向周萍表明心意并暗示周萍,滿心期望得到周萍的回應。然而周萍卻是閃爍其詞,不肯正面回應魯四鳳。
魯四鳳,她是這出悲劇的受害者,并沒有受過教育的她,待人熱情真誠,性格天真活潑,四鳳的性格深深吸引著周萍,是四鳳讓痛苦萬分的周萍感受到許久都沒有感受到的快樂。但由于周萍懦弱的性格和難以言說的事實將這段美好的愛情殘忍地扼殺在搖籃里。
4.違反方式準則
周繁漪 ? ?我不是!我不是!自從我把我的性命,名譽,交給你,什么都不顧了。我不是他的母親。不是,不是,我也不是周樸園的妻子。
周萍 ? ?如果你以為你不是父親的妻子,我自己還承認我是我父親的兒子。
這段周繁漪與周萍的對話,周繁漪決定放下一切只要換來周萍的真心。她心情非常激動以至于說出來的話冗長重復,不夠簡潔明了,違反了方式原則。周繁漪的言外之意是,她可以為了和周萍在一起而拋棄現(xiàn)有的一切,家庭甚至是自己的名聲。周萍現(xiàn)在根本不愛周繁漪,再加之懦弱的性格使他做不出和周繁漪一樣瘋狂的舉動,于是他暗示周繁漪即使她可以不顧及家庭與名聲,但是他不能不顧及。周萍殘忍地拒絕了周繁漪的感情,并且向周繁漪表明自己難以像她一樣拋棄一切,他已經(jīng)不想和周繁漪維持那種見不得人的關(guān)系了。
周繁漪可謂是全劇中最具“雷雨”特征的一位人物,她對愛情的執(zhí)著向往和勇敢追求使其成為五四運動以來新女性的代表。她向往愛情,為愛癡狂,不惜一切代價努力地挽回周萍。盡管她非常清楚,這段不倫的愛戀始終不會得到世俗的認可,但是她仍然愛得失去理智,寧愿為了愛情犧牲一切。其實她已經(jīng)明白周萍愛的不是自己,周繁漪表現(xiàn)得勇敢又瘋狂。這段對話中的另一個角色即是主人公周萍,周萍懦弱、妥協(xié)、搖擺和矛盾,他雖然仇視他的父親和整個大家族,但是他的性格懦弱又矛盾,所以他反抗,又不能像弟弟周沖一樣勇敢;他就是那樣一個不徹底的“新人”,因此周萍比別人更痛苦。周萍和周繁漪的名字也充滿了“含義”:周萍就像浮萍一樣沒有定力,飄忽不定。當周繁漪蕩開層層漣漪時,他便如浮萍一樣沒有定性,控制不住自己,于是有了這場充滿悲劇色彩的不倫戀情。兩個角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周繁漪愿意為了周萍拋棄一切,包括家庭、孩子、身份,甚至一切。從這段對話中兩者的性格特征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周繁漪勇敢與果斷,為了追求愛情義無反顧,而周萍卻唯唯諾諾,不敢反抗父親的權(quán)威。
四、會話合作原則理論發(fā)展
格萊斯提出“合作原則”自面世以來便獲得了廣泛的關(guān)注。但是合作原則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后來的研究者在格萊斯的理論基礎(chǔ)上發(fā)展了合作原則理論,出現(xiàn)了“后格萊斯時代”。其中最著名的是斯波佰(Sperber,D.)和威爾遜(Wilson,D.)提出的關(guān)聯(lián)理論。關(guān)聯(lián)理論認為會話交際不只是簡單的編碼解碼的過程,最重要的是涉及“推理”。1984年由霍恩(Laurence Horn)提出“Q原則和R原則”指出格萊斯的會話準則是由兩種競爭力量的推導得來的。兩種競爭力量的共同基礎(chǔ)是說話人的經(jīng)濟原則;1987年萊文森提出數(shù)量原則、信息原則和方式原則,可以理解為對格萊斯合作原則中的數(shù)量原則和方式原則的重信定義,形成三條探索法。隨著人們對語言學的研究的深入,不斷有新的原則被提出,并且啟發(fā)我們運用新的方法與嶄新的思維研究語言。
五、結(jié)語
格萊斯的理論為深入研究戲劇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語用學與文學的結(jié)合使我們對二者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們在感嘆格萊絲會話交際理論解釋力的強大和應用的廣泛之外,同時深刻地感受到曹禺話劇的藝術(shù)魅力。兩者的結(jié)合促進了觀賞者與作者對話,領(lǐng)略作者想要向讀者傳達的潛在含義和人物豐富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成功地理解人物本身和作者要透過塑造人物表達的感情,最終使我們驚嘆語言學的博大精深及戲劇的無窮魅力。
參考文獻:
[1]曹禺.雷雨[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1.
[2]靳書剛.《雷雨》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4(6).
[3]嚴辰松,高航.語用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4]錢冠群.漢語文化語用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5]范東青.解讀曹禺戲劇臺詞的會話含義[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
[6]楊少波,陳容泉.解讀《雷雨》人物會話的“不合作”——格萊斯的合作原則視角[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6(8).
[7]岳啟業(yè),孫廣治.從合作原則看《雷雨》臺詞的會話含義——以周繁漪與周萍的對話為例[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6).
指導教師:劉傳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