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俊義
高中語文的整體性教學方式是在我國新時代的教育形勢下提出來的,隨著教學目標的改進,高中語文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整體性教學方式的推廣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單一無趣、枯燥乏味的落后教學形式,主要倡導的是多元性、整體性的互動學習模式,新的《普通高中語文課堂標準》的頒布和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的持續(xù)完善使整體性教學具備了必要的條件,語文教師應當使其在高中教學工作中成為一種共識。下面筆者以高中語文蘇教版教材為例談談整體性教學觀,旨在提高高中語文的整體教學水平,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效果。
一、整合教學文本
在整體性教學的方式中,教師所選的教學文本是最為重要的內容,所以,教師對教學文本的整合是比較重要的,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出實踐的成果。合理有效的整合主要是指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和主題的需要,把一些題材或者是主題比較相近的文本放在一起,將其融合,從而體現(xiàn)出一種開放的教學方式。但是這種整體性教學的方式和傳統(tǒng)教學中的多課教學是不同的,整體性教學采取的形式是一課多文,在每一節(jié)課中都會有相似的主題或者文本用來突出某一個主題,為了使高中生能夠在教學中更好地對主題有深入的了解以及感悟。整合教學文本主要是根據(jù)課本而改變的,國家提出整體性教學也是以此為基礎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科學的整合理念、整合方法才能夠有效完成學校布置的教學任務。
比如在蘇教版必修一課本中的主題“像山那樣思考”這一章節(jié),教師可以將主題分為“欣賞自然”“感悟自然”和“沉思自然”三個大模塊進行講解,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在感受文本的過程當中,提高閱讀能力和審美能力,進而能夠感受到自然之美。同時,教師還應該在課堂中積極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思想感情。
在“諦聽天籟”中,主要包含兩篇文章,《江南的冬景》和《西地平線上》。《江南的冬景》通過北方冬景、閩粵地區(qū)冬景的對比,突出了江南冬景中的詩情畫意?!段鞯仄骄€上》中亞細亞地面上獨特的地貌、奇麗的風光、雄偉的風景,以及西地平線上的落日都美麗得令人震撼。這兩篇文章雖然是在表達得不同的自然之美,但是二者可以相互補充。主要教學目的是為了使學生通過學習可以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欣賞自然之美,從而更加突出主題。
在“感悟自然”中主要是升華,作者通過景物描寫來抒發(fā)人生感悟,寄托思緒,通過多種寫法,比如借景抒情等,使讀者感受到人生可貴。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可以將《赤壁賦》和《始得西山宴游記》兩篇文章相結合,更好地表達作者雖然遇到挫折、困苦,但是寄情山水、保持樂觀的積極態(tài)度,使學生充分體會、認識人和自然的關系。
二、整合教學方法
在上文中我們提過教學文本的整合在整體性教學過程中是主要的內容。那么,整合教學方法就是實施整體性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手段,也是較為有效的手段之一,高中語文教師應充分理解整合教學方法并熟練運用,從而達到整體性教學的目的,進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在課堂講解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文本的風格、題材、體裁和思想等特點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講解,如直接講授、提出問題、情感體驗、思維啟發(fā)的教學方式等。但這些方式都是針對應試進行的教學,只能使學生對文章產生普通的認識,無法產生深入的理解。這樣的課堂授課模式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則是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知識的接收,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導致對學習缺乏自信,不容易對學習產生興趣。如果長時間地將單一無趣、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運用在課堂當中,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不能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只需要起到引導、啟發(fā)的輔助作用,整體性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采取豐富多元的方式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及興趣。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取的是多課一文的落后教學方式,造成了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取得一個優(yōu)異的語文成績,盲目追求分數(shù)上的提高,對于方式、方法沒有太多的關注。高中語文教師舊有的教育教學觀念和高中學生落后的學習理念根深蒂固,很難接受新的多元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理論,試著采用整合教學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更新學習方法,給學生提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教師通過現(xiàn)代化新穎的板塊式教學法來吸取學生的注意,改變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通過多元化的整體性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主動尋求知識,自主探索的精神,最終提高高中生語文學習的整體水平。
比如在蘇教版必修二課本中的主題“一滴眼淚中的人性世界”,在“靈魂對白”這個內容中可以講解戲劇《雷雨》(節(jié)選),在課堂中采取提問討論式的方法。教師可以在讀完劇本后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由教師提出一些問題,讓小組進行討論,這樣不僅可以集思廣益,更可以讓學生充分交流讀完劇本后的心得體會,互相取長補短,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理念,又能使學生加深對劇情和人物的理解。同時,高中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對整個故事有一個深入的了解,等到學生對戲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進行學習,避免學生在學習之初因為陌生而感到吃力,從而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讓學生積極扮演其中的角色,進行一場小型的模仿表演,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每個不同角色,從而體會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動,達到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人物前后思想感情變化的目的。
整合教學文本和整合教學方法在一定意義上是有區(qū)別的。整合教學文本是因為可以根據(jù)一個主題,引導學生找到相關的聯(lián)系點,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而整合教學方法則是通過一個相同的主題支配多元化文本,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突出主題內容。二者都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課堂積極性、提高課堂質量為目的。
教學主題的整合是整合式教學需要達到的一種目標,整合不僅僅是一個過程,也不僅僅是一個手段,而是通過這個過程,通過這個手段來實現(xiàn)價值,只有在不斷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中才可以驗證是否科學、合理?,F(xiàn)代散文其本身就有一定的魅力,通過學習現(xiàn)代散文,認真閱讀理解并領悟其中的魅力,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還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玉祁高級中學(21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