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霞 王孝坤
1.甘肅省金昌市委黨校,甘肅 金昌 737100;2.大連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1
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的思想,不僅進一步的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法治思想,還對我國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法治思想進行了傳承和發(fā)展。全面依法治國的思想,不僅豐富了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涵,同時具有深厚的理論研究價值,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憲法是治理國家的最高權威準則和根本依據(jù),由此可見憲法在整個法律體系當中的重要地位,不管是組織還是個人都要在憲法范圍之內開展相關活動,不能夠越過憲法權威,始終將其作為根本形式原則。以十八大為開端,在今后的歷程當中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反復強調要建立起制度建設的重要地位,將完善制度保障作為重中之重,尤其是要求科學部署依法治國和建設法制國家方面的各項工作,凸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yōu)越性,提升國家競爭力。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委員會的第一次集體學習當中,習總書記更是特別說明和反復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三個構成要素是制度、理論體系以及道路。從中又可以進一步看到制度建設的重要性。那么要想建設一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體系,必須要確保每一項的立法都符合我國的憲法精神。當前階段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在立法建設的過程中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民本思想,樹立立法為民的堅定觀念。習總書記在回顧國家憲法設計制定與發(fā)展歷程的同時也特別注重反思,還注意對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國家發(fā)展中的經驗教訓進行學習借鑒,得到了更加深刻的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憲法公布實施30周年的大會上就特別強調堅持依法治國就要堅持依憲治國,而且依憲執(zhí)政是依法執(zhí)政的關鍵要素。這樣的論述不單單肯定了憲法是治國安邦總章程的地位,還體現(xiàn)出對廣大人民群眾正當權益的維護和保障,使得人民可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主人,讓人民主張可以真正變成國家主張。
美國前駐華大使在知曉習總書記的系列事跡后給出了高度評價,認為習總書記是鄧小平后最具轉型色彩的中國領導人,注重保持穩(wěn)健發(fā)展的同時,還體現(xiàn)出強大的自信,也因此吸引了全世界領導人的目光,得到了人們的由衷贊嘆。習總書記反復強調的依法治國,實際上就是從法治層面出發(fā)對馬克思主義的法治思想進行深入研究,同時還從四個角度也就是司法,立法,執(zhí)法和守法出發(fā),研究了應該怎樣打造我國的法治體系。就在2013年,習總書記把豐富和基礎扎實的社會調查研究作為重要根基,對我國目前所處階段的國情與法治發(fā)展進程進行了把握,并就應該怎樣適應新形勢,做好新形勢下的政法工作給予了重要批示。在此之后,他的一系列講話中都對我國法治國家的戰(zhàn)略目標進行了清楚的描繪,包括了憲法的實施,司法的改革,法制的教育,人大制度,黨內的法規(guī)等等內容。習近平總書記面對這一系列的改革,大氣從容地規(guī)劃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新航向。習總書記號召全黨繼續(xù)堅定不移的發(fā)展與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指出全黨必須提升自信,增強定力,樹立改革創(chuàng)新思想,在新常態(tài)背景下帶領全黨與全國人民走出一條新路、干出一番事業(yè)。習近平總書記的目標就是建設現(xiàn)代化的法治中國,他這種踏實肯干、實干、苦干的精神,贏得了世界范圍內各個領袖的廣泛認可和尊重。
習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次會議時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然要建成的是法治小康社會,還在會上為依法治國的貫徹落實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要求我黨要堅定不移地領導人民依法治國,全黨上下要保持一致共同和全面助推科學立法與公正執(zhí)法,最終實現(xiàn)全民守法,開創(chuàng)依法治國的新景象,建設國家發(fā)展的新面貌。這樣的行動又進一步凸顯了習總書記在助推依法治國實現(xiàn)方面的強大決心和頑強毅力。另外,習總書記還立足國家前途,從戰(zhàn)略角度出發(fā),把依法治國納入治國基本方略之中,從不同角度出發(fā)思考了我國應該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第一,必須要健全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強化憲法實踐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第二,深入助推依法行政制度落實,全力打造法治政府。第三,要確保做到司法系統(tǒng)公平公正,提高我國司法的公信力,實現(xiàn)這一點對于實現(xiàn)我國的社會公正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第四,要增強全民的法治觀念,建設法治社會。第五,要建設法治工作隊伍。第六,加強依法治國的全面領導。
綜上所述,習近平總書記具有開拓的視野,他以改革開放規(guī)劃者的角度,領導了全黨和全國人民進一步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高舉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大旗,推動我國黨和國家事業(yè)逐步邁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