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溟慧
5.“排比法”:對一種顏色的描寫用上排比手法,會突出表達效果。
有一朵是金黃色的,黃得嬌嫩,黃得瑰麗,黃得晶瑩,在金黃“喇叭”的中間,花蕊亭亭玉立,還戴了頂紅色的貝雷帽呢?。ā秼蓩傻乩谆ā罚?/p>
賞析
這個片斷中寫黃色“黃得嬌嫩,黃得瑰麗,黃得晶瑩”,是個小排比喲。是不是小排比使這種黃色更加立體、更加通透、更加惹人喜愛?當你描寫到主體顏色,想表達更充分的時候,不妨用上排比,可將顏色描寫得細膩入微、形象生動。使用排比法,用詞一定要恰當、準確,三個或三個以上并列關(guān)系的詞語才能形成哦。
6.“變色法”:寫顏色變化有多又快時,按時間先后抓住“變”和“混”,一定能寫好。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火燒云》)
起初,就像紅顏色蘸了很多水一樣,只有一抹淡淡的淺紅,漸漸地,越來越紅了,越來越濃了。從天邊的一角,增加,擴展,逐漸彌漫了整個天穹。再抬頭看時,不禁大吃一驚,整個天穹都成了紅色,摻有幾分藍色,不禁沉醉其中!多美?。?/p>
(《晚霞》)
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的,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石榴》)
楊梅先是淡紅的,隨后變成深紅,最后幾乎變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變黑,因為太紅了,所以像黑的。(《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
賞析
這幾個片斷都寫到變化的顏色,仔細觀察細微變化,如實描寫出來,往往需要用到“一會兒、過了一會兒、起初、先、隨后、最后”等表示時間先后的詞語來連接。變化又多又快時,往往不會只有一種顏色,要注意濃淡的變化和不同顏色的變化,用準確的顏色詞來形容,如一位調(diào)色高手用調(diào)色盤一樣,我們可以用語言調(diào)色喲。
7.“沒詞法 ”:沒有準確的顏色詞語來形容的顏色,通過一個中介來描寫,是不是很機智地表達呢?
我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辦的色彩,說它純白吧,又似乎有一種淡淡的青綠色滲透出來;我也無法用文字形容那花辦的質(zhì)感,說它玉琢冰雕吧,它又顯得那樣柔韌而又彈性??傊粦{幾個優(yōu)美的詞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nèi)涵的。(《廣玉蘭》)
賞析
這個片斷中寫廣玉蘭花的顏色,沒有非常準確的詞語,用“純白”,又有“青綠”透出來,所以不是純白,“純白”就成了“中介”,借助純白描寫潔白中透出青綠的那種無法形容的顏色,挺有新意吧。用上“說它**吧,它又有點兒**”這樣的句式,會更容易表述。你知道用“沒詞法”寫色的大師是誰嗎?請大家來欣賞一下朱自清先生的《綠》吧。
她又不是些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它!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拂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重疊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蓯鄣模覍⑹裁磥肀葦M你呢?我怎么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著這樣奇異的綠;仿佛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兒在里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亲砣说木G呀!我若能裁你以為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為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綠》)
8.“情感介入法”:在寫事務的顏色時,通入主體的情感,在表達上就更上一層樓啦。
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然燒起來了。(《北大荒的秋天》)
對聯(lián)紅,鞭炮紅,飾物紅,春節(jié)更紅!祝福大家在春節(jié)里快快樂樂,日子紅紅火火。(《春節(jié)和紅色有個約會》) 賞析
這兩個片斷中寫色的同時,注入了作者的情感,寫到“榛樹葉子紅得像一團火”時,作者說“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其實作者是寫把自己的心燃燒起來了,你能感受到作者此時內(nèi)心的火熱。作者寫“對聯(lián)紅,鞭炮紅,飾物紅”,寫“春節(jié)更紅,日子紅紅火火”,是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春節(jié)的熱愛和對未來的祝愿,也是在顏色中注入自己的情感的。你看,當“情感介入”時,顏色不再只是顏色,顏色的表達真的是“更上層樓”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