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統宇
時統宇,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新聞事業(yè)研究室主任。
第一次擔任廣播文藝節(jié)目評析的評委,靜下心來聽文藝,仿佛重新做了一回四十多年前的文藝青年,除了懷舊,更多的是對廣播文藝范兒的敬重。
央廣文藝之聲的《尚長榮的求索》對他主演的《曹操與楊修》等新編戲進行了深入采訪和精心制作。在推薦意見一欄中,這樣的話引起了我的關注:“對戲曲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成果,電視、紙媒都較少總結?!蔽铱催€可以加上一句:互聯網對戲曲的關注更是指望不上。也難怪,傳統媒體如今生存都成了問題,哪里還顧得上一招一式唱念做打的戲曲?互聯網是當今世界最熱鬧的地方,卻少有傳統戲曲的“從前慢”。一點都不夸張地說,如今還能對戲曲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成果進行一番認真梳理的媒體,真的非廣播莫屬。這能不讓人多一分敬重嗎?
如果說戲曲和曲藝在文藝節(jié)目中還算小眾,那么文學就算得上是相對的大眾,就像文藝青年實際上主要是指文學青年一樣。同樣是央廣的《文學四十年,我們共同見證》以長達十集的超大制作,極具誠意地完成了對改革開放四十年文學發(fā)展成就的宏大敘事。這檔節(jié)目攫取了了四十年來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學現象和文學作品,從作家、評論家和讀者等“歷史見證人”的多視角回憶,以點帶面,以小見大,在如數家珍般地回顧四十年文學精品的同時,滿腔熱情地講述文學對百姓精神生活的深刻影響。該節(jié)目充分發(fā)揮了廣播聲音之優(yōu)勢,既有深入扎實的采訪錄音,又有聲情并茂的作品演播,還穿插了具有時代特征的音樂、歌曲、影視劇片段以及音響效果,力求聲音的豐富性、鮮活度和時代感。這十集節(jié)目涉及了傷痕文學、知青文學、朦朧詩、新寫實主義、先鋒派、陜軍東征等多個文學流派和文學現象,回顧了九屆茅盾文學獎和獲獎作家和作品,梳理了兒童文學、網絡文學的發(fā)展脈絡,展示了中國文學走出去的文化實力和文化自信。
于我個人而言,《文學四十年,我們共同見證》喚起的是一代人的共同記憶。第一集《報春的燕子》,第一個閃亮登場的是1977年的短篇小說《班主任》——率先揭露文革對青少年造成的創(chuàng)傷,發(fā)出“救救孩子”的吶喊。實際上,小說作者劉心武的另一篇短篇小說《愛情的位置》對我影響更大,因為我那時正當青年。也就是在那一年——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正像這部精心打磨的優(yōu)秀廣播作品所言:“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麗日高照,春風怡人,鳥聲清脆,從傷痕文學、知青文學開始,中國當代文學的大花園正在慢慢豐富而燦爛起來?!?/p>
這次評析活動另一個讓我的印象深刻之處是地方廣播的文藝范兒,甚至是地市級的廣播節(jié)目。比如有四家電臺介紹了本地作家在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它們分別是:河南臺的《探索“生活的銀河系”——品讀詩人杜涯》,赤峰臺的《流水似的走馬》,武漢臺的《悲涼處亦有尊嚴——李修文散文集“江河袈裟”賞析》,廣州臺的《路上的父親》。再比如節(jié)目中占比不小的地域文學:北京臺的《竹枝詞》,重慶臺的《詩意重慶,千古鄉(xiāng)愁》,廣西臺的《壯族詩人黃神彪》,包頭臺的《巾幗英雄花木蘭》,等等。平心而論,能把這些題材做成像模像樣的節(jié)目,除了廣播,還能有誰?
文藝創(chuàng)作進入了智能機器人階段——一個機器人熟記幾十萬首詩詞是小意思;寫小說、寫劇本也有了“攢”的軟件;網紅文更是“各領風騷沒幾天”……或許,文學再也不能回到四十年前激情燃燒的歲月。盡管如此,我還是在不同的場合發(fā)出這樣也許是微弱的聲音:有品質、有溫度的節(jié)目應當慢下來,等一等節(jié)目的靈魂。什么是節(jié)目的靈魂?至少包括這樣的內涵:內容為王,工匠精神,慢工出細活兒,厚積薄發(fā),力戒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