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太陽落下后,陽光還在群山上方的天空留戀了一會兒。長絨棉一般的云呆悄然出現在天邊,被余暉映照成鮮艷的橘紅色。幾只白翎雀低飛掠過草原上空,匆忙返回遠處的蒿草深處,那里是它們的歸巢。不多久,光線漸漸暗淡下來,翠綠的青草、繽紛的野花都失去了顏色,稀疏的星星浮現在夜空中,在云朵的縫隙間偷偷眨著眼睛。草原上的夜晚來臨了。
推開一道虛掩的低矮鐵門,我和浩爺鉆過鐵絲護網,向著手機上衛(wèi)星地圖標定的位置前進。沒膝的針茅蹭過長褲,柔軟的草根在夜風中搖曳?,F在是晚上十點半,月亮還沒有升起來,白天清晰可見的興安嶺淹沒在濃重的黑暗中。手機屏幕上,淡藍色的定位光點標記著我們正在找尋的目標。強光手電射出的光束,像被濃稠的黑暗不懷好意地把玩在手中,消散在濃重的夜色里。
一陣風掠過草原,針茅葉桿此起彼伏地搖晃,天邊的云朵露出一個缺口。一輪初升的下弦月從云縫中擠出來,將清冷的月光灑在寂靜的草原上,群山的輪廓驟然出現在天邊。
“快看?!焙茽斉牧伺奈业募绨?,指著沐浴在月光下的草原前方。
一座高大的白塔驀然出現在黑暗盡頭。
銀白色的月光下,白塔矗立在開闊的草原上。這是一座七層高的八角形樓閣式磚塔,塔身側面雕刻著精美的天王浮雕,手持法器的天王力土沉默著,俯視著站在塔下的我們。塔檐下方綴掛著風鈴,華麗的斗拱用磚石壘砌,小巧而精致。
“斜拱。”浩爺用手指著其中的一個斗拱,“這是遼代建筑的典型特征。”
他說的沒錯,眼前的白塔正是始建于遼代的建筑。我們站立在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鎮(zhèn)的夜空下,這里是大興安嶺中段的一塊草原河谷,在10世紀后期,白塔所在的地方是遼代的慶州古城。這里曾經有喧囂的街道和民宅、香火旺盛的佛教寺廟,但如今城內的建筑蕩然無存,化為半人多高的荒草。只有孤獨的白塔在殘墻環(huán)抱下,矗立在古城正中央。今天的索博日嘎鎮(zhèn)是一座人口區(qū)區(qū)數干人的小鎮(zhèn),坐落在慶州古城遺址的西側。很難想象,這里在1000年前是一座繁華的城市。
在傳統(tǒng)印象里,歷史上由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逐水草而棲,大多沒有筑城的習慣,但這其實是一個誤區(qū)。即便是以游牧為主的匈奴與突厥帝國,通過20世紀的考古挖掘,也在漠北草原上發(fā)現了這兩個民族修筑的城市。與南方民族圍繞農業(yè)生產形成的城市相異,草原游牧民族構筑城市的目的,主要是儲存通過貿易和戰(zhàn)爭獲得的大量財富和物資,同時吸引周邊地區(qū)的商人前來貿易。相比重視水利灌溉和農業(yè)耕種的漢族王朝,游牧民族建筑的城市更加重視政治和商業(yè)功能。
由發(fā)源于中國東北地區(qū)的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則同時兼有游牧和農耕的特性。契丹人的祖先以游牧和漁獵為生,在擴張中逐步征服了渤海國等東北定居政權,吸收了部分中原王朝的官僚體系。早期的遼朝定都在適合農業(yè)生產的西拉木倫河上潞可谷,之后又占據了遼東和華北等傳統(tǒng)農耕地區(qū),使得這個新生王朝成為了一個游牧一農耕復合帝國。
為了將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產方式整合在帝國框架內,遼朝皇室采取了二元管理模式,即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治漢人。通過整合農耕產業(yè),遼朝得以克服單—草原游牧帝國經濟的脆弱性,依靠農業(yè)生產獲得的大量糧食儲備,帝國增強了對抗自然災害和外來入侵的彈性。遼朝因此能夠揮師南下,與北宋王朝長期對峙百年之久。南方的漢族政權再也無法重演封狼居胥、勒石記功的壯舉。
我們在塔下支起三腳架和相機。天上的流云已經散去,一輪弦月懸掛在夜空,燦爛星河的光芒下,白塔的塔身反射著牛奶色的銀光。不知從哪個方向吹來的陣風,晃動著塔檐下的風鈴,清脆悠長的鈴聲在草原上久久回蕩。
時鐘已過零點,我們正駕車行駛在暴雨中的霍阿一級公路上。
粗大的雨點敲擊著車身,一道暗紅色的閃電劃破遠方的天空,猶如被包裹在棉花中的叉狀電流,這一瞬間,草原上的景物變得清晰起來。左側的高壓輸電塔像是一具具被剝離血肉的巨大骨骼,矗立在草原之上;公路如同陡峭的天梯搭在山坡上,消失在山脊線的盡頭。就在翻過埡口最高點的瞬間,汽車沖出了雨帶,眼前的景象清晰得有些不太真實:
在視線的盡頭,高大的煙囪、巨型餅干桶一樣的電廠冷卻塔、高壓輸電塔像士兵一樣整齊地立在草原,航空避撞燈在這些人工建筑物的頂端閃爍著,在地平線上方構成了一條閃耀的銀河。煙囪噴吐的煙霧徐徐升空,在街道燈光的反射下,如同從地面涌出的流云。燈火輝煌的城市四周,又是無盡的黑暗,仿佛從草原上憑空冒出來的海市蜃樓。
這便是霍林郭勒,一座矗立在草原深處的工業(yè)城市。
霍林在蒙古語中指休養(yǎng)生息之地,而郭勒則意為河流。50年前,這里曾是一片寧靜的草原,霍林河蜿蜓流淌。1973年的一個冬天,當地牧民在附近一座廢棄的古城中發(fā)現了一些金代陶器碎片。和這些文物在同一文化層中出土的,還有幾塊未燃盡的煤炭碎塊。這引起了駐扎在這里的礦業(yè)勘探隊員們的注意。從草原上收集來的牲畜糞便是蒙古族冬季生火取暖的主要燃料,而在古代交通極其不便的條件下,從外地長距離運輸煤炭顯然是相當不經濟的行為。在古城文化層中發(fā)現的煤炭,無疑暗示附近存在著埋藏極淺的大型煤田。
次日清晨8點,下了一整夜的雨停歇了,大朵白云飄浮在天空。我和浩爺驅車向霍林郭勒城西駛去。翻過公路—側的隔離欄后,我們徒步走向不遠處的河谷。河谷盡頭,是一座長滿青草的巨大土山,山脊平坦而整齊,在平坦的草原上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涉過一條淺溝,前方出現了一道低矮的土墻。一塊斑駁的文保碑半埋在草叢中。這,就是被稱為霍林郭勒金代一號邊堡的古城遺址了。
13世紀初,金朝末年。經歷長達二十余年的部落戰(zhàn)爭,孛兒只斤·鐵木真通過武力成功統(tǒng)一蒙古高原的各個部落,被推舉為成吉思汗,蒙古帝國像一顆耀眼的星辰,在草原上迅速升起。不同于南方農耕民族依靠職業(yè)官僚構建的王朝體系,統(tǒng)一后的蒙古帝國架構更接近一個由眾多蒙古部落組成的松散聯盟。部落首領們有義務向大汗繳納賦稅、提供兵源補給,但同時,大汗也需要用賞賜來保持各個部落首領的效忠。因此,統(tǒng)一伊始的蒙古帝國隨即迅速展開了對周邊國家的征服戰(zhàn)爭。馳騁在草原上的蒙古鐵騎,不只是為了昭示蒙古帝國的強大,同時也是通過戰(zhàn)爭獲得土地和財富,維持這個新生部落聯盟的凝聚力。
作為西部、南部邊界與蒙古部落接壤的鄰國,金朝開始遭遇來自蒙古高原越來越猛烈的進攻。這個由女真人建立的王朝立國已近百年,完成了從游牧漁獵轉為定居中原的巨變。物質生活的豐富、長期的和平,使得金朝軍隊的戰(zhàn)斗力快速下降,從馬背上下來的民族已然不復昔日之勇。金朝軍隊無力在野戰(zhàn)中擊退蒙古騎兵的攻擊,疆域也在蒙古軍隊一輪接一輪的進攻中,從大漠退縮到大興安嶺和燕山一線。失去野戰(zhàn)優(yōu)勢的女真人在金朝的最后30年中,沿著大興安嶺修筑了一系列屯兵堡壘,希望借助山勢和堅固的城池抵御蒙古人的不斷入侵,我們面前的這座一號邊堡,便是其中之一。
眼前的這座邊堡是一座正方形的普通堡壘,周長800余米,沒有甕城。曾經高達5米的夯土城墻在夏季雨水的不斷沖刷下,緩慢地化為草原上的一抔黃土。越過已經不足一米的殘墻,半人多高的茅草在風中搖曳。8個世紀的血腥廝殺已成往事,曾經枕戈待旦的軍事要塞里,五顏六色的野花正在昔日的城墻上盡情綻放。
無人機緩緩升向高空,我們這才發(fā)現,河谷盡頭的那座高大土丘背后,竟是一座巨型露天煤礦——這是露天礦開采時被剝離的表層土壤,被堆積在礦坑周圍形成的廢渣山。
8個世紀前的某個冬日下午,在這座邊堡墻頭眺望的士兵們終于覺察到,曾經按時送來補給的車隊永遠不會在遠方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他們不知道,千里之外的都城燕京已被蒙古軍隊攻陷,皇帝帶著大臣們倉皇逃向開封,沒人再會想起這些依然在帝國北疆駐守的邊軍。恐慌在邊堡內肆無忌憚地蔓延,士兵們紛紛逃離邊堡,各奔東西?;艁y之余,一個用來取暖的火盆被踢翻在雪地,幾塊尚未燃盡的煤塊閃爍著暗紅色的光芒。
也正是在1973年的一個冬日,一位牧民為躲避突如其來的暴風雪,躲入了這座金代古堡的廢墟。一樁不經意間的考古發(fā)現,幾塊800年前戍邊士兵用來取暖的碎煤,竟然促成了這座蒙東地區(qū)最大露天煤礦的發(fā)現。這是歷史陰差陽錯的巧合,還是冥冥中的天意呢?
當年發(fā)現這座煤礦的人們沒有忘記它的功勞,礦坑開采區(qū)避開了古城的遺址。在無人機鏡頭的俯瞰視角下,古城就像是一塊小小的豆腐,被三面包圍在露天煤礦的渣山中,顯得那么渺小。重型機械啃噬著地層深處的黑色石塊,輸送帶將數千萬年前形成的化石碎成粉末,送入熱電站的燃煤鍋爐中,汽輪機飛速轉動,將電流通過高大的特高壓輸電塔傳送到遙遠的南方。過去的金戈鐵馬、田園牧歌成為昨日挽歌,如今的霍林河,已經成為一座草原上冉冉升起的重工業(yè)城市。
一陣風掠過古城,有一瞬間,我仿佛聽到古城里傳來一聲低沉的嘆息。
有人在公路邊沖我們招手。浩爺猶豫了一下,一腳剎車,在那人身旁停了下來。
“哎,摩托車壞了?!蹦侨苏f,“能捎我一段路嗎?”
這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頭發(fā)上蒙上了層黃土,臉龐被草原強烈的陽光曬得黝黑。他穿著一身洗褪了色的迷彩服,斜靠在一輛路邊停著的紅色摩托車上。
“上車吧。后排有位子。地板上有些空礦泉水瓶,你得收拾一下?!焙茽旤c點頭,指了指身后。
“謝謝你們?!蹦侨舜炅舜晔?,拉開車門,坐進車內。
“摩托車扔在這里不要緊嗎?”
“沒關系。這里一整天都遇不到幾個人?!蹦侨苏f。
正午的陽光炙烤著草原,公路上熱浪蒸騰。前些天公路兩邊的茂盛草原已不見蹤影,稀疏的風滾草插花一般點綴在裸露的地皮之間。偶爾在地勢低洼的地方,被風卷來的黃沙堆積在這里,形成了不大不小的沙丘。
我們正行駛在錫林郭勒盟北部的草原上,從太平洋吹來的濕潤水汽一路翻山越嶺,經松嫩平原、大興安嶺到達這里時,已是強弩之末。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兩百毫米,是溫帶草原向荒漠草原的過渡地帶。
“你們是過來做扶貧嗎?”坐在后排的男人忽然開口。
“不是。是去前面5公里的嘎查,找金代的長城?!蔽一卮鸬?。嘎查是蒙古語村莊的意思。
“我家就住在那里?!蹦腥苏f。
“這么巧。師傅,能帶我們去你家附近的長城看看嗎?”
“行。你們幫了我大忙了,我還得感謝你們?!?/p>
我們聊了起來。后排的師傅是當地的蒙古族牧民,漢語講得很流利。師傅說現在蒙古族從小學開始就上漢語課,嘎查大部分人的漢語溝通都沒有問題。我聽出師傅的普通話帶了點東北口音,一問才知道,他前些年去通遼市打過一段時間的工。
“你說的長城離我家牧場不遠,老人家都管這個叫界墻。但沒啥好看,這幾天風越來越大,城墻都快被沙子埋了?!睅煾祿u下車窗玻璃,盯著外面黃色的草原。“今年春天的雨水少,草都沒有返青?!?/p>
在大多數人固有的印象里,長城幾乎是從山海關到嘉峪關明長城的代名詞。然而早在明長城開始修建的400年前,由女真人修建的金長城便已屹立在內蒙古草原深處。金代長城在中國境內的走向基本沿著大興安嶺和燕山,從黑龍江省的嫩江地區(qū)一路延伸到內蒙古河套地區(qū)的東勝。如果說明長城是將農耕王朝與北方游牧帝國分割開來的界限,那么金長城便是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用來抵御另一個游牧帝國進攻的防線。
進入20世紀后,人們開始重視明長城的修繕保護及旅游開發(fā),賦予其更多的文化內涵和象征。但草原深處,歷史更久遠的金代長城卻被逐漸掩埋在荒草中,在風沙吹襲中緩緩風化,雨水沖刷里慢慢傾頹。這里是被主流歷史遺忘的角落。
“你們看,前面不遠就是長城了。“師傅指著前方的圍欄說。
和印象里建立在逶迤群山之巔的長城大相徑庭,我們眼前的金代長城,不過是草原上一道略高出地面一米左右的土坎,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消失在遠方草原的盡頭。
我們站在城下,能看到每隔70米設有一座凸出城墻的馬面,用來形成交叉火力。土墻的下方有一道淺溝,當年建造長城的民夫和士兵們用挖取的黃土夯筑城墻,而用來取土的地方則利用起來,形成城墻下方阻滯騎兵的壕溝。如今,城墻已風化殆盡,幾頭山羊站在城墻頂上,好奇地盯著我們。從天空俯瞰,淺淺的壕溝、低矮的土墻和被風化成圓形的馬面,像是一條串著珍珠的長項鏈,沉默地通向天邊。
長城左右兩旁,是延綿不絕的鐵絲圍欄,由于經常走車,圍欄和圍欄之間的公路已經被車輪碾成了寸草不生的裸地,汽車駛過后,車輪后方卷起滾滾黃沙,像是一條游動的沙蛇。從天空向下望去,遼闊的草場被掛著鐵絲護網的圍欄分割成了棋盤狀的小塊方格,每塊方格都是一戶牧民承包的草場,每家每戶的牲畜只能在自家草場上放牧。原本一望無際的草原,如今像南方的農田一樣被切割成了碎片。圍欄內的不遠處,一群山羊低頭啃食草原上的植被,放眼望去,草原的綠色實在太稀少了。
“以前的草場不是這樣的?!睅煾迭c了一根香煙,臉色陰沉地說,“以前我們都是整個嘎查一起放牧,水源和水井都是共用,每隔幾天都會趕著畜群轉場,從來不讓牲畜在同一片草地上吃太久。
“1996年以后搞了草畜雙承包,草場都劃成幾千畝的小塊分給每戶人家頭上。每家每戶都扯起了圍欄和鐵絲網,牲口成天都在一小塊草地上轉來轉去吃草,時間一長,草皮全都給踏壞了。”
“我小時候,夏天的草原上能有幾十種草,五顏六色的野花遍地都是?,F在你們看,草原上都是豬毛菜,要不就是狼針。羊吃了這些草,嘴都給扎壞了。”
豬毛菜是荒漠草原生長的一年生耐旱植物。這種植被的大面積出現,通常是草原嚴重退化的前兆。放眼望去,一叢叢豬毛菜像插花一樣出現在草原上,幾頭山羊在沙土中徒勞地尋找已經為數不多的草根。
“從前草場遇到旱災,還能趕著牲口去其他草場跑浩特(轉場)?,F在草場承包給個人,大家就都用圍欄把自己家的草場圍起來,生怕別人家的羊群進自家的草場吃草,人心全變得自私了?!?/p>
師傅嘆了口氣,不再說話。
我們三個人站在如蛛網一般密布圍欄的牧場上,遠處的旋風卷起黃土,在長城的殘墻上打著轉。
在日落前的最后一小時,我們終于趕到了正藍旗。
汽車在308省道上疾駛,車窗外掠過低頭吃草的羊群和牛群,放牧人騎著摩托車,揮動長鞭驅趕著畜群,夕陽將他的身影鍍上了一層金色。如今已經很少能看到騎馬放羊的牧人,相比需要精心照料的馬匹,不需要吃草的摩托車顯然更受當地人的喜愛,炫目的工業(yè)產品正在飛快改變草原民族的生活習慣。
草原終于恢復了久違的綠意。公路兩側不時出現奇怪的圓形耕地,像有人用圓規(guī)在草原上整齊畫出的一個個圓形。這是近年引進到草原上的節(jié)水農業(yè)技術,通過水泵將地下水抽出來,再通過噴灌機進行灌溉。種植的農作物大多是玉米,作為圈養(yǎng)牲畜冬季過冬的飼料?,F代技術使得利用地下水資源進行穩(wěn)定的農業(yè)生產成為可能,千百年來一直屬于游牧民族的草原,第一次出現了成片的耕地。曾經在馬背上的牧民開起了拖拉機,成為了草原上的農民,農民和牧民的界限不再像過去那樣涇渭分明。
窗外的牧場漸漸遠去,眼前出現了一大片河灘濕地,黛色群山的身影在更遠的北方若隱若現。我們向往已久的金蓮川終于到了。
晚風拂過草原,空氣中有了一絲涼意。正值大暑時節(jié),這里依然體會不到南方的暑熱,我們頓時明白元朝帝王將這里作為避暑夏都的原因。駕駛游覽車的蒙古族司機吳巴圖師傅四十來歲,也許是想找回年輕時縱馬在草原上馳騁的感覺,他將車開得飛快,開滿金蓮花的河灘與閃電河的蛇曲從我們眼前疾速掠過。
“我年輕時就在這里放牧。放牛,放馬,也放羊,但羊不能放太多。羊蹄子太尖,會把草踩壞,對草場不好?!眳前蛨D師傅說。對面車道,一輛相同顏色的觀光車朝我們駛來,兩位司機先后按了一下喇叭打招呼?!澳莻€司機也是我們嘎查的。景區(qū)被評上世界文化遺產后,這里就不讓放牧了,我家里的馬都賣給了別人,我們改行當上了司機?!?/p>
2012年后,金蓮川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為保護遺址,周圍1700平方公里的草場被列入禁牧區(qū)和緩沖區(qū)。原先草場設在這里的牧民們被重新搬遷安置,離開了他們熟悉的草原。在技術和商業(yè)利益的推動下,今天的內蒙古草原不再是往日單一的牧業(yè)經濟,工業(yè)、農業(yè)和商業(yè)正在急速向草原進軍。我想起了霍林郭勒金代邊堡旁那座巨大的露天煤礦,正藍旗草原上茂盛的噴灌玉米飼料地,以及眼前這位由牧民變成了員工的司機師傅。
金蓮川曾是元代上都所在地。14世紀中葉,蒙哥汗攻打南宋時在釣魚城去世,經歷短暫而激烈的內戰(zhàn)后,蒙古帝國分裂為四大汗國。元世祖忽必烈在東亞和蒙古高原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習慣在草原生活的元朝皇室不能忍受華北地區(qū)盛夏時節(jié)的暑熱,遂于現在的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營建了規(guī)模龐大的上都,形成了極具元朝特色的兩都巡幸制。每年四月暑熱初至,元朝皇室和大隊護送人馬便從大都出發(fā),前往百里之外內蒙古草原的上都避暑。在涼爽的金蓮川河灘度過夏季后,又在九月前后返回大都(北京)過冬。夏去秋來,元朝皇帝們就像候烏—般,往返于草原和中原之間。
“宮殿的所有殿堂和房間都鍍了金,裝飾得富麗堂皇。宮殿的一面朝城內,一面朝城墻,四面都有圍墻環(huán)繞,包圍了一塊整整有16英里的廣場。”
1275年的一個夏日,21歲的馬可-波羅在大都覲見大汗忽必烈,在他的游記中寫下了這段文字。上都城墻周圍看不見中原地區(qū)常見的大片耕地和村莊,它是一座修建在草原河灘之畔的巨大城市,在它的鼎盛時期,除了前來避暑消夏的元朝皇室貴族外,還駐扎有大量隨行的官員和護衛(wèi)軍隊。上都不僅是元帝國夏季的政治中心,更是多條驛道匯集的交通和商業(yè)樞紐。
13世紀的蒙古征服消滅了曾經林立在陸上絲綢之路的諸多國家,統(tǒng)一后的蒙古帝國使得歐亞大陸之間的洲際長途貿易再次通暢。歐洲的商人在付清折合商品總價10%左右的商業(yè)稅后,便可在沿途有蒙古軍隊巡邏的驛站之間暢通無阻。來自東西方的商品和技術沿著草原商路往返傳播,在16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的前夜,草原上的蒙古帝國就已悄悄拉開了全球化的序幕。
從城南進入上都遺址,寬大的城墻缺口暗示著這里曾是元朝皇帝進入上都的明德門。盡管歷經了7個世紀的雨水侵蝕,殘存的城墻依然有8米之高,向我們展示著這座城市被毀之前的宏偉規(guī)制。我們在宮城入口的御天門遺址前升起無人機,隨著高度的爬升,一座宏大的草原城市緩緩出現在監(jiān)視屏中:上都的外城周長超過8000米,接近一個正四方形。城北群山環(huán)繞,蜿蜒曲折的閃電河在城市的南方緩緩流淌,在夕陽的映照下閃閃發(fā)光,燦爛的晚霞將西邊的天空涂抹成一片通紅。上都所在的金蓮川以河灘遍地盛開的金蓮花得名。在閃電河畔,夕陽的余暉和盛開的金蓮花將河灘的濕地染成一片金黃色,整個河谷仿佛在落日中燃燒。
“小心,別跌下棧道了。”吳巴圖師傅的身影出現在我身后。他指了指眼前金色的花海,“附近有沼澤。”
“謝謝師傅?!蔽艺f。
“我年輕時在這附近騎過馬,一不小心就會陷進去?!彼难劬νh方的草原出神。景區(qū)公路上,一輛電瓶觀光車正停在路邊。
“唉。我家已經沒有馬了?!彼f。
暮色將至,我站在宮城中心的大安閣遺址上向南眺望,巨大的城市遺址里荒草萋萋,野花在宮殿的臺基腳下熱烈開放。孤獨的城墻屹立在閃電河畔,向潺潺流淌的河水訴說7個世紀前萬邦來朝的往事。視線順著上都的中軸線無限延伸,越過無盡的草原,翻過綿延的燕山山脈,我仿佛看到在地平線盡頭,另一座燈火輝煌的偉大都市,在華北平原的北方召喚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