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君:常常有素粉留言問,積累了不少詩詞和優(yōu)美的句子,但是不知道怎么去運用自己的積累,甚至還會弄巧成拙。針對這個問題,作文君請來了名師牟維和,他詳細地為有疑問的素粉演示了如何打造詩意作文的典雅語言。不過,牟老師的經(jīng)驗不一定適合每一位同學,素粉可以有選擇地學習吸取經(jīng)驗。因為篇幅問題,本期只刊登了上篇,下篇將刊登在2019年第23期,想寫出詩意作文的素粉不要忘記追連載哦!
語言典雅,指的是我們的作文語言具有優(yōu)美而不粗俗的特點,“典”是古典,“雅”是文雅,典雅的語言要求我們的文字有古典語言的韻味與雅致,讓人讀起來能夠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思想的高度融合,能夠體會到較為深厚的寫作素養(yǎng)。
1簡潔清雅、句式整齊,打造語言的典雅之氣
在打造語言時,要注意語言的簡潔清雅,句式要盡量做到整齊一致,打造語言的典雅之氣。
金莊深秋的天,湛藍湛藍,澄澈透亮,淡了明麗與耀眼,濃了寧靜與安詳。野風帶著濃重的涼意,從田塍上吹來,碰響了楓樹杈子里掛著的一枚老舊銅鈴,叮鈴——叮鈴,陣陣淺吟低唱,把我喚醒……
三十年前金莊中學建成的那一天,我永遠忘不了。
——如描寫金莊深秋的天,“湛藍湛藍,澄澈透亮”,用詞簡潔清雅,準確地寫出了深秋天空的特點?!暗嗣鼷惻c耀眼,濃了寧靜與安詳”,“淡”“濃”,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寫出了深秋色彩的變化過程。用詞典雅。
2運用文言句式,打造語言的典雅之氣
1.運用四字短語,打造語言的典雅之氣。
古典文學是中華文化的燦爛瑰寶,古典文學名篇有許多四字短語,如周敦頤的《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滕王閣序》“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等,讀起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明快。因此,我們可以借用古人打造語言的方式,寫出語言的典雅之氣。
(1)庭階寂寂,萬籟無聲,只有孩子們清脆的聲音在回廊里跳躍。三十年前的風吹過,碰響金莊中學門前的銅鈴,叮鈴——叮鈴。
(2)涼風習習,秋月如珪。一個頎長的身影屹立在皎皎明月之下,他的長發(fā)隨意披散著,袒露著胸襟,高舉酒杯,好像要與清澈的月亮共飲這杯酒。
(3)湛藍的湖水如一顆藍寶石被群山環(huán)抱,湖面上白云的倒影隨波蕩漾,如夢似幻。
(4)幾年之后的現(xiàn)在,窗外天空澄碧,纖云不染,遠山含黛,和風送暖??諝庵校瑤е嗤恋臐駶櫄庀?,還有各種花香,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氣爽。
——“庭階寂寂”“萬籟無聲”“涼風習習”“秋月如珪”“群山環(huán)抱”“隨波蕩漾”“如夢似幻”“天空澄碧”“纖云不染”“遠山含黛”“和風送暖”“沁人心脾”“神清氣爽”等。在文段中恰當運用四字短語,可以使文句富有節(jié)奏感,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
2.運用古樸的書面語,打造語言的典雅之氣。
在長期的文化沉淀中,有許多古樸雅致的書面語,如“木訥寡言”“古色古香”“返璞歸真”等,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內涵。
這幢別墅的主人,是一對黑背白肚的小燕子,舉手投足間透露出一種簡約優(yōu)雅之美,如同揮毫潑墨的水墨丹青,輪廓遒勁硬朗,意境自然風雅。它們或是忘我地遨游天空,用燕尾服丈量著天上的云朵;又或是披著夕陽從墻頭滑落,回到屋檐下溫情的小窩。
——“舉手投足”“簡約優(yōu)雅”“揮毫潑墨”“水墨丹青”“遒勁硬朗”“自然風雅”等,這些書面語言,打造出富有雅意的語言境界。
3.運用“而”字句式,打造典雅之美。
古代散文作品優(yōu)雅而清新,讀起來朗朗上口,周敦頤《愛蓮說》中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歐陽修《醉翁亭記》“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運用“而”字句式,讀來節(jié)奏感強,語言典雅而清新雅致。
(1)隨后,我夾著粉筆,侃侃而談。出乎意料的是,講臺底下是一個個抬起的腦袋,而且少有人說話,窗邊的那盆郁金香竟然也抬起了頭。
(2)我看到一位夫子,正在月下寫著什么。突然,他眉峰微蹙,把寫字的竹簡一扔,重新展開一卷。這個男人雖身著樸素,眉宇間卻透露出不凡的氣概。一位蛾眉端著茶進來,溫柔而嫻靜地坐在夫子旁側。夫子停筆抬眉,對上她的星眸,兩人目中似有火花閃動,很是浪漫。原來,是相如與文君啊……
——“侃侃而談”“溫柔而嫻靜”等,讀來節(jié)奏明快,富有韻律的美感。
4.恰當運用文言詞語,打造典雅之氣。
(1)有風拂過他的臉頰,癢癢的。這個耄耋之年的老人,渾濁的眸子有那么一瞬突然清亮起來。他笑了,想著,這輩子,值了。
(2)陽光,燦爛。微風輕輕觸摸了一下我桌上那盆完全怒放的郁金香,郁金香好像回應微風一樣,婷婷舒展的花瓣上下?lián)u了搖,那么溫暖,那么美好,讓人不自覺地抬眸凝望。微風與郁金香打完招呼,接著又拂過我的青絲,一陣幸福感隨之淡淡襲來,就像那郁金香一樣,溫暖,美好……
——“耄耋之年”“抬眸凝望”等文言詞語的運用,讓文章有一種古典散文的雅致之美。
5.運用“之”字句式,打造語言的典雅之美。
蘇軾《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讀來朗朗上口。
(1)正如滿懷期待的我銜起一枚青橄欖,入口,卻是酸楚和苦澀,可又不得不耐著性子咀嚼,任那酸澀彌漫在唇齒之間。
(2)久而久之,我的音樂天賦就被看熱鬧的外公發(fā)現(xiàn)了。
(3)闔目細聽,一顆心早已翻飛到云霄之上。我疑心這真真是世上最美的天籟了。
——“唇齒之間”“久而久之”“翻飛到云霄之上”均為“之”字句式。
6.運用“于”字句式,打造典雅之美。
在古代漢語中有許多含有“于”字的文言句式,如“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等,含有“于”字文言句式,讀來抑揚頓挫,富有音韻美感。
李太白像是把世間文字的精華和語言的絢麗盡收于筆下。
司馬相如的辭賦,語言華麗,規(guī)模宏大,多是獻于君主,為帝盡忠,字里行間溢滿了漢代才子獨特的浪漫情懷。
——“盡收于筆下”“多是獻于君主”,“于”字句的運用,讓文章語言多了一份古典文學的氣韻,讀來朗朗上口。
7.運用數(shù)量詞等元素,打造富有雅意的語言境界。
一抹微云、一鉤新月、一尊還酹江月、數(shù)點寒鴉、一葉扁舟、一掬清水、煮一壺月光下酒、江上一犁春雨、聊贈一枝春、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一盞離愁、一泓清水……都可入文。
她的嘴角漾起一抹甜笑:“這是林徽因的詩呀!”那刻起,我的腦中,便印下了這帶著清香的三個字。
傍晚,橘黃色的燈光灑在桌上,與窗外皎潔如水的月光織成一襲輕紗,我伏案輕輕翻閱起我的第一部散文集錦。
——量詞“一抹甜笑”“一襲輕紗”,語言清新,古樸典雅,富有詩意。
8.運用古典雅致的動詞,打造富有典雅的文章語言。
在古代漢語中有許多典雅的動詞,如:坍塌、扼腕、邂逅、覬覦、馳騁、諳熟、侵蝕、休憩、禁錮、摒棄、窺視、蜷縮、踟躇、逡巡、皈依等等,運用于習作中,能使文章典雅而有韻味。
(1)我趁著休息,偷偷躲在一片樹蔭下,以手當扇,閉眼休憩之間,思緒就跑到了很遠的地方。
(2)她出生在一個偏僻的無名小村。嗅著麥香,她和小伙伴們在單調的灰墻黛瓦下瘋跑、嬉戲著長大。五歲那年,她邂逅了那只小巧玲瓏的兔子燈。
(3)起了這個頭,我有點擔心,老邊不會是也要摒棄板書用多媒體了吧?我真舍不得他的板書。
(4)曾經(jīng)的人聲煙火也在時光的刀刻斧鑿下慢慢消失,直至最后,她終于衰萎了,被遺忘了,坍塌在了灰色的原野上。
(5)我攥著考試成績,蜷縮在被子里。我不住地質問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休憩”“嗅著”“邂逅”“摒棄”“衰萎”“坍塌”“蜷縮”等文言動詞的使用,讓文章典雅而精致。
9.運用古典雅致的形容詞,打造典雅精致的語言。
在寫景狀物時,我們可以借鑒古代書面語中一些雅致的詞語寫景狀物,打造文章語言。霧靄、窈窕、旖旎、迤邐、迷惘、徜徉、叱咤、綢繆、齷齪、戛然、參差、旖旎、襤褸、氤氳、繾綣、舐犢、木訥、徘徊、夙愿、芥蒂、告罄、酣暢、斑駁、窸窣……
(1)光暈流轉,萬籟俱寂,那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響最終消散,藤蔓下是我熟睡的臉龐。
(2)我閑適地倚在樹干,抬頭仰望著它寬大的葉片,點點碎金從錯落的縫隙鏤在地上,影影綽綽,斑斑駁駁。
(3)這個夏天,怕是無法享受小雨淋漓的詩意,和大雨滂沱的酣暢了。
——“窸窸窣窣”“影影綽綽”“斑斑駁駁”“酣暢”等形容詞,使文章語言清新雅致,優(yōu)美富有詩意。
10.運用古典雅致的連詞,打造精致典雅的作文語言。
在生成作文語言時,可以借用古漢語中的連詞,打造精致典雅的文章語言。如:并非、然、抑或、未嘗、何曾、倘若、縱然、是故、則、可謂、或、而不、豈可、但凡……
(1)記憶里,我同彌散有墨香味道的書籍有個約定,是在每個陽光明媚抑或淫雨霏霏的日子相見。
(2)平凡人有平凡人的偉大,從平凡的生活中攫取人生的美好,未嘗不是另一種不平凡。
(3)我充滿疑惑,班中何曾有過這樣努力的同學,于是饒有趣味地走過去,拍拍他的肩。
(4)一個人倘若失了初心去麻木生活,他最多只是活得庸碌或是忙碌罷了,絕不可能活得充實。
(5)我要的是星星,而不是糖啊。您難道忘了您當時的承諾了嗎?
——“抑或”“未嘗”“何曾”“倘若”“或”“而不”等古典連詞,讀來自然流暢而具有別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