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教育的種子,在不斷播撒

2019-12-20 06:33:44林劍峰
中國教師 2019年12期
關鍵詞:情懷教室種子

林劍峰

2019年,當了一輩子人民教師的三姑光榮退休了,30多年的教育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小姑再過幾年也要退休了。當年小村莊里的姐妹師范生,用一生的芳華為新時代基層教育鋪下了堅實的基石。她們一直是我家的驕傲。

教育的土壤

20世紀70年代初的農村,可謂一窮二白。那會沒多少人讀書,女孩子讀書更是稀罕。能讀完小學已然不錯;讀完中學,就很了不起;而上師范或大學,那可是村里一件隆重的喜事。其實,了不起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省吃儉用供讀書,在那個年代已然是一種偉大。

80年代初,兩個姑姑讀完師范,畢業(yè)后,順利成為教師。在南方那個偏遠小山村里可謂名噪一時,成了一段佳話。奶奶為此驕傲了一輩子。于我而言,這是一塊教育的土壤,一直默默地滋養(yǎng)我。小時候常聽母親講,兩個姑姑讀書要走十幾里路,一天兩趟,中午便在校園里吃自備的便當,夏天還好,大冬天里吃的就是冷飯冷菜了;其實也稱不上是菜,大多是自家腌制的咸菜、壓榨的菜干菜脯,根本沒什么營養(yǎng)可言。

教育的影子

我是在老師的影子里長大的。從小,我便跟隨姑姑去鄰村學校,在辦公室里被叔叔阿姨夸過贊過、捏過小臉摸過鼻尖,在教室里被大哥哥大姐姐圍著逗著抱著。就像現(xiàn)在,兒子偶爾跟我到學校,經(jīng)過教室時,學生總喜歡逗他一樣。

模糊的印象中,校舍很簡樸,沒有高大的校門,沒有琉璃裝潢的屋頂,也沒有紅綠相間的跑道,但夏日里蟬鳴聲很響,到處有斑駁的陽光,瑯瑯的書聲,課間的嬉鬧聲。哇,一切都是那么淳樸。對了,墻上還有許多棗紅色的大字。

20世紀80年代中期,剛進學堂的我還有印象,校舍就是幾間極其簡陋的老舊平房。簡陋到難以形容,但那時卻是我們的樂園。我還記得三年級的語文老師,他教學很嚴格,不僅寫得一手好字,還有一副好嗓子,尤其愛唱革命歌曲。時隔三十多年,我依然記憶猶新,《東方紅》《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都耳熟能詳,那時村頭巷尾都能聽到同齡人在唱,旋律振奮人心。嗯,好有時代氣息,如今想起依然心潮澎湃。

教育的種子

教師的形象,在孩子的潛意識里尤其高大神圣。

那會經(jīng)常與小伙伴在巷口玩,各種“土生土長”的玩法都使我們入迷,玩到忘乎所以??墒?,如果突然間有一個孩子猛然跑開,那一定是因為他的老師經(jīng)過。無須言語,只要一個身影,便可以勒住頑劣,那便是童年時期的師道尊嚴。

是否那時便已在心中種下一顆種子?

記憶畫出一條長長的線,一拋就是20多年。1995年夏季,初中畢業(yè)前夕填報志愿時,姑媽姑丈便為我規(guī)劃了一條從師之路:作為代培生考入藝術學校,成了一名中師生。1998年6月,夏季的風摻雜著熱氣,我們從老師手中接過畢業(yè)證書,第二天便奔回家。一群熱血青年坐上綠皮火車,從長沙到廣州,坐上大巴回到海陸豐的家。到教育局辦完相關手續(xù),經(jīng)過一輪崗前培訓,便換了一種身份,從學生搖身一變,成為人民教師。

然而,那一刻,我卻猶豫了?;蛟S,教師這個行業(yè)對我來說已沒新奇感,從兩位姑姑的身上也見識過它的不容易。心底的意愿最終還是決定了我的方向。在我坦然接受這一身份轉變的一刻起,心中的種子便開始吸收陽光。

教育的陽光

9月1日,農村的早晨空氣清新,陽光正好。我早早地起床,騎上剛買不久的二手自行車,穿越一片田園山丘,準備迎接職業(yè)生涯中最神圣的“開幕”。我把教科書用紅袋子綁在車頭,一路上,都在琢磨:上臺時如何開場?是嚴肅還是微笑?我該來個下馬威嗎?車輪輾轉著思緒來到校園。預備鐘敲響,我在教室走廊外等候,許多學生在門口探頭探腦,還有的在窗邊伸出半個腦袋,齜著牙,傻笑著。有幾個在小聲說著“這是不是新來的老師呀”“會不會很嚴”。我看在眼里,覺得有幾分意思。

輕輕吸一口氣,走進教室,教室里頓時安靜下來,沒有掌聲,一切都很質樸。終于,我站上講臺,那一刻我不知什么表情,也許很溫和也許很嚴肅。其實有些不知所措,心跳得有點反常,之前準備的“臺詞”全然說不出;臉竟有些辣辣的,還好自己沒看到。記不起講了什么話,也不知有沒有自我介紹,只知道課間他們都叫我“林老師”;這三個字竟使我有點小驕傲。我不知怎樣挨過第一個40分鐘,不可否認的是,我的心里有了一種別樣的感覺,說不出是喜是憂?;蛟S,是夢想醞釀的前奏。

教學生涯的第一個課間,我呆立在二樓走廊上,就在任教的四(3)班門口,任思緒隨風紛飛。從畢業(yè)到工作,學生到教師,不過是月余,角色的轉換太快了,即使有夢飛翔也來不及緩沖。一個小課間,我稀里糊涂地想了許多,像進入高墻聳立的胡同,難繞又浮躁。很多學生圍了過來,他們對這個剛來的老師充滿了無限好奇,卻又不敢問。終于,有幾個稍大點的孩子慢慢靠攏過來?!袄蠋?,你幾歲了?”“老師,你是哪里人???”接著,有更多的學生問?!袄蠋?,你家在哪里啊?”“老師,你下節(jié)課會教我們嗎?”“老師,你怎么這么嚴肅??!”……看著孩子們淳樸的樣子,我憨憨地笑著。突然,發(fā)覺自己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時代,每天和孩子們說說笑笑、一起學習,不也很快樂嗎?

教育的故事

心靜下來了,便有了故事與遠方。

第二節(jié)的銅鈴敲響了,學生們走進教室?!捌鋵嵰膊诲e”,我深吸一口氣安慰自己。我沒有上新課,而是跟他們聊天,也回答了剛才七嘴八舌的問題。這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臉上都綻放出了笑意,那是好奇心得到滿足的一種愉悅的表達。那一刻,夢想開始起航,就在三尺講臺上。

也許是為了彌補第一節(jié)課的缺失,第二節(jié)課我說得比較自然,就像講故事一樣。我跟學生們分享了剛剛結束的中專生活,新奇的生活逗得他們呵呵傻笑;那一雙雙閃爍著笑意的眼神告訴我,他們此刻很快樂,我又何嘗不是呢。

輕松愉悅的課總是過得特別快。這一刻我似乎有了方向感,莫名其妙地,開始有了絲絲期待。我知道,種子已發(fā)芽,將長出嫩葉。

那年的清晨,滿山遍野的綠。綠油油的蔬菜和熟悉得叫不出名字的野草就在車輪翻滾間茁壯成長;田間小路彎曲起伏,看似無路,一個拐彎抹角,路又出現(xiàn)了;腳下的路和心中的路何其相似,總是柳暗花明。這是上班之路,也是教育之路,有驚喜,有愜意,也有一些出其不意。從自家村到鄰村,騎車得近半小時,但年輕的腳步從不遲到。有時,實在來早了,便坐在臺階上靜靜地等,靜看校園里那棵大鳳凰樹。尤其喜歡夏天,站在鳳凰樹下,颯颯的涼風吹動樹葉,也吹亂那流行一時的稍長碎發(fā)。當年的心境,很清;青春,很明;渾身上下,有干不完的勁。每天,一站上講臺,總是精神抖擻,有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故事,意氣風發(fā)也不過如此吧。

教育的歷程

一年過去了,三年過去了,我從農村調到城鎮(zhèn),又從小學調入中學,從沒遠離教育航線;教了一批又一批學生,認識了一批批善良的同事。其中的曲折與苦累,已隨歲月成了恒態(tài)。

漸漸地,出了一些成績。看著所教班級的分數(shù)攀升,心也由喜悅的清涼轉為溫熱,然后慢慢升溫。時間、青春、情懷,甚至是人情味,通通都埋葬在血紅的分數(shù)里。教育的田地開始有了雜草,也開始慢慢地荒蕪。

某一天,我迷茫了。像個迷路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2008年,教學的第一個十年。偶然的一次機會,我被派去參加省作文觀摩活動。白天聽課,晚上聽專家點評。看著臺上老師的自若,我唯有深深的自嘆。不管是技能還是理念,我都跟不上。尤其臺上老師那份淡定的人文情懷,更使我羞愧萬分。點評時,專家與老師間的互動是那么精彩與深刻,他們所說的一些理念我竟然渾然不知,我才知道,自己落后了多遠,過去的自己只是坐井觀天,從不知道天外有天。于是,我決定重新梳理自己。經(jīng)過一年的梳理,2009年,我舉行了一個校際小講座,把自己這些年零碎的教學方法嘗試匯總為理念,也算小所收獲。自此,我插上學習的翅膀,心不再浮躁。我開始愛上寫字,開始嘗試寫文章;我也開始審視自己的教育觀,開始思考當前的教育理念。教育情懷,從這一刻開始蔓延,教育田地又恢復綠意。

教育的詩與遠方

真正使我改變的,是2017年那場廣東省初中語文鄉(xiāng)村教師的置換培訓。跨年培訓,每年一個月。那時,我就像一個學生,經(jīng)歷漫長的暑假后重返校園,竟有些竊喜。這場培訓,我見識了各名家大師的風范,他們淵博的學識、對教學的理性思考,都使我頂禮膜拜。兩年的兩個月里,我對學習如饑似渴,從沒有過如此迫切的學習欲望。我開始愛看書了,開始向外投稿了。半年期間,我竟在省市教育刊物、網(wǎng)絡寫作平臺發(fā)表了20多篇文章。也就在這兩年期間,我開始靜下心教書,不再向分數(shù)妥協(xié),而是朝著自己的教育情懷前進。我終于明白,靜心讀書、靜心教學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

2018年,我又邁上了一層?,F(xiàn)在的我,只圍著教學教研轉,以自己的情懷影響著周圍的人。坦蕩蕩地行走在教育的大道上,一切云淡風輕,愜意自若。

20年來,環(huán)境變了,周圍的人變了,教學技能也變了,我不再是當年那個踩單車上班的小伙子。然而,20年來我從沒忘記過教育與被教育,也從沒忘記歲月埋下的情懷;從第一節(jié)課的茫然到如今的堅守,我終于明白當年那說不出的感覺。

用一生的情懷去塑造無數(shù)的愛,這是教師的結,是教育的“恒”!日復一日,心恒則成,三尺講臺也是夢想起飛的甲板!童年埋下的種子,已茁壯成長。生長在教育之家,成長在教育之家,我的周圍遍布教育之樹。我的姑姑、姑丈、愛人、弟弟、弟媳、表妹都是基層的人民教師。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代代相傳;一朵云搖動一朵云,生生不息,教育的種子一直在生長。

本文系“70年,我的教育故事”主題征文二等獎作品。

(作者單位:廣東省陸豐市玉燕中學)

責任編輯: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歡
情懷教室種子
“313”教室
快樂語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28
這里的教室靜悄悄
贛鄱情懷
心聲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8
民有呼我有應 “剛”與“柔”中顯情懷
人大建設(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如何締造完美教室
甘肅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4
桃種子
長時間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視
幸運的小種子
幼兒園(2018年15期)2018-10-15 19:40:36
可憐的種子
“五老”情懷
中國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3
孙吴县| 常山县| 花莲市| 新和县| 旬阳县| 黄龙县| 天峻县| 新密市| 都昌县| 区。| 伊吾县| 通化县| 林芝县| 蕉岭县| 温泉县| 佛教| 克什克腾旗| 青田县| 正阳县| 福建省| 西乌珠穆沁旗| 金门县| 东台市| 准格尔旗| 隆子县| 昌邑市| 玉田县| 建瓯市| 措美县| 新巴尔虎左旗| 广安市| 呼伦贝尔市| 衡南县| 西昌市| 历史| 文水县| 土默特右旗| 沂源县| 福建省| 榆社县|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