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琦
在MOOC時代背景下,由于中職旅游專業(yè)課程改革的必要性,我們對《旅游學概論》這一中職旅游專業(yè)的基礎性、入門級課程進行了一系列設計與探索,根據該課程內容的系統分析和邏輯編排,將其劃分為“三大模塊”“十四個項目”,從設計思路、設計流程兩個方面,對課程體系、課程資源、課程教學、課程評價設計做了詳細闡述。
引言
自“515戰(zhàn)略”實施以來,我國旅游業(yè)逐步構建起“吃、廁、住、行、游、購、娛”和“文、商、養(yǎng)、學、閑、情、奇”的旅游綜合要素體系,已形成旅游發(fā)展新業(yè)態(tài),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yè)和人民群眾最滿意的現代服務業(yè)。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慕課風暴遍及全球,我們應緊跟時代步伐,促進職業(yè)教育信息化,提高中職教育質量,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旅游人才?!堵糜螌W概論》作為中職旅游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性課程,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興趣激發(fā)、就業(yè)導向以及其他相關課程的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一、中職《旅游學概論》課程設計的必要性
《旅游學概論》是中職旅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課和入門課,與其他旅游專業(yè)課程是“主干”與“分支”的關系,為學生后續(xù)的專業(yè)學習與精準就業(yè)貢獻力量。傳統的中職課程課堂互動較好、情感交流充分,但無法超越時間、空間、人數、教學次數上的限制。以MOOC為代表的在線課程超越了以上限制,規(guī)模之大、受眾之廣是傳統課程無法實現的,學生自主觀看在線視頻,可調整、可重復、可交流、可評價、可討論。在中職《旅游學概論》的課程設計過程中,我們將傳統課堂與在線課程結合起來,發(fā)揮它們各自的優(yōu)勢,使其互為補充,形成一種全新的、適合于中職學生、能取得較好效果的課程形式。
二、中職《旅游學概論》課程的設計方案
(一)課程設計思路
1.專業(yè)供給與行業(yè)需求相匹配
中職旅游教育是為社會培養(yǎng)旅游領域專業(yè)人才,應建立在當前旅游行業(yè)對旅游人才的需求之上,因此了解和分析當前旅游人才的需求結構,能夠更好地推進中職旅游人才供給側改革,在課程設計中應以社會需求為主要切入點。另外,中職旅游專業(yè)通常細分方向,如:導游、空乘、海乘、旅行社管理、景區(qū)管理等,《旅游學概論》作為“主干”課程,在各個方向的教學過程中均有涉及,因此應根據學生所學方向對課程項目等內容進行適當調整。
2.理論供給與案例需求相匹配
中職《旅游學概論》課程具有基礎性、理論性和指導性,知識點與理論是普遍和寬泛的,在運用過程中,應根據案例及其相關因素的特殊性加以調整,不可一概而論。案例教學正是通過案例事實提供了教學內容與實際經驗之間聯系的橋梁。案例教學主張“案例分析—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在繼承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精華的基礎上將現實生活中曾經發(fā)生的或正在發(fā)生的沖突、矛盾和危機事件作為教學案例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火花和求知欲望,使學生置身于案例背景和角色之中,自覺探求有效信息,挖掘事實真相,得出認知結論,形成決策選擇。案例教學法是中職旅游專業(yè)教學中較為有效的方法,對于這樣的方法我們要加以繼承和發(fā)揚,尤其是在課程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將一般理論運用于案例中,將一般原理具體化、可操作化,幫助學生理解和深化理論知識,同時提高實踐操作能力。
(二)課程設計流程
1.課程體系設計
系列化的微課能給學生提供更為完整有效的知識技能,系列化、專題式、完整性的微課開發(fā)應該成為微課發(fā)展的重點方向。我們將《旅游學概論》的內容體系進行系統分析和邏輯編排,劃分為“三大模塊”和“十四個項目”,如圖1所示,教師對各個項目進行分析與總結,編制課程資源包,以項目為單位分發(fā)給各個學生小組。學生根據教師安排的課程進度,進行相應項目學習,觀看微課視頻,完成測試題目,分析相關案例,完成指定任務等。另外由于中職專業(yè)設置中有不同的專業(yè)方向,而《旅游學概論》作為旅游相關專業(yè)學生都應學習的課程,教師在課程資料設置上需要做一些小的區(qū)分,尤其是在案例和任務上。
2.課程資源設計
課程資源設計是整個課程設計過程的關鍵一步,中職學??梢猿闪⒄n程設計與開發(fā)小組,組織專業(yè)化強、經驗度高的優(yōu)秀教師團隊進行課程資料設計和籌備,設計完成后通過試驗、觀摩、調查的方式進行整體評價與改進,成熟之后投入使用,在使用過程中可根據教師、學生、企業(yè)等多方面的反饋進行適時適當修改和調整,學生還可以將完成的試題、任務等上傳到資源包中,促使不同年級、不同方向的旅游專業(yè)學生相互學習和借鑒,如此一來,整個課程資源包將會更加豐富和完善。
模塊是架構中的一個元素,具有很強的內部依賴性(完整的功能集成)和較弱的或者最低限度的外部依賴性和交互。除模塊外,我們將《旅游學概論》課程體系劃分為了“十四個項目”,每個項目由教案、微課、試題、案例、任務5個部分組成,這5個部分都由中職學校的課程設計與開發(fā)小組來籌備,學生在教師所制教案的指引下完成后4個部分的學習。
教案部分應作為該項目整體教學過程的指引與標準,且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教師能執(zhí)行,學生能運作,教學操作應與教案相符,可以允許教師在執(zhí)行過程中根據自身風格和學生特點在基本主體不變的情況下進行適當調整。
微課的制作,即微小視頻的制作,5~15分鐘不等,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微課的制作需要優(yōu)秀的教學、精美的課件、專業(yè)的剪輯等,是課程資源包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對于課堂上沒聽明白的內容,也可以在課后反復學習視頻課程,鞏固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
試題部分應根據微課中的相關知識點、重點、難點進行設計,建議以可量化的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為主,方便MOOC系統在線做出評分與反饋,學生在學習微課視頻后完成試題,起到加強與鞏固的作用。
案例應貼合學生實際生活,在生活中、記憶中有跡可循,由于旅游學的特性,我們還要求其具有本地性,可與隨后的任務相關。另外,應對不同方向學生有所區(qū)分,導游方向與空乘方向采用不同的貼合學生方向與將來就業(yè)崗位的案例。
任務的形式最好是多種多樣的,這不僅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喚醒,更是對學生不同能力的鍛煉與提高,在提高專業(yè)知識與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推進綜合素質提高。這要求教師們在課程設計與執(zhí)行的過程中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借鑒中外,集思廣益,在教師和學生的反饋中不斷優(yōu)化與完善。
3.課程評價設計
MOOC模式下學習者需要具有高度的學習自主性和自律性。從這一角度看,針對中職學生使用MOOC教學手段,更應注重評價,如在小組項目中評價個人,謹防“搭便車”的懶散行為出現,在個人項目的完成過程中,設立小組監(jiān)督機制,保證學生獨立完成項目內容。
在評價主體上,小組項目與個人項目相結合。各項目都由微課、試題、案例、任務這4部分(教案由教師單獨完成,故除外)組成,前兩者為個人項目,評價來源主要是微課與試題的完成情
況;后兩者為小組項目,評價來源主要是案例與任務的完成效果。
在評價對象上,基礎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堵糜螌W概論》課程具有基礎性和指導性,基礎性決定了其在中職旅游人才培養(yǎng)中的根基地位,這就要求我們要更加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效果;指導性是指該課程可引導學生更好地從事旅游實踐工作,作為具體工作的理論指南,學生的實踐操作也是我們課程評價的主要對象之一。
在評價形式上,書面測試與技能考核相結合?!堵糜螌W概論》課程的評價對象包含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這就決定了評價形式應與評價對象相契合,即對基礎知識采取書面測試的形式,對實踐操作采取技能考核的形式。
三、結語
本文基于MOOC時代背景下,由于中職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就中職旅游專業(yè)基礎課程《旅游學概論》做了設計與探索。對于該課程的設計思路、設計流程做了一系列分析與描述,相信對于MOOC在中職課程中的應用有指導意義。
當前MOOC在我國中職教學中的運用非常少,基本沿襲傳統,缺乏突破式創(chuàng)新?!堵糜螌W概論》作為中職旅游相關專業(yè)的基礎性、入門級課程是中職課程改革的先進力量,該課程的設計、改革與實施過程對其他專業(yè)課程的開發(fā)與完善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