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的《語文課程標準》第三學段的“習作建議”給出了7條建議,不少老師對其中后6條都有了解都有印象,第1條的關鍵詞是哪個,很多老師茫然。
第1條是:“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p>
2018年版的《語文課程標準》第三學段的“習作建議”的7條建議變成了5條,第1條的位置沒有變,還是第一;內容上,一個字也沒變。后面6條整合、刪減為了4條。讓學生“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經過七年的考驗,最重要,不能變,要放在第一位。
這句話16個字,有三個重要的關鍵詞。
第一個是“自我表達”?!白晕遗u”就是自己批評自己,“自我介紹”就是自己介紹自己,“自我表達”就是自己寫給自己。為什么說作文是“自己寫給自己”?自己寫給自己的一定是真話。“你這個人怎么自己騙自己”,連自己都騙的人就有大問題了。“自我表達”可以用三個字來解釋——“說真話”。這跟《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一脈相承。
第二個是“與人交流”。作文是用筆說話,作文是用來“交流”的,作文是要有人來讀的。沒有人讀的作文就是沒有“交流”的作文,就是“死”的作業(yè),折磨人的作業(yè)。“死”的作文必然帶來“死”的作文教學。多年來無數孩子討厭作文,那是他們從來沒有寫過作文,他們只是寫了一年又一年、一篇又一篇的那個名叫“作文”的作業(yè),他們的作文沒有人讀,也沒有“與人交流”。
第三個是“和”。如果是“或”,那只要在“自我表達”“與人交流”之間取一個。從成人的角度來看,應該是“或”,適合給別人看的就拿出來與人交流,不適合的就藏起來自己看。這里是“和”而不是“或”。“自我表達”了還要“與人交流”,這個在成人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在兒童卻是那么正常、正確。這個“正?!薄罢_”來自對兒童的理解,兒童很難像成人那樣分清楚哪些可以拿出來的,哪些要藏起來的,兒童比成人多了一項寶貴的權利——童言無忌。
馬正平把作文能力分解為四個要素,作文技巧、作文人格、作文意志、作文興趣,哪個排第一?幾乎所有的老師說作文興趣。哪個排第二?有的老師說作文技巧,有的老師說作文人格,有的老師說作文意志,什么答案都有。應該是寫作意志。寫作意志和寫作興趣合在一起,那就是“寫作動力”。不管什么時候,作文教學第一要突破的是“寫作動力”。不管什么作文流派,第一要解決的也是作文動力。
一個人說真話了、說的真話還有人來聽來看,他就有說的欲望了。每次一拿起筆來就要說假話,說大話,說空話,說完了發(fā)現(xiàn)一個聽眾也沒有,這樣的作文不可能有動力。讓學生 “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這一條是解決寫作動力的。
中國有個成語叫“持經達變”。心中有了“經”,就不會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迷惘,不知所措。作文教學要“持”的“經”,還是《語文課程標準》。
(管建剛,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yǎng)對象,江蘇省小語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長安實驗小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