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弗吉尼亞·伍爾夫小說的“水”中之“道”

2019-12-30 11:42何曉濤
關鍵詞:拉姆齊伍爾夫海浪

何曉濤

(集美大學 誠毅學院,福建 廈門361021)

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也是許多文學作品的靈感之泉。 中國古代“女媧造人”的故事里,人是水與泥的結合,“盤古開天地”的傳說里,天地在混沌中產(chǎn)生,而道家老子認為水“幾于道”[1](P102),道的性質(zhì)“惟惚惟恍”[1](P156)其實就是混沌的存在形式。道家還認為道和水及女性之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道家哲學中涉及大量關于水哲學的內(nèi)容。 英國現(xiàn)代主義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一生跟水有著不解之緣,其作品中對水的描寫也情有獨鐘,可以說她小說中“水”的意象比比皆是。 國內(nèi)外學者對此進行了大量探討,西方伍爾夫研究對“現(xiàn)代主義形式、女性主義思想和后現(xiàn)代主義”[2]特征進行了重點討論,而我國伍爾夫研究主要集中在“形式主題、小說理論和女性主義研究”[2]等范疇。事實上,伍爾夫小說中頻繁出現(xiàn)的“水”意象歸根結底源于東方“水”哲學的重要思想。 由于受到東西方文化交流“東學西漸”進程的潛移默化影響,許多西方現(xiàn)代主義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東方文化的色彩。 考察伍爾夫創(chuàng)作的小說、日記、散文和信件可以看出,她“熟知”[3]亞瑟·韋利(Arthur Waley)翻譯的中國道家、儒家代表作《道德經(jīng)》和《論語》。 而且通過大量閱讀有關中國和其它東方文化的文藝作品,她“深刻感受到了東方人的思維模式和性情”[4],從而擁有了一種全新的觀察世界和理解生命的方式。 此外,帕特麗莎·勞倫斯(P.O.Lawrance)的《弗吉尼亞·伍爾夫與東方》指出了伍爾夫作品中的“東方元素”[5](P10),《莉莉·布里斯科的中國眼》也分析了“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對中國文化的“認識、接受和融合”[6](P164)。 眾所周知,西方政治哲學思想主要源于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二元論,具有明顯的父權和男性本位化特征,而伍爾夫的女性主義思想一直在努力試圖解構二元論思想的同時建構適合兩性和諧發(fā)展的女性主義思想,分析其小說中形態(tài)各異的小說人物可以看出伍爾夫在其小說領域已經(jīng)不知不覺借用道家水哲學思想建構了女性主義人生觀的藍圖。

一、生存的理念:自然、虛靜

老子《道德經(jīng)》中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P169)是說道的本性就是“自然”,以其自身狀況為依據(jù)來決定其存在和運動,不必依靠外在其他原因,因此“自然”不是名詞而是狀語,不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而是指一種不加強制力量而順其自然的狀態(tài)。 且有“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1](P164)說明道家提倡任何事物應該順應其本身具有的可能趨向去發(fā)展。 細讀伍爾夫的小說?達洛衛(wèi)夫人?可以看出,作者多處水意象的生動描寫不但傳達了她內(nèi)心對這種“自然”生存理念的渴望而且還對當時英國現(xiàn)存父權制社會制度進行了強烈的批判。 小說中詩人賽普蒂默斯.沃倫.史密斯和克拉麗莎的舊情人彼得.沃爾什都和社會格格不入,是世人眼中的失敗者,他們根本不具備世俗的“平穩(wěn)”。獲悉彼得從印度回來的消息時,布魯頓夫人等“所有在座的人都有些得意。 因為,他受盡磨難,功不成名不就,終究回到他們中間,仿佛回到安寧的海灘”[7](P109)。 這些所謂的社會精英喜歡這種“安寧”和“平穩(wěn)”,正如爵士夫人時?!斑@么想著,感到自己置身于寧靜的海洋上,那里唯有香風吹佛;她受人尊敬、贊美、羨慕,她的愿望好像都已經(jīng)實現(xiàn)”[1](P96)。然而大海終究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這沸騰的生活、滔滔的人流……恰如在洶涌的冰川中,巨大的冰塊……把它們?nèi)烤砣?,滾滾向前”[7](P141)。

“賽普蒂默斯躺在沙發(fā)上,諦視著糊墻紙上流水似的金色光影……室內(nèi)傳入潺潺的水聲,在一陣陣濤聲中響起了鳥兒的啁鳴。萬物都在他眼前盡情發(fā)揮力量,他的手舒適地擱在沙發(fā)背上,正如他游泳時,看見自己的手在浪尖上漂浮,同時聽到遠處岸上的犬吠聲,汪汪,汪汪,十分遙遠。 不要再怕了,他在內(nèi)心說,不要再怕了。 ”[7](P142)

平民賽普蒂默斯追求心靈的自由,渴望“萬物盡情發(fā)揮力量”,可是受到代表上流社會習慣勢力的“大醫(yī)師”威廉·布雷德肖爵士的壓制。這位布雷德肖大夫常告誡病人:必須有“平穩(wěn)感”,他們在薩里“教授一種十分艱難的藝術——平穩(wěn)的觀念……壓制那些不利于社會的魯莽舉動……他猛撲,他吞噬,他把人們禁閉。 ”[7](104)于是,在世俗權威的壓制下,賽普蒂默斯成了瘋子,為了維護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精神,他選擇了跳樓自殺。

老子曰:“致虛極,守靜篤”[1](P134),“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1](P90),“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1](P93)。 老子強調(diào)致虛守靜的重要,認為致虛必守靜,透過靜的工夫,乃能深蓄厚養(yǎng),儲藏能量;必需保持內(nèi)心的安靜,才能認識事物的真相。 “虛”的反面是“盈”,含有“自滿”的意思。 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P105),這是提醒人們不要自滿,要深藏。弗吉尼亞·伍爾夫深諳“深藏”之道。小說《達洛衛(wèi)夫人》中,當獲悉青年賽普蒂默斯跳樓自殺消息時,克拉麗莎曾自言自語:“如果現(xiàn)在就死去,正是最幸福的時刻”[7](P188),因為她理解青年擁有視死如歸的激情,遇上“惡的化身”且“扼殺靈魂”的布雷德肖大夫是活不下去的。 但她盡管感到了生之恐怖,內(nèi)心還是想“寧靜地走完生命之路”[7](P189)。

“即使現(xiàn)在,她也常感到自己會毀滅,幸虧理查德不時待著家里,看《泰晤士報》,她可以蜷縮著,象一只鳥兒,漸漸恢復元氣,內(nèi)心涌起無窮的欣悅的浪潮,歡騰著,與萬物為一。她逃遁了。而那青年自戕了。 ”[7](P189)

克拉麗莎“蜷縮”著,依靠內(nèi)心涌起的“欣悅的浪潮”“漸漸恢復元氣”,恢復生之力量,“與萬物為一”,這正符合老子“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的“虛靜”之道,只有持守虛靜,返回到本根,才能體合于自然,遠離煩擾紛爭,堅守生存的信念。 另一方面,丈夫理查德突然想給妻子克拉麗莎買件禮物,當時他與休·惠特布雷德正“在康杜依特街角上踟躕著”[7](P114)。

“天曉得,他并不想跟休一起去買什么項鏈。 不過精神之流仿佛潮汐,忽漲忽落。 …… 恰似一葉扁舟,在深深的、深深的波濤里載浮載沉。 布魯頓夫人的祖先以及他的回憶錄,連帶他那些北美戰(zhàn)役,都被人生的洪流吞掉、淹沒了。 布魯頓夫人亦如此。 她沉溺了?!聿榈麓蛐难劾锿锤羞@種生活之無聊——給伊芙琳買項鏈呢。倘若自己有個兒子,就會叮囑他:工作,工作。不過他只有伊麗莎白,他可寵愛他的伊麗莎白吶。 ”[7](P115-116)

理查德討厭布魯頓夫人對祖先事跡的吹噓,也簡直無法忍受休象“一頭蠢驢”一樣“可惡的傲慢”,但是身為承擔家庭養(yǎng)家糊口重擔的丈夫和父親,他只能默默忍受“工作,工作”,同時讓“精神之流”在“深深的波濤里載浮載沉”。 同樣地,美麗的少女伊麗莎白討厭家庭教師吉爾曼小姐,因為這個陰郁的女人千方百計“感化”其學生,企圖改變少女的信仰,可伊麗莎白“只想在鄉(xiāng)間獨處,與世隔絕,自由自在地過日子”,但她“什么打算也不講”。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有時會受外界影響而忽發(fā)奇想——那些沒有工程師署名的房屋,從城里回家的人群,他們比肯辛頓單身的教士更有權勢,比吉爾曼小姐借給她的任何書更有教益,會刺激一個人的潛意識-沉睡在流沙似的心靈底層,笨拙而羞澀;一旦受外界的刺激,便會冒上來,猶如一個小孩突然伸出胳膊;一種沖動,一種啟示,產(chǎn)生的效果是永恒的,可是眼下,又沉到流沙似的心靈深處去了”[7](P140)。

伊麗莎白有“一雙中國式的眼睛”,具有“東方人神秘的風韻;溫柔、體貼、嫻靜”[7](P125),同時她似乎領悟了東方水哲學的“深藏之道”,讓思想“沉睡在流沙似的心靈底層”,正所謂“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1](P134)。

二、處世的智慧:柔弱、不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1](P332)。 老子觀察到成長的東西都是柔弱的狀態(tài),而死亡的東西則是堅硬的,因此認為強悍的事物容易失去生機,而柔韌的事物則充滿生機,故“弱者道之用”[1](P226),正因為“道”的作用是柔弱的,萬物才得以自生自長。 世間萬物沒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擊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它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1](P339)。 老子“柔弱”的主張是針對“逞強”的行為提出的,他以水作類比,進一步指出“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1](P102),提倡人們處世的人生態(tài)度應該處下、利民而不爭,“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1](P349),這里的“不爭”不是消極地放棄,而是要人類去“為”,發(fā)揮努力所得的成果卻不必據(jù)為己有,施為而不爭奪。 佛洛姆(Erich Fromm)說過,愛是培養(yǎng)給與的能力,老子“不爭”的思想正是一種偉大的愛的表現(xiàn)。 小說《到燈塔去》中,拉姆齊夫人是這種“愛”的化身,“房間里的天使”,她關心照顧著家庭里的每個成員以及周邊生活著的所有朋友甚至陌生人。 每當拉姆齊先生懷疑自己是個“失敗者”,需要“同情”的時候,拉姆齊夫人必須“精神振作起來”[7](P240)。

“而且立即向空中迸發(fā)出一陣能量的甘霖,一股噴霧的水珠;她看上去生氣蓬勃,充滿活力,好像她體內(nèi)蘊藏的全部能量正在被融化為力量,它在燃燒、在發(fā)光,而那個缺乏生命力的不幸的男性,投身到這股甘美肥沃的生命的泉水和霧珠中去,就像一只光禿禿的黃銅的鳥嘴,拼命的吮吸。 ”[7](P240)

拉姆齊夫人不但對家人無私奉獻,她還能照顧到身邊每一個人的情緒,讓大家和諧愉快相處。在她的晚宴上,她“有把握地左右著局勢……她身上的每一根神經(jīng)都甜蜜地、悄悄地、莊嚴地充滿著喜悅”[7](P311)。

“這喜悅的氣氛就象煙霧一般逗留在這兒,象一股裊裊上升的水汽,把他們安全的凝聚在一起。 什么話也不必說,什么話也不能說。 ”[7](311)

“然而,此刻她的目光如此清澈,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環(huán)顧餐桌,揭開每一個人的面紗,洞察他們內(nèi)心的思想感情,她的目光就象一束悄悄潛入水下的燈光,照亮了水面的漣漪和蘆葦、在水中平衡它們軀體的鰈魚、突然靜止不動的鱒魚,它們懸浮在水中,顫動不已。 ”[7](313)

毫無疑問,拉姆齊夫人做到了“不爭”,她是徹底無私的,恰如伍爾夫在《婦女的職業(yè)》一文中描述的“家庭天使”,“她具有強烈的同情心。 她具有巨大的魅力。 在操持家庭生活的那種困難的藝術上她簡直無與倫比。她每一天都在犧牲著自己?!保?](P110)但這完美的“天使”卻是伍爾夫號召女性要扼殺的,“殺死這位家庭天使,是女作家工作的一部分”[8](P111)。因為她只是不斷地在奉獻,一味付出其實是“逞強”的表現(xiàn),過于逞強容易失去生機,她最終英年早逝就是一個可以預見的悲劇。

在這部小說《到燈塔去》中,通過大量水意象描寫,伍爾夫批判的另一個女性形象是童話故事里漁夫的老婆,作為“不爭”的對立面,她貪婪地爭名、爭利、爭權,最終還是一無所有。文中隨著漁夫老婆貪婪心理的升級,海水在作者的筆下被賦予人類的情感和特質(zhì),從最初“黃綠色”到“深紫色、藍黑色、灰黯的、渾濁的”[7](P246);海水從“平靜”到“咆哮沸騰,發(fā)出腐爛的臭味”[7](P261);最后“狂風暴雨來勢兇猛……房屋被掀翻了,大樹連根拔起,地動山搖,巖石滾進了大海,天空一片漆黑,電閃雷鳴,黑色的海浪滾滾而來……”[7](P266)海水的變色、變聲和報復性行動無不暗示著天地之間“道”的存在,且“水幾于道”,最后的滔滔洪水幾乎可以預見人類貪婪帶來的毀滅性結局。

伍爾夫真正欣賞的女性人物其實是女畫家莉麗·布里斯庫。 在他人眼中,拉姆齊先生是“最誠懇、最真摯的人”[7](P251),在莉麗眼中,他“有點偽君子的味道”,“一心一意只考慮自己的事情,他是個暴君,他不公正”[7](P251)。 而且別人眼中完美的拉姆齊夫人在她看來“好像是沒有生命的泥塊”[7](P253),她認為愛情應該是“一個人和他所心愛的對象,如同水傾入壺中一樣,不可分離地結成一體”[7](P255),“生活應該由彼此相鄰而各自獨立的小事組合而成,凝聚為一個完整、起伏的波濤,而人就隨著這波濤翻騰起伏”[7](P251)。莉麗強調(diào)保持個體的獨立和心靈的自由,“雙性同體”思想在這些水意象描寫中也可初見端倪。 小說第二部分寥寥幾筆交代了拉姆齊夫人的英年早逝以及歲月流逝中幾個人物的生活變遷。 第三部分他們一群人重聚前往燈塔,途中拉姆齊先生表現(xiàn)出了他對女性“同情”的迫切需要,但是莉麗無動于衷。

“她應該馬上順水推舟、隨波逐流,對拉姆齊先生表示同情;她精神上受到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但她仍漠然不動。 出現(xiàn)了一陣可怕的沉默。 他們倆凝視著大海。 ”[7](P363)

“他深深地嘆息。 他的嘆息是意味深長的。 莉麗心中的唯一希望,是這股巨大的傷感的洪流、這種對于同情的貪婪的渴望、這種要她完全俯首聽命的要求別老是纏著她不放,最好在這股洪流把她沖倒之前,它就被引向別的地方。 ”[7](P364)

最終,她驚嘆道:“多漂亮的皮鞋!”本來她很羞愧,對方懇求她安慰時,她卻去稱贊他的皮鞋,不料效果卻是驚人的,“拉姆齊先生反而露出了笑容”[7](P366),“他的精神突然振奮起來,他的眼中突然閃爍著火花,……他似乎拋棄了各種憂慮和抱負,拋棄了對于同情和贊揚的渴望,進入了另外一種境界。 ”[7](P368)小說最后拉姆齊先生帶領兒女登上了燈塔——象征著拉姆齊夫人靈魂之光的燈塔。 女畫家莉麗眼中,“這座燈塔已經(jīng)變得幾乎看不清了,已經(jīng)化為一片藍色的朦朦霧靄”,拉姆齊先生在那兒登岸,“這兩者似乎已經(jīng)融為一體”[7](P422)?!八诋嫴嫉闹醒胩砩狭艘还P。畫好啦;大功告成啦?!保?](P423)小說結尾借助繪畫的色彩和線條,暗示了作者對兩性相處、為人處世之道的全新領悟,拉姆齊先生的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和過度索求固然不可取,拉姆齊夫人的過分自信、丈夫面前過于軟弱和過度奉獻的“不爭”也會造成生活的不均衡。 莉麗畫作中成功的人水合一,人物形神兼?zhèn)湔f明“柔弱”不是“軟弱”,柔弱的人生觀首先包含保全自己的貴生思想,是充滿生機、堅韌不克的水哲學思想。

三、生死的頓悟:有無循環(huán)

老子認為整個宇宙萬物是隨著“道”處于不斷運動變化中的,“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1](P226)“周行而不殆,”[1](P169)這里的“有”“無”分別意指“道”的有形存在和無形存在,它是天下萬物生成的根源,循環(huán)運行,生生不息。 莊子《大宗師》又言,“死生,命也。 其有夜旦之常,天也”[9](P100),是說人的生與死,是不可避免的生命活動,就好像晝夜的不停運行一樣,是天地自然的規(guī)律。 《養(yǎng)生主》說,老子死了,秦失前去吊唁,僅僅哭了三聲就出來了,秦失弟子不解,秦失解釋道,“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9](P49),是說老子應時而生,順理而死,死生兩忘,不必讓悲哀喜樂之情侵入胸中。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9](P100),所以把生看成美事的,也必須把死看成美事。

小說《海浪》中伍爾夫借用太陽的升起沉落以及海水的潮漲潮落,重點敘述了六個人物從少年到老年的人生感悟,探索了生命的意義問題。 從對海浪的描寫來看,僅僅是早晨到黃昏的一天,對六位主人翁來說,卻是幾十年起起落落的人生。 作者拋棄了傳統(tǒng)小說的人物情節(jié)及故事對話等描寫,全文除了環(huán)境描寫就是六個人物的內(nèi)心獨白, 完全由人物各自敘述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是一部純粹詩意化的意識流小說?!逗@恕酚删艂€部分構成,就像一部大型交響樂的九個樂章,每章開頭都有一篇描寫自然景觀的“前奏”式引言,其中對海浪的細致描寫可以使人從視覺、聽覺和感覺上身臨其境地領悟到接下來要描述的大致情感體驗。

1.(童年時光)“海天渾淪一體,海面微波蕩漾……海灘上一層薄紗似的白色水花。 波浪發(fā)出嘆息般的聲響,儼然沉睡的人在不自覺地呼吸﹍ 海面漸漸明澈起來,只見細浪漣漣,波光閃閃。 ”[10](P1)

2.(中學畢業(yè))“藍色的海浪、綠色的海浪呈扇面狀快速沖刷著海灘,在沙灘上到處留下一片片淺淺的發(fā)亮的水坑……那些碎裂的海浪澎湃激蕩,發(fā)出沉悶的轟鳴,就像那倒塌的圓木,砰地落在海岸上。 ”[10](P20)

3.(青年生活)“海浪魚鱗似的閃耀光影變得暗淡起來……起風了。波浪擂鼓似地拍擊著海岸,就像一群纏著頭巾的戰(zhàn)士……”[10](P59-61)

4.(生活變遷)“浪濤伴隨著有規(guī)則的砰砰聲墜落下來, 像無數(shù)匹駿馬的蹄子在賽馬場上踏出的震響。 它們?yōu)R起的層層浪花很像騎手在頭頂上方揮舞的那些長矛和標槍,閃爍著鋼鐵般的藍光和鉆石般的水花沖過海灘。 ”[10](P90)

5.(直面死亡)“一波波海浪通體湛藍,只有浪峰上面閃爍著鉆石般的光芒,那浪峰波蕩起伏……一波波海浪墜落下來;向后退去,接著又墜落下來,就像一只巨獸在砰砰地跺腳。 ”[10](P127)

6.(生活定型)“海潮滾滾漲起,浪峰波蕩起伏,隨后又崩碎四濺。浪潮掠過巖石,激起高高的浪花……在海岸上留下一片片積水,當浪潮退去之后,就會有一些擱淺的魚兒在那里撲打它們的尾巴。 ”[10](P142)

7.(人過中年)“礁巖忽然間變得漆黑……所有的陰影猶如灰楚楚的布面籠罩在海面上。”[10](P157)8.(人老感嘆)“海浪變得黯淡無光,并且在持續(xù)時間很長的轟隆聲中沉落下去,就像一堵墻……轟然倒塌似的……浪花的顏色已經(jīng)變得青黑,在沙灘上留下像珍珠一樣閃閃發(fā)光的白影。 ”[10](P180-181)

9.(擁抱死亡)“海和天渾然一色,難辨彼此。海浪將白花花的扇形水頭遠遠地推過海灘,然后又攜帶著嘆息般的聲響從鋪滿卵石的海灘上翻滾著退回來…… 一切都被黑暗的潮水淹沒了。 ”[10](P205-206)

宇宙萬物中,人和海浪都僅是其中一種存在,“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9](P359)濤生濤滅之中那翻騰的浪花猶如人生的一個個生命片段和意識瞬間,始于混沌,終于混沌,帶著上帝哀憐般的嘆息,完成一個個生死的循環(huán)。 生命的顏色從純潔的白色到多姿多彩的藍色、綠色、湛藍色甚至閃爍著鉆石般光芒,然后黯淡無光、變得青黑,最后歸于黑暗。 生命的聲響從微波蕩漾、澎湃激蕩到戰(zhàn)士般擂鼓拍擊、駿馬踏蹄般震響,然后巨獸跺腳般墜落、沉落、轟然倒塌。 生命從其有形存在開始,終究復歸無形,海浪那永不停歇的涌起和碎裂暗示著生命不斷產(chǎn)生又流逝的循環(huán)。 小說中各種水意象不論是噴泉、雨水、湖泊還是河流,最終都匯入大海,而海水又通過自然界水的循環(huán)完成其無生命存在體的轉化,無不呈現(xiàn)出生死循環(huán)的主題。 小說中六個人物的六種生活就好像“一朵有六枚花瓣的花”[10](P199),它也曾閃閃發(fā)光,綻放光彩:伯納德是位作家、奈維爾是學者和詩人、珍妮是社會交際花、蘇珊是農(nóng)場家庭主婦、路易斯是成功的商人、羅達是迷失夢境的幻想者。 他們雖然生活各異,對生命孤寂和死亡的感受卻是一致的,“一滴接著一滴地,寂靜正在滴落。 它在頭腦的屋檐上逐漸形成,然后滴落在下面的池子里”[10](P195),這里滴落的不僅是孤寂,也是每個人的時間和生命。當然,友情和愛情等美好的情感也帶給他們歡愉,“如同寂靜的大海上時而浮上來一片魚鰭…… 激起一圈細微的、心滿意足、舒適愜意的漣漪”[10](P238)。 然而生活的洪流始終不可抗拒,一個個生命就好像“一條細流流進一道陰溝,汩汩地消失了蹤影”[10](P233)。 海水不斷的潮生潮落,潮落潮生,朋友們都去世后,伯納德最終發(fā)出吶喊,“死亡啊,我要朝著你猛撲過去,決不屈服,絕不投降! ”[10](P260)故莊子曰:“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 ”[9](P359)生就是意味著死,死就是意味著生的開始,誰能知道生與死的終極呢!

自古以來,道家水哲學思想就沉淀在人們內(nèi)心深處,影響著中國人們的思維方式,也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劉安《淮南子·原道訓》有云,“水之為道也… 萬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11]。 而西方傳統(tǒng)的主流哲學思想二元論以理性的名義,往往帶有明顯的男權本位化特征,對許多女性情感體驗加以否定,根本不利于女性主義思想的自由發(fā)展。 縱觀歷史,古今中外多少女性被漸漸邊緣化? 多少女性的才華和智慧受到抑制? 性別問題歸根結底是文化問題,道家水哲學思想顯然可以為女性主義研究開闊思路,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和女性集體角色的重新塑造,相信女性主義研究一定可以建構更加完善的思想體系。

猜你喜歡
拉姆齊伍爾夫海浪
丫丫和小海浪
海浪
論弗吉尼亞·伍爾夫《倫敦風景》中的情景交融
《到燈塔去》中拉姆齊夫人形象分析
“侵略”照片
樊應舉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與伍爾夫相遇
大廚戈登·拉姆齊教你做牛柳
顺昌县| 彝良县| 金门县| 罗田县| 将乐县| 杭锦旗| 罗平县| 揭东县| 兴和县| 天等县| 涞水县| 金华市| 安乡县| 肃南| 沁水县| 林甸县| 通山县| 郓城县| 南雄市| 连州市| 合川市| 常德市| 五大连池市| 临安市| 安国市| 南部县| 双鸭山市| 汉中市| 永城市| 五台县| 筠连县| 蒙城县| 会理县| 敖汉旗| 通城县| 都安| 桂平市| 洛隆县| 漾濞| 连南|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