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輝
【摘 要】 目的:分析不同標本及處理方式對微柱凝膠卡式法交叉配血試驗結果產(chǎn)生的影響。方法:將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需輸血治療的52例患者作為觀察樣本,對其抗凝血、促凝血進行采集,同另外30例抗凝不完全標本作交叉配血試驗,比較不同標本對卡式法交叉配血試驗結果產(chǎn)生的影響。結果:抗凝血標本檢測發(fā)現(xiàn)紅細胞處于凝膠上方者共24份,且24份標本微管中均可將纖維蛋白凝塊挑出,抗凝血檢測異常率為46.1%;未進行抗凝處理的血液標本檢測發(fā)現(xiàn)紅細胞均在微柱凝膠管底部沉積,檢測結果均呈陰性,經(jīng)比較,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不同標本及處理方式會直接影響卡式法交叉配血試驗結果,未抗凝血標本不能準確分析纖維蛋白情況,快速配血和急診輸血治療會受影響,配血試驗中需優(yōu)先選擇洗滌血樣紅細胞,以進一步提高配血準確率。
【關鍵詞】 試驗結果;交叉配血;卡式法;不同標本;不同處理方式
輸血是臨床搶救患者生命的常用治療手段,若想確保輸血安全有效,供血者的紅細胞表面的凝集原匹配且符合受血者血漿中的凝集素是關鍵所在。換言之,雙方血液血型相容性務必要符合標準,以免不匹配血液輸入后致使受血者血漿中的凝集素和輸入的紅細胞出現(xiàn)凝集反應的情況,進而形成血液凝塊,將補體激活引起溶血現(xiàn)象。臨床主要通過血型鑒定、抗體篩選及交叉配血等方式確保輸血安全。以上三項方法可確保患者輸注血液后不會破壞其紅細胞,減少輸血不良反應發(fā)生危險[1]。微柱凝膠試驗在交叉配血中比較常用,其可促使免疫血清檢測有效結合凝膠技術,操作簡單方便,但對試驗標本要求較高。本文旨在分析不同標本及處理方式對微柱凝膠卡式法交叉配血試驗結果產(chǎn)生的影響,現(xiàn)整理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需輸血治療的52例患者作為觀察樣本,其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24例,患者年齡分布20~57,平均年齡(35.8±1.2)歲;所有患者均進行抗凝血、促凝血采集,通過血常規(guī)檢查確定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計數(shù)均無異常,RhD檢查結果呈陽性,高度吻合供血者凝聚胺交叉配血試驗。同另外30例抗凝不完全標本作交叉配血試驗。統(tǒng)計處理研究對象的基線資料,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作比較。
1.2 方法
選擇達亞美公司的微柱凝膠卡,充分混合40例血液標本中促凝血,按照3000rmin的速度進行離心處理,時間為5min,再將與之血型匹配的紅細胞懸液、血清一并放入微柱凝膠卡中,另外30例抗凝不完全標本也需要在充分混合后按照3000rmin的速度進行離心處理,時間為5min,同樣將與之血型匹配的紅細胞懸液、血清一并放入微柱凝膠卡中。完成以上加樣后置于37℃環(huán)境中,進行15min孵育,采用離心機進行5min的離心處理,其中900r進行2min,1500r進行3min,最后將配血試驗結果取出。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 22.0對得到的數(shù)據(jù)加以分析,檢測結果使用百分率(%)進行表示,對比行χ2檢驗,如P<0.05,則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抗凝血標本檢測結果顯示共24份標本的紅細胞在凝膠上方,且均可在標本微管中挑出纖維蛋白凝塊;未進行抗凝處理的血液標本檢測結果顯示紅細胞均沉淀于微柱凝膠管底部,檢測結果均呈陰性,予以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下表。
3 討論
輸血治療作為臨床治療持續(xù)出血或大量出血患者的主要方式,其可有效降低失血性休克發(fā)生率和死亡率。而輸血前對患者快速進行準確的配血試驗至關重要。一直以來,臨床在為患者進行輸血治療前,會通過血型鑒定、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鑒定和交叉配血的方式對適宜且匹配的血液進行尋找,其根本目的是保證輸血安全[2]。血液鑒定和交叉試驗極易受到其他不良因素的影響,進而對數(shù)據(jù)和血液判斷產(chǎn)生不利影響,降低輸血治療效果或引起性質(zhì)較嚴重的并發(fā)癥。
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3],在進行交叉配血試驗中運用微柱凝膠卡具有高靈敏度,可顯著降低交叉配血結果不合的差錯發(fā)生率,其可顯著提高假陽性率的檢出率。試驗過程中通過延長離心和孵育時間的方式取出血清中的纖維蛋白,以確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本次研究分別采集了患者的抗凝血標本和促凝血標本,均置于37℃的環(huán)境中孵育,再同不完全抗凝標本予以配血試驗,結果發(fā)現(xiàn),抗凝血標本檢測異常率和未進行抗凝處理的血液標本的檢測異常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究其原因,孵育離心時間不充足,會造成無法完全檢出纖維蛋白的情況,離心過程中纖維蛋白會對紅細胞下沉動作產(chǎn)生阻礙,提示臨床配血中應用未經(jīng)抗凝處理的血液標本,會增加安全隱患的發(fā)生率。微柱凝膠卡式法配血試驗中發(fā)現(xiàn)紅細胞懸液濃度應≤1%,因為濃度過高會增加假陽性檢出率,通過對陽性標本進行紅細胞洗滌處理后,再次予以檢測,可發(fā)現(xiàn)存在陰性檢出結果,選擇抗凝不完全血液標本對紅細胞懸液進行制作時,需避免將細小凝塊吸入,以免細小凝塊吸入增加假陽性情況。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4],較差配血試驗前,如果標本離心處理的時間不充足或離心轉速不充足,會引起大量標本中的白細胞在凝膠上依附,增加紅細胞沉降難度,引起假陽性。
綜合上述分析,臨床配血試驗中運用卡式法顯示出特異性強、簡單方便、可重復性等優(yōu)點,操作過程中基本上不存在失誤情況,但依然需要高度重視配血不合差錯事件,標本的處理方式會對試驗結果產(chǎn)生直接影響,一旦標本處理方式不適宜,就會引起假陽性情況,未抗凝血標本不能準確分析纖維蛋白情況,快速配血和急診輸血治療會受影響,配血試驗中需優(yōu)先選擇洗滌血樣紅細胞,以進一步提高配血準確率[5]。除此之外,在選擇卡式法進行配血試驗時,試劑廠商對標本要求各有不同,這要求試驗人員在進行試驗時需要慎重摸索適宜的試劑,對標本要求進行充分掌握,以降低配血差錯發(fā)生率,確保輸血治療的臨床療效,減少輸血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余海燕,丁后明,李凌波.不同標本對卡式法交叉配血試驗結果的影響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03):386388.
[2] 田靜輝.研究不同標本對卡式法交叉配血試驗結果的影響[J].智慧健康,2017,03(19):1617.
[3] 薄濤.卡式微柱凝膠試驗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7,19(04):8082.
[4] 黃康.臨床輸血檢驗中卡式微柱凝膠試驗的應用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7,36(28):118120.
[5] 趙冬梅.卡式微柱凝膠試驗與傳統(tǒng)檢驗方法在臨床輸血檢驗中的應用比較[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9,08(01):6566.文章編號:WHR201901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