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福
秋天,是詩意的季節(jié),也是傷感的季節(jié),而對鴻雁來說,這應該是一個用自己的行為書寫豪情的季節(jié)。藍天當畫布,自己的翅膀和身體就是畫筆,在遼闊高遠的藍色畫布上飛翔,一幅流動的畫面就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兒時的我,就是這幅畫的癡迷粉絲。
那時,秋進入了煞尾階段,落葉滿地,空氣中漂浮著明凈悠遠的氣息,我經(jīng)常呆呆地立在草坡上,聽空中飛翔的大雁的叫聲,覺得它們好辛苦。但它們還是那樣熱情十足,用號子般的叫聲給同伴鼓舞。
只是一聲雁鳴,就將我內(nèi)心久遠的思緒勾了起來。深秋的傍晚,田野里一片空曠,只有纖細的枯草,在肆意地泛濫著情思。風從土墻外面的玉米秸垛上拂過,輕擺的枯葉,搖落了一地淡淡的夕暉。攀在墻上的扁豆和絲瓜秧子,已經(jīng)僵成了一只只靜止不動的壁虎。
我倚靠在老家的土墻邊,雙眼緊緊盯著天空,我知道,今天那久違的大雁,一定會從我的天空掠過。我已經(jīng)等待了好幾天了,放學后,我總是和家里人說到田地里撿拾遺落的莊稼,其實,我是在等待雁陣的到來。
它們幾十只、數(shù)百只匯集在一起,那高亢的鳴叫似呼朋引伴的呼喊,又極像行軍歌一般富有氣勢,不斷唱和的聲音,十里八里之外都聽得到。站在蕭瑟的秋里聽雁鳴,你會精神為之一振,力量陡增。
在“飛啊飛啊”的呼喊聲中,雁陣依次展開,如一章無盡的詩篇。頭雁是雁陣的靈魂,它在“人”字尖上飛動,用翅膀尖的扇動為后面的大雁帶起一陣風,這陣風依次傳遞下去,能把后面的小雁和老雁輕輕地抬起來,這樣它們才不會掉隊?!邦^雁”沒有那陣風能利用,它是創(chuàng)造者,不是享受者。為避免疲勞,遷徙中的雁陣會不斷地更換“頭雁”。一旦雁陣整體減速,在頭雁“嘎嘎”的提醒聲中,隊伍便會由“人”字換成“一”字。鴻雁懂得智慧、互助和全力的內(nèi)涵,高曠的風拂過一只只雁翼,它們把仁愛灑向一路云空。這種互助互愛的飛翔,令人感動。
我呆立在深秋的風里,眼看著雁群翩翩飛舞,而后消失在天際,心中突然有一種揪心的失落。它們飛到了哪里?我后來讀書才知道,大雁是從西伯利亞起飛到我國南方過冬,春暖之后,再到西伯利亞繁殖。生命就是在這樣周而復始的大遷徙中,誕生了壯闊的歡歌和雄壯的意義。
雁陣已經(jīng)消失在湛藍的晴空里。我還站在原地,離它們那么遙遠,然而我覺得自己離它們又很近。我的思緒常常會跟著它們遠走高飛。那是在語文課堂上,老師正在講授《陳涉世家》,給別人打工耕田的陳涉,發(fā)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感慨。老師說,鴻鵠就是大雁。那個時候,我大吃一驚,原來,我看到的大雁,是一種不平凡的鳥,一種志向遠大的鳥!
我當然知道,猛烈兇暴的颶風和雷電,幾度要讓雁群全軍覆沒??娠L暴過后,天空中依然有它們執(zhí)著的身影。雁群不會因此取消來年的旅程,不會因此中斷它們的追求。當春風再度吹綠江南柳絲的時候,它們威嚴的陣容,便又會出現(xiàn)在遼闊的天幕上,向北,向北。而當秋風再度熏紅塞外柿林的時候,它們歡樂的歌聲,便會響徹在湛藍的晴空里,向南,向南……它們的追求和飛翔,千年萬載地延續(xù)著,從未有過中斷!我想象著剛剛啄破蛋殼的雛雁,當它們大張著小嘴嗷嗷待哺的時候,也許就開始聆聽父母敘述那遙遠的思念,解釋那永無休止的遷徙的意義了。
后來,我在蘇軾的詩詞中也見到了大雁。在青年蘇軾看來,不僅具體的生活行無定蹤,整個人生也充滿了不可知,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爾駐足雪上,留下了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存在。如果說,人生是由無數(shù)個坐標點組成的,那么,這些坐標點有沒有規(guī)律可循呢?蘇軾對人生發(fā)出了這樣的疑問和感喟。人生有著不可知性,并不意味著人生是盲目的;過去的東西雖已消逝,并不意味著它不曾存在。就拿自己在崤山道上騎著蹇驢,在艱難崎嶇的山路上顛簸的經(jīng)歷來說,豈不就是一種歷練、一種經(jīng)驗、一種人生的財富嗎?所以,人生雖然無常,但不應該放棄努力;事物雖多具有偶然性,但不應該放棄對必然性的追求。事實上,若不經(jīng)過一番艱難困苦,又怎能考取進士,實現(xiàn)偉大的抱負呢?“雪泥鴻爪”,既有生命深刻的感悟,又有人生樂觀向上的精神。
但是,經(jīng)過“烏臺詩案”后被貶謫黃州的壯年蘇軾,詞中所寫的孤鴻,則是他自己的人生寫照,帶著些許清冷和飄逸的仙風。那首詠物詞《卜算子》句句寫雁,同時又象征著某種高潔的人格。殘月高掛在稀疏的梧桐樹頂,滴漏聲斷了,顯得一片寂靜。誰能見幽居人獨自往來徘徊,唯有那縹緲高飛的孤雁的身影。在江邊沙洲,鴻雁剛剛睡去,卻又驚醒,回頭看看,并沒有別的大雁來陪伴,它滿懷幽怨,但無人能理解。其實,讓鴻雁剛剛睡下又常常驚醒的原因,并不是什么聲響動靜,而是心里不寧靜。它渴望理解,不希望孤獨。但它因為不揀高枝,不愿棲息在梧桐上,只能孤獨地、高傲地在冰冷寂寞的沙洲上過夜。本來大雁是成對成行翩翩飛于天際的,而蘇軾的“飛鴻”是孤單的,是失群的,這正是蘇軾孤獨清高性格的真實寫照。
此時,我居住在江南,已經(jīng)很久沒有看到鴻雁翩翩的身影了。因為,“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這樣壯觀的旅途早就已經(jīng)結束在我居住的北方了??墒牵慨斅牭酱笱愕镍Q叫,讀到寫鴻雁的詩詞,心中就會涌起莫名的感動。鴻雁翩翩是秋天的風景,雁陣驚寒是歲月的精神,恰似少年時代的志向和希冀。而步入壯年,世事滄桑,人生沉浮,我更加理解蘇軾詞中“孤鴻”的況味,雪泥鴻爪是命運的考驗和恩賜,孤鴻緲影是生命的沉潛和深刻,只要生命中有過那道雁陣和鴻影,我們就不枉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