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補腎健脾方聯(lián)合腎康注射液治療慢性腎衰竭的臨床觀察

2019-12-31 02:20:32陳向明陳石紅李釗成
中國民間療法 2019年22期
關鍵詞:腎康腎衰竭肌酐

陳向明,陳石紅,李釗成

(廣東省羅定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云浮527200)

慢性腎衰竭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腎實質損傷,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主要包括系統(tǒng)功能障礙、水電解質紊亂、代謝障礙等,常規(guī)控制病情的方法是通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但上述方法費用較高,且因患者的承受能力不同,治療效果也各不相同[1]。相關報道指出,中藥在慢性腎衰竭的治療中有良好效果,有助于延緩腎衰竭[2-3]。本研究探討補腎健脾方聯(lián)合腎康注射液治療慢性腎衰竭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腎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羅定市人民醫(yī)院治療的100例慢性腎衰竭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1~62歲,平均(46.82±7.80)歲;平均病程(3.25±1.63)年。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2~64歲,平均(47.27±8.31)歲;平均病程(3.30±1.5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方案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診斷標準 ①西醫(yī)診斷標準:符合《內科學》中慢性腎衰竭的診斷標準[4]。②中醫(yī)診斷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慢性腎衰竭脾腎氣虛證的辨證標準[5],癥見肢體困重,腰痛,面色晦暗,氣短懶言,腰膝酸軟,食少納呆,倦怠乏力,脘腹脹滿,口中黏膩,惡心嘔吐,苔厚膩,舌質紫暗,脈澀等。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西醫(yī)及中醫(yī)診斷標準;有慢性腎臟疾病史;尿素氮>7.5 mmol/L;內生肌酐清除率<80 m L/min。

1.4 排除標準 伴有認知功能障礙、惡性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者;妊娠期及哺乳期者;出現(xiàn)充血性心力衰竭Ⅰ~Ⅳ級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抗感染、利尿、補鈣、糾正電解質紊亂等基礎方案治療。

2.1 對照組 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腎康注射液(西安嘉惠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0110),將80~100 m L腎康注射液溶入300 m L 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共治療4周。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補腎健脾方治療。處方:大黃10 g,白術、黨參片、茯苓、山茱萸、山藥各15 g,黃芪、牛大力、千斤拔各20 g。隨證加減:濕熱者加玉米須15 g,薏苡仁20 g;血瘀互結者加三七粉10 g(沖服),干益母草15 g。每日1劑,水煎取藥汁200~300 m L,分早晚2次服用,共治療4周。

3 療效觀察

3.1 觀察指標 ①根據癥狀積分和腎功能指標改善情況評定療效。癥狀積分包括肢體困重、腰痛、面色晦暗、腰膝酸軟、氣短懶言、食少納呆等,根據癥狀嚴重程度計分,重度、中度、輕度和無癥狀分別計3分、2分、1分和0分。②檢測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腎小球濾過率和肌酐清除率。③記錄兩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3.2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癥狀積分減少超過60%,血肌酐減少超過20%,腎小球濾過率或肌酐清除率增加超過20%;有效:治療后癥狀積分減少30%~60%,血肌酐減少10%~20%,腎小球濾過率或肌酐清除率增加10%~20%;穩(wěn)定:治療后癥狀積分減少不足30%,血肌酐減少不足10%,腎小球濾過率或肌酐清除率增加低于10%;無效:治療后上述指標未達到穩(wěn)定標準[6]。癥狀積分減少率=(治療前癥狀積分-治療后癥狀積分)/治療前癥狀積分×100%。

3.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00%,高于對照組的7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慢性腎衰竭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腎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腎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腎小球濾過率和肌酐清除率均較治療前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腎小球濾過率和肌酐清除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慢性腎衰竭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慢性腎衰竭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24 h尿蛋白定量(g)治療前 治療后腎小球濾過率[m L/(min·1.73 m2]治療前 治療后尿素氮(mmol/L)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50 3.38±1.14 2.24±1.08△▲16.83±3.22 33.18±4.28△▲24.15±3.28 15.42±2.31△▲對照組50 3.36±1.13 2.82±1.11△ 16.81±3.18 26.85±4.48△ 24.24±3.18 20.08±2.28△續(xù)表組別 例數(shù)肌酐清除率(m L/min)治療前 治療后血肌酐(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50 18.78±4.62 28.42±2.28△▲ 562.42±26.15 346.62±20.38△▲對照組50 18.72±4.45 22.62±2.18△ 563.24±26.22 442.82±21.95△

(3)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現(xiàn)有明顯不良反應,用藥安全性較高。

4 討論

慢性腎衰竭是由各種原因造成的慢性進行性腎實質損害。中醫(yī)認為,慢性腎衰竭多屬于脾腎虛損、濕濁血瘀證,病因多為脾腎虛損所致,如腎虛氣化無權,則致濁邪滯留,而病程較長則易久病入絡,氣虛血衰無權,瘀血內停,故臨床常以補腎健脾、活血祛瘀、降逆泄?jié)嶂畏橹?佐以扶正祛邪。腎康注射液主要由大黃、黃芪、紅花、丹參藥物等組成,具有活血益氣、降逆泄?jié)嶂π?。研究表?腎康注射液可以通過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發(fā)揮作用,并可抑制纖維連接蛋白的分泌,減緩腎小球硬化進程[7]。另外,腎康注射液還能抑制氧自由基,減少對腎臟細胞的氧化損傷,從而減輕腎損傷[8]。補腎健脾方中牛大力為君藥,具有養(yǎng)腎補虛、壯陽、活絡強筋的功效;千斤拔、黃芪為臣藥,千斤拔舒筋活絡,祛風除濕,黃芪補氣升陽;黨參和胃生津,益氣補中;大黃蕩滌腸胃,活血化瘀;白術燥濕健脾;山藥補脾養(yǎng)胃,補腎澀精;茯苓補中健脾,利水滲濕;山茱萸補肝益腎,澀精固脫。對于濕熱甚者加玉米須、薏苡仁清熱祛濕;血瘀互結甚者,加三七活血祛瘀,益母草活血利尿消腫。諸藥合用,共奏強筋活絡、養(yǎng)腎補虛之功。

血肌酐、尿素氮是肌肉和蛋白質代謝物,經腎臟過濾排出體外,肌酐清除率反映內源性肌酐清除效率,三者是檢驗腎功能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結果表明,補腎健脾方聯(lián)合腎康注射液能促進代謝產物分解,改善腎臟濾過功能,有利于穩(wěn)定病情,臨床效果優(yōu)于單純使用腎康注射液治療。另有報道指出,補腎健脾方聯(lián)合腎康注射液可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活性,對氧化應激狀態(tài)有顯著的改善作用[9]。相比西藥治療,中藥對機體的損傷小,重在固本培元,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補腎健脾方聯(lián)合腎康注射液治療慢性腎衰竭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治療安全可靠。

猜你喜歡
腎康腎衰竭肌酐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henka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張建偉辨治慢性腎衰竭臨證經驗
海昆腎喜膠囊聯(lián)合腎康注射液治療慢性腎衰42例療效觀察
血肌酐水平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判斷的臨床意義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腎病超濾過檢出中的作用
腎康注射液聯(lián)合西醫(yī)治療慢性腎衰竭療效及對脂代謝紊亂的影響
腎康注射液不良反應特征分析
判斷腎功能的可靠旨標血肌酐
利腸湯在慢性腎衰竭中的臨床應用
益腎降濁膠囊治療慢性腎衰竭臨床觀察
旅游| 长垣县| 台东县| 白朗县| 澄迈县| 铅山县| 墨江| 云龙县| 松江区| 色达县| 永清县| 县级市| 连城县| 临澧县| 揭阳市| 阳春市| 都兰县| 镇原县| 延川县| 小金县| 汶川县| 桐柏县| 从化市| 嘉善县| 饶河县| 城固县| 诸城市| 陵川县| 临桂县| 密山市| 平昌县| 辽源市| 开远市| 徐水县| 肥城市| 息烽县| 博湖县| 日土县| 海口市| 襄城县|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