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萍
校長不是學校什么事情都要親力親為,校長更重要的是要對學校的發(fā)展做全局性的戰(zhàn)略思考,是要引領學校發(fā)展的方向,是要帶好一支能打能拼的管理隊伍,是要激發(fā)教師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創(chuàng)造熱情。因此,在日常的學校管理工作中,校長要學會適時地“隱身”。
學校管理千頭萬緒,遇到的問題、任務也是紛繁復雜。校長作為學校管理的行家里手,見多識廣,經驗豐富,方法成竹于胸。當然校長作為一名成熟的管理者,處理各類疑難問題能更精準、更順暢、更輕松,但是如果事事都由校長出面解決,那么學校管理團隊就得不到成長,他們只會執(zhí)行,而不會思考。長此以往,學校副職和各部門的主任就會變成執(zhí)行者,習慣于聽“命”行事,沒有自己的管理思路和方法。校長要學會藏身于團隊之中,對于管理思路和解決方法,適時地想不到,既是對管理團隊的信任和放手,也是對管理團隊的尊重和呵護,也許更能激活各部門的思想,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難題。
學校是人員匯聚的地方,工作中各種問題都會有,各種議論都會出現(xiàn),校長要有適度的鈍感。對于一些摩擦不滿,一些背后的議論,一些內部的“憤懣”,一些別有用心的小道消息,一些言不由衷的逢迎拍馬,主動屏蔽,不該聽的堅決不聽。校長如若對某些聲音喜形于色,必然會引來更多的效仿,如果對某些行為怒形于色,也會引來無端的揣測。校長應俯首于教師之中,對于教師的“閑言碎語”,甚至不滿埋怨,適時地聽不到,也許更能創(chuàng)造一個敢說敢做、民主和諧的干事創(chuàng)業(yè)氛圍。
新建學校領導班子年輕沒有經驗,遇到問題可能會手足無措,這時候校長常常需要手把手指導,但是這僅限于學校初創(chuàng)時期。隨著管理團隊成員不斷歷練,逐步成熟,在管理中,校長還是要學會放手。在管理的思路和程序形成之后,在學校的管理制度和規(guī)范出臺之后,校長要“隱身”于管理之中,對于下屬不成熟的管理方式,適時地看不到,給予下屬成長的時間和空間,包容下屬的嘗試和努力。管理的成功也是要經歷無數(shù)的試錯和自我修正。因此校長的適時“隱身”,給予下屬適度的信任,更能激發(fā)下屬主動作為、勇于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