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窈小窈
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父母的情緒。孩子的哭鬧會讓父母懷疑自己教養(yǎng)孩子的能力,所以父母會對孩子的哭排斥、反感。
或許是出于媽媽的本能,我會情不自禁地觀察身邊的孩子,他們總會給我一些感觸,就像這件事。
去動物園的路上,我碰到了一對母子。孩子不知受了什么委屈,嚎啕大哭著,邊哭邊圍著媽媽轉(zhuǎn),媽媽不停地繞開孩子。我坐在石凳上,看他們這樣周旋了近5分鐘。最后,媽媽終于忍不住了,指著孩子吼道:“你再哭,我就把你扔在這里!”
聽到斥責(zé),孩子哭得更厲害了。這時,媽媽揚(yáng)起右手,朝孩子的屁股上啪啪打了兩下,孩子哭得就更猛烈了。孩子的嘶嚎聲引來很多游客圍觀,那位媽媽有些尷尬,起身大步走開了。
孩子見媽媽走了,也追了上去,邊哭邊喊“媽媽,媽媽……”,追了大概50米,那位媽媽停下腳步,面無表情地坐在路邊的石凳上,孩子直直地站在媽媽面前繼續(xù)哭。
孩子哭鬧不止,大多數(shù)父母都經(jīng)歷過,而應(yīng)對孩子哭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在我看來,當(dāng)孩子哭得很用力時,我們說的話他很難聽進(jìn)去,我們不妨試試什么話都不要說,蹲下來,緊緊地抱著孩子,拍拍他的肩膀。
我記得女兒2歲時也特別執(zhí)拗,每天晚上玩得不想睡覺,關(guān)燈就哭。前幾次,我們妥協(xié)了。然而她并不知足,變本加厲,玩到12點(diǎn)還不愿意睡覺。
如此反復(fù)一周后,我越來越覺得不對勁了:好像她每次用哭都能達(dá)到目的,有時候我們一開始不答應(yīng),但她哭得用力一點(diǎn),我們就會妥協(xié)了。女兒很聰明,知道爸爸、奶奶更容易妥協(xié),便會在他們面前哭得更大聲。
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繼續(xù)下去了。于是,我跟爸爸和奶奶商量,如果晚上女兒再哭,由我來應(yīng)對,你們不要出來安慰她,各自做事就好了。那晚關(guān)燈后,女兒和往常一樣,使著常用的伎倆,一哭二鬧三蹬腿。我知道她等著我們?nèi)ラ_燈,但這一次,我們都沒有去。我只是走到她的身邊,去擁抱她。
她一開始拒絕我,想在地上打滾,但我始終溫柔地堅持著,沒有說話。因?yàn)槲抑?,這時候講道理,她聽不進(jìn),甚至?xí)偈顾薜酶鼉矗晕抑皇禽p輕地抱著她。幾分鐘后,女兒漸漸地停止了哭聲。我想,或許是她知道了哭也沒用,或許是她感受到了擁抱的溫暖。
躺下時,我沒有再問她哭的事情,也沒有給她講道理,只是跟她說:“寶貝乖乖睡覺吧,媽媽愛你。”她沒有說話,拱著往我懷里鉆。我知道,那是她在說:“媽媽,我也愛你?!?/p>
德國心理學(xué)家卡羅拉·舒斯特說:“其實(shí)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父母的情緒?!焙⒆拥目摁[會讓父母懷疑自己教養(yǎng)孩子的能力,所以父母會對孩子的哭排斥、反感。如果父母不能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只是一味地制止孩子哭,或者對其置之不理,任由孩子哭,這不僅會傷了他的心,還會讓孩子認(rèn)為,你不在乎他。孩子哭時,他的兩只耳朵仿佛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往往聽不進(jìn)道理。孩子關(guān)注的是當(dāng)下的情緒“我不高興了,我要哭”。孩子哭時,擁抱也許是最好的安撫。有什么話,等孩子哭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