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萍,盧亞成,程章清,盧發(fā)仕,唐雅文,吳孟才,祁俊程,劉晨雨,徐小媛
(廣西農業(yè)科學院賀州分院/賀州市農業(yè)科學院,542813)
甘藍是結球甘藍的簡稱,俗稱包菜、蓮花白、洋白菜等,起源于地中海沿岸一帶[1],是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葉球圓形、扁圓形及高圓形等,富含維生素C、鉀和葉酸,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消炎的作用,對治療胃痛、牙痛有一定功效,多吃甘藍,可以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預防便秘,有助于睡眠等。甘藍耐寒性、抗病性好,適應性強;高產優(yōu)質,耐儲運,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是中國重要的蔬菜之一。
廣西賀州市處于湘、粵、桂三省的結合部,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利,氣候條件得天獨厚,雨量充沛,溫度適宜,素有“百年菜鄉(xiāng)”“粵港澳菜籃子”的美譽。蔬菜全年種植面積達7.7萬hm2,產量170.8萬t,約120萬t運往粵港澳地區(qū)[2]。甘藍作為供港的蔬菜品種之一,極受香港市民歡迎,但由于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較高,對蔬菜的品質要求較高,為篩選出適合賀州市種植、符合供港標準的甘藍新品種,2018-2019年對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進的4個甘藍品種進行了比較試驗。
試驗在賀州市農業(yè)科學院蔬菜試驗地 (東經(jīng)110°43′,北緯 23°58′,海拔高度 40~60 m,年均降雨量為1 944 mm,年均氣溫24.4℃,全年無霜期332 d)進行,土地平整,土壤類型為砂壤土,質地均勻,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茬為茄子。
供試甘藍品種共5個,以當?shù)毓└鄹仕{品種前途為對照,供試品種名稱及來源見表1。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個品種重復3次,小區(qū)面積18 m2[3]。
表1 供試品種及來源
試驗于2018年11月16日播種,采用55孔蔬菜專用穴盤及賽世牌全價營養(yǎng)育苗基質育苗,保證壯苗。12月20日移栽,畦南北走向,畦長20 m,畦寬(包溝)0.9 m,雙行對齊種植,株行距0.25 m×0.45 m,每小區(qū)定植160株,667 m2定植5 928株,試驗地四周設保護行[4]。667 m2基肥施腐熟牛糞1 500 kg或生物有機肥 120 kg,史丹利復合肥(15-15-15)50 kg,基肥集中溝施在畦中間,將畦面整平,覆蓋0.85 m寬白色地膜;將微噴軟管放于畦面中間位置,安裝微噴灌設備進行灌溉。定植前1 d,噴防治病蟲害的農藥,甘藍苗定植后,淋定根水,天氣晴朗時要勤澆水,直至幼苗成活。12月29日施定植肥,每667 m2挪威復合肥(15-15-15)10 kg,以促進甘藍苗生長。結球前施1次挪威復合肥 (15-15-15)20 kg/667 m2,并適當添加硼、鋅、鈣等微量元素,注意保持土壤濕潤。全生育期根據(jù)病蟲害發(fā)生情況進行防治,供港甘藍品種禁止使用阿維菌素及菊酯類等農藥。
田間觀察記錄各階段生育期表現(xiàn)、甘藍植物學特征、抗病性及抗逆性。在采收前采用 5點取樣法,每點采5株,測定株高、開展度、縱徑、橫徑、中心柱、外葉數(shù)、單株葉球的質量等指標,并折算各小區(qū)產量。
從表2可以看出,各參試供港甘藍品種,中甘588、中甘 590、中甘 596、前途(CK)的出苗期都是2018年11月21日,播種5 d即可出苗,中甘596和CK出苗率較高,分別為98.1%和97.8%,628甘藍出苗期晚,較其他品種遲3 d,出苗率最低為93.7%;始收期最早的是628甘藍,2019年3月1日開始采收上市,比CK早7 d,采收期6 d,早熟性最好,中甘588、中甘590、CK始收期和終收期一樣,采收天數(shù)都是9 d,中甘596始收期比CK遲4 d,采收期為8 d。中甘596的全生育期為118 d,較CK長3 d。
表2 參試供港甘藍品種的生育期
①株型 從表3可以看出,各參試供港甘藍品種,628甘藍株高最高,為21.3 cm,其次是CK和中甘596,分別為20.8、20.6 cm,較矮的是中甘590和中甘588,分別為 19.8、19.4 cm;開展度最大的是中甘 596,為 61.5 cm,其次是 CK,為57.9 cm,中甘590和中甘588的較小,分別為49.3、48.7 cm,最小的是628甘藍,為40.9 cm。從株高和開展度綜合比較,中甘596跟CK植株比較接近,整齊度高,外葉形態(tài)、外葉顏色和外葉數(shù)基本相同,無蠟粉,較符合供港標準。
表3 參試供港甘藍品種的生物學特性比較
②葉球性狀 從表3可以看出,各參試供港甘藍品種,中甘596、CK、628甘藍球形為圓形,中甘588和中甘590為高圓形;中甘596、CK球色為綠色,628甘藍、中甘588、中甘590為白色;中甘596和CK的中心柱較長,分別為7.4、7.1 cm,中甘590、中甘588、628甘藍的較短,分別為 6.4、6.3、6.1 cm;球高較高的是中甘596和CK,分別為17.2、16.7 cm,中甘 590、 中 甘 588、628 甘 藍 分 別 為 16.1、16.1、15.5 cm;球莖較大的是中甘596和CK,分別為14.1、13.2 cm,中甘 588、中甘 590、628甘藍較小,分別為12.8、12.5、12.1 cm;單球質量較大的是中甘596和CK,分別為 921.5、910.9 g,中甘 588、中甘 590 的較小,分別為896.3、836.7 g,最小的是628甘藍,為723.9 g;中甘596和CK的裂球率均為0,中甘590和中甘588的較低,分別為4.3%、3.1%,628甘藍較高,為10.2%;商品率最高的是中甘596,達到 100%,CK、 中 甘590、中甘 588分別為99.5%、98.6%、97.9%,最低的是628甘藍,為89.5%;緊實度方面,中甘596、中甘590、CK很緊,中甘588、628甘藍為緊。從葉球的綜合性狀來看,中甘596與CK的葉球性狀相差不大,且球高、球莖、單球質量均高于CK,商品率也非常高,比較符合供港標準。
從表4可以看出,各參試供港甘藍品種,中甘596產量最高,為 5 454.6 kg/667 m2,CK、中甘588、中甘590其次,分別為 5 395.3、5 354.5、5 066.7 kg/667 m2,628 甘 藍 產 量 最 低 ,為4 328.1 kg/667 m2,其中中甘 596、中甘 588、中甘590與CK無顯著差異,但中甘596單產稍高于CK,比CK增產1.1%。
表4 參試供港甘藍品種的產量比較
從表5可以看出,各參試供港甘藍品種,除了628甘藍外,其他品種的生長勢都很強,且高抗軟腐病、黃萎病,同時具有很強的耐熱、耐旱、耐澇性。
表5 參試供港甘藍品種的抗病及抗逆性表現(xiàn)
綜上數(shù)據(jù)可得出,引進的中甘596甘藍品種,出苗早且整齊,出苗率高達98.1%,收獲期合適,收獲時間較長,株高20.6 cm,開展度61.5 cm,外葉形態(tài)平、顏色綠,株型好,生長勢旺盛,高抗軟腐病及黃萎病,抗病性、抗逆性強,葉球圓形,無蠟粉,中心柱長7.4 cm,球高17.2 cm,球徑14.1 cm,單球質量921.5 g,符合1 000 g左右的供港標準,裂球率為0,商品率高達100%,商品性高,結球緊實,品質好,口感甜脆,產量 5 454.6 kg/667 m2,與 CK相比增產1.1%,綜合各方面表現(xiàn),中甘596符合供港甘藍標準,可作賀州市供港甘藍新品種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