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軍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成熟,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也有所創(chuàng)新,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需要重視對學生讀寫結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閱讀和寫作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使學生在閱讀中掌握一定的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再運用到寫作練習當中,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本文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并且提出了有關的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另外,閱讀是能夠影響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教學方式,對于小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培養(yǎng),是為了讓小學生能夠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具有比較良好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語文學習。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模式
在現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閱讀教學的模式還是比較傳統(tǒng)的,教師讓學生對于閱讀的篇章進行反復朗讀并且背誦,再給予學生一定的閱讀知識和應試技巧。在考試的時候,很多閱讀內容來自于教材,這樣學生也只能接觸到教材中的閱讀材料,而當前市場上小學生的讀物缺乏仔細的挑選,有很多也不適宜小學生觀看,因此教師還是很少為學生進行閱讀材料的課外拓展。所以當下的閱讀教學模式就使得學生只能夠小范圍的接觸到一些文字,閱讀內容比較小,教學模式也比較傳統(tǒng)。
而小學的語文教學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教師應該嘗試更多的教學方法,擴大當下的閱讀教學的內容范圍,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強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有關意識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讀寫結合的訓練是不到位的,主要是因為教師和學生缺乏進行讀寫結合的意識。雖然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式有所創(chuàng)新,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語文教師存在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進行割裂。小學生本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弱,還是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教師對于讀寫結合的忽視也會導致學生不重視讀寫結合的訓練。
(二)形式較為單一
在當下進行讀寫結合教學的時候,訓練形式還是比較單一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通常是教師讓學生對于當前閱讀的文章進行仿寫,主要是模仿文章的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這種訓練的形式比較單一并且機械,對于學生的整體閱讀以及寫作思維不能夠進行提升。
(三)訓練內容不夠豐富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對于學生讀寫訓練的內容還是比較單一的,學生的閱讀教學的內容主要圍繞著教材開展,雖然教材的內容比較簡單,但是都是來源于我們的生活,有很多語文教師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只針對文本內容進行教學,沒有進行生活素材的補充,導致學生沒有進行素材和經驗的積累[1]。
三、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一)深化認知進行讀寫融合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對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培養(yǎng),首先需要不斷地深化學生的認知,進行閱讀和寫作之間的融合。首先,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將閱讀和寫作看成一個整體,從而讓閱讀奠定協(xié)作的基礎,又通過寫作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從而打造高效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其次應該重視對學生讀寫意識的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進行閱讀和協(xié)作的興趣,創(chuàng)新當前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在閱讀的時候有所思,有所感,從而進行寫作。例如在《少年閏土》這篇文章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自己的童年玩伴,那么就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在文章中習得一些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技巧,再用這些技巧來寫自己的玩伴,并且通過和學生分享,來進行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升。
(二)對語文閱讀教學形式進行優(yōu)化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需要對閱讀的教學形式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新,對于學生的讀寫訓練的思維模式也要進行培養(yǎng)。第一步教師就需要擺脫傳統(tǒng)的仿寫形式,加強整體性的訓練,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夠進行有效的思考,才能夠在理解文章情感的基礎上,進行有關的寫作練習,寫作練習可以是一篇讀后感,也可以是學生在主題下進行的自由創(chuàng)作。例如在學習《北京的春節(jié)》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指導,讓學生對作者筆下北京的春節(jié)影像進行感受,學會作者情感表達的方式,然后教師就可以給予學生一個節(jié)日主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描述一個節(jié)日。這種讀寫結合的訓練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能夠更好的運用閱讀學到的知識,從整體上對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思維進行提升。又比如在進行《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學習的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帶有感情的來閱讀這篇文章,提前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使學生在進行文章閱讀的時候能夠更加深入認真的揣摩文章中的人物情感,體會革命先輩的英勇氣概。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情感表達,通過文字的形式來展現,使學生們學會以情寫作[2]。
(三)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
再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想要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就要對他們的閱讀的知識面進行拓展,幫助他們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因此語文教師需要聯系生活來引導學生進行讀寫結合訓練,在訓練的時候對于教學的內容也要進行豐富。例如在進行《夏天里的成長》這篇文章學習的時候,語文教師需要立足于文本,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通過觀察來想象萬物在夏天里的成長,并且讓他們通過資料搜集,立足教材文本,關注生活,進行其余季節(jié)成長的思考,嘗試著描寫四季成長,引導學生對自然界進行關注,還可以通過更多的文本閱讀來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擴大閱讀范圍。而貼近大自然也能夠提升學生的生態(tài)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得到綜合素質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學生的讀寫結合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深化讀寫教學的認知,對于教學的方法理念進行不斷地創(chuàng)新,并且要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和教學范圍,使學生的讀寫能力能夠得到提升,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也能夠得以加強。
參考文獻
[1]李俠.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4):83,126.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14.080.
[2]呂培琪.探尋讀寫結合策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J].語文教學與研究(下半月),2020,(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