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歐元區(qū)與歐洲央行體系的回顧與展望

2020-01-06 03:48:54劉彼得
經濟研究導刊 2020年34期
關鍵詞:缺陷展望歐元區(qū)

劉彼得

摘 要:歐元區(qū)(Euro Zone)與歐洲央行(ECB)體系是現今全球最大的統一貨幣體系,建立至今已有約20年的歷史。歐元區(qū)以蒙代爾的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為理論基礎,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逐漸形成。歐洲央行體系具有最優(yōu)貨幣區(qū)的優(yōu)勢,但同時也有著分割的財政政策與統一的貨幣政策難以協調發(fā)揮作用的缺陷。未來,歐元區(qū)應從制度上進行深入改革,以更好地整合財政和貨幣政策,避免矛盾積累引致更深層次的危機。

關鍵詞:歐元區(qū);歐洲央行體系;貨幣政策;缺陷;展望

一、歐元區(qū)與歐洲央行體系的建立與發(fā)展

(一)歐洲貨幣一體化的理論基礎

使用歐元作為歐元區(qū)統一貨幣這一實踐的理論基礎是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Mundell[1](1961)在比較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制度時提出了這一理論。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認為,經濟情況趨同的一組國家在具備一定條件的基礎上可以組成一個貨幣區(qū),貨幣區(qū)內部各國之間實行固定匯率制度,而貨幣區(qū)內部國家與貨幣區(qū)外部國家之間實行浮動匯率制度[2]。

根據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經濟開放程度越高、產品多元化程度越高、通貨膨脹相似性程度越接近、金融市場一體化程度越高、財政政策越統一的地區(qū)越適合構建最優(yōu)貨幣區(qū)。歐洲大陸具備部分的上述條件,從而成為一個潛在的最優(yōu)貨幣區(qū)。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歐洲就開始探索歐洲經濟一體化之路。隨著歐共體內部貿易的迅速發(fā)展,成員國之間經濟的依賴程度大大加強。1996年,歐元區(qū)內部貿易占歐元區(qū)全部進出口總額的51%。除此之外,成員國之間的政策協調機制也逐漸完善。這些都是歐洲構建貨幣區(qū)、使用統一貨幣的有利條件。

(二)歐元區(qū)與歐洲央行體系的發(fā)展歷程

歐元區(qū)與歐洲央行體系的發(fā)展建立經歷了相當漫長的過程。歐洲貨幣一體化最早可以追溯至1950年歐洲支付同盟的成立。1969年,在荷蘭海牙舉行的歐盟前身歐共體首腦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建立歐洲貨幣聯盟的理念。1988年,在漢諾威舉行的歐共體首腦會議上正式提出統一貨幣的計劃。1992年原歐共體12國簽署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一般簡稱為《馬約》),1993年歐盟正式成立。按照《馬約》,歐盟成員國將逐步實現經濟一體化并引入歐元作為單一貨幣(仍堅持使用本國貨幣的成員國除外)。1999年1月1日,歐洲央行體系正式啟動,負責歐元地區(qū)各國貨幣政策的制定及執(zhí)行。2002年1月1日,歐元正式發(fā)行。2002年7月1日,歐元成為歐元區(qū)唯一法定貨幣,歐元區(qū)內各國原有法幣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三)歐洲央行體系的制度框架

從制度框架來看,歐洲央行主要采用德意志聯邦銀行的運行模式,其目標、獨立性等各方面的設計均是按照德意志聯邦銀行為藍本進行設計的。這種模式有利于貨幣政策的穩(wěn)定執(zhí)行,且容易被各國所接受。同時,歐洲央行體系也汲取了其他西方國家的中央銀行的制度經驗,采用以美聯儲為代表的中央——地方中央銀行體制的運行經驗,來實現各成員國間配合的協調統一。歐元區(qū)成立后,歐元區(qū)各國仍保留各自的中央銀行,并由各國中央銀行推舉代表通過歐洲央行在歐元區(qū)行使貨幣當局職能,從而形成由歐洲央行和各國央行兩級相對獨立的中央銀行機構共同組成的中央銀行體系。其中,歐洲央行是決策機構,通過其三大部門是管理理事會、執(zhí)行董事會和全體理事會制定貨幣政策,各國央行則負責政策的執(zhí)行工作。

歐洲央行沿襲了德意志聯邦銀行的傳統,具有相當高程度的獨立性,主要體現在組織機構、人事任免、資金的預算與使用、貨幣政策、規(guī)章制定等方面。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對于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十分重要。中央銀行的獨立性的提高,可以增強政府貨幣政策的可信度,有利于實現穩(wěn)定物價的目標,這也得到了實證研究的檢驗[3]。

二、歐洲央行體系的貨幣政策

(一)歐洲央行體系的貨幣政策目標

根據立法機構賦予中央銀行的不同使命,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目標可能包括物價穩(wěn)定、就業(yè)充分、經濟增長、匯率穩(wěn)定中的一個或幾個。然而,這些目標有時會相互沖突,很難同時實現。例如菲利普斯發(fā)現在物價穩(wěn)定與充分就業(yè)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負向關系,由此提出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線。此外,還存在著物價穩(wěn)定、國際收支平衡、經濟增長三者之間的相互沖突。全球范圍來看,一類央行以維持物價穩(wěn)定為單一使命,另一類央行除維持物價穩(wěn)定外,還承擔上述其他使命。歐洲央行在大體上繼承了德意志聯邦銀行的傳統,即以維護物價穩(wěn)定為單一使命,在不影響這一目標的前提下,兼顧其他的經濟指標。

貨幣主義理論和理性預期理論為選擇穩(wěn)定物價作為政策目標提供了理論依據。貨幣主義否認通貨膨脹與失業(yè)之間存在著長期、穩(wěn)定的消長關系。整個經濟體系中只存在一個與實際經濟相適應的自然失業(yè)率,它由經濟體結構性因素決定。這樣,貨幣政策至多只能暫時影響就業(yè)水平。如果按照理性預期的有關理論,貨幣政策手段甚至在短期內也不可能影響就業(yè)水平。降低失業(yè)率的可行方法只能是諸如降低稅收等結構性調整措施。與此相適應,央行的政策目標應該集中于其所能控制的目標上,那就是維持物價穩(wěn)定。

(二)歐洲央行體系的貨幣政策工具

為了實現制定的貨幣政策目標,歐洲央行主要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貸款便利和最低存款準備金要求三種貨幣政策工具進行調控[4]。公開市場操作主要包括主要再融資、長期再融資操作、微調操作及結構性操作。歐洲央行通過這四種方式選擇向市場提供流動性或吸收市場上的流動性,以達到其引導市場利率、管理市場流動性的目的。在進行公開市場操作時,歐洲央行可以選擇反向交易、完全交易、外匯互換、定期存款和歐洲央行債務憑證等操作工具。存貸款便利的主要用途是控制市場利率范圍。中央銀行分別設有貸款便利和存款便利,前者允許信貸機構通過抵押的方式向中央銀行貸款,后者允許信貸機構將剩余資金以隔夜存款的形式存放在中央銀行處。一般而言,貸款便利利率高于相應的市場利率,而存款便利的利率低于相應的市場利率,從而二者能夠共同確定市場利率的上下限。與大多數央行一樣,歐洲央行要求歐元區(qū)信貸機構在歐洲央行處存放法定準備金,以控制貨幣乘數進而控制貨幣創(chuàng)造活動。

(三)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框架

歐洲央行依據經濟和貨幣兩方面的分析制定和調整貨幣政策。在政策實施后,中央銀行同樣通過這兩方面評估貨幣政策的影響和結果,并決定是否需要對貨幣政策進行調整。故這兩大分析框架事實上共同支撐了整個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體系。經濟分析主要分析當前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運行情況,中央銀行通過產出、需求、勞動力市場、國際收支等經濟變量評估實體經濟發(fā)展狀況,進而預測短期通貨膨脹率和物價水平并判斷有無必要進行貨幣政策的調整。貨幣分析則主要從貨幣和物價的關系出發(fā),根據經濟增長前景、通脹率目標和貨幣流通速度制定貨幣總量的長期目標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三、歐洲央行體系的優(yōu)勢與缺陷

(一)歐洲央行體系的優(yōu)勢

由于歐元區(qū)建立的基礎是蒙代爾的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歐元區(qū)成員國自然會享受到最優(yōu)貨幣區(qū)帶來的種種優(yōu)勢。最優(yōu)貨幣區(qū)成員國所享有的優(yōu)勢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通過統一貨幣,歐元區(qū)各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不再承擔匯率風險,使得各國之間的商貿得以獲得促進,同時有利于區(qū)域內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從而使得資源的整體配置效率獲得提升。其次,統一貨幣有利于歐元區(qū)形成單一市場,增大規(guī)模效益。再者,歐元以整個歐元區(qū)的經濟實力為背書,更難以被諸如索羅斯之類的外匯投機者選為狙擊目標。此外,統一的貨幣、統一的經貿政策將加強歐洲的整體地位,提高它與其他國家集團進行經貿談判的地位;而在區(qū)域內的貿易活動因實行單一貨幣能夠節(jié)約成本。

(二)歐洲央行體系的缺陷

歐洲央行體系的建立是一項大膽創(chuàng)舉,雖然在理論上它具有上述的優(yōu)勢,而且在實踐中也確實為歐元區(qū)帶來了一定的收益。但是不可否認,其運行也面臨著諸多比較嚴峻的問題和風險。歐洲央行體系中的主要缺陷在于分割的財政政策與統一的貨幣政策難以協調發(fā)揮作用。

在歐洲一體化的進程當中,各國只讓渡出貨幣主權,而保留了財政主權。從這個角度來看,歐洲央行體系本身就是利益妥協的產物。采用博弈論的分析框架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代表集權的貨幣政策的歐洲央行和代表分權的財政政策的各國政府之間必然存在利益沖突,而這種利益上的沖突將導致歐洲央行貨幣政策和各成員國財政政策的矛盾。這種矛盾無疑顯露了歐洲央行體系當中的重大缺陷,并對歐元區(qū)的長遠發(fā)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

宏觀經濟目標的成功實現需要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互協調配合。在失去貨幣主權的情況下,為促進經濟增長各國普遍存在財政預算超支的動機。在以歐元為貨幣,以穩(wěn)定物價為單一使命的歐洲央行為貨幣當局的背景下,各國財政政策制定者無須擔心本國擴張性財政政策會對本幣匯率造成不利影響。另外,貨幣一體化使得各國可以統一以歐元融資,融資成本相對以原有的本幣有所下降,更加鼓勵各國政府擴大債務,而各國將歐洲央行視為最后貸款人的觀念則會導致出現經典的道德風險問題,激勵各國的財政赤字政策和加杠桿傾向。這一傾向則反過來又會危及歐洲央行的單一目標使命。

為了減輕道德風險問題,歐盟不得不加強對各國財政的紀律約束,然而這結果上常常使歐盟陷入政治矛盾中。強制的財政紀律約束實際上已經干涉了國家的財政主權,客觀上為近年來歐洲民粹主義和離心主義的發(fā)酵提供了條件。

另外,財政紀律約束進一步減少了各國政府進行宏觀經濟管理的工具選擇。在已經讓渡了利率和匯率控制權的基礎上,更強的財政紀律約束意味著各國政府的財政政策空間也受到限制。在受到外部沖擊的情況下,嚴格恪守財政紀律,意味著要容忍本國經濟大幅波動,這是許多政府,尤其是民選政府難以接受的局面。如果執(zhí)政黨選擇顧全歐盟大局,放任經濟下滑,則很可能被民粹主義反對黨取代,后者會直接執(zhí)行反歐盟政策。而如果執(zhí)政黨迎合本國民意使用擴張性財政政策對沖外部沖擊,則這一行為本身就會損害歐盟體制。在這種情境下,形勢總會傾向于陷入囚徒困境,導致次優(yōu)結果出現。當然,如果歐洲主義能夠深入人心,各國民眾自發(fā)擁護歐盟大局,這種結局或許可以免于出現,然而從近年來的歐洲政治形勢來看,似乎前景并不樂觀。

再者,從稅收政策的角度出發(fā),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協調上的矛盾也會對資源配置效率產生負面影響。各國稅制不同會對資源配置產生扭曲作用,從而部分地抵消前文提到的統一貨幣提升資源整體配置效率的效果。從公共物品供應的角度出發(fā),歐元區(qū)增強了勞動力要素的自由流動,但勞動力要素的提供者同樣是理性的經濟個體。作為理性經濟個體的勞動者會傾向于向稅收更低,而公共物品提供更優(yōu)的國家流動。從而各國面臨著公共產品的供給與稅制的競爭壓力。為了在勞動力供給的競爭中獲得優(yōu)勢,各國需要實行更低的所得稅率并提供更完善的公共物品,這無疑又對財政預算構成了壓力。

四、歐元未來展望

歐洲央行體系業(yè)已誕生約20年,歐元這個年輕的貨幣在短短20年間獲得如此廣泛的認可和應用,不得不說是極大的成功。但與此同時,對于歐元區(qū)現行制度的疑慮也是廣泛存在的。若不對現行體制進行改革,對于歐元區(qū)內各國財政政策的整合以及修正歐元區(qū)內部的貿易不平衡問題的忽視可能引致未來更深層次的危機。這使得對于歐元區(qū)進行體制改革的呼聲一直不絕于耳。歐元區(qū)應從制度上進行深入的改革,以更好地整合經濟和政治資源。這種改革應當能夠降低成員國財政上搭便車的情況并提高歐元區(qū)應對未來突發(fā)風險的能力。改革應以更好地實現財政聯邦化治理以及緊急情況金融救助機制為目標。近年來獲得較廣泛討論的提案包括從全歐元區(qū)的角度統一管理各國預算、在穩(wěn)定增長條款框架下執(zhí)行更為嚴格的對于債務和赤字水平的限制以及建立永久基金以幫助發(fā)生財政問題的成員國等等。

目前,改革的方案都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財政政策的控制權大多還保留在各成員國水平上,成員國的金融救助僅僅是三年一協商。由于財政政策是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改革的風險來源于各國政府很可能不愿意大規(guī)模地放棄自身控制而追求所謂的協同發(fā)展。各國也難以消除對于救助的可持續(xù)性、以及歐盟是否在今后危機加劇或者新危機產生時依舊會愿意提供支援的疑慮。必須建立一個固定的危機處理框架,才能夠保證歐元區(qū)真正能在決策上有效地應對成員國的危機。2020年突然爆發(fā)的新冠疫情讓歐洲各國再次意識到了財政整合的重要性,為應對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沖擊而設立的歐洲復興基金(EU Recovery Fund)正是朝著這一方向邁出的堅實一步。未來,市場信心、改革計劃的持續(xù)性和有效性以及歐元區(qū)成員國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放棄自身的一定經濟控制以謀求整個歐元區(qū)的穩(wěn)定將是決定歐元區(qū)發(fā)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 Mundell R.A.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4):657-665.

[2]? 吳碧英.蒙德爾的最優(yōu)化貨幣區(qū)域理論與歐元的實踐[J].國際金融,2000,(3):41-43.

[3]? Grilli V.,Masciandaro D.,Tabellini G.,et al.Political and Monetary Institutions and Public Financial Policies in the Industrial Countries[J].Economic Policy,1991,(13):341.

[4]? 王宏來.歐洲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6.

猜你喜歡
缺陷展望歐元區(qū)
移動機器人導航技術現狀與展望
醫(yī)院會計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進措施探討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28:06
國內外森林生物量碳儲量估測現狀存在問題及展望
現代園藝(2016年17期)2016-10-17 06:54:29
國內延續(xù)性護理現狀及展望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7:53
印度電商為兩大“缺陷”苦惱
“展望” ——阿倫德
歐債危機引發(fā)的歐元區(qū)危機
淄博市| 松滋市| 津南区| 土默特右旗| 宜州市| 彝良县| 醴陵市| 林西县| 阳春市| 同心县| 伊川县| 庆城县| 新竹县| 永年县| 汪清县| 南阳市| 宜都市| 南乐县| 邵武市| 大连市| 葫芦岛市| 彰武县| 伊宁县| 黔西县| 巴南区| 苍山县| 安溪县| 常州市| 马关县| 普陀区| 肃南| 枣阳市| 玉门市| 偏关县| 南昌县| 剑河县| 石楼县| 区。| 林口县| 芜湖市|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