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街是長沙的一條老街,1938年曾遭文夕大火焚毀,現(xiàn)在是長沙著名的美食一條街,在黃興路商圈附近。
“三王”指明朝吉王朱見浚之前封藩長沙的潭王、谷王和襄王。他們的故事,流傳特別多。潭王朱梓是朱元璋的第八子,洪武三年受封,十八年就藩長沙?!睹魇贰酚涊d說:梓英敏好學,善屬文。嘗召府中儒臣,設醴賦詩,親品其高下,賚以金幣。妃于氏,都督顯女也。顯子琥,初為寧夏指揮。二十三年坐胡惟庸黨,顯與琥俱坐誅。梓不自安。帝遣使慰諭,且召入見。梓大懼,與妃俱焚死。
谷王朱橞是朱元璋的第十九子。他少年得志,冊封為谷王,統(tǒng)領上谷郡地和長城九鎮(zhèn)之一的宣府鎮(zhèn)。這個時期,他主持并參與擴展宣化城的建筑,將始建于唐代的宣化城擴展為周邊24里有奇的城垣,沿城設“一關七門”,成為明代早期城防建筑的典范。他還參與構筑了常峪口至大境門60余公里的明長城,興建了獨石口和鎖陽關的關隘,為抵御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襲擾,鞏固明朝疆域,做出了貢獻。建文元年,燕王朱棣為首的諸王舉兵靖難,直逼南京,護衛(wèi)金川門的朱橞開門南城,迎王納降。燕王繼位后,念朱橞獻城有功,封朱橞駐長沙。朱橞自恃有功,驕橫霸道。更猖狂的是,朱橞妄圖勾引蜀王朱椿結盟造反,推翻成祖朱棣,因蜀王責之未得逞。朱橞的所作所為,最終被成祖察覺,并遭群臣彈劾,遂于永樂十五年被廢為庶人,追隨者多遭殺戮。宣德三年,朱橞在獄中去世。
明長沙襄王卻非一人,而有三位。第一位是襄憲王朱瞻墡,他是明仁宗朱高熾(明成祖朱棣長子,明王朝第四位皇帝)嫡五子,永樂二十二年封長沙,宣德四年就藩長沙府,正統(tǒng)元年移襄陽府。第二位是襄定王朱祁鏞。他是朱瞻墡嫡一子,成化十五年襲封襄王,在位九年。在此期間,他勤政愛民,體恤當?shù)匕傩?,深受人民的愛戴,死后長沙人民曾在岳麓山、韮菜園等地建祠紀念他。第三位是襄簡王朱見淑。他是定王朱祁鏞庶一子,于弘治二年襲封襄王,但在位僅一年就因病去世。他聰穎過人,學識淵博,寫下不少好詩文。也就是朱見淑之后,長沙始有三王街的稱謂。
(摘自《點墨長沙》岳麓書社出版 龔軍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