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化教育被人們廣泛重視,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教學理念已經逐漸轉變?yōu)闉榱伺d趣而學習。教師如果能夠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可以在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而且,帶著興趣進行數學學習的學生會擁有較強的知識探索欲望,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會更加深刻。所以,如何采用趣味性教學法教學就成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一、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將趣味教學法導入課堂
小學生活潑好動,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如果不能有效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那么學生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走神的情況,導致其跟不上教學進度。為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就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不同的教學方式所產生的教學效果也不同。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教學并不只是單純地讓學生了解學科知識,更需要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才可以為其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課堂導入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主要策略,導入教學可以在瞬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最終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將學生的興趣愛好加以考慮,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趣味性教學法導入數學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的動畫片來設計教學情境,首先為學生展示以動畫片形象構建的情境圖片,學生看到這些動畫片中的形象,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隨后教師可以根據這些動畫形象編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故事。如在分數的教學中,由于分數知識較為抽象,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動畫人物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大耳朵圖圖今天過生日,要請小朋友一起來家里參加聚會。圖圖一共邀請了7名小朋友,圖圖的媽媽買回了一只生日大蛋糕,并且將其分成了10份,每一名小朋友都獲得了一份蛋糕,那么剩余蛋糕是總蛋糕的多少?利用小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構建有趣的故事,就將學生吸引到了新知識的學習中來,使之擁有較強的學習興趣。故事構建簡單易懂,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且降低了學習難度,為教學構建了活潑輕松的教學氛圍,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靈活利用互動活動增加課堂教學趣味
除了要在數學教學中展開科學合理的導入教學活動,還需增加課堂教學過程的趣味性,這樣才可以始終抓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但是小學數學學科知識抽象復雜,對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如果采用傳統的傳輸式教學法教學會枯燥乏味,對思維能力不強的小學生來說,數學知識理解起來也較為困難。為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采用互動活動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解正方形的相關性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材料和剪刀,上課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正方形的性質,隨后讓他們利用自己帶來的材料和工具裁剪出一個正方形,看一看誰剪的正方形最規(guī)整漂亮。教師可以讓剪得最好的學生講述自己是如何剪出正方形的。由于學生參與到了正方形的制作活動中,就會對正方形的性質有深刻的印象與理解,并且實際操作也可以將抽象化的概念轉變?yōu)閷W生的實際情感體驗。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再加以總結,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同時,互動活動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之在活躍的氣氛中主動學習探索知識。
三、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問題
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問是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提問缺少針對性,更多的只是讓學生簡單描述數學概念,無法起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來完善教學問題設計,使得教學提問可以起到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鞏固數學基礎知識的作用。例如在講解圓的相關性質時,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提問:我們坐的小汽車輪子是什么形狀的?學生會很準確地回答是圓形的。隨后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為什么汽車輪子都是圓形的,而不可以是正方形、長方形或者三角形的?這樣的教學問題可以充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教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紙片和膠水等制作出一輛小汽車,裝上不同形狀的輪子,看這輛小汽車能否順利運行起來。問題引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欲望,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全新的體驗,提高學習有效性。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引入豐富有趣的趣味性教學法等導入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為其全面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