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朗年
1945年8月10日晚上8點鐘,當電臺播音員顫抖著聲音播出日本投降的消息,重慶沸騰了。杜立德關(guān)掉收音機,拉著室友王世鈞沖出門,朝著鞭炮和鑼鼓聲最密集的地方跑去。當他們從儲奇門來到國泰大戲院旁邊的柴家巷附近時,城中心已經(jīng)像夏天長江里漲水一樣人潮洶涌,從大街漫透了小巷。所有人都從家里跑到了街上,他們提著燈籠,打著火把,喊啊笑啊蹦啊跳啊,鞭炮震得耳朵生痛,杜立德跟王世鈞說話要靠吼。
就在國泰大戲院不遠的地方,杜立德看見了大名鼎鼎的電影明星趙丹。跟趙丹在一起的,是同樣大名鼎鼎的張瑞芳和金山夫婦。杜立德遠遠地看見趙丹和金山很激動地抱在一起團團轉(zhuǎn),然后不知怎么搞的,這兩個大明星沒頭沒腦地撞到了路邊一家店鋪的玻璃柜臺上,玻璃當場粉碎,趙丹褲子破了不說,屁股還很沒面子地被劃流血了。杜立德急忙拖著王世鈞擠進圍觀人群,只見金山跪在地上幫趙丹捏著傷口,很快一頂轎子到了跟前,趙丹被送往醫(yī)院,一路還大笑著喊:“我們勝利了……”
這一幕,在后來的很多年里,一直被老重慶人津津樂道。然而,杜立德記得更清楚的是那晚黃桷樹下的炒米糖開水,因為他在那里遇見了葉念慈。
那天,到了后半夜,人潮漸漸散去,城中心一點點安靜下來。杜立德和王世鈞發(fā)現(xiàn)肚子餓了,就去找東西吃。王世鈞記得在十八梯附近的黃桷樹下經(jīng)常有個老頭挑著擔子很晚了還在賣炒米糖開水,他們就去了十八梯。
在十八梯的黃桷樹下,他們果然找到了老頭的攤子。老頭沖了兩碗炒米糖開水遞給他們,杜立德端起一碗,正要退后一步找個梯坎坐下,忽聽得身后一聲驚呼,他轉(zhuǎn)身,一個姑娘正跳著腳對他怒目而視。原來,他踩了人家的腳。
杜立德顧不得開水燙手,連連道歉。姑娘卻“噗哧”一聲笑了。姑娘留著短短的學(xué)生頭,穿淺藍色短袖旗袍,笑起來眼睛彎成了月牙。
“請我吃炒米糖開水,我就不怪你?!?/p>
杜立德趕緊照辦。
四個年輕人坐在黃桷樹下吃炒米糖開水,笑聲照亮了凌晨兩點的十八梯。那一晚,杜立德知道了姑娘叫葉念慈,是沙坪壩一所學(xué)校的學(xué)生。
那一年,杜立德年輕英俊,玉樹臨風(fēng),從國立南京藥學(xué)??茖W(xué)校畢業(yè)后,在儲奇門一家藥材行做職員。
1946年底,杜立德已經(jīng)在藥材行做到了經(jīng)理。他工作勤奮,業(yè)務(wù)拔尖,為人厚道,老板很器重他??箲?zhàn)勝利后,老板攜家眷重返上海,想把杜立德帶去上海幫手做事,杜立德謝絕了。
他只想留在重慶,實現(xiàn)他的夢想。
杜立德兄弟三人,二哥戰(zhàn)死臺兒莊,大哥在家鄉(xiāng)行醫(yī)。杜立德跟大哥相差十多歲,小時候每天一放學(xué)就搶著幫大哥背醫(yī)藥箱,跟著大哥出診。大哥仁心濟世,醫(yī)術(shù)高明,遇到窮苦的病人總是主動免去醫(yī)藥費,在鄉(xiāng)間有口皆碑。但也正因如此,兄嫂的生活一直清寒。
杜立德的理想很簡單,就是在重慶這個大碼頭,為大哥開一家診所。
所以,他不想跟老板去上海。
老板沒有勉強他,相反,在回上海之前,老板破格把資歷尚淺的杜立德升為了經(jīng)理。
那時的杜立德時常在儲奇門一帶出沒。當時的西南藥材公會就在儲奇門的洋子壩,附近有西南最大的藥材交易市場。杜立德對各種藥材了如指掌,那些黃連、天麻、杜仲、銀杏,都是川東的好藥材,他閉著眼睛也能認出它們。他聞到它們的氣味,心里就安定,就覺得人生踏實有靠。
那時候,葉念慈已經(jīng)是杜立德的女朋友。她從學(xué)校畢業(yè)后,在上半城的一家洋行做秘書。不上班的日子,兩個人喜歡去儲奇門的一家吊腳樓茶館喝茶。跟其它的江邊茶館聚滿船員和苦力不一樣,去這家茶館坐的大多是職員和青年學(xué)生,他們在“莫談國事”的標語下大肆談?wù)搰?,熱鬧得很。茶館外面,是陪都1946年深秋的天空,霧氣沉沉,不時有一只灰撲撲的鳥飛過。
杜立德和葉念慈有時也不坐茶館,沿著江岸慢慢走。江上船只來往,時而一聲汽笛鳴響,讓人心里突然一動,仿佛聽到了不知來自何方的召喚。
葉念慈很快就打扮得像個標準的寫字樓小姐,燙發(fā),穿旗袍、玻璃絲襪和高跟鞋。
他們在茶館見面。杜立德發(fā)現(xiàn),葉念慈的眼神變得飄忽。
那天,葉念慈端起茶碗,揭開碗蓋,吹著茶水面上的茉莉花,仿佛漫不經(jīng)心地問杜立德:“如果可能,你愿不愿意放棄現(xiàn)在的工作,或者,離開重慶?”
杜立德不愿意。
他離不開重慶。再說,他為什么要離開呢?重慶是個好地方,他要存錢,在重慶為哥哥開診所,讓嫂嫂和侄兒來重慶過上好日子。
葉念慈沒有說話,只是將臉微微轉(zhuǎn)開,把目光投向窗外。
那以后,杜立德有好一陣子沒有看見葉念慈。入秋后,藥材行的事情愈發(fā)忙了,他跟葉念慈見面的次數(shù)更少了。
有一天,王世鈞下班回來,隨口說了一句:“我昨天在較場口看見葉念慈了?!蓖A送#跏棱x說:“我看見葉念慈和一個男人在一起?!?/p>
“哦。”杜立德說。
“她……挽著那個人?!蓖跏棱x說。
杜立德的心里,有一只藥材市場過磅的秤砣惡狠狠劈頭砸下。
沒有再三追問,葉念慈坦然承認她打算嫁給別人。她說杜立德只是一個小經(jīng)理,家累卻那么重,跟著他注定一輩子受窮。而那個男人是個小老板,家道殷實,她嫁過去不用再做事,在家里做太太就好。
說這話的時候,杜立德和葉念慈正走在儲奇門江邊的石梯坎上。夜霧彌漫,他很快就看不清她的臉。
停泊在長江上的一艘貨輪,突然低低地吼了一聲。
1948年,國民政府開始發(fā)行金圓券。杜立德和王世鈞晚上回住處的時候,聽見房東太太在嘟噥,說早晨去買米,去的時候提了一袋金圓券,提回來的米卻只夠裝半袋。
房東太太的兒子小喜趴在桌子上做作業(yè),得意洋洋地念一首打油詩:“踏進茅房去拉屎,突然忘記帶草紙。袋里掏出百元錢,擦擦屁股滿合適。”
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笑完之后,杜立德心中充滿了憂愁。家鄉(xiāng)的大哥病了,是肺病,已經(jīng)開始吐血。
醫(yī)者治不了自己的病,這是憾事,也是常事。杜立德離家在外,心急如焚。大哥一病不起,醫(yī)藥費和全家的生活費都落到了杜立德的頭上,在重慶開診所的夢想眼看著一點一點就要破滅了。
杜立德躺在床上,醒到了天亮。
他覺得自己就要被生活燒干了。
就在這時,杜立德公司的一位董事給他介紹了一個結(jié)婚對象。姑娘叫鄧婉瑩,出身成都的富商家庭,在家族生意的重慶分號幫哥哥做事。那位董事是婉瑩哥哥的好友,他跟已經(jīng)回了上海的老板一樣器重杜立德,覺得杜立德和婉瑩很般配,就從中牽了紅線。
鄧婉瑩容貌秀麗,知書達理,落落大方。在國泰大戲院附近的心心咖啡館見過一面后,杜立德和鄧婉瑩都對媒人點了頭。
婚后不久,重慶解放了。在公私合營的浪潮裹挾下,杜立德所在的藥材行被收歸國有,改名叫醫(yī)藥公司。杜立德運氣好,被公司留用,職務(wù)由經(jīng)理改成了主任。
之后幾年,杜立德和鄧婉瑩的一雙兒女相繼出生。
文革期間,杜立德被打成黑權(quán)威,靠邊站,被發(fā)配到大陽溝一家小藥店當?shù)陠T。就在那間窄小的鋪面里,杜立德僥幸逃過了更大的風(fēng)浪。而我自出生起,記憶中的杜立德就是戴眼鏡,穿藍色中山裝,兩手戴袖套的模樣。后來和鄧婉瑩一起翻老相冊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杜立德從前竟然是風(fēng)度翩翩西裝友。
鄧婉瑩解放后做了幾十年銀行職員,雖然她的出身頻頻被人當成攻擊的把柄,但她始終謹言慎行,日子也還過得安穩(wěn)。
他們的兩個孩子,先是去云南當了知青,在粉碎四人幫后相繼回到重慶,參加工作,結(jié)婚生子。在孫子和外孫女上小學(xué)后,杜立德和鄧婉瑩雙雙退休,安享晚年。
載沉載浮的大時代里,小人物的命運大抵如此。
那一天,杜立德在《重慶日報》上看到了一個豆腐塊報道。報道平淡無奇,內(nèi)容是某局領(lǐng)導(dǎo)參加了某個公眾活動,但是領(lǐng)導(dǎo)中包括一個叫葉念慈的處長。
杜立德的心臟劇烈地動蕩起來了。但他轉(zhuǎn)念一想,這怎么可能是她呢?她早已嫁為商人婦,怎可能搖身一變成了革命干部?說不定她還在臺灣……政治氣氛如此緊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時的王世鈞也成了杜立德的“海外關(guān)系”。1948年,原籍南京的王世鈞從重慶到上海工作,后來去了美國定居。
中間王世鈞給杜立德寫過信,但一看到來自美國的航空郵件,鄧婉瑩就緊張莫名,不許杜立德回信。那些年月的海外關(guān)系不是說著玩的,扣你一頂“美蔣特務(wù)”的帽子,那是分分鐘的事。
鄧婉瑩把王世鈞的信偷偷燒了。地址也沒有留下。
1988年,已是成功商人的王世鈞回國考察投資環(huán)境,正好是葉念慈的部門負責(zé)接待。王世鈞這才知道,葉念慈當年在學(xué)校就參加了重慶地下黨,她后來之所以“消失”,也是組織的需要。葉念慈被派往重慶郊縣江津開展地下工作——她對杜立德所稱的未婚夫,其實是地下黨的同志。
鑒于杜立德缺乏政治頭腦,葉念慈放棄了動員他的念頭。也由于組織紀律嚴密,葉念慈唯有在他面前消失。
解放后,得知杜立德已經(jīng)成家,葉念慈于是和一位“老地下”結(jié)了婚。解放后丈夫身居高位,然而命運弄人,“文革”中因為江青一句“川東地下黨沒有一個好人”,葉念慈夫婦被打成叛徒,在監(jiān)獄里關(guān)了整整八年,出獄后才得知,他們寄養(yǎng)在農(nóng)村親戚家的唯一的兒子,已經(jīng)在某年夏天到長江里游泳時溺亡。
葉念慈和丈夫終生沒有再育。
葉念慈的事情,是王世鈞在1997年去世后,他在美國的兒子自作主張告訴杜立德的。小王叔叔說,當年葉念慈讓他父親不要向杜立德透露此事,是為了不打擾杜立德的平靜生活??墒牵⊥跏迨逭f,他覺得,杜立德需要知道這一切。
我陪著杜立德和鄧婉瑩去掃墓。公墓在南岸的一座山上。上梯坎的時候,我攙著鄧婉瑩。杜立德不要我攙,他甩開我的手,堅持自己走。
我們帶去了一束臘梅。杜立德說葉念慈喜歡臘梅。
杜立德86歲了。他的耳朵已經(jīng)不太好使,我跟他說話要大聲喊,就像在抗戰(zhàn)勝利當天,他和王世鈞互相要大聲喊一樣。有一次我們坐車經(jīng)過儲奇門的藥材公會,他執(zhí)意要司機停下來,站在大門口看了許久。藥材公會的灰色大樓已經(jīng)殘舊不堪,樓面雕刻仍在,那些藥草和葫蘆還活靈活現(xiàn),屋頂墻角卻已長出野草,在灰霾天氣里尤其荒涼。
在葉念慈的墓前,杜立德沒有說話。他看著墓碑上的字,眼神寂寥。
山上冷,鄧婉瑩被風(fēng)一激,咳起來。我拉拉杜立德:“外公,我們回家吧?!?/p>
下山的時候,我左手攙著鄧婉瑩,右手攙著杜立德,這一次他沒有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