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清銀
摘要:閱讀是我們認識外界世界的途徑,也是我們學習知識的一種方式,閱讀能力的強弱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生生涯的轉折期,此階段是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開展語文深度閱讀不僅有助于學生更深刻的認識文本內在含義,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還能拓寬學生視野,凈化其心靈。因此,本文針對初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教學展開探索。
關鍵詞: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2-0071-02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而新課改的深入以及課程標準的要求也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學生僅僅是淺顯的去理解字面意思,未能對文章進行更深層次的閱讀,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和學生都必須重視語文深度閱讀的重要性,針對目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找出對應的策略,改變現(xiàn)狀,從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1.語文深度閱讀的內涵和意義
閱讀是通過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字面意思得出結論,而深度閱讀則是一種基于知識,集成與文章內容相關的知識源,深刻理解文章內容、關聯(lián)分析并體會作者情感的一種全新閱讀模式。與淺表的閱讀相比,深度閱讀克服了傳統(tǒng)閱讀知識平面化的缺陷,促進了學生與書籍之間的相互理解,是以提升學生的學識修養(yǎng)和理論思維為目的,是與文章作者心靈的交流。深度閱讀不僅可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還可陶冶其情操,為學生學習語文奠定堅實基礎。因此,初中語文開展深度閱讀教學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2.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深度閱讀未引起教師和學生的足夠重視。
初中階段的學生需面臨中考,教師和學生都存在功利心理。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考慮的是升學率和上線率,一些教師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閱讀教學側重的也是學生考試中對閱讀題的答題技巧。學生想的則是怎樣考入重點高中,因此對于閱讀不愿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普遍缺乏深度閱讀的積極性,閱讀時往往走馬觀花、囫圇吞棗,閱讀質量和效果大打折扣,自然無法提升閱讀水平。
2.2?閱讀形式的改變。
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網絡的便利,造成學生的閱讀方式和閱讀內容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學生不是不愛閱讀,只不過熱衷于通過網絡的方式來閱讀,覺得這種方式更方便,閱讀的范圍多是熱門的網絡小說、動漫等帶有娛樂性質的內容,對于祖國傳統(tǒng)的經典名著極少問津,即使閱讀一兩部經典名著也只是當作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而已,對閱讀缺乏正確理解,偏移了閱讀的正常軌道,何談開展深度閱讀。
2.3?深度閱讀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簡單。
部分教師在進行深度閱讀教學時,在課程設置、閱讀選材等方面缺乏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較淺顯,未注重學生正確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以致學生對于文章主題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文字表層,難以抓住文章的重點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也未能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閱讀氛圍猶如一潭死水,造成深度閱讀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現(xiàn)象,這些都阻礙了深度閱讀的有效開展。
3.提高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有效性的實施策略
3.1?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教學中,學生往往只是為閱讀而閱讀,把閱讀當成一項任務來完成,甚至敷衍了事。因此,教師要想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必須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而積極性的調動則需要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某件事真正產生了興趣才會全身心投入其中,因此在開展深度閱讀教學的實踐中,教師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愛好及需求等,結合教材內容,收集多種課外閱讀的作品,并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從中選取自己喜愛的文學作品。通過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有效激發(fā),甚至不用教師布置閱讀任務,便會自覺擴大閱讀的范圍和內容,更好的完成深度閱讀。
3.2?創(chuàng)新深度閱讀的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缺乏獨立思考,思維易固化,對于文章的理解也停留在文字表面,極易喪失閱讀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閱讀教學應該巧妙利用文章中的沖突,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讓學生在這種思維沖突中進行思考,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產生困惑、不解、茫然、焦灼、掙扎等多種思想狀態(tài),為深度閱讀創(chuàng)造機會。教師應巧用這種沖突,引導學生形成思辨意識,在與文章、自我、教師、學生的互動中,深層次的解讀文章的內涵。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語文《皇帝的新裝》時,引導學生明白整個故事就是圍繞一個“騙”字展開的,讓學生以猜讀想象為契機,在熟悉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多角度的評價故事中的人物,學生經過沉思之后可以得出,皇帝是愛慕虛榮的、虛偽的、愚蠢的、昏庸的,那么騙子呢,是非常狡猾的,大臣是趨炎附勢的,孩子是天真誠實的,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主動去讀,專注的去讀,進而達到深入閱讀的目的。
3.3?豐富閱讀量。
閱讀數(shù)量的多少決定了學生的日常積累,班級中不難發(fā)現(xiàn)那些喜愛閱讀、閱讀范圍廣、閱讀量大的學生,不僅閱讀能力高,其寫作能力也優(yōu)于不愛閱讀的學生,這與他們平常閱讀過程中日積月累的語文知識具有很大關系。在閱讀時,他們不僅僅是簡單的讀文章,還會對文章中的寫作技巧、修辭手法、作者表達方式等格外關注,并會在習作時模仿這些技巧和手法,從而不僅提高了自己的閱讀能力還提升了自身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應讓學生知道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只有注重日常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在今后的學習中厚積薄發(fā)[2]。教師可發(fā)動學生將家中富余的課外書拿到班級,在教室設立讀書角,學生課間課余均可隨時閱讀,寒暑假放假時學生再各自帶回家中,不僅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還提高了書籍的利用率。
3.4?沉浸角色,深度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想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度閱讀,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沉浸到角色中,從而體會作者寫這篇文章時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學生閱讀后就不僅僅是粗略的了解文章的大意,而是通過不斷變換思考的角度,有所思有所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通透深刻,進而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背影》一文時,文中四次出現(xiàn)背影,教師應讓學生沉浸到角色中,仔細閱讀和體會文中所描述的父親的穿戴、走路的姿勢、爬月臺時的動作等,體會父親年老行動不便卻堅持為孩子為桔子的舉動,深刻理解和感受父子間的深情,并引導學生聯(lián)想自己和父母之間有哪些令人感動的時刻,鼓勵學生說自己的感受,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3.5?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
閱讀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實現(xiàn)的,需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天堅持閱讀直至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優(yōu)良習慣,這對于他們來說也是受益終生的。因此,學??砷_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結合教材分類別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讀書心得交流會、詩歌朗誦比賽、辯論賽、故事大會等,將深度閱讀活動開展得熱火朝天,形成一種濃厚的閱讀氛圍。同時,還可在校園走廊、班級墻報等公共區(qū)域張貼優(yōu)秀學生的習作,讓學生共享,相互學習。讓學生在書香濃厚的氛圍中受到熏陶,耳濡目染,養(yǎng)成深度閱讀的好習慣。
總之,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是新課標的必然要求,需要教師深入探究,探索出一條最適宜閱讀教學的路徑,提高深度閱讀教學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朱巧彬.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3):250.
[2]?賈永梅.初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探索[J]名師在線,2019,(2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