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衛(wèi) 董玲
摘 要:為促進教師發(fā)展,湖南省建立骨干引領全員的常態(tài)化教師研修機制,生成可復制、可推廣、常態(tài)化的全員工作坊研修模式。文章以湖南省小學英語和中學英語工作坊(以下簡稱“英語工作坊”)為例,從研修管理、設計實施、研修評價、成果梳理、輻射推廣五個方面探討教師工作坊建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教師工作坊;研修管理;設計實施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9-06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1-0110-02
“國培計劃”2019省級英語教師工作坊結合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立足湖南省中小學英語一線教師的培訓需求,形成了Disciplined Management(研修管理有溫度)、Dimensional design(設計實施有梯度)、Divergent Assessments(研修評價多維度)、Dominant Effects(研修成果有厚度)、Deep Influences(研修輻射有廣度) “5D”特色凸顯的工作坊研修新常態(tài)。
一、研修管理有溫度 (Disciplined Management)
(一)“五項制度”,制度立坊
建章立制,是工作開展的前提;制度先行,體現的是工作坊的管理溫度。該坊制定了包含《研修考核制度》《線上研修管理公約》《線下研修管理公約》《安全責任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在內的五項制度;組織學員重點學習了 《國培集中培訓項目實施流程》《參訓學員遴選與管理工作暫行規(guī)定》,對學員參訓期間的紀律提出嚴格要求。經費開支更是嚴格按照要求,??顚S?,保障學員順利研修,感受工作坊帶來的溫暖與關愛。
(二)“ET Circle”,文化潤坊
如果說健全的制度是研修的首要條件,那營造良好的研修文化氛圍便是讓制度入心的必要保障;沒有文化內涵的研修,流于形式而止于其表,不會有深刻的影響力。本坊營造了良好的研修文化氛圍,學員在ET Circle的“文化圈”中感受力量,凝聚團隊精神,形成了內驅力。
(三)“四線三環(huán)”,團隊興坊
該工作坊致力打造一個學習共同體,對學員團隊的管理,采用的是“四線三環(huán)”管理模式。四線即微信、QQ、手機、工作坊。三環(huán)即組長班委群、小組成員群、工作坊大群。三類工作群,環(huán)環(huán)相扣、環(huán)環(huán)互補。這樣的“四線三環(huán)”既從整體到局部順向展開研修,又從局部到整體逆向查缺補漏,以確保每一個小組、每一位坊員都不落下。制度、文化、團隊共同構建起了一種充滿了溫度的工作坊管理模式。
二、設計實施有梯度 (Dimensional design)
(一)定準主題,優(yōu)化課程,做有目標的研修
定準主題。核心素養(yǎng)時代已到來,該坊結合學員的調研需求和坊主團隊的研究基礎,將本項目兩年的研修總主題定為“著眼核心素養(yǎng)培育,探究單元整體教學”。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與實施,必先關注單課時教學的實施策略,掌握教學的有序性、整體性,注重單課知識的連貫性和統(tǒng)一性,提高單課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該坊將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中)小學英語單課時教學設計與實施設計為2019年度研修主題。
優(yōu)化課程。所有課程聚焦研修主題,不做大雜燴式填塞,而做精而準的階梯式課程,為研修目標的達成搭建穩(wěn)固的支架。形式上,采取線上線下交叉式混合研修;內容上,兼顧通識課程和專業(yè)課程;過程中,設置研修計劃與總結、觀課議課與心得、資源提交與作業(yè)等多角度任務驅動,依托主題沙龍、問題答疑、主題活動等線上活動及專家講座、優(yōu)課點評、小組研磨等線下活動,搭建了聚焦主題的網狀立體課程。
目標可及。2019年度的研修目標為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研修,樹立正確的教材觀,站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度設計單課時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構建單課時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為學生創(chuàng)造整體語言學習的環(huán)境,從而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持續(xù)發(fā)展。
(二)深化主題,創(chuàng)新活動,做有深度的研修
工作坊圍繞年度研修主題“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中)小學英語單課時教學設計與實施”,開展了“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中)小學英語單課時教學目標設計”和“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單課時教學過程設計與實施”兩個主題活動?;顒硬捎昧恕熬€下帶動線上,線上指導線下”的形式,突破了線上線下脫節(jié)的瓶頸,將活動各步驟融合在線上和線下中共同推進。兩次主題活動貫穿研修的始終,學員參與率達100%,兩次活動“快速回復”數計193次,生成原創(chuàng)性資源136個,視頻95個,文章195篇。
(三)典型沙龍,激疑答疑,做有引領的研修
為充分發(fā)揮坊主“三人行”團隊的專業(yè)引領作用,更深入細致、有針對性地指導全省各地參坊教師提升專業(yè)能力,解答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切實問題,共發(fā)起了六次“主題沙龍”活動。內容或指向年度研修主題,或直擊日常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師的參與熱度高,坊主團隊回應互動多,讓“沙龍”板塊功能得到彰顯?!把行迒栴}”一欄更是學員之間、學員與主持人團隊之間,討論最自由、最密集的一片天地。
(四)實踐交流,任務驅動,做接地氣的研修
線下集中研修是對研修目標的真正實踐,也是線上研修研討的拓展延伸。專家講座引領提升了教師的理論水平,使教師的教學有了基本方向,具備了理論支撐;示范課和研討課為教師提供了實踐操作的方法指導,激活了教師的思維,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課后的分組研討更是給了教師表達觀點、提出疑惑、思考優(yōu)化方案的機會。在這樣的真實有效的研討過程中,教師的觀課能力、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小組研磨匯報課比賽的開展,更是促使教師從理論學習走向實踐。從準備過程,到打磨過程,再到精彩呈現,教師實現了跨越式地成長。
三、研修評價多維度 (Divergent Assessments)
研修態(tài)度是能否營造積極的研修氛圍的必要條件。第一次集中研修,坊主團隊向學員做了詳細的評價細則解讀。無論是回復評論、作業(yè)提交等線上活動,還是出勤到崗、研磨交流、簡報美篇等線下活動,都通過學情通報、群內提醒、組內幫扶等方式,確保做到“規(guī)定動作”超額達標,營造了一種你追我趕、互幫互助、凝聚力強的班級風貌。在精細化的評價制度下,在全坊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兩個英語工作坊學員線上研修的滿分比例均高達100%。
思考深度是確保學員取得實質性發(fā)展的主觀條件。首先,嚴控“各項提交”關,即嚴格要求所有活動必須聚焦主題,毫不留情地刪除注水、抄襲、不合要求的“提交”,并打回重做,同時,嚴把研討質量關。學員要根據學習內容研討主題,認真探究、科學總結,發(fā)表有深度的思考、有廣度的見解。另外,嚴把“推優(yōu)”示范關。各項“推優(yōu)”,不求數量多,但求品質高,從“思考深度”這一維度,精挑細選,把真正的優(yōu)秀推出來,讓“推優(yōu)”起到風向標的作用。
學習效度是體現學員是否達到研修成效的重要指標。為了讓學員在任務的驅動下,在明確的目標下,投入工作坊研修,英語工作坊將“學習效度”的考量納入了評價內容中。在結業(yè)考評階段,全體學員將本年度研修中的所得所獲,運用于教學實踐中,每位教師通過個人領悟—小組研磨—二次備課—執(zhí)教錄制完成一堂10分鐘的微型課,從提交的資源包來看,學員對“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另外,在第二次線下研修時,每組推選兩堂課進行再次打磨,坊主團隊分工深入小組,與學員共同研磨,最終呈現的10堂課,得到了一致好評。
四、研修成果有厚度 (Dominant Effects)
(一)研修實踐一體化,研修模式結構化
為“打造一批業(yè)務精良的種子坊主”,在坊主團隊的精心打造下,英語工作坊形成了清晰的、結構化的、可復制的工作坊研修模式?!八木€三環(huán)”“五項制度”“五度項目”“五D研修”“坊室融合”等模式的提出與實踐,對學科工作坊的建設與實施進行了有效的模式探索,是“國培計劃”省級工作坊建設的成果。
(二)項目研修主題化,業(yè)務提升可視化
首先,理論素養(yǎng)提升快。從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解讀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闡釋,教師的教學有了基本方向;從 “2019年(中)小學英語重點難點問題解析”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解讀”,教師的教學有了理論支撐;從“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到“從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到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教師的教學有了更細致的方法指導。隨后,觀課視角有了改變。示范課及專家點評,研磨課及小組匯報,匯報課及專家對癥評議,更開闊了教師的視野,從教態(tài)、課件等淺層次的、寬泛的角度,到有理念、有思辨、有深度的觀課議課角度。在這樣的真實有效的研討過程中,教師的觀課能力、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靶〗M研磨展示課比賽”的開展,更是促使教師從理論學習走向自我實踐。從準備過程,到打磨過程,再到精彩呈現,教師的成長清晰可見。很多教師在學習之后的返崗實踐中成績突出。
(三)研修任務驅動化,研修成果集結化
通過對研修文化的實踐與提煉,全體學員綜合素養(yǎng)得到了提高,組員堅持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邊總結,及時把研修過程形成的感悟、反思、認知、案例、經驗用文字表達出來,固化為了研修成果。工作坊研修活動集(研修方案與總結、美篇簡報、研修計劃與感言等)、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單課時教學設計與實施優(yōu)課集(教學設計與反思、課堂實錄視頻、課件)等,均擬作為培訓成果加以推廣。
五、研修輻射有廣度 (Deep Influences)
(一)坊室結合 ,擴大工作坊輻射影響
英語工作坊的主題研修還是 “坊與室”的魅力融合。英語工作坊線下研修活動聯動天心區(qū)徐蓉小學英語名師工作室,天心區(qū)周麗丹中學英語名師工作室,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劉明東小學英語導師工作室,“多位一體”,共同開展研修。坊室成員齊聚現場,積極參與了教學課例觀摩與研討活動,成就了一場場思想的洗禮,一次次智慧的融合。
(二)研導結合,擴大坊成員輻射影響
一方面,學員基于工作坊學習,積極返崗實踐,輻射更多教師。教師在論文撰寫、課堂教學競賽、微課大賽等活動中脫穎而出,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讓自己的研修所得融入教學實踐中。另一方面,坊主團隊通過工作坊研修,積極投身送教與講座中,推廣工作坊研修成果。送教送培,以坊帶坊,多次為縣級工作坊學員開展專題講座。
參考文獻:
[1]賀乙橪. 邁向幸福的教師生活[D].銀川:寧夏大學,2017.
[2]周水清,王璨.全員坊研修:區(qū)域教師共同成長新境界——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qū)教師全員工作坊研修實踐與研究[J].教師,2019(1):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