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婷
(蘭州大學文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張掖地處河西走廊咽喉之地,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城鎮(zhèn)之一。張掖古鎮(zhèn)在古絲路東西文化貿(mào)易交流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也留下了諸多的文化遺產(chǎn)和文化記憶。詩作為文化記憶和文化傳承的傳播媒介,在傳遞詩人情感的同時也構成了時代的集體記憶。我們在閱讀古詩里的張掖時,找尋著古鎮(zhèn)張掖的歷史記憶和空間展演的景觀,也為重塑詩意張掖尋找借鑒范式。《甘州府志》因較詳實完備地收集了諸多詩鈔而作為本文的文獻基礎,又參考其他出版物如《河西風物詩選》《古詩話甘州》《臨澤史話》《民樂縣志》《悅讀甘州·詩賦》《甘州區(qū)文化志》等書籍作為輔助。這些詩鈔構成了張掖的文化記憶,也為我們重塑詩意張掖提供了思考模式和借鑒意義。
張掖古鎮(zhèn)因地理位置和政治功能的歷史變遷,經(jīng)歷了從多民族戰(zhàn)亂到統(tǒng)一穩(wěn)定的歷史變化,張掖也從邊塞要地逐步成為內(nèi)地和平安定的樂土。張掖郡在漢武帝元鼎六年建立,取“張國臂掖”[1]1613,“以通西域,鬲絕南羌、匈奴”[1]1644-1645之意,魏時因甘浚山或甘泉之名改稱甘州。自東漢至隋,甘州的政治統(tǒng)治和生活環(huán)境經(jīng)歷著短暫穩(wěn)定與動亂不安交替的局面,現(xiàn)鮮有古詩流傳而無法參考。甘州在唐朝是邊塞要地,邊塞詩中表現(xiàn)了邊關戰(zhàn)事慘烈的情景。明清時甘州已較穩(wěn)定,肥沃的土地和繁忙的貿(mào)易使甘州呈現(xiàn)出塞上樂土的歷史記憶。
唐人陳子昂在《上鑒武后疏》中提到:“甘州所積四十萬斛,觀其山川,誠河西咽喉地,北當九姓,南逼吐番,奸回不測,伺我邊罅?!保?]506遂之后甘州在唐代成為軍事重鎮(zhèn),唐代詩歌里表現(xiàn)了甘州邊關戰(zhàn)事戰(zhàn)情。陳子昂《度硤口山贈喬補闕知之王二無競》的“信開胡馬沖,亦距漢邊塞。豈依山河險,將順修明德”強調(diào)甘州因險要的地勢而據(jù)邊關要地,而惡劣的環(huán)境加之殘酷的戰(zhàn)事更顯甘州邊塞凄瑟蕭條之景。王維《送張判官赴河西》中“沙平連白云,蓬卷入黃云”描畫了邊關曠闊荒涼又黃沙飛揚的惡劣生存環(huán)境,而王維《燕支行》的“畫戟雕戈白日寒,連旗大旆黃塵沒”、李白《幽州胡馬客歌》的“天驕五單于,狼戾好兇殘。牛馬散北海,割鮮若虎餐”、杜甫《留花門》的“長戟鳥休飛,哀笳曉幽咽”都用具體的場景直描戰(zhàn)事地慘烈,呈現(xiàn)凄慘景象令人膽寒猶斷魂,更不知戰(zhàn)士們是如何度過這慘烈艱辛地戰(zhàn)事。李白在《秋思》中寫:“征客無歸日,空悲蕙草摧。”出征的將士遙遙無歸期都不知如何悲切了,只能面對被摧殘的蕙草徒生悵惋悲戚之情。邊關戍守和征戰(zhàn)充滿著慘淡凄涼的歷史記憶。從唐末到宋元,甘州仍因肥沃土地成為各民族爭奪要地,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使古詩留存較少或被毀。直至明設甘州衛(wèi)并以貿(mào)易政策維持邊塞穩(wěn)定,清朝時“甘州舊本邊陲,今為腹里矣”[2]5且“固華夷交會,西域通衢也”[2]91,明清古詩也保留較多。明清時因和平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使甘州成為塞上樂土,詩人們或呈現(xiàn)古鎮(zhèn)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來抒情表意,或追憶曾經(jīng)戰(zhàn)事抒發(fā)歷史情懷。
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置肅王府于甘州,并以“以馬易茶,諸番樂效”[2]70的貿(mào)易活動來穩(wěn)定邊關和平的局面。明朝“通過河西走廊與西域諸國進行朝貢貿(mào)易”[3]457,是“明朝統(tǒng)治者盡可能地通過貿(mào)易手段與西域諸國修好關系”[4]13,來阻止西域諸國與蒙古貴族聯(lián)合,減輕西北邊塞的軍事壓力。明代詩人郭登《甘州即事》的“牦牛互市番氓出,宛馬臨關漢使回”正描述了這一盛景。清人謝廷鏞《撫彝抒懷》的“絡繹番鞮趨貢獻,晨馳騏驥夕琳瑯”、莊學和《輯甘州志詠四十韻》的“南商遍鬻和闐璞,西驛群騎大宛驄”也描述了甘州在絲路貿(mào)易中的交易盛況。甘州也因景色秀美及土地肥沃成為西域通道上的重要城鎮(zhèn)。明人郭紳的《觀刈稻詩》形象地描寫了甘州的豐收盛景和辛勤勞作的人們生活富裕的喜悅,其詩云:“甘州城北水云鄉(xiāng),每至秋深一望黃。穗老連疇多秀色,實繁隔隴有余香。始勤東作同千耦,終慶西成滿萬箱。怪得田家頻鼓腹,年豐又遇世平康?!薄邦l鼓腹”很貼切地刻畫出農(nóng)人糧食豐收吃飽肚皮的生活和心理狀態(tài),可見安康太平的環(huán)境是保證人民生活穩(wěn)定富庶的基礎。安逸閑適的生活也觸發(fā)了詩人們或觀景或懷古的詩意和情致。
甘州“其氣清曠,其風茂美”[2]155,也為詩人們提供了賞景詠史抒懷的興致。北湖曾是明代人在城北的游眺之地,魏謙吉的《北湖作》、鄭存仁的《中丞陳文崗招泛北湖作》、陳棐的《北湖二首》、甄敬的《中丞陳文岡招飲北湖二律》描繪出湖水靜流、魚鳥娛樂、人泛舟游湖的景象,同時又流露了詩人心系邊城戰(zhàn)事且有必勝信心的情感。詩人們或因眼前景即興而作抒發(fā)詩情,清人鐘浩的《集飲法元戎園亭即事》十首和馬羲瑞的《晚過居家湖即事》由景起興由分別結尾卻顯詩興未盡意猶未斷,鐘浩的“欲行還復止,數(shù)問夜如何”和馬羲瑞的“唯有寒砧敲不斷,聲聲相送小橋西”使人產(chǎn)生雖分別情感卻綿延不斷的詩意。詩人或游景而發(fā)人生感悟,楊維元《和圓通寺韻》是偶然地進入禪林清修之地而“高人得近沐恩光”,悟出了“浮利浮名皆可忘”的人生真諦;陶士麟在《贈圓通寺玉峰上人》中也發(fā)出“凈業(yè)須防六賊空”的人生感悟。而陶士麟的《九日偕同人三臺閣登高》是在重陽雪寒時節(jié)登高閣憑欄眺望觀景而作詩四首表達自己的詩意心情;趙蘊崇的《春日登三臺閣晴眺》發(fā)現(xiàn)偏急的春風帶來了春天的身影,你看那“葦芽夾岸秾桃李,紅白紛紛點碧苔”就已了春意;趙蘊崇的《夏日登城晚眺》遠觀看景,祁連白雪迷人地裝點著祁連山峰,人祖山的紅霞映照著秀麗的巖石,更遠眺夜空涼月已上柳梢頭時分明就是一塊寶鏡突然間蹦出了亮光照亮了世界呀。詩人們?yōu)槠椒裁匀说娘L景增添的詩情畫意使人神往,而登高觀景有欣賞自然美景也有烘托氛圍感懷抒情之作。明人李本緯的《登張掖甘泉樓》寫著“憑高聽不盡,羌管數(shù)聲愁”的幽愁;清人胡悉寧的《登甘州城樓》寫著“千秋極目空惆悵,磧遠煙昏沒暮鴻”的悵惋;謝歷的《登定羌廟城樓有感》寫著“塞鴻飄渺長空遠,羌管悠揚野草秋”的寂寥,詩中意象隱含著歷史的記憶讓人生出愁滋味,在羌管悠揚中產(chǎn)生了感懷古今的詩意想象。
明人甄敬的《出塞曲八首》追憶漢將出兵征戰(zhàn)匈奴的歷史。天子親臨軍營使士氣振奮如雷可吞朔漠,漢將在月黑風高夜擊潰虜騎地重重包圍,克服穹廬朔雪寒風而橫行山間直搗匈奴。明代詩人《題武勇祠》追憶伏羌侯毛忠的斬敵退敵的事跡和精神,武勇是其謚號并建武勇祠以祭祀和緬懷。李艾、許天錫、楊子器、黎暹均作《題武勇祠》及楊迪的《題贈伏羌侯忠義卷四十四韻》表達了詩人們對伏羌侯的敬仰和懷念之情。清代詩人多張掖懷古詩來追憶張掖歷史并表現(xiàn)出清代的安定太平景象。黃學禮的《甘州懷古》簡潔明晰的追溯了歷代大事件,其詩云:“流沙禹跡,合黎渡,風送嫖姚。分十縣,辛郎玉節(jié),竇氏金貂。才披虎穴初平虜,又溢麟圖大討曹。臨松石,初祚浸磨滅,沮渠驕。祁連雪,甘浚潮。迎大業(yè),服神堯。嘅方通水利,頓起山梟。無父彎弓除冒頓,有兒挺刃劓曩霄。元明代,開屯常塞堡,壘蕭蕭?!倍f學和《甘州懷古》的“而今滌盡昆邪跡,提轄長城賽武牢”、周能珂《張掖懷古》的“舉頭今望長安近,日照花門盡坦途”、趙蘊崇《甘州懷古》的“汪汪弱水凝岐穗,聲教西漸玉燭調(diào)”以及陳宏德《張掖懷古》的“安得終軍抒壯志?長纓獨系月氏頭”從不同意象描繪了清朝安定的局面。還有詩人們送友赴前程時借古言今作詩以鼓勵友人,明人楊巍《送黎樂溪轉(zhuǎn)甘肅太仆》的“昔賢名未泯,勛業(yè)爾能齊”、楊一清《送庫部朱陽和兵備甘肅》的“哈密至今無敢論,知君躍馬看吳鉤”、清人馮世和《送人之軍營戍》的“雕弓戰(zhàn)馬氣加豪,壯士臨戎不憚勞”等詩表現(xiàn)了當時人的壯志豪情。古鎮(zhèn)張掖豐富的歷史記憶足見古人對歷史的重視,詩意的歷史故事和歷史情感是構成張掖文化記憶的重要部分。而張掖古鎮(zhèn)展演的空間記憶又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審視張掖文化記憶的維度。
張掖南北皆山又有黑河流經(jīng),使得山水景觀蘊育著詩人們的詩情畫意,甘州“蓋天作地生,自呈工巧,水流山峙,常毓菁華”[2]155,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呼應,組成了風景秀麗、民風樸實、文化融合、意境優(yōu)美的古鎮(zhèn)形象。詩人們對焉支山、甘浚山、人祖山、合黎山、石峽口山都有記述描畫,而尤以祁連山的吟詠最多。匈奴歌曰:“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說明祁連的重要性;明人郭登《祁連雪山》“祁連高聳勢岧峣,積素凝花尚未消”描寫祁連積雪的美景,陳棐《祁連山》寫祁連雄勢、積雪溉田和祁連戰(zhàn)事,清人馬羲瑞、陳宏德、任萬年等詩人專寫“祁連積雪”描繪了積雪的壯美之景和祁連雪水灌溉川澤的場景。明清古詩中多用祁連意象入詩,如明人趙錦《訓俗太平歌》“五月甘泉清且冽,祁連萬古猶封雪”、陳棐《東樂途中遇雪》“塞下有田方苦旱,愿消澗水出祁連”、清人袁州佐《鎮(zhèn)遠樓四首》“萬疊祁連列檻平,遙飛寒爽照人清”及岳禮《贈古佛寺耳觀和尚》“祁連雪霽當窗色,黑水溪聲入定空”等等。黑河意象也是古詩多引用的,明人郭登《甘州即事》“黑河如帶向西來,河上邊城自漢開”及《口號寄涇州守李宏》“渡了黃河又黑河,春風秋月五年過”,清人的《黑河夏漲》是甘州八景之一,詳細記錄黑河水漲之勢和惠澤之功。還有甘泉和北湖水景的記敘,如明人陳棐《初至鎮(zhèn)游甘泉》“甘泉甘露味,有田常潤滋”及《北湖二首》“山圍面面丹青出,水奏淙淙韶濩音”等;或有對甘州地形險峻的描寫,如清人郝道遵的《石人石馬關》“地險崢嶸天險工,銜枚結舌氣凌空”及《大斗拔谷》“扁都隘口氣蕭森,魚貫行來溪障深”等,都呈現(xiàn)出張掖獨特又豐富的自然景觀。
“城市的標志性景觀和主要景觀往往給人們一種識別性很強的特別印象,這就體現(xiàn)了該城市的個性特點和標志性的形象,成為該城市的象征”[5]130。張掖鎮(zhèn)遠樓作為地標性建筑位于城正中,也是這座古城的代表和象征,尤其匾額題詞內(nèi)容涵遠,代表了張掖的文化意義。張掖鎮(zhèn)遠樓在明正德年修建,其匾額題詞依次為:東面是“金城春雨”,西面是“玉關曉月”,南面是“祁連晴雪”,北面是“居延古牧”,并有趙錦等人作詩“題鎮(zhèn)遠樓”相應;鎮(zhèn)遠樓在清順治年重修,其匾額題詞依次改為:東面是“九重在望”,西面是“萬國咸賓”,南面是“聲教四達”,北面是“湖山一覽”,并有傅霖等人作“鎮(zhèn)遠樓”相和。明清鎮(zhèn)遠樓匾額和頌詩內(nèi)容的變化,也凸顯了古鎮(zhèn)張掖在不同時代的政治治理狀況。同時明清時張掖寺廟道觀數(shù)量居多顯示了民間佛教道教的興盛,這是與統(tǒng)治者的重視和百姓的宗教熱情有關的。統(tǒng)治者將宗教“視為維護統(tǒng)治秩序、抵御周邊少數(shù)民族騷擾和侵略的精神力量”[3]595-596,民眾為了祈求豐收減少天災而對宗教有著強烈的寄托和虔誠。明清古詩中直接以寺廟入題的詩作就很多,如《發(fā)塔寺》《馬蹄寺》《題甘泉寺》《六壩堡圓通寺》《南古城隆教寺》《木塔寺》《游東山寺》《響山佛寺》及《修太白廟樓因題》《題仙姑廟四首》《題上龍王廟二章》《八蠟廟》等。另外張掖還有民間的西夏土主信仰,清人任侗的詩《土主廟》中記“土主”:“原記為丁未神,或云西夏忠武李王也”[2]722一語。而明人李漁的詩《甘泉道中即事》記:“番女辮發(fā)垂地,富者飾以珠寶,貧者以海螺珠殼代之,居處無屋,隨地設帳房,牛馬皮革是其料也?!保?]698這些都顯示張掖具有多民族多信仰的社會狀況。
明人趙錦作《訓俗太平歌》詳細記述了河西風俗的各個方面。清人陳史《思先塋》“俸錢不掛墳頭紙,愧向遺容拜豆登”及《憶鄉(xiāng)風》“幾家撩亂送秋千,盡日飛空遍紙鳶。記逐南郊歸射馬,滿街無數(shù)醉神仙”,還有李在泗《竹枝詞》“稻花風里稻花香,妾去采花郎插秧”及“春深兒女喜新晴,閑坐門前唱道情”都凸顯張掖樸實歡快的民風民俗。李文學《甘州灌田水渠》和杜緒《錄慕太守屯田記敬賦》又表現(xiàn)出張掖農(nóng)人為穩(wěn)固農(nóng)事水利保證莊稼豐收而踏實勤苦勞作的場面。又清人曹毓瑞《甘州忠杰祠》《山丹忠杰祠》、朱純《為韃靼國女表烈志賦》《恭題節(jié)孝坊》、陳士麟《掉二康將軍雙忠墓》等詩通過對忠孝禮義的道德頌揚,也表現(xiàn)了張掖淳樸的民風。又高縉《甘泉書院八詠》、李文彩《圓通寺社學》、陳棐《甘泉書院》和清人陳宏德《題甘泉書院》描繪了包括集賢堂、三臺閣、爽心亭、玩書樓、鋤經(jīng)堂、灌書園、甘泉樓和雙葦湖的甘泉書院景致,這都凸顯了張掖人對學業(yè)的重視。尤要提及清代才女陳秀全和陳秀勤,雖《甘州府志》只載每人兩首詩作,但陳秀全的《寒柳》和《落梅》、陳秀勤的《冬雨夜坐》和《螢火蟲》由意象而漸展意境,實為佳作。
獨特的景致構成了張掖詩意的文學意境?!案手莩莾?nèi)多池塘,率植蘆葦,每秋風起,颯颯有聲”[2]703的“葦溆秋風”之景成為了詩人們觀賞和吟唱抒情的對象。清代詩人們描寫蘆葦在池塘飄蕩的形態(tài)又由物及情而抒懷,劉德宏《葦溆秋風》“遙看歸浦雁,欲寄故鄉(xiāng)情”、謝歷《葦溆秋風》“虛窗入夜無休息,多少游人夢不成”、張聯(lián)元《葦荻秋風》“碧水長天連一色,盈眸爽氣豁心胸”等情感升華了詩作的文學意境,讓人共情而共鳴。還有馬羲瑞的“畫棟崚嶒齊雪嶺,殘鐘斷續(xù)入柴扉”及任萬年的“峻極浮圖象外暉,鐘鳴夜半徹通微”描繪的“木塔疏鐘”因經(jīng)歷史滄桑而顯詩意厚重。還有晉宋間敦煌郭禹鑿石窟并隱居于馬蹄寺的古臨松山薤谷之地,此地“峭壁削成,石泉澄澈,云衣迷徑,嵐氣襲人”[2]156,成為吸引隱士之地,也展現(xiàn)出“薜蘿迷徑晴嵐擁,想見當年處士風”[6]871的薤谷晴嵐之意境。還有“南湖春曉”、“東山晚照”、“北城曠覽”、“水亭柳浪”、“羊臺古牧”、“馬蹄遺跡”等古詩意境都使人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匯點感悟生活和人生況味。
“從文化記憶的角度說,回憶和回顧歷史不是簡單地再現(xiàn)過去,而是為了當下重塑過去”[7]38。詩歌用自己的詩意裝點城市,“人詩意的棲居”變成了可追求的生活,“讓城市籠罩在自我陶醉的陣陣詩意之中”[8],用“詩意城市”為城市找尋一個美麗的修辭,這也是人在城市中為自己尋找一份生存的寄托和生活的熱愛。城市不再是冷冰冰的物質(zhì)金錢的角逐場,不只是汽車轟隆高樓林立卻找尋不到棲身之地,不僅是為生計奔波的殘酷競技場,它還是一座有著柔情的、滄桑的美麗的城市。我們在詩里與詩人共悵惋,共懷舊,也可以共賞風景與古跡,與詩人對話,感受生命在這座城市的溫情和律動。張掖是一座充滿詩意的城市,我們回望歷史的記憶或空間的展演,豐富的文化記憶讓我們享受到古城的魅力,并要將這種文化魅力傳承下去。從明人張楷《石峽口山》的“明日西行望張掖,一川平似洛陽衢”、陳棐《初至鎮(zhèn)游甘泉》的“金川傍張掖,弱水及仙堤”、“風味江南似,人家塞北嬉”到民國羅家倫《五云樓遠眺》的“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及當代詩人們仿古體詩而作如彭鐸《張掖》“游人解道江南好,為問江南得似不?”都吟唱著張掖,對張掖詩意的表達也是我們對這座城市的熱愛,感受我們與張掖融于一體的和諧生命激情。
我們在建設城市時加入詩意的想象,城市的發(fā)展方向會因我們的觀念而改變,這也影響著我們保護和建設城市的理念。一山一水一古城,宜居宜游金張掖,是張掖城市文化建設的方向。我們著意于生態(tài)城市的構建,而將詩意張掖的觀念點綴在城市的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中,就會引導人們對生活環(huán)境進行詩意的創(chuàng)造和詩意的想象,形成可以觀賞陶冶情趣的文學意境,也成為一種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方式。河西走廊沿線城市在當代絲綢之路文化建設中重喚生機,亦需要借助自身的歷史語境和文化傳承的形式來展現(xiàn)自身的獨特地方記憶,讓“這里的歷史能賦予人們以想象的空間”[9]91,挖掘城市的詩意和文學的意境,通過場景再現(xiàn)和書寫想象等方式來構建城市的文化記憶,讓城市建設具有美學的詩性維度,以此形成對河西城市歷史文化深刻而獨特地審美感受,凸顯詩意城市在絲綢之路上的個性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