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冰
(燕山大學 期刊社,河北 秦皇島 066004)
十九大以來,黨中央提出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最新要求。社科類期刊作為文化傳承、成果發(fā)布、學術交流的重要載體,在文化大發(fā)展和大繁榮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滲透,促使我國社科類學術期刊經歷了以“學術期刊傳播+互聯網”為主要表現方式的第一次數字化轉型,并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績,但其學術地位和影響力仍未得到根本提升。本文以河北省為例,分析了第一次數字化轉型后社科類期刊急需解決的問題,并嘗試探索社科類期刊“互聯網+學術期刊傳播”的二次數字化轉型,以期進一步提高我國社科類期刊的學術質量,使其真正發(fā)揮推動社會發(fā)展與歷史進步的重要作用。
我國社科類期刊的第一次數字化轉型,即“互聯網+學術期刊傳播”,也是近20年來尤其是互聯網興起以來期刊的生產數字化、傳播網絡化的過程,其特征是多媒體、多載體出版、整合傳播、共有與私有云、在線、移動(多終端)服務,這個過程至今仍未結束。
社科類學術期刊借助第一次數字化轉型的東風,在加強與數據庫的合作、進行自建網站的嘗試、搭建融媒體傳播平臺等方面進行了全新探索與實踐,不斷提高自身數字化水平,享受了信息技術帶來的成果。
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傳統(tǒng)期刊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探索出了刊網融合的發(fā)展模式,即主要依托第三方技術服務商提供的期刊數據庫平臺,實現期刊內容的數字化出版。目前主要包括中國知網、萬方、維普、龍源四個比較大的中文期刊數據庫。據統(tǒng)計,河北省社科類期刊中,有約90%的刊物被這四個數據庫全文收錄。不得不說,借助信息技術,期刊與數據庫達成了一場“三盈”的合作:對于社科類學術期刊來說,借助數據庫的技術優(yōu)勢、資源優(yōu)勢、市場優(yōu)勢,期刊實現了數字化的出版與網絡傳播,擴大了文章的傳播速度、范圍,降低了自身網絡運營、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成本[1]。而學術期刊優(yōu)先數字出版平臺的推出,更進一步保證了最新研究內容的傳播時效;對于期刊數據庫來說,學術資源的集中與整合使其用較少的代價即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學術信息王國,借助學術期刊的公信力與影響力迅速實現了數據庫的權威地位構建,獲得了源源不斷的收益;對于用戶來說,快捷、便利的搜索技術大大節(jié)省了用戶查找信息的時間與精力,還可以依據主題、作者、下載量、引用量等各種分類方式更好地滿足個人需求,完全不用再去一本本購買、翻閱紙質版刊物,真可謂“一網在手,信息全有”。
近年來,很多期刊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選擇與網站開發(fā)商合作自建網站。目前,河北省社科類期刊中,約有60%的刊物建有網站,其技術支持系統(tǒng)主要包括北京三才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瑪格泰克公司、北京勤云科技有限公司等。期刊網站的主要內容包括:在線采編系統(tǒng)、期刊簡介、文章查詢、期刊動態(tài)、投稿須知、期刊訂閱、聯系方式等內容。對于很多作者來說,如何在投稿時準確分辨出真假期刊聯系方式是一大困擾,稍有不慎,不僅影響稿件發(fā)表,甚至還會造成經濟損失。而借助更權威、更完善、更全面的期刊專業(yè)網站,用戶則可以更好地分辨真?zhèn)危崿F與編輯部的及時甚至實時溝通,提高投稿效率。以河北省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河北學刊》為例,該網站設置了期刊簡介、最新目錄、投稿須知、新聞中心、聯系方式、投稿、馬上訂閱、友情鏈接等子菜單,通過網站,可以實現作者在線投稿、查稿,專家在線審稿、編輯在線辦公、讀者在線反饋等功能,也可以方便作者和讀者瀏覽和下載當期以及往期文章,實現與編輯部的及時溝通。另外,友情鏈接部分涵蓋了全國六百余家相關學術刊物的簡介、投稿方式、最新目錄以及相關評論,為社科類讀者、作者提供了極大便利。
截至2019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8.47億[2];到2019年年底,我國微信月活躍達到了11億[3],成為中國用戶量最大的APP。隨著互聯網發(fā)展的持續(xù)跟進,適應我國國民使用手機上網、借助微信交際這一新的交際交流方式與習慣的養(yǎng)成,我國傳統(tǒng)學術期刊也開始試水融媒體平臺建設,以不斷提高用戶體驗。目前,在河北省社科類學術期刊中,微博、微信公眾號的應用日漸普遍,二維碼也開始出現在期刊封面上甚至每一篇文章旁。以《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為例,欄目建設及發(fā)布的內容主要包括:當期目錄、過刊瀏覽、推薦文章、作者介紹、期刊簡介、征稿簡則、刊物動態(tài)、相關學術會議消息等,為刊物開辟了一個更便捷的傳播平臺。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突破版面和空間的限制,迅速鏈接期刊往期內容與最新成果。同時,融媒體平臺還實現了音頻、視頻資料的加入,可看可聽的全新學術期刊讓讀者有了新穎的閱讀體驗。另外,新的交互方式催生了各大期刊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了優(yōu)秀學術成果的分享與傳播,在達成原創(chuàng)轉載合作意向的基礎上,刊物文章可以實現多次推廣。
經歷了第一次數字轉型之后,我國社科類期刊在優(yōu)先出版、深度傳播、平臺建設、全媒體融合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進一步改變了文獻傳播的方式,增強了文獻傳播的效果,但是在出版、傳播和服務方面仍面臨障礙,依然在被動的等待作者投稿,被動的等待專家審稿,被動的等待數據庫傳播,其出版的基本作用和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提升。
不可否認,傳統(tǒng)學術期刊與數據庫的合作,也造成了“見文不見刊”的尷尬局面:“讀者只需輸入主題、關鍵詞、篇名、作者姓名即可搜索到一篇篇獨立的論文,而刊物的編輯風格、編輯思想、欄目結構迷失在了網絡的海洋中”[4];即使按照文獻來源進行搜索,由于數據庫自有的排序方式,依然需要經過多次操作才能找到相應刊物。以《社會科學論壇》為例,作為河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主辦的綜合性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社會科學論壇》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但是在中國知網上搜索“社會科學論壇”字樣,最先出現的卻是“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直到下翻至第9頁才能找到正確的刊物。
另外,在與數據庫的博弈中,期刊陷入了身份迷失危機。作者、讀者衡量刊物質量的標準,不再是是否具有學術價值,而代之以是否被幾大數據平臺收錄;否則,就會對刊物的影響力和權威性產生質疑。這就造成,學術期刊不得不和各大數據平臺簽訂協(xié)議,這與最初基于刊物數字化轉型發(fā)展而簽約的初衷已經相去甚遠,而且,簽約之后,在利益分配方面也是極為不合理的,期刊將論文版權以極其低廉的價格過讓給數據庫平臺,而數據庫平臺則通過提供論文檢索、下載、刊物分析、文章評價等方式獲取了高額利潤,甚至還不斷“漲價”。本應是信息輸出方的學術期刊面對曾經積極尋求合作的第三方數據平臺,似乎開始處于下風、陷入身份迷失困境了。
自建網站在帶來便捷的同時,弊端同樣存在,最明顯的就是更新不及時,內容同質化帶來傳播力低效。一般來說,傳統(tǒng)的編輯部中往往只有3~4名編輯負責刊物出版,自建網站帶來了大量的數字化運營工作任務,而現有編輯往往是未經過專業(yè)學習與培訓的,且囿于體制限制,無法隨意招收專門人員。由于社內缺乏高效實用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大多傳統(tǒng)學術期刊依托第三方技術支持系統(tǒng)創(chuàng)辦網站,期刊編輯部的想法往往需要經過多次溝通才能付諸實踐,有時效果也難以保證。第三方公司在網站設計初期,為了便利往往采用一整套相似的模板,造成各個期刊在欄目設置上趨于雷同,辨識度較低;網站設計完成后,除基本的文本操作外,涉及欄目變更、多媒體融合等方面的內容必須要通過第三方公司后臺才能進行操作,這就造成期刊網站更新不及時,甚至保持幾年不變。以上就造成期刊網站的輻射范圍、傳播效果非常有限,就連最能吸引作者、讀者的文章免費閱讀與下載,也被知網上可覆蓋全部期刊的主題搜索所取代,導致網站的文章在知網上下載率很高,但是在網站上卻下載量寥寥。傳播的低效帶來的另一個后果就是,在百度上搜索期刊官網,排在最前面的往往是中介性質的代發(fā)公司,許多投稿作者因此受騙,也給刊物帶來了不良影響。
紙版的遷移,新媒體應用十分有限。目前河北省社科類期刊的微博、微信公眾號應用并不活躍,開通的多,試運營的多,如火如荼開展的卻并不多。很多期刊開通的是服務號,每個月僅有四次發(fā)布消息的機會,但即使是這四次,也往往利用不完。除了發(fā)布消息數量的短板外,內容上也較為枯燥與單調,缺乏深加工、延伸性、附加值,可以說僅僅是紙版的遷移。這造成刊物的關注人數較少,多則幾百人,少則幾十人,而且很多讀者、作者關注后,由于缺乏對發(fā)布內容的興趣,很少點開閱讀,往往成了“僵尸粉”。
被動的意識,經營理念為根本轉變。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的學術期刊大多產生于計劃經濟體制內,在主管主辦制度的保護傘下,期刊往往缺乏競爭活力,主要依靠財政撥款維持生計,因此,在數字化轉型化轉型浪潮中,我國的學術期刊并未占據主導地位。河北省社科類期刊也是如此。由于傳統(tǒng)的經營理念并未根本轉變,在深化改革、探索持續(xù)性盈利模式方面明顯動力不足。因此,在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上,很少能看到廣告、線上線下聯動等出現,缺乏市場錘煉的期刊仍然在被動等待著:等待作者選刊投稿、等待專家評議選稿、等待網絡傳播效果。被動等待使學術期刊遲遲未能從“為作者辦刊”轉移到“為 讀者辦刊”上來,參與競爭的嚴峻性與迫切性仍然存在。
從總體看,雖然經歷了第一次數字化轉型,但是我國社科類學術期刊的“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功能并未得到根本突破”,期刊的數量和質量與社會科學系統(tǒng)的體量還不相適應,在學術期刊資源分配上仍有不足。隨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數字技術對出版生態(tài)的重塑,社科類期刊在出版?zhèn)鞑シ绞健a品形式、盈利模式和競爭優(yōu)勢等方面均面臨著更嚴謹的挑戰(zhàn),我國社科類期刊的二次數字化轉型探索迫在眉睫。
如果說,“學術期刊傳播+互聯網”的第一次數字化轉型中,互聯網是作為學術期刊傳播的平臺載體出現的,那么,在“互聯網+學術期刊傳播”的第二次數字化轉型中,互聯網則成了學術期刊傳播的指導思想?;趨f(xié)同研究與協(xié)同創(chuàng)作,將互聯網思維貫穿社科類學術期刊發(fā)展全程并起主導作用,是第二次數字化轉型的主要特點,這將為傳統(tǒng)期刊帶來辦刊理念、辦刊體系、辦刊舉措等各方面的重構與創(chuàng)新,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新的歷史時期,社科類期刊要秉承內容為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通過協(xié)同研究與協(xié)同創(chuàng)作,積極探索數字化語境下適應互聯網的新表達方式,擴展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提高傳播的時速與效度,增強信息的附加與延伸價值,形成獨特的品牌特質,努力成為推動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可以組建同專業(yè)、同學科、同區(qū)域、同類型的期刊學術群體,實現橫向聯合與縱深發(fā)展。按照高等學校、黨政院校、社會科學院、黨政部門研究機構和軍事院校五大系統(tǒng)來劃分,目前河北省社會科學機構的總數約為1 300個;河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現有主管社會科學社團64個,河北省有各種社會科學研究基地70余個;河北社會科學體系目前設有9個門類的44個學科[5]32-33。河北省擁有如此深厚的社會科學底蘊與優(yōu)勢,完全可以由政府管理部分牽頭,相關行業(yè)協(xié)會落實,整合社會科學各方面資源,聯合同專業(yè)、同學科、同區(qū)域、同類型的社科類期刊,為讀者與作者打造高水平、專業(yè)化的資源平臺,比如,可以建立“河北省社科類期刊網站”,結成社會科學聯盟,打破門戶、地域壁壘,集中優(yōu)勢力量打造河北省社會科學出版平臺品牌,實現學科與期刊的跨越式發(fā)展。
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科帶頭人搭建互聯網跨區(qū)域、跨學科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平臺,促進互聯網+知識產業(yè)真正落地。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專職從事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的人員約17 900人,其中高級職稱約6 600人,約占總量的37%;截至2017年底,河北省在社會科學領域擁有各類國家級專家稱號的共有約300人次,擁有各類省級專家稱號的共約1 350人次;2017年,河北省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72鄉(xiāng),河北省不同部門管理的社會科學立項課題共4 000余項[5]33。借助這一學科資源優(yōu)勢,可以嘗試建立協(xié)同創(chuàng)新平臺,即:由社科類期刊編輯部發(fā)起研究課題,通過課題負責人召集相關研究學者在協(xié)同創(chuàng)新平臺上發(fā)表意見、自由討論,最終形成保留個人貢獻的研究成果,通過期刊等多元方式予以發(fā)布,以為下游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服務決策。這一由社科類期刊引導的全社會高效率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實現了科研人員跨地域、跨學科的實時溝通與協(xié)作,有利于建立新的知識服務格局,從而促進互聯網+知識產業(yè)真正落地[6]。
總體上,河北省社科類期刊應該利用第三方平臺在技術、資源、服務、運營、傳播渠道上的優(yōu)勢,繼續(xù)加強與知網、萬方等的縱向合作,形成期刊數字化產業(yè)鏈。在這一過程中,河北省社會科學期刊必須顛覆傳統(tǒng)思維模式,在地位對接上變被動為主動,不再局限于只為數據庫提供論文,比如上文提到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平臺的實現,完全可以依托中國知網等機構的專家人才庫、知識資源庫等進行專業(yè)研究人員的遴選、前沿社會科學項目的選定。通過深度挖掘第三方數據平臺的服務優(yōu)勢,根據讀者、作者的需求形成特色化的內容供給與產品服務,塑造特色品牌形象。
首先,在內容上,高質量發(fā)展成為共識。河北省社科類期刊要“勇于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chuàng)造中發(fā)現創(chuàng)作的主題、捕捉創(chuàng)新的靈感”[7]。優(yōu)質的內容資源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才是品牌形象的根本。
其次,在速度上,可嘗試首發(fā)出版模式。自2017年開始,中國知網聯合學術期刊啟動了即定即發(fā)的網絡首發(fā)出版模式,實踐證明,不僅可以縮短論文刊發(fā)的時間、提高新技術新成果的傳播速度,同時也能大大促進文章被發(fā)現、被引用、被轉化的概率。這一模式值得嘗試。
再次,在服務上,要體現獨特性針對性??梢酝ㄟ^超鏈接、子菜單、二維碼等方式,實現數據平臺與期刊網站的有機融合,使讀者可以更快捷地在兩個平臺間自由轉換,進一步方便讀者的閱讀、下載、溯源、傳播。并根據數字化時代地閱讀需求,不斷調整刊物的呈現形式及表達方式,加深讀者對刊物的認知度。
河北省社科類期刊要進一步整合資源與渠道,促進融媒體發(fā)展,構建“生產—加工—發(fā)布”的網狀工作機制,做到一次采集、多次生產、多元發(fā)布,實現PC端與手機端的同步應用與交互傳播。
要賦予融媒體更豐富的內容。適應讀者淺閱讀化、碎片化的閱讀需求,河北省社科類期刊在利用融媒體進行傳播時,應在紙版媒體的長篇學術性論文之外,打造與刊物定位一致、優(yōu)勢互補的移動閱讀平臺,逐漸形成一個新聞傳播學術互動場[8]。比如,可以將重要內容截取出來進行重構、深加工,按主題、學科或專業(yè)等類別進行傳播;可以提供與文章中專業(yè)概念相關的科普知識,為讀者提供簡明、通俗的理解途徑;可以選擇值得延伸推廣的內容進行擴展,增加文章的附加價值等。
要賦予融媒體更多樣的形式。河北省社科類期刊要拋開嚴肅的學究形象,用更活潑的姿態(tài)、更靈活的方式,展示新時代學術期刊的與時俱進。要善于利用大數據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從而進行定點化、差異性推送;通過評論、點贊、收藏、轉發(fā)等多項功能,實現編輯與讀者的及時互動,以第一時間獲取期刊發(fā)展的真摯意見;增加音頻視頻、超鏈接的利用頻率,提供圖文聲像兼?zhèn)涞膫鞑ツB(tài),豐富論文的表達方式與呈現形式;促進線上線下活動的開展與融合,探索期刊“內容+廣告+增值服務”的多元化經營路徑。
總之,要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融媒體的傳播特性,對紙版內容進行全新整合,形成載體多樣、渠道豐富、覆蓋廣泛的傳播矩陣,打造期刊的獨特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