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德 張廣太
近年節(jié)假日期間,旅行社組織的京城一或二日游,有一條首選路線,就是東城區(qū)的南鑼鼓巷到方家胡同,這條線路是很受游客們歡迎的。
方家胡同位于安定門內(nèi)國子監(jiān)街南邊,是一條長600余米的老胡同,有著600多年的歷史。明人所著《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記載:萬歷年間,有位叫方逢時的尚書在此居住,胡同因之得名。方逢時才華橫溢、辦事干練,處置邊防事務(wù)尤為出色,政績卓著、深受皇寵,所以方家胡同也與尚書一起揚名。明亡后,清朝官兵進京,該地區(qū)屬鑲黃旗,沿襲原名“方家胡同”。今天104、108路無軌電車,124、特11路公交車在此有站,下車即到。胡同里路北有清代宏偉壯觀的循郡王府。循郡王名永璋,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子,這座三進大四合院,是典型的貝勒府邸,并植有玉蘭和海棠等古樹,近年全部建筑進行了修繕。該府東邊13號是典型的廣亮大門的四合院。這是一座清代大四合院,原為循郡王府的一部分。主院的北房和東西配房,均有廊子相通,院內(nèi)古樹、假山石相映成景。清光緒時,出使德國的狀元洪鈞回京后,與妾賽金花在此院居住。1984年聯(lián)邦德國總統(tǒng)卡斯滕訪華時,曾特地到此院參觀。路北29號是一座典型的如意門四合院。門頭上是一組磚雕精美的松、竹、梅圖案,展示了清代京城雕花工匠的高超技藝,可稱一絕。今天的方家胡同小學就在循郡王府西邊,原為京師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18—1920年曾在這里任校長。當時老舍先生與北京一中五位老師一起來接管此校,學生都是附近住的滿族、漢族子弟,只收男生。用新的理念辦學,教材是商務(wù)印書館編的,教學中對白話文給予推廣。今天校門上的“方家胡同小學”六字是老舍的夫人胡潔青女士生前所題。
目前,正待修復的古跡是明代古剎白衣庵和著名的清末京城第一家圖書館,即“京師圖書館”遺址。該館始建于清光緒年間,曾有大量藏書并經(jīng)、史、子、集、線裝書、工具書,是京城的“書山”“學?!?,到民國時搬到鼓樓西大街的廣化寺,后又遷至文津街,解放后成為北京圖書館。方家胡同路北的京師圖書館大門建筑,20世紀80年代被毀,今天正待修復。位于胡同西口路北的明代古剎白衣庵,山門三間,有四層殿宇和跨院,原庵內(nèi)供奉觀音像及九尊娘娘像,還保存有清道光皇帝所賜的蘭亭鎮(zhèn)水刻石七方。新中國成立后,這里還保持著佛事活動?!拔母铩敝蟹鹣癖粴В钐镁闪嗣窬?,今天該庵山門上仍可見“古剎白衣庵”石額,院內(nèi)古建保存完整。目前,只有山門尚待修復。
胡同里的老建筑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