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璐莎,翟榮偉,魯遠征,郭雙喜,屈玲,岑顯榮,張康,
黃鵬起1,2,尚曉東1,3,周生啟1,3*
( 1.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熱帶海洋環(huán)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301;2. 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 100049;3. 中國科學院南海生態(tài)環(huán)境工程創(chuàng)新研究院,廣東 廣州 510301)
圖 1 南海北部2014 年9 月19 日海平面高度異常的分布Fig. 1 Sea level anomaly in the northern of South China Sea on September 19th, 2014
2.1.1 潛標數(shù)據(jù)
本文采用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開放航次,該航次于2014 年8 月1 日至9 月27 日在南海東北部東沙群島附近放置了2 套錨定潛標A 和B。站位A 位于20.736°N,117.745°E,水深1 249 m 處;站位B 位于20.835°N,117.56°E,水深848 m 處(圖1),兩個站位相距約22 km。站位A 的潛標上放置了3 個ADCP:在440 m 處布放了向上觀測的WHS75 kHz ADCP,在450 m 布放了向下觀測的WHLS75 kHz ADCP。這兩個ADCP 的垂向分辨率為16 m,時間分辨率為2 min。在950 m 布放了向下觀測的WHS150 kHz ADCP,垂向分辨率為8 m,時間分辨率為1.5 min。站位B 的潛標上放置了2 個ADCP:在500 m 布放了向上觀測的WHLS75 kHz ADCP,以及在520 m 布放了向下觀測的WHLS75 kHz ADCP。這兩個ADCP 的垂向分辨率為16 m,時間分辨率為2 min。觀測期間,有兩個臺風進入南海,分別為“海鷗”和“鳳凰”。臺風“海鷗”生成于西北太平洋,9 月14 日在呂宋島登陸,繼而以約30 km/h 的速度向西北方移動(圖1),于9 月15 日早上進入南海,早上6 時,距離站位A 最近,下午14 時,距離站位B 最近,距離分別為278 km 和292 km。臺風“海鷗”于9 月16 日上午離開南海。臺風“鳳凰”生成于西太平洋,9 月18 日在呂宋島登陸,之后以約25 km/h 的速度向西北偏正北方移動(圖1),于9 月19 日0 時前后進入南海,9 月20 日0 時,距離站位A 和B 最近,距離分別為209 km 和230 km。臺風“鳳凰”于9 月21 日0 時前后離開南海。2014 年9 月27 日回收潛標時分別在站位A 和B 處進行了CTD 的測量,獲得了溫度、鹽度和深度等數(shù)據(jù)。
2.1.2 衛(wèi)星高度計數(shù)據(jù)和歐洲天氣數(shù)據(jù)
本文基于2014 年8-9 月的海平面高度異常(Sea Level Anomaly, SLA)和地轉(zhuǎn)流流速數(shù)據(jù)分析中尺度渦旋的基本特征。數(shù)據(jù)來源于AVISO (http://www.aviso.oceanobs.com),融合了多種衛(wèi)星觀測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分辨率為(1/4)°×(1/4)°,時間分辨率為1 d。同時也利用歐洲天氣預(yù)報中心ERA-Interim 的海表上空10 m 處的風速數(shù)據(jù),分析臺風進入南海時兩個站位所處的大氣環(huán)境。
2.2.1 斜壓近慣性流的提取
正壓流體是指流體內(nèi)部任何一點的壓力只與密度有關(guān),而除了與密度有關(guān)之外,還與其他熱力學參量,如溫度、鹽度等有關(guān)的流體是斜壓流體。為了研究海洋內(nèi)部的動力過程,對于一個長時間觀測的海流U(z,t),可將其分解為正壓流和斜壓流實測海流的深度平均即是正壓流,
式中,z為深度;t為時間;H為海水總深度。實測海流減去正壓流即可得到斜壓流
對斜壓流進行帶通濾波處理,采用Butterworth 濾波器,濾波函數(shù)為Matlab 自帶的filtfilt 濾波程序,濾波頻帶為(0.85~1.15)f0,獲得近慣性流的變化。其近慣性動能(Near-Inertial Kinetic Energy, NIKE)表示為
式中,u、v分別為濾波得到的近慣性流的東西和南北向流速分量;ρ0為海水的參考密度,取1 024 kg/m3。
2.2.2 能譜分析
基于Gonella[14]闡述的譜分析方法的數(shù)學基礎(chǔ)可知,任一水平流速矢量可表達為對其進行傅里葉變換,得到其順時針分量為
逆時針分量為
流速橢圓可表達為
式中,
那么,定義順時針譜為
逆時針譜為
全能譜為
式中,t表示時間,i 為虛數(shù)單位,a1、b1、a2、b2為常數(shù),表示振幅,σ表示頻率,*表示共軛復數(shù)。
2.2.3 渦旋中心的檢測
本文參照Halo 等[15-16]的自動檢測渦旋的方法,運用兩個判據(jù)去確定渦旋以及渦旋的中心。一個判據(jù)是閉合的海表面高度[17]。另一個是Okubo-Weiss 參數(shù)小于0[18-19],其中Okubo-Weiss 參數(shù)定義為
圖 2 2014 年9 月10-27 日期間站位A(a,b)和站位B(c,d)近慣性流東西向(a,c)、南北向(b,d)分量隨時間和深度的分布Fig. 2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ear-inertial current zonal (a, c) and meridional (b, d) velocity at Station A (a, b) and Station B (c, d) from September 10th to 27th, 2014
為了研究兩個臺風對近慣性流速的影響,濾波后站位A 和B 的近慣性流速如圖2 所示。從圖2 可以看出,臺風“海鷗”過后,兩個站位的近慣性流速并沒有明顯的增強,直至9 月19 日臺風“鳳凰”進入南海,兩個站位的近慣性流速才開始明顯增強。其中站位A 的近慣性流速在約158 m 深度處達到最大,最大流速值約為0.41 m/s。站位B 的近慣性流速則在約207 m深度處達到最大,最大流速值約為0.36 m/s,深度較站位A 深49 m。站位A 的近慣性流速東西向和南北向都比站位B 的流速大,分別大0.07 m/s 和0.06 m/s 左右。并且,350 m 以深兩個站位的近慣性流速均已較小,平均流速約為0.05 m/s,最大不超過0.1 m/s。由于潛標觀測的原因,上層50 m 未采集到數(shù)據(jù),所以接下來,我們重點對50~400 m 深度范圍的近慣性振蕩特征進行研究。
圖 3 整個觀測期間站位A 和B 上空10 m 處的風速大小(a)和兩個站位深度(50 m≤d≤350 m)積分后的近慣性動能(b)隨時間變化的分布Fig. 3 Time evolution of the 10 m wind speed (a) and the integrated near-inertial kinetic energy between 50 m and 350 m (b) at Station A and Station B during the entire observational period
觀測期間,站位A 和B 上空10 m 處的風速變化如圖3a 所示,可知,9 月15 日上午,臺風“海鷗”過境時,風速顯著增大,由臺風之前的小于10 m/s 變化至19 m/s 和18.5 m/s。而臺風“鳳凰”過境時,風速并沒有明顯增大。為了研究臺風激發(fā)的近慣性振蕩的基本特征,對近慣性動能進行深度(50 m≤d≤350 m)積分,得到其總的近慣性動能隨時間的變化(圖3b)。由圖3b 可知,臺風“海鷗”過境后,兩個站位的近慣性動能雖有所增加但不明顯,臺風“鳳凰”過境之前近慣性動能一直在增加,臺風“鳳凰”過境時,風速雖沒有明顯增大,但兩個站位的近慣性動能仍在一直增加,直到站位A 于9 月21 日下午13 時達到峰值553.4 J/m3,站位B 滯后約14 個小時達到峰值636.2 J/m3,較站位A 大15%。兩個站位的近慣性動能變化明顯存在時間上的延遲。這可能與兩個站位相距臺風的距離不同有關(guān),站位B 距離臺風較遠。
由于“鳳凰”過境時,站位A 和B 處于中尺度暖渦中,風速雖沒有明顯增大,但近慣性動能卻一直持續(xù)增加至峰值。我們推測,近慣性動能的峰值可能是兩個臺風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也可能是受到中尺度渦的影響。Zhao 等[20]利用平板混合層模型提出,各項同性風應(yīng)力作用下產(chǎn)生的近慣性振蕩,由于應(yīng)力的存在,能量會從中尺度渦向近慣性振蕩傳遞。并且指出黑潮延伸區(qū)是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的一個顯著的海域,且由于受渦度的影響,暖渦的能量傳遞效率是冷渦的2 倍。但是,由于近慣性振蕩存在一定的延遲,而兩個臺風過境時間相距很近,潛標觀測數(shù)據(jù)也有限,無法將兩個臺風單獨的作用以及中尺度渦的作用分離出來,現(xiàn)階段無法給出更為合理的解釋,仍需要進一步探討。
圖4a 和4b 分別為兩個臺風期間,即9 月15-27日期間,站位A 和B 近慣性動能隨時間和深度的分布??芍瑑蓚€站位的近慣性動能分布特征存在明顯的差異,尤其是在垂向方向上。將15-27 日的近慣性動能進行時間積分,得到其在垂向上的分布,如圖4c。由圖4c 可知,在臺風的激發(fā)下,兩個站位的近慣性動能都快速增加,站位A 的近慣性動能在158 m 處達到最大,最大值為3.01×105J/m3。隨著深度的增加,對應(yīng)深度處的近慣性動能逐漸減小。站位B 的近慣性動能在同樣深度158 m 也達到最大,最大值為2.14×105J/m3,比站位A 的小29%。隨著深度的增加,對應(yīng)深度處的近慣性動能緩慢減小,至191 m 的深度,能量相對于最大值僅減小1.66×104J/m3,約為同樣深度處站位A 能量減小的15%。站位B 在191 m 以深,近慣性動能反而略有增大,至223 m 處達到第二個峰值,能量增加至2.07×105J/m3。223 m 以深,隨著深度的增加,能量才開始迅速的減小。整體而言,站位B 在158~223 m 的深度范圍內(nèi),近慣性動能的分布存在兩個峰值,能量衰減較少。站位A 的能量則隨著深度的增加而逐漸減小。關(guān)于兩個站位的近慣性動能在垂向上分布的差異,接下來我們將從中尺度暖渦以及兩個站位所處的層結(jié)狀態(tài)這兩方面進行研究。
圖 4 2014 年9 月15-27 日期間站位A(a)和站位B(b)近慣性動能隨時間的分布和兩站位15-27 日時間積分后的近慣性動能在垂向上的分布(c)Fig. 4 The time evolutions of near-inertial kinetic energy from September 15th to 27th, 2014 at Station A (a) and StationB (b), and the vertical profiles of time integrated near-inertial kinetic energy of them during this period (c)
3.3.1 暖渦的基本特征分析以及對流場的影響
基于Halo 等[15-16]自動檢測渦旋的方法,在觀測期間我們檢測出有1 個中尺度暖渦于9 月11 日形成,直至觀測結(jié)束,該暖渦都一直存在。9 月15 日早上臺風“海鷗”到達南海時,站位A 和B 已經(jīng)受到暖渦的影響(圖5 的渦度變化也能顯示出)。由圖1 可知,9 月19 日臺風“鳳凰”到達南海時,站位A 和B 處在暖渦的內(nèi)部。暖渦的平均半徑為67 km。圖5a 展示了暖渦中心9 月11-30 日期間的移動軌跡以及速度,可知,9 月21-22 日,暖渦的中心移動至兩個站位附近,且距離站位A 更近。如圖5a 所示,暖渦中心最初向西北方向移動,9 月21 日轉(zhuǎn)向西南方向移動。暖渦中心的平均移動速度為0.12 m/s。渦度為其中ug和vg分別為地轉(zhuǎn)流的東向和北向分量,計算出的平均渦度為-9.45×10-6s-1。
為研究中尺度暖渦對兩個站位流速的影響,對流速進行72 h 的低通濾波,得到其低頻流速隨時間的分布,如圖6 所示。站位A 和B 的東西向流速較小,最大值分別為0.12 m/s 和0.19 m/s;兩個站位南北向流速較大,并且站位A 北向流速明顯較站位B 小,北向最大流速分別為0.16 m/s 和0.36 m/s;而站位A 南向流速明顯較站位B 大,南向流速絕對值最大分別為0.22 m/s 和0.18 m/s。由圖6b 和6d 可知,由于暖渦的移動,造成兩個站位在9 月22 日前后流速方向由北向轉(zhuǎn)為南向。并且,兩個站位南北向流速的垂向分布特征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同。在9 月19-21 日臺風“鳳凰”期間,站位A 受北向流場的影響深度最大只有約200 m,且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淺,減小至100 m 上下;而站位B 受北向流場的影響深度最大可達250 m,且隨著時間推移,深度減小較少,維持在約200 m 的深度。由站位A 和B 垂向上的流速分布可知,在近慣性振蕩影響的深度范圍內(nèi),中尺度暖渦引起的站位A 水體的剪切程度較站位B 大。這與上述兩個站位近慣性動能的垂向分布特征相一致,即站位B 在158~223 m 的深度范圍內(nèi),能量相對集中,而站位A 的能量則隨著深度增加而減少。關(guān)于中尺度暖渦對近慣性動能分布的影響,本文接下來會給出詳細的解釋。
3.3.2 暖渦渦度對近慣性頻率的調(diào)制
圖 5 2014 年9 月21 日海平面高度異常的分布(a)及觀測期間站位A 和B 的渦度分布(b)Fig. 5 The distribution of sea level anomaly on September 21st, 2014 (a), and variation of vortices at A and B stations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b)
圖 6 2014 年9 月10-27 日期間站位A(a,b)和站位B(c,d)72 h 低通濾波后的低頻流速隨時間和深度的分布Fig. 6 The distribution of low-frequency flow (filtered by 72 h low-pass filter) over time and depth at Station A and Station B during Sptember 15th to 27th, 2014
前人的研究指出,臺風激發(fā)的近慣性振蕩的頻率并不會嚴格等于局地的慣性頻率f0,而是會受到背景渦度的調(diào)制作用,從而導致近慣性頻率增加(藍移)或減?。t移)[4,6,13]。Chavanne 等[21]指出近慣性振蕩的頻率取決于參照系的選取,不同的參照系下,比如旋轉(zhuǎn)參照系、非旋轉(zhuǎn)參照系以及與地球一起旋轉(zhuǎn)的參照系等,對應(yīng)的頻率不同。而Whitt 和Thomas[22]利用平板混合層模型和二維數(shù)值模擬,研究出地轉(zhuǎn)流的垂直渦度會修正有效科里奧利頻率。Kunze[6]指出近慣性振蕩激發(fā)的有效頻率fe與局地的慣性頻率f0之間存在關(guān)系:其中,ζ為背景渦度。若近慣性振蕩發(fā)生在中尺度暖渦(冷渦)內(nèi)部,背景水體的負(正)的渦度會使得近慣性振蕩的有效頻率fe小于(大于)局地的慣性頻率f0,即造成近慣性頻率的紅移(藍移)。9 月15 日臺風“海鷗”進入南海時,暖渦已經(jīng)形成,其邊緣靠近站位A 和B,由圖1 展示的海平面高度異常分布可知,9 月19 日臺風“鳳凰”進入南海時,兩個站位已經(jīng)在暖渦的內(nèi)部,并且直至觀測結(jié)束,該暖渦均一直存在(圖5a)。為了研究臺風對近慣性振蕩的影響,以及暖渦對近慣性頻率的調(diào)制作用,兩個站位在臺風(暖渦)之前(2014 年8 月26 日至9 月11 日)和之后(2014 年9 月15-27 日)的動能譜隨深度的分布如圖7 所示。圖7b 和7d 表明,臺風顯著增加了近慣性頻率的能量,且站位A 的較站位B 的大。站位A 在78~142 m 深度范圍內(nèi),近慣性頻率小于局地慣性頻率f0,即發(fā)生了近慣性頻率的紅移(圖7b)。由0.710 1 周/d 紅移至0.659 2 周/d,減小了7.2%;站位B 在79~175 m 的深度范圍內(nèi),近慣性頻率也發(fā)生紅移(圖7d)。由0.713 3 周/d 紅移至0.659 2 周/d,減小了7.6%。由此可知,中尺度暖渦對站位B 近慣性頻率的調(diào)制作用較站位A 的大,并且站位B 紅移的深度較站位A 深32 m。兩個站位的背景水體的渦度隨時間的分布如圖5b 所示。9 月15 日臺風“海鷗”和9 月19 日“鳳凰”進入南海后,兩個站位的背景水體的渦度逐漸由正轉(zhuǎn)負,并且負的渦度的絕對值越來越大。9 月15-27 日期間,兩站位背景水體的渦度的平均值分別為-6.57×10-6s-1和-2.05×10-6s-1,參照Kunze[6]提出的關(guān)系式,對有效近慣性振蕩頻率fe的平均貢獻分別為-0.045 2 周/d 和0.014 1 周/d。截至9 月27 日,兩個站位負渦度達到的絕對值的最大值分別為9.94×10-6s-1和1.03×10-5s-1,對近慣性頻率的調(diào)制與實際觀測的結(jié)果相吻合。
圖 7 站位A(a,b)和B(c,d)臺風之前(a,c)和之后(b,d)的動能譜斷面分布Fig. 7 Power spectra before (a,c) and after (b,d) typhoon of Station A (a,b) and Station B(c,d)
3.3.3 暖渦對近慣性動能的分布和傳播的影響
臺風向海洋的混合層輸入近慣性能量,這部分能量會通過水平輻散、垂向傳播和局地耗散等途徑最終衰減掉[1-2]。近慣性動能由最大值減少到最大值的1/e 所用的時間定義為e 折時間尺度。由此我們估算,站位A 和B 的e 折時間尺度分別為4.3 d 和3.9 d,相差約9 h。
站位A 和B 相距僅22 km,近慣性動能在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卻明顯不同(圖4)。由圖6 可知,中尺度暖渦會造成水體垂向上的強水平剪切,改變水體的層結(jié)狀態(tài)。近慣性動能在向下傳播的過程中,不同的層結(jié)對能量的傳播具有不同程度的折射作用,即水體的層結(jié)狀態(tài)會影響近慣性動能的分布和傳播。為了評估層結(jié)對能量分布和傳播的影響,參照1975 年Leaman 和Sanford[23]提出的方法,我們對近慣性流速和近慣性動能進行了“Wentzel-Kramers-Brillouin (WKB)”近似。其中,近慣性流速的WKB 近似公式如下式所示,
近慣性動能的WKB 近似公式如下式所示,
圖8a 顯示了WKB 因子隨深度的變化,可知,A 和B 兩站位WKB 近似之后的近慣性動能,與原始的近慣性動能相比,在不同層結(jié)中相差約0.5~3 倍。管守德[1]利用南海北部潛標數(shù)據(jù)分析層結(jié)對能量分布的影響時,發(fā)現(xiàn)在WKB 近似后,近慣性動能在不同層結(jié)中相差0.5~2.5 倍。與原始近慣性動能相比,站位A 在WKB 近似之后的近慣性動能在158 m 達到峰值,之后隨著深度的增加,近慣性動能依然迅速減小。而站位B 在WKB 近似之后的近慣性動能在158 m達到峰值之后先減小,在200 m 附近又開始增加,在238 m 深度處,由于較弱的層結(jié),較小的WKB 因子,近慣性動能增加至原來的3 倍,達到第二個峰值,并且能量比第一個峰值對應(yīng)的能量大??梢?,如若排除層結(jié)的影響,站位B 的近慣性動能在垂向上的分布具有雙峰結(jié)構(gòu)。上層的能量峰值來源于臺風的激發(fā)作用,下層的峰值則原因不明,我們推測可能是有能量的外源輸入,具體原因仍需進一步探討。從另一個角度說,也正是因為中尺度暖渦改變水體的層結(jié)狀態(tài),而水體層結(jié)對能量的折射作用,才使得站位B 的近慣性動能在158~223 m 之間減小較少,得以往更深處傳播,而站位A 的近慣性動能則隨著深度增加迅速減小。
圖8 WKB 因子垂向上兩個站位原始的近慣性動能(實線)和WKB近似后的近慣性動能(虛線)(b)Fig. 8 The WKB scaling facto raw near-inertial kinetic energy(solid lines) andWKB-scaled near-inertial kinetic energy (dash lines) of Station A and Station B (b)
另外,由圖2 可知,臺風激發(fā)的近慣性流速的分布明顯向右上方傾斜,說明近慣性流速的相位具有明顯的上傳趨勢。在連續(xù)介質(zhì)中傳播的內(nèi)波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群速度與相速度垂直[3]。相位上傳,則說明其垂向群速度是向下的,能量以近慣性內(nèi)波波群的形式向海洋深層傳播。為了估算近慣性動能在垂向上的傳播,根據(jù)Qi 等[24]提出的方法,在WKB 因子近似下,如圖9 所示,我們估算了兩個站位近慣性內(nèi)波的垂向群速度Cg(z),站位A 大于站位B,分別約為15.2 m/d 和14.1 m/d。如果只考慮近慣性動能在垂向上的傳播,即不考慮其在水平方向上的輻散,參照管守德[1]的計算方法,兩個站位350 m 以淺近慣性動能衰減的理論e 折時間尺度分別為9.2 d 和9.9 d,遠大于實際e 折時間尺度(4.3 d 和3.8 d),因此,在總近慣性動能衰減至其1/e 時的時間范圍內(nèi),忽略能量水平輻散的情況下,近慣性內(nèi)波的垂向傳播使得站位A 的近慣性動能衰減了約47%,站位B 的近慣性動能衰減了約38%,較站位A 的少。管守德[1]也得出類似結(jié)論,指出近慣性內(nèi)部的垂向傳播使得近慣性動能只衰減了約33%。其余近慣性動能將通過內(nèi)波破碎或是非線性的波波相互作用在局地耗散掉。
圖 9 2014 年9 月15-27 日期間站位A(a,b)和站位B(c,d)WKB 近似后近慣性振蕩東西向(a,c)和南北向(b,d)流速隨時間和深度的分布Fig. 9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WKB-scaled near-inertial current (a, c) and meridional (b, d) velocity at Station A (a, b) and Station B (c, d)from September 10th to 27th, 2014
本文基于2014 年8-9 月在南海北部東沙群島附近海域觀測的兩個不同水深站位A 和B 的潛標數(shù)據(jù),對比研究了兩個站位在臺風“海鷗”和“鳳凰”的激發(fā)下產(chǎn)生的近慣性振蕩的特征,并重點分析了中尺度暖渦對近慣性振蕩頻率的調(diào)制作用,以及對近慣性動能的傳播和分布的影響,結(jié)果如下:
(1)9 月15 日臺風“海鷗”進入南海,站位A 和B 的近慣性流速沒有明顯變化,直至9 月19 日臺風“鳳凰”進入南海后,兩個站位的近慣性流速明顯增大。站位A 的近慣性流速最大可達0.41 m/s,站位B 最大可達0.36 m/s。兩個站位的近慣性動能在垂向上的分布特征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時間積分下的近慣性動能從表層隨著深度增加,站位A 在158 m 處達到最大,最大值為3.01×105J/m3。站位B 在158 m 也達到最大,最大值為2.14×105J/m3,隨著深度增加,在158~223 m 的深度范圍內(nèi),近慣性動能的分布存在兩個峰值,能量減小較少。我們推測,這與層結(jié)對能量的折射作用有關(guān)。中尺度暖渦引起水體垂向上的強水平剪切,從而改變水體的層結(jié)狀態(tài)。兩個站位的近慣性動能在不同層結(jié)中被縮小或放大了約0.5~3倍。若排除層結(jié)的影響,站位B 的近慣性動能則具有雙峰結(jié)構(gòu)。具體原因仍需進一步探討。
(2)中尺度暖渦的平均半徑為67 km,平均渦度為-9.45×10-6s-1,且站位A 更靠近暖渦中心。暖渦中心移動的平均速度為0.12 m/s。兩個站位72 h 低通濾波后的低頻流速南北向較大,且中尺度暖渦引起的站位A 水體的剪切程度較站位B 強。暖渦的渦度對近慣性頻率具有調(diào)制作用,站位A 在78~142 m 的深度范圍內(nèi),近慣性頻率出現(xiàn)了紅移。由0.710 1 周/d 紅移至0.659 2 周/d,減小了7.2%;站位B 在79~175 m的深度范圍內(nèi),近慣性頻率出現(xiàn)了紅移。由0.713 3 周/d紅移至0.659 2 周/d,減小了7.6%。暖渦對近慣性頻率的調(diào)制作用與兩個站位所處的背景渦度值相吻合。
(3)臺風激發(fā)的近慣性流速的相位具有明顯的上傳趨勢,垂向群速度是向下的,近慣性動能以近慣性內(nèi)波波群的形式向海洋深層傳播。兩個站位近慣性內(nèi)波的垂向群速度Cg(z)分別約為15.2 m/d 和14.1 m/d,近慣性動能衰減的理論e 折時間尺度分別為9.2 d 和9.9 d,遠大于實際e 折時間尺度(4.3 d 和3.8 d),因此,在總近慣性動能衰減至其1/e 時的時間范圍內(nèi),忽略能量水平輻散的情況下,近慣性內(nèi)波的垂向傳播造成了站位A 約47%的近慣性動能衰減,站位B 約38%的近慣性動能衰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