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世紀前期民族史著述的理論建構與史學意義

2020-01-18 16:11吳鳳霞
關鍵詞:梁啟超漢族民族

吳鳳霞

(渤海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 遼寧 錦州 121013)

20世紀前期的中國,社會變革激烈,學術文化領域也呈現(xiàn)出積極求新的局面。中國史學在社會變革和新的文化思潮的激蕩下,許多著述新穎獨特,一改往日風格,顯示出新的氣象。本文試以幾部通史體的中國民族史典范之作為例作簡要的梳理和概括,以明其變化發(fā)展之脈絡、理論建構之表現(xiàn)及史學意義。

一、區(qū)分民族的標準:重視文化,凸顯民族意識

20世紀初,梁啟超首先撰文批評舊史學,倡導新史學,開啟了中國史學新的紀元。他也是近代民族史學科的奠基人。陳其泰先生認為:“梁啟超是在學理上為近代民族觀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貢獻的人物?!凳兰o之交,西方近代進化論學說傳入后,他心悅誠服地接受,并以此指導自己的學術研究,他對民族問題尤為關注,突出地顯示出其理論創(chuàng)新精神。他在1902年揭起‘新史學’大旗之前,即對民族觀多有涉及,此后,他又相繼寫成《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春秋載記》《戰(zhàn)國載記》《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等文,因而初步地構建了近代民族觀的理論?!盵1]230-231需要說明的是,民族史學科雖然形成于近代,但中國史書反映民族歷史卻有久遠的傳統(tǒng),先秦典籍即已見所謂夷、蠻、戎、狄等不同族群活動的記載。從中國古代有關民族史記述中所表達的民族觀看,華夷之辨不同程度地存在[2]。梁啟超關于中國民族的論著在民族觀上也不是截然有別于古代,而是承繼中有發(fā)展,有新的理論認識提出。比如,1906年,他所寫的《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1)本文所引梁啟超所撰文章的年代均根據(jù)陳其泰先生《梁啟超生平著述年表》,見《梁啟超評傳》,華夏出版社2018年版,第253—270頁。,確定原始時代的中國,除炎黃一派的華族之外,還有苗蠻、徐淮、巴氐、百濮等族,該文的民族類別主要依據(jù)地域和文化習俗,顯然,此時他主要遵循古代典籍中的民族稱謂和分類,唯有對古人的自尊卑人之習并不認同,他強調(diào)華族之外的八族均為組成中國民族的最重要的“分子”[3]。1921年,梁啟超又撰《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盡管此文仍然主要采自古書資料來劃分中國境內(nèi)民族,但已完全摒棄尊華卑夷的思想,認為中國境內(nèi)的民族始終不斷進行著重新組合,為華為夷都處于動態(tài)演變之中,界限經(jīng)常被打破,“甲時代所謂夷狄者,乙時代已全部或一部編入諸夏之范圍”[4]8。梁啟超在此文中關于民族區(qū)分標準的觀點較從前有相當大的改變,他指出民族與種族有別,也與國民不同。在梁啟超看來,血緣、語言、信仰等因素在民族形成過程中起過作用,但民族的界定關鍵還在于人們的民族意識。對于“民族意識”,他解釋說:“對他而自覺為我。”[4]1他認為:“凡人類之一員,對于所隸之族而具此意識者,即為該民族之一員?!盵4]2他沒有提及地域,特別指明的是民族意識的標志意義,充分考慮人的主觀意愿對民族區(qū)分至為重要的影響。

1934年,呂思勉的《中國民族史》出版。呂思勉顯然深受梁啟超的影響,他也不把血緣、體貌視為民族區(qū)別的要素,同樣指出民族與種族存在差異。他認為,區(qū)分種族主要根據(jù)膚色、骨骼,所以一望可知;民族則考慮言文、信仰、風俗,因此,不能以外觀區(qū)分。他也提到“能否摶結”的重要,即看重人心所向。[5]10呂思勉的《中國民族演進史》(1935年出版)關于民族的定義更明確提到的是共同文化與民族意識。對于民族產(chǎn)生的客觀條件,他列舉出多項,包括種族、語言、風俗、宗教、歷史等,但他又強調(diào)各個民族的形成條件難以完全一致,各時代各地方情況各異。[6]255呂思勉關于民族的定義與梁啟超一樣都凸顯了民族意識,只是他把共同文化也看得很重要。他認為,民族的成因本原于文化。

林惠祥的《中國民族史》于1939年出版。他認為,歷史上的民族與現(xiàn)代之民族有聯(lián)系,但古今民族不同。民族不是一成不變的,其變遷“時時在進行中”,名稱常變,成分也會因與其他民族接觸混合而發(fā)生變化。他閱讀當時所見中國民族史論著,發(fā)現(xiàn)學者們關于民族的分類“殊不一致”,表現(xiàn)為:名稱差異、民族數(shù)目不同、系統(tǒng)劃分有別。他確認出現(xiàn)這些不一致的原因是大家視角不同:有的著眼于歷史上的民族,有的注意現(xiàn)代的民族。[7]6他在書中試圖兼容二者,并用兩種分類,即歷史上的民族分類與現(xiàn)代民族分類。對于前者,他采用最早或最通行的名稱,對于后者,他依慣例用現(xiàn)代的名稱。前者共列16系,諸如華夏、東夷、荊吳、百越、東胡、肅慎等系;后者則分為8族,包括漢族、滿洲、蒙古、回族、藏族、苗猺族、羅緬族、僰撣族。[7]9其實,林惠祥沒有談及民族區(qū)別的標準,但從他沿用古今已有之民族稱謂看,其分類本于種族和文化,又因種族混雜時時在進行,其實主要強調(diào)的還是文化的差異。

綜觀20世紀前期的民族史論著,對于中國歷史上的民族區(qū)分多沿用古籍的分類,分為數(shù)種或十余種,但對于民族區(qū)分的標準則突出強調(diào)了文化與民族意識,傾向于把血統(tǒng)和地域視為民族形成初期階段的重要條件,而不是區(qū)分民族的核心要素,把民族形成因素與民族識別標準區(qū)別開來。究其原因,與他們對歷史與現(xiàn)實的各民族之間關系認識的主要傾向有一定的關系。

二、關于民族關系:混合、融合為主的認識與“多民族一體”思想

關于民族關系的認識,梁啟超在20世紀初論及民族問題時就提到漢族多元來源問題。梁啟超了解當時外國關于人種、民族研究的一些成果,比如,歐洲人主張的漢族外來說,但他并不信服他們的說法。他閱讀中國史籍,“毫不能得外來之痕跡”[4]3。他認為漢族自始就是多元的結合,諸夏之說的“諸”就是多元結合的一種暗示。至于漢族形成的時間,他推定為大禹時代。他依據(jù)史籍所記對中國境內(nèi)的民族作了大致分類。梁啟超認為,自古以來各民族彼此交往及重新組合是普遍的,對此,他除了使用“混合”一詞之外,還使用了“混成”“雜糅”“同化”“混化”“化合”等含義相近的一些詞。他強調(diào)中華族(指漢族)“本已由無數(shù)支族混成,其血統(tǒng)與外來諸族雜糅者亦不少”[4]6。他分析春秋中葉民族分布的地域形勢,按區(qū)域?qū)⑵鋾r的民族分為諸夏、東夷、荊吳、苗蠻、百越、氐羌、群狄、群貊8組,他認為其中有的組之全部或大部分已完全消納于中華族中。至于漢民族混合同化他族的路徑,梁啟超認為有多條,大致包括長期接觸、經(jīng)濟往來而自然發(fā)生的混合,如春秋時秦楚吳越諸國之同化、近代福建人開拓臺灣;也包括利用政治軍事手段而導致的混同,如對氐羌苗蠻等族屢次的改土歸流、周代封齊于萊夷區(qū)域、漢徙百越于江淮等。其所舉大多屬于民族重組與融合的典型案例,同時也涉及人口遷徙和流動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梁啟超重點探討的是中國古代到近代漢族的發(fā)展壯大,兼及中國民族混合的主要趨勢,但他沒有提及“漢化”一詞,他稱之“我族不為被同化之客體,而常為能同化之主體”。他總結漢族常成為同化之主體的原因眾多,而文化的因素所占比重較大,包括象形文字作為“傳達思想之公用工具”,以及漢族與他族雜婚的盛行,都被看作促進彼此同化的因素。他也特別強調(diào)思想觀念的因素,認為歷史上的漢族,“懷遠之教勝,而排外之習少”,所以常能歡迎接納新分子。他還指出,獨特的管理方式也有益于同化的發(fā)生,漢族對于他族雜居者的習俗,常常表現(xiàn)出相當?shù)淖鹬?。他也言及地理環(huán)境對民族混同的影響,認為漢族所居之地多為平原,地廣人稀,能容納各民族遷徙雜居。梁啟超對于經(jīng)濟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也比較重視,他說:“我族經(jīng)濟能力,發(fā)展頗達高度,常能以其余力向外進取,而新加入之分子,亦于經(jīng)濟上組織上同化?!盵4]33從其所列諸原因可知,他強調(diào)了文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和經(jīng)濟的力量,也論及地理環(huán)境的因素。他認為正是文化、思想、經(jīng)濟、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造就了一個復雜而極鞏固的民族——漢族。而對于漢族之所以具有凝聚力,他提到自大禹時代漢族自名“諸夏”便生成一種觀念,即“諸夏一體”[4]4,三代同祖黃帝等神話都由這一觀念演繹而來??梢钥隙ǎ簡⒊瑢τ诿褡尻P系理論的深入思考是出于學者的責任,他曾指出:“民族為歷史之主腦,勢不可以其難于分析而置之不論。”[8]梁啟超不愧是一位思想家,他關于民族意識的闡發(fā),關于民族關系的論述,都有極高的理論價值,與古代民族思想有別,具有開拓性。陳其泰先生指出:“梁氏有的觀點可視為近年在學術界極有影響力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之濫觴。”[1]239

在梁啟超的影響下,20世紀初的學人對中國民族及民族關系多有思考,他們的思想言論在其論著中也有一定的反映。劉師培這樣定義“民族”:“民族者,由同血統(tǒng)之家族化合不同血統(tǒng)之異族而成一團體者也。”[9]1也就是說,他認為民族作為一個團體其形成混合了不同血統(tǒng)的人。他也以“漢族與異族之混合”作為一個視角審視中國民族的發(fā)展。張其昀的民族觀深受當時民族政策的影響,他承認中國境內(nèi)有多個民族,也努力遵從孫中山倡導的民族主義觀,主張各民族平等,也贊許扶持弱小民族。同時,他又指出中國為一完全發(fā)展的民族[10]。這又在某種程度上強調(diào)了中國各民族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黃興濤研究認為,五四運動之后,尤其是20世紀20年代以后,各民族一體的中華民族觀念得以基本確立,并逐漸傳播開來[11]。的確,那時的民族史著作對此也有反映。比如,王桐齡的《中國民族史》(上編)主要敘述中國民族混合的史實和過程。他于1924年6月20日所作《自序》用“蛻化”一詞來表達中國民族適應環(huán)境變化而成長壯大,并實現(xiàn)民族融合的狀況[12]5。雖然他稱歷史上的少數(shù)民族為“外族”,但他把所謂的“外族”視為與漢族平等的我國民族。他反對“排滿”。在1928年7月26日他為其書所作自序中指出,光緒、宣統(tǒng)年間,國人在民族觀念上發(fā)生兩種誤解:一是“排滿”;一是“媚外”。[12]1王桐齡反對民族歧視,贊賞民族聯(lián)合,強調(diào):“中國人民為漢滿蒙回藏苗六族混合體,不必互相排斥?!盵12]542他也認為各民族各有其作為和貢獻,他說:“中國舞臺腳色,以漢族為正生、正旦。滿蒙回藏族為凈與副凈,正生正旦以唱工及做工見長(文化),凈與副凈以架子及武工見長(武力),各有特色,彼此不相掩也?!盵12]546這其實也是倡導各民族團結合作。1928年常乃惪的《中華民族小史》出版,常乃惪在其書中關于“何謂中華民族”的表達證實,多民族一體思想已深入人心。他寫道:“中華民族,非一單純之民族也,中華民族,非盡黃帝之子孫也;然至于今日,則人盡自覺為中華民族之一員,人盡自覺為黃帝之子孫,無他,五千年來文化陶镕之所自也,五千年來哲人志士之功也。”[13]宋文炳編寫的《中國民族史》把中華民族作為中國各民族的總稱,并指出:“現(xiàn)在的中華民族,是由數(shù)千年來多數(shù)民族混合而成?!盵14]16他描述諸民族融合的趨勢,“有一次的混合,就要有一次的統(tǒng)合,前推后進,愈演愈廣,所混合的成份益多,所活動的范圍益大,所形成的勢力亦益?zhèn)ァ盵14]31。上述言論反映出長期持久的民族混合(融合)使當時人們的中華民族認同意識得以增強。

20世紀30年代,呂思勉有關民族史的兩部著作相繼出版。他的思想認識可歸納為三點:一是歷史上的民族同化成就了中國主體民族漢族,使?jié)h族包容多族成分;二是歷史上民族間曾有矛盾和沖突,但那屬于“兄弟鬩于墻”;三是各民族文化均有其價值。在他看來,漢族作為中國立國的主體民族,憑借其文化優(yōu)勢,不斷吸納其他民族。[5]10他通過梳理、考證相關史事,闡明了匈奴與漢族在歷史文化上的相互影響,指出在中國國民中匈奴的成分必不可少。他列舉古代中國較大的民族,北方有肅慎、匈奴、東胡、貉,南方有黎、濮、粵、氐羌,漢族居于中央。他分析四方的民族逐漸同化于漢族的原因在于漢族內(nèi)部團結與漢族對異族寬大[6]288-289。呂思勉是一個求真的史家,他并不諱言歷史上的民族矛盾與戰(zhàn)爭,但他強調(diào)歷史上的事情已成為陳跡了。他在《中國民族演進史》的序言中也表達了相近的看法[6]254。正是秉持客觀記史的原則,他在敘述歷史上的各民族關系時講述了漢族與“異族”之間的“龍爭虎斗”,但他對現(xiàn)實民族關系的認識同樣是贊賞多民族團結的。他在敘述民族同化問題時,也使用了野蠻民族(或劣等民族)和文明民族(或優(yōu)等民族)的概念,認為一些民族的融合遵循的是“優(yōu)勝劣敗的公例”[6]327。他肯定野蠻民族和文明民族各有短長,認為:“以文明程度論,固然文明人優(yōu)于野蠻人,以社會組織論,實在野蠻人勝于文明人?!盵6]31320世紀40年代,他對野蠻、文明兩種文化的認識有了一些修正。他說:“各種文化的價值,都是平等的,野蠻民族的文化,其為重要,正和文明民族一樣?!盵15]可見,他的民族平等理念還是比較明確的。在民族危機和社會變革的大背景下,思想者往往根據(jù)歷史發(fā)展大勢不斷提升自己的認識,呂思勉先生也當之無愧是現(xiàn)代思想的啟蒙人,他在論述構成民族的條件時言及風俗有言,“惟意識不能不受生活的決定”[6]329,“精神文明,是要以物質(zhì)文明為其基礎的”[6]332。這些看法顯然已具有唯物主義思想傾向了。

林惠祥在著作中也摒棄古時狹隘民族觀念而強調(diào)民族平等和民族雜糅。他認為民族的演變很復雜。歷史上的一個民族往往不只是演化為一個現(xiàn)代的民族,而現(xiàn)代的一個民族也多數(shù)不僅僅是歷史上單一民族的后裔。因為民族間總在不斷地接觸,混合、同化必然會持續(xù)地進行,民族成分因而變得復雜,不再純粹。[7]8他在其總結的“中國民族史之公例”中申明的觀點是:中國的各民族因接觸而不斷發(fā)生混合,在混合過程中每一個民族都在變化,華夏系是其中的主干,匯入與之接觸的許多民族而成為一個大族——漢族,包容了眾多民族的成分,其他民族也雜糅他族血統(tǒng),只是不如華夏系那么復雜。他也指出漢族之大正是根源于各族的混入,所以不可以排斥其他各系[7]39-40。有學者認為林惠祥較早地表達了中國諸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16]。值得注意的是,林惠祥概括不同階段民族混合的情形用詞不同:先秦至魏晉南北朝、隋唐至元、明至民國,林惠祥漸次使用了“同化”“混合”“漢化”等詞語,他之所以認為中國諸民族今后的發(fā)展大勢是日趨漢化,主要源自于他對歷史上不同階段民族接觸及發(fā)展趨勢的觀察。當然他的這一推測今天看來不完全正確,但他對以往民族關系的把握還是比較符合歷史實際的。

綜上,20世紀初至30年代,民族史論著的著者均把古今中國境內(nèi)諸民族的關系視為核心內(nèi)容,他們有的基于對歷史典籍的梳理,有的著眼于對當時民族政策的解讀,形成了不盡相同的觀點,但對于中國各民族關系的基本發(fā)展態(tài)勢卻不約而同地形成了一定的共識,即各民族混合、融合是中國歷史的主流,多民族一體的思想與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中國民族史編纂體例的探索

20世紀前期的幾部《中國民族史》均力圖全面展示多民族中國的發(fā)展歷史與現(xiàn)狀,但由于史學家們著眼點和立場有別,除了均采用新式章節(jié)體外,他們在民族史編纂的表述形式的選擇上,以及內(nèi)容的把握上,存在明顯差異。具體說來,當時的中國民族史在編纂體例方面體現(xiàn)出的特征可歸納為以下三種。

其一,針對具體民族問題一一分作專篇。此種結構靈活變化,起訖自如,因事命篇,具有古代紀事本末體的風范,加之章節(jié)體的層次分明,使所論述的問題既自成體系,又相互關聯(lián)、前后呼應,結構謹嚴,極大地展現(xiàn)了編著者的問題意識和論辯能力,成為當時民族史專史主要表述形式之一。

梁啟超雖然沒有撰著一部中國民族史著作,但他在《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之“政治專史及其做法”中表達了他對民族史編纂的初步設想。主張以具體問題各作詳細專篇來組織一部民族史,他提及的問題涉及中國民族的數(shù)量,中國人的成分,中國民族哪一個是主體,各民族初起狀況,后來發(fā)生的變化情況,民族間如何接觸、同化,等等。[17]269梁啟超認為只要闡明這一系列的問題,就可以使“中國人對于中國民族的觀念格外清楚了”[17]269-270。張其昀的《中國民族志》也是按照問題進行梳理的。作為歷史地理學者,他的論述不僅僅涉及民族歷史和現(xiàn)狀,而且述及“海外華僑與祖國之關系”“移民實邊政策”“原始民族之開化運動”“西北回教徒之分布”“外蒙問題與西藏問題”“中國之民族精神”等多個層面的問題。同樣,常乃惪的《中華民族小史》也按問題予以記述,該書共計十四章,其標目包括:何謂中華民族、黃河流域之開化、長江下流之同化、長江上流之同化、滿洲之同化、珠江下流之同化等,主要圍繞民族發(fā)展、民族關系、疆域開拓、外交關系等問題展開論述。呂思勉的《中國民族演進史》也屬于按照民族問題編纂的中國民族史著作(2)呂思勉《中國民族演進史》共計十章闡述十個問題,包括民族含義、民族的起源、中國民族的形成、中國民族的統(tǒng)一與發(fā)展等。,該書較其《中國民族史》思想性更強一些,不以考證見長,而是著意于論理,民族觀有進一步的凝練。

其二,以漢族為主書寫中國多民族融合史。此種表述形式線索清晰、主題突出,又往往按照時間順序敘事,既有傳統(tǒng)編年體的優(yōu)長,又有章節(jié)體的層次,是兩種體裁的靈活運用。

劉師培是有大漢族主義思想傾向的學人,他在《中國民族志》的篇首“論本書大旨”中明確申明其書的主旨是:“以漢族為主,而以他族為客?!睘榇?,他主要從三方面記述中國民族的歷史:漢族界線之擴張;異族勢力之侵入;漢族與異族之混合。全書共18章,按時間順序記述了夏朝以前漢族的起源、漢族與苗族的關系,夏商周至清代所謂“異族”與漢族的關系,當時各省的民族情況,以及“白種之侵入”。[9]1-5王桐齡的著作沒有明確地說明其體例,但從其篇目看也是按照時間順序以漢族為主體予以敘述的(3)王桐齡的《中國民族史》分八個時期列為八章:漢族胚胎時代(太古至唐虞三代)、漢族蛻化時代(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血統(tǒng)之加入 春秋戰(zhàn)國)、漢族休養(yǎng)時代(漢族與匈奴之接觸 漢族與烏孫之聯(lián)合 秦漢)、漢族第二次蛻化時代(三國兩晉南北朝)、漢族第二次休養(yǎng)時代(隋唐)、漢族第三次蛻化時代(五代及宋元)、漢族第三次休養(yǎng)時代(明)、漢族第四次蛻化時代(清)。該書提到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在不同時期的接觸、交往,包括通婚、移民、為官,以及漢族在少數(shù)民族政權中的影響力等。,主題為記述中國歷史上各個時期不同支系的少數(shù)民族陸續(xù)加入漢族的歷史。

其三,從多民族平等的角度闡述中國各民族的歷史與現(xiàn)狀。此種表述有總論(或緒論),有分述,有的還有附錄,可視為對綜合體的新的探索。

呂思勉基于以史為鑒的目的而考察中國歷史上的各民族,他感受到當時所面臨的民族危機而書寫漢族抵抗異族的歷史。其書表述形式是:除了總論之外,1個民族1章,12個民族共計12章,同時以附錄形式對同一支系民族的相關問題作了認真考證,如,匈奴一章有四個附錄:赤狄白狄考、山戎考、長狄考、秦始皇筑長城。宋文炳編寫的《中國民族史》也采用分述各民族的結構。全書共計6編26章,除了諸夏族涵蓋在緒論編中,其他5編分別記述通古斯族(滿族 東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的歷史。林惠祥《中國民族史》編纂體例與之類似,其書有總論,也有分論。全書共18章,前兩章為總論,一是中國民族之分類,一是中國民族史之分期,第3章至第18章依次分述各民族,主標題為古代民族稱謂,副標題標明其與現(xiàn)今民族之關系,比如,第3章華夏系(漢族來源之一),第7章東胡系(滿族來源之一),等等。也就是說,兼顧古今民族的聯(lián)系,在安排上顯得很有章法和秩序??傮w上說,總論(或緒論)與分述結合的表述方式旨在體現(xiàn)中國的多民族構成,又把每個民族的歷史與現(xiàn)狀作了系統(tǒng)的梳理,具有點面兼顧、內(nèi)涵清晰的特點。

四、結語

在20世紀前期風云變幻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思想家、史學家、人類學家們都對歷史和現(xiàn)實中的民族問題十分重視,他們在新的歷史觀、民族觀指導下,書寫了體現(xiàn)新的認識的民族史著作,他們研究視角及表述形式雖然有上述的區(qū)別,但都試圖反映中國眾多民族的歷史面貌,并對復雜的現(xiàn)實予以觀照。盡管今天看來他們關于民族族別的區(qū)分有些不準確,他們的民族觀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相較于傳統(tǒng)史學的民族史撰述已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尤為可貴的是,他們中的一些史家的民族史理論摒棄了偏狹的民族觀念,以開明的眼光審視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與民族關系,為當時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具有引領時代思想的積極作用。

從史學角度看,20世紀前期的民族史論著在觀念的更新和理論的提升方面頗有代表性,也具有示范作用和史學價值。王鐘翰主編的《中國民族史》就充分肯定了幾位著者的論著,在其書緒論中評論說:“對民族從宏觀上作大視角的總體研究,是近代才開始的。最為著名的有梁啟超、王桐齡、林惠祥等先生。”[18]2并分析了他們論著的各自優(yōu)長,當然,撰者也指出了他們的歷史與時代局限,即未能擺脫以漢族同化其他民族的標準。[18]3盡管如此,20世紀前期通史體的中國民族史著作在歷史編纂上的意義依然值得重視。今天看來,20世紀90年代編纂的幾部通史體《中國民族史》或多或少都從前輩學人的著作中獲得了啟示,概而言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從觀點上看,努力提升思想認識,勇于推陳出新,表現(xiàn)為接納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歷史觀來闡釋中國的民族問題及多民族國家發(fā)展問題,以民族平等的原則客觀審視與評價歷史上的民族關系,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發(fā)揚了20世紀前期梁啟超、王桐齡、林惠祥等學者的學術創(chuàng)新精神。二是從內(nèi)容與體例看,宏觀把握中國多民族歷史演進,又注重揭示中國歷史上各民族發(fā)展的特點,強調(diào)歷史分期,集中闡釋一些概念和理論問題,這些是從內(nèi)容的把握上自覺借鑒前輩學者同類著作的體現(xiàn);同時,在表述形式上,是在總結反思前人之作的基礎上尋求達到新的境界。比如,王鐘翰主編《中國民族史》的緒論部分既說明其書的分期,又集中申明了幾個理論問題,包括歷史觀、民族平等原則、民族形成問題、中國民族史涵蓋范圍、民族競爭問題、中華各民族的個性與共性問題、民族戰(zhàn)爭、民族英雄問題等;正文部分按照時間順序敘述各個時期多民族歷史發(fā)展面貌的同時,依然保有重要民族一一予以分述的書寫體例,這些都充分證明了20世紀前期諸部《中國民族史》的史學價值及其持久的影響力。

猜你喜歡
梁啟超漢族民族
我們的民族
RANTES及其受體CCR5基因多態(tài)性及環(huán)境因素在昆明漢族T2DM發(fā)生中的交互作用
梁啟超:成為一個不惑、不憂、不懼的人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梁啟超的開場白
不要亂叫“老家”了!中國姓氏分布圖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有感梁啟超之死
古田县| 息烽县| 巴林右旗| 南郑县| 兴业县| 泸州市| 商丘市| 石嘴山市| 米脂县| 清流县| 遵义县| 堆龙德庆县| 桦甸市| 侯马市| 翁牛特旗| 赣榆县| 清水河县| 永吉县| 中西区| 海晏县| 昂仁县| 桐梓县| 旌德县| 阳城县| 龙山县| 海晏县| 睢宁县| 荔浦县| 景谷| 方山县| 华容县| 新竹市| 马公市| 池州市| 汉川市| 双桥区| 来宾市| 弋阳县| 泰来县| 鸡西市| 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