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1月20日文章,原題:印度和中國電子商務的差異:鄉(xiāng)村地區(qū)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貝索斯上周到印度出差,這讓我想起了在討論中國電子商務時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印度怎么樣?換句話說,一個品牌或者一個新興跨國公司難道不應該同等重視印度和中國的機遇嗎?乍一看,這個觀點似乎很有道理。印度和中國兩國人口總規(guī)模相差無幾。此外,許多美國品牌也從印度廣泛使用英語中看到了商機。
讓我們來看看中國。首先,中國是一個更大的市場。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tǒng)計數(shù)據,中國的GDP約為14萬億美元,印度為3萬億美元。其次,產品適應性更好,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商品總價值約為980億美元,印度則為310億美元(截止到2019年11月)。第三,中國更加適應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了1.93萬億美元,是印度(460億美元)的40多倍。第四點則與世界銀行剛剛發(fā)布的研究報告有關?!把芯堪l(fā)現(xiàn),參與電子商務與家庭幸福感的提升正相關,尤其是在中國農村地區(qū),一些處于弱勢的群體也從中獲益,包括婦女和青少年。電子商務的發(fā)展與家庭消費增長、不平衡程度下降密切相關,給農村居民帶來了城市居民享有的便利、多樣化和低廉的價格?!?/p>
至少在中國,這些觀察結果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印度則有些爭議。貝索斯的印度之旅所遭受的復雜反應讓我吃驚,他遇到了抗議示威,也沒有內閣部長級別的官員會見。
事實是,中國把電子商務當作賦予農村地區(qū)權力的工具,而印度則持不同觀點。這主要還是一個社會文化現(xiàn)象,一些社會更愿意擁抱科技,這會帶來重要的商業(yè)影響。
中國對農村地區(qū)的投資意味著,社會的這一部分不太可能會被落在后面,會更加容易地塑造支持經濟增長和科技發(fā)展的共識。然而在印度,似乎仍然缺少這種共識,這意味著擁抱科技所面臨的阻力更大。中國向科技展開雙臂,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被丟下。
總而言之,中國和印度都代表著電子商務領域的巨大機遇,中國目前大幅領先印度。此外,中國農村推廣電子商務表明,中國在短期內依然會保持強勁的增長曲線,印度則進展緩慢?!?/p>
(作者弗蘭克·拉文,王曉雄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