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要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是高考論述類文本閱讀考查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在考試中多有涉及。
所謂重要句子,就是對思想、觀點、情感、結構的理解分析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1)結構復雜難懂,對理解文意有直接影響的句子;(2)揭示主旨、統(tǒng)攝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3)特殊位置的句子,如總結句、過渡句、領起句等;(4)運用了某種表達技巧或修辭手法,以及表述比較含蓄且有深層含意的語句。考生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時,要做到準確、深刻、全面,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明確位置
句子處在文本中不同的位置,所產(chǎn)生的作用是不同的,考生需要多加分析,以準確定位答題區(qū)間。一般來說對總領句,考生要結合其領起的范圍進行分析;對于顯示文章層次的句子如過渡句,考生要聯(lián)系其前后內容全面理解;若是涉及對觀點句或結論句的理解,往往會帶有探究的要求,考生答題時需要從“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三方面進行分析。
2.聯(lián)系語境
考生在理解句子含意時須謹記“字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這一原則,把句子放入原文,聯(lián)系上下文,瞻前顧后,結合文章中心,挖掘句中隱藏的信息;同時理清句子與句子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果、解說、遞進、轉折……),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深層含意。如2019年全國卷Ⅰ第1題A選項對應的原文是“作家和藝術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兒子,積極投身于人們爭取美好未來的壯闊征程,才有能力創(chuàng)造出閃耀著明亮光芒的文藝,照亮和雕刻一個民族的靈魂”,文中用關聯(lián)詞“只有……才……”說明前后是必要條件關系,而選項中卻使用“只要……就……”表示充要條件,與原文不符。
3.分析修辭
考生需要了解作者所采用的修辭手法,根據(jù)修辭的特點把握句子的含意,真正理解作者使用修辭的目的。對于結構復雜、內涵豐富的句子,考生需要劃分句子成分,把握其實際意思。
4.抓關鍵詞
準確把握關鍵詞是理解句子含意的重要一環(huán)??忌蓮年P鍵詞入手,抓住其中具有限定、修飾等作用及意蘊豐富的詞語,按照“關鍵詞——語境義——深層義”的模式由表及里地把握、理解句子含意。如2019年全國卷Ⅰ第1題B選項的關鍵詞“情感認同”一詞,就來自于對文本“他們內心其實都有一方情感根據(jù)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聯(lián)系”的高度概括??忌绻軠蚀_把握關鍵詞的含義,對整句話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考場文本
隨著“國學熱”的持續(xù)升溫,其社會關注度遠遠超過了學院式的中國哲學研究,由于大眾傳媒的聳動效應和擴散力量,天下人皆知有國學,這就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中國哲學和國學是什么關系?我們又該如何面對或處置呢?
當下所說的“國學”,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產(chǎn)物,它是對應著“西學”而得名的。在清末,“國學”表達的是強烈的民族主義情感,通過整體形式上的中西劃界來拒斥作為“本體”的西學。新文化運動興起之后,學院化的形式成為定局,國學研究被納入到“分而治之”的學科體系當中。現(xiàn)代化的“國學”研究,基本上是用西學的方式來整理中國古代的典籍材料。這種書齋化、典籍化、材料化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和現(xiàn)實的生活已經(jīng)完全脫鉤,遠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固有形式了。所以,“國學”實際上扮演了中國傳統(tǒng)學術向現(xiàn)代化演進的中間角色,是中學向西學看齊的中介形式而已。現(xiàn)代中國哲學研究同樣也隱含了內在的雙重含義——現(xiàn)代學術與民族傳統(tǒng)?!爸袊軐W”所遵循的是西方式的學術標準和研究方法。作為研究科目,它的價值立場是中立的,但研究的內容又主要是儒、釋、道之經(jīng)典,這便很難與西方的體系相對應,在價值觀上也強烈地表現(xiàn)出“民族性”的特征。近些年來,“中國哲學”的身份性被反復質詢,原因就在于其研究范式的過分西化,人們越來越不滿意于這種“冰冷”的研究方式,而特別強調所謂“同情的理解”,試圖將中國人的生命世界和生活實踐植入到相關的理論研究當中去。
這樣,具有新的時代意味的“國學”出場,似乎可以補償原有的中國哲學研究狀況的缺憾,強化民族文化的特征,這就部分地形成了新國學與中國哲學之間的對峙。堅持中國哲學作為民族精神之載體的功能,就會批評純學術立場,與中國文化之精神無關,掏空了儒釋道本來的精神生命。堅持中國哲學之現(xiàn)代學術立場就會批評前者的主張將價值問題與學術問題混為一談,將個人感情摻入學術研究。這種分歧反映了中國哲學這一學科的“身份混淆”和“角色分裂”。
那么,要解決中國哲學“雙重身份”的困境,是否就干脆徹底回到傳統(tǒng)的諸子學、經(jīng)學的形態(tài)中去呢?這恐怕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那樣簡單,至少“傳統(tǒng)方式或所謂的國學研究并不能代替現(xiàn)代以來的中國哲學”,這是目前大多數(shù)學者的看法。從歷史上看,傳統(tǒng)學術是在不斷更新變化的,思想與文化的進步靠的是突破與創(chuàng)造,而不是泥古與守舊。就目前的現(xiàn)實而言,中西文化的深度融合已是不爭的事實,從形而下的器物世界到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哪里沒有西方的影子?如果一廂情愿強行剝離兩者,這種努力只能是事倍功半甚或徒勞無功的。退一步來講,國學也不是要回到傳統(tǒng)的形態(tài)上去,因為從理念到方法都不可能完全去除掉現(xiàn)代化的印記,重要的是需要尋找各自的位置,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交互為用,并行不悖,從而形成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合力。
國學的興起是和價值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中華民族的價值觀主要以儒家經(jīng)典為載體,廢棄了經(jīng)典等于斬斷了根脈,造成近代以來中國人精神世界的漂浮感。要連接上儒家傳統(tǒng)的血脈,使其歷久彌新,當代的中國哲學研究就不能不認真地對待“新國學”所標志的價值指向。由此,國學義理的詮釋較之傳統(tǒng)文獻整理的工作,對于當代中國哲學的研究來講,可能顯得更為重要。
(節(jié)選自景海峰《國學與中國哲學之間是何種關系?》,有刪改)
圈點評注
解讀論述類文本可按照把握觀點——理清關系——明確思路的方式進行??忌梢酝ㄟ^勾畫標注關鍵詞句梳理其內在邏輯關系。以這篇文章為例,本文圍繞“國學和中國哲學”話題,開篇便呈現(xiàn)由“國學熱”升溫導致其關注度遠超中國哲學研究的社會現(xiàn)實,引出中心話題:中國哲學和國學是什么關系,我們該如何面對處置。第二、三段通過具體分析國學在不同時代的特點明確國學的性質;同時闡釋現(xiàn)代中國哲學隱含的雙重含義——現(xiàn)代學術與民族傳統(tǒng)及當前存在的問題,論證形成新國學和中國哲學之間對峙的原因及后果。第四段緊承第三段提出解決中國哲學“雙重身份”的困境便在于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交互為用,從而形成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合力的建議,最后一段進一步明確國學義理的詮釋較之傳統(tǒng)文獻整理的工作,對于當代中國哲學的研究更為重要。整篇文章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邏輯順序有序推進,結構完整,清晰闡釋了國學和中國哲學兩者之間的關系。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現(xiàn)代化的“國學”研究,用西學的方式來整理中國古代的典籍材料,呈現(xiàn)書齋化、典籍化、材料化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和現(xiàn)實的生活已經(jīng)完全脫鉤。
B.學者更重視中國哲學的價值,普遍認為傳統(tǒng)的國學研究不能代替現(xiàn)代以來的中國哲學。
C.“中國哲學”儒釋道的內容很難與西方化研究方法相對應,身份性被反復質詢,因而人們越來越不滿意于這種“冰冷”的研究方式。
D.作者認為,當代中國哲學的研究主要是做好文獻整理工作而不是對國學義理的詮釋。
2.結合上下文,談談你對文中畫線句“這就部分地形成了新國學與中國哲學之間的對峙”的理解。
答:
【張燕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