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成為趨勢。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戰(zhàn)國之交。深衣剪裁獨特,衣與衫相連在一起,制作時上下分裁,中間有縫相連接,用途最為廣泛,隆重程度僅次于朝祭之服。
秦漢時期,衣料較春秋戰(zhàn)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fā)展。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于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
隋唐時期,服飾的發(fā)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xiàn)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他無太大變化。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后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于手臂間,名曰披帛。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xiàn)之一,婦女穿著男裝是當時一種時尚。
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一種叫做“直掇”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頭上再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現(xiàn)在的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繡上漂亮的花邊。男服服飾:冕服,宋朝開始減少冕服的種類,大典禮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經常出現(xiàn);朝服,宋代在頸下加上特別的裝飾謂之方心曲領;公服,宋代以常服為公服。女服服飾:禮服,其服色大致與唐代相同;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長裙、霞帔為常服。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直到l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并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元代女服分貴族和平民兩種樣式。貴族多為蒙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貂鼠和羊皮制衣較為廣泛,式樣多為寬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寬肥,由于衣長曳地,貴夫人外出行樂時,必須有女奴牽拉。這種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謂“金繡云肩翠玉纓”,十分華美。作為禮服的袍,面料質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紅色織金、錦、蒙茸和很長的氈類織物。當時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紅、黃、綠、褐、玫紅、紫、金等為主。元代平民婦女穿漢族的襦裙,半臂也頗為通行,漢裝的樣子常在宮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現(xiàn),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
明清時期,明代以漢族傳統(tǒng)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征,歷來受到統(tǒng)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補子是一塊約40~50厘米見方的綢料,織繡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
現(xiàn)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服飾崇尚簡樸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lián)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shù)農民的傳統(tǒng)裝束。1978年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xiàn)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面貌簇新。
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賞析
文章以時間為順序,介紹了中國服飾的歷史演變。其實,中國服飾是一個很大的主題,這么短的文章是很難涵蓋的。作者沒有平均用墨,而是根據(jù)當時服飾的變化大小做了詳略處理。作者在介紹各個朝代的服飾時能夠抓住特點,詳細介紹。這樣,讀者就對各個朝代服飾的特點印象深刻,并且梳理出一個演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