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高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帶來了難度和挑戰(zhàn)。高校要本著關愛學生身心健康和增強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兩大原則,深刻認識到這兩方面的重要性,貫徹落實到學生公寓的管理工作中。
關鍵詞:疫情;學生公寓;管理
2020年,面對此次突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在學生返校后要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中,高校學生公寓的管理可謂是這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學生公寓人群聚集,給高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學校管理層也面臨著來自管理體制機制、應急處置能力、思想陣地建設以及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考驗。高校學生返校后,開展好公寓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和教育意義。
一、新冠疫情對高校公寓管理的影響和要求
1、高校要關心學生身心健康,體現(xiàn)人文關懷。后疫情下防控工作不放松,高校為學生提供必備的防護物資和醫(yī)療設備,如發(fā)放口罩和體溫計等;強化智慧校園建設,建立健康信息上報平臺,要求學生們每天進行健康信息的填寫。此外,學校還可以在公寓樓門口安裝全自動測溫儀,對進出公寓的學生進行體溫檢測。高校要善用智能化管理,對學生的信息進行收集與儲存,進行數據優(yōu)化與管理,常態(tài)化監(jiān)測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強化對學生作息和學習生活的監(jiān)督以及遵規(guī)守紀意識的養(yǎng)成,確保學生規(guī)則意識增強、日常生活規(guī)律和學習習慣養(yǎng)成。在注重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高校也要積極地向學生發(fā)放心理抗疫手冊,宣傳疫情知識;合理有序地安排心理老師開展援助服務,給予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措施;及時了解和回應學生訴求,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基礎下開展活動,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
2、高校要豐富校園文化,體現(xiàn)育人功能。營造良好校內文化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好社團、學生組織力量,利用校內電子屏、宣傳欄和校內媒體渠道等,深入到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有效地宣傳疫情防控信息和傳播正能量;高校應嚴格按照上級防控要求,向學生普及防控知識,引導學生觀看有關疫情防治的感人事跡,提高學生警惕意思,學會對網絡信息進行甄別,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及時采取了有效措施,充分體現(xiàn)了黨的先進性和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要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四個自信”,強化愛黨、愛國意識。在這場抗擊重大疫情的斗爭中,無數人涌現(xiàn)出的大愛精神和奉獻精神,以及由此凝結而成的“抗疫精神”,無不彰顯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要引導廣大學生在感動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
二、后疫情下加強高校學生公寓管理的重要性
1、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塑造積極健康心態(tài)。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心健康是人們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前提和基礎。就大學階段而言,身心健康可以保障廣大學生順利度過大學時光。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健康行為并不樂觀,很多不良行為習慣正在提前透支著身體健康。引導大學生樹立較強的健康意識、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勢在必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有助于大學生圓滿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恰當地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的大學生,能夠根據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及時調節(jié)自己的狀態(tài),與外界環(huán)境保持良好的適應。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更易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獲得理想的職業(yè),能夠正確看待和妥善解決愛情問題,收獲美滿幸福人生。
2、強化學生愛國意識,堅定文化自信理念。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愛國主義更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高校要引領學生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繼往開來,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愛國主義在新時代下豐富的內涵。不僅要牢固樹立愛國主義思想,更是要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弘揚愛國精神。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高度的文化自信有助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高校要引導學生深入挖掘中國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我們前進路上攻堅克難、奪取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
三、后疫情下加強高校學生公寓管理的途徑
1、增強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培養(yǎng)健康體魄。學生公寓是疫情防控的重地,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廣大高校要鼓勵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在寢室里進行拉伸活動;適當開展戶外運動,繼續(xù)進行校園長跑活動。學校可以通過運動世界校園APP來監(jiān)督、記錄在校生的運動情況。引導學生把體育鍛煉變成一種樂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全身心融入到健康鍛煉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行為習慣。高校在關注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調整為更有針對性的疫情背景下的心理危機應對、感恩父母珍愛生命、情緒管理與壓力應對等主題。主要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形式向學生推送相關主題的美文,幫助學生更好的調適心理應對疫情,真正實現(xiàn)心理健康。
2、樹立學生愛國主義意識,弘揚戰(zhàn)“疫”文化。高校要把握好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用生動的現(xiàn)實素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在認真完成好“青年大學習”的同時,各團支部可以利用團日活動,組織學生在線上一同觀看抗疫紀錄片、抗疫劇等,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當前,禮贊抗“疫”事跡,文化抗“疫”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廣大高??梢砸詫W生公寓為載體,聯(lián)合有關的學生組織部門,開展運用詩歌、繪畫、書法等藝術形式來謳歌抗疫英雄的活動。通過作品的生動表達和有效傳遞,將匯集起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廣泛傳播,激發(fā)學生們不斷繼承、發(fā)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抗擊疫情中中國共產黨一心為民,以人民為中心進行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yōu)勢。增強學生“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馬旭明, 汪峰. 淺析重大疫情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J]. 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 041(005):86-89.
[2]劉紫春,付海蓮,許亞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學生思政教育重點的思考[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2020- 2-19.
[3]李小玲, 王建新. 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與應對[J]. 思想理論教育, 2020(4).
[4]高龑. 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學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探索[J]. 北京教育(高教), 2020(8).
[5]嚴磊 ,王娟.疫情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應對措施探究[J].科技風,2020,18
作者簡介:商圣浚(2000.04—),漢族,河北滄州,翻譯專業(yè)學生,曾任語言文學分院自管會公寓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