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曹榮 范精華 曹鑫
遠處,錫礦山覆綠工程正緊鑼密鼓,淡妝點綴下已呈包圍之勢。我們順著曲曲彎彎的羊腸小道,冒雨蹚開齊腰的蘆茅,站在這個磚石狼藉的洞口,一段塵封70多年的記憶就此打開。
據向導介紹,這就是當時紅極一時的礦霸段楚賢在錫礦山開采的第一個礦洞,是其家族發(fā)祥地。段楚賢又名自立,別號震寰、蚩安。出生于新化縣安集鄉(xiāng)椽木山(今冷水江市礦山街道辦事處椽木居委會)。段楚賢在錫礦山經營銻礦業(yè)長達30余年,其開辦的多家銻業(yè)公司,在當時的錫礦山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富甲湖湘的銻業(yè)翹楚。用現在流行的話說來,段楚賢是價真貨實的富二代,雖然是靠“拼爹”上位的,但后來的成就卻是打拼結果。其父段仲昭早年經營毛板船生意,販運煤炭木材等到漢口,淘到第一桶金之后開辦鐵廠,建有數十座煉鐵爐。幾乎是同時,段仲昭還建成了數家鍋廠,用煉成的生鐵鑄鍋,產品通過深加工變成成品,利潤空間大幅擴張,財富滾雪球般增長,成為地方土豪。
段楚賢兄弟四人,自已排行老三。老大老二老四先后夭折,他卻安然無恙,也算命大福大。家中僅剩一根獨苗,自然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段楚賢自幼悟性甚好,在私熟讀書幾年就寫得一手好魏碑,很受鄉(xiāng)人稱道。高小剛畢業(yè),段竟跟堂兄段漢卿合伙一同到漢口做“毛板船生意”,尚未成人,便遠離雙親赴他鄉(xiāng)打拚,足見其膽識過人,也可知段仲昭敢于放手,著意培養(yǎng)兒子闖蕩江湖的本領。段楚賢十多歲到長沙明德中學念書,大大開拓了眼界,也為今后的出人頭地打下了基礎。學校放假他也不閑著,跟著父親學做生意,富家子弟能勤勉好學,而不坐享其成,已是不錯的人生態(tài)度了。段仲昭言傳身教,耳提面命,使小小的段楚賢初懂為人之道及商道。
△ 青山圍繞的錫礦山礦區(qū)
△ 礦洞陷落遺址
段楚賢能成銻業(yè)巨鱷,決不是偶然的,沒有過人的膽識、遠見、智慧、決心、毅力不可能成就他的霸業(yè)。
眼見段楚賢日臻成熟,羽翼漸豐,段仲昭心中高興,但不露聲色。一次上錫礦山時帶上段楚賢,當行至飛水巖瀑布前,段仲昭囑咐停轎歇息,手持文明棍朝瀑布周圍山上畫了一圈,在隆隆的瀑布轟鳴響聲中大聲告訴兒子,“這些是我用十六吊銅錢買下的礦地,從現在起交給你,怎么搞就看你的本事了!”此時的段楚賢尚不滿20歲。
好運氣接踵而至。離飛水巖不遠的羅家邊、羊牯嶺各有一塊地,是段楚賢族叔祥柳公及族祖延沛公的產業(yè),地的表面曾發(fā)現過銻礦脈,但限于實力、精力等條件,兩人未能開采。段楚賢何許精明之人,接過父親的礦地后,覺得機不可失,立即赴祥柳公府上洽談購地事宜,并以銀洋四千元買下羅家邊,然后馬不停蹄,又以八千大洋買下羊牯嶺地段地皮,這樣一來,他的手上就握有三塊地皮了。時隔不久,段仲昭去世,他繼承了家父所有財產。按常人的理解,一輩子吃的穿的用的不愁了??刹粍诙@顯然不是段楚賢想要的,他要獨當一面了,賣掉了一些田地,放棄了毛板船生意,轉賣了所有鐵廠、鍋廠,只一心一意開礦,因為他憑直覺開礦可以干一番更大的事業(yè)。對于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一下子能作出如此系列重大的決定,是要冒巨大的風險的!憑此亦知他不凡的擔當和勇氣。
段楚賢能成銻業(yè)巨鱷,絕不是偶然的,沒有過人的膽識、遠見、智慧、決心、毅力不可能成就他的霸業(yè)。
一說購地。段楚賢在圈取礦地占有資源上獨出心裁。那時絕大多數小礦商,法律意識淡薄,強于動手弱于動腦,均沒辦齊全采購手續(xù),從法律角度來看是非法的。段楚賢就不一樣了,他請專業(yè)人員悄悄繪制礦區(qū)地形圖上呈省府,先于別人立案注冊,這樣一來人家先開采倒成了非法的,段楚賢將他人的礦地紛紛收入自已的囊中,吞并了很多小礦,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地盤。如何買礦地也是有玄機的:一般礦商不知買陰面(地下部分),只曉得買陽面(地面部分),而段楚賢正好相反,廉價買陰面,搶先開采,花錢少而收益多。這“地道戰(zhàn)”著實厲害,不出幾年,就壟斷了礦山南部地區(qū)飛水巖和七里江地段。
△ 源和煉廠局部
二說開采。1920年的段楚賢三十剛出頭,身強力壯,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候。這年初春的一天,段楚賢叫上招來的30來名炮工和雜工,放過驅邪保平安的鞭炮,殺了叫雞,拜過山神土地和諸位大神,點炮開工了。在此之前還請了有開礦經驗的師傅,選好開采的地點,請了有名氣的風水先生,選了個黃道吉日,祈求炮響見礦,開張大吉??砂雮€月過去,礦洞已深至10多米還不見銻礦蹤影。段楚賢鼓勁打氣:“工錢照付,不要泄氣。”隨后托朋友花了大價碼,從長沙請來找礦專家現場指導。得出結論是,飛水巖地段地質結構屬上泥盆紀,巖層傾斜,豐富的礦床呈脈狀及袋狀形態(tài)分布。一晃半年過去了,大量的資金投入泥牛入海。段楚賢反倒平靜了,心中牢記找礦專家留下的“要有耐心,舍得投資”的忠告。終于有一天,鑿工見到了晶光閃灼的砂礦,段楚賢自是欣喜若狂,馬上趕往長沙到省有關部門申報立案,全力以赴進行開采。
如何開采,段楚賢也有他的“玩法”。史料記載他專打斜井,未想歪打正著,暗合了找礦之術。說到開采區(qū)的選擇,段氏是先“南征”而不“北戰(zhàn)”,也是有他的精心謀劃的。因為南部礦區(qū)開發(fā)較遲,藏量甚豐;公司較少,競爭不那么激烈;成本較低,獲利更巨。南部礦區(qū)果然成了他的發(fā)家之處,共開采面積561.84畝,礦地40余塊,如黃觀洞,羊牯嶺、飛水巖、瓜落村、株木山等地屬本礦區(qū)之內。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段楚賢已擁有礦地兩千多畝,幾乎占有南部飛水巖礦區(qū)全部。以后幾年逐漸形成年產純銻達四千噸的規(guī)模,每天純收入銀洋數千元,最高時每天可達兩萬。有個數字能證明他公司生產的火爆:一九三八年,占全山產量半數以上的開源公司,車水工人竟達數百,每日僅車水開支高達四五百元。當時有報刊這樣評論:“錫礦山自從開辟到現在,投資于銻礦業(yè)的工商戶不下百千萬人,在這百千萬人當中,因辦礦而成巨富者僅段楚賢一人。
三說經營。段楚賢開采到富礦后信心百倍,于1924年成立了第一家開源銻礦有限股份公司。其時雖初具規(guī)模,但就整個礦山而言只能算個小角色。段楚賢后來又與他人合伙開辦泰元、開泰、阜成、源遠、慕記、大同等商號。于1928年與李庚甫合股開辦源和煉廠,1933年李退股,段于是獨家經營該煉廠。段楚賢原是繼承父親家產兼營工商業(yè),對于如何搞好經營,頗有心得。關于生產營銷,自有主張。在經營制度方面,施行采、煉分營制,即采礦公司與煉銻廠各分屬不同股東,各有其不同股權,相互之間并無任何領屬關系。生產方面采用包頭制分成辦法,即將礦地分別包給別人開采,有無礦砂他不負任何責任,出礦后按協議分成。同時,所產礦砂賣給他開辦的源和煉廠,不能售給其他廠商。生產各行其是,產品銷售則必須統(tǒng)一調配,可謂分合有度,相得益彰。
四說人脈。舊社會要在錫礦山撐起一片天,沒有人脈和沒有“后臺”幾乎是不可能的,貪官污吏、地痞流氓、黑社會組織、土匪等足可以讓你雞犬不寧甚至垮臺。段楚賢深知這一點。對于官府,他舍得花錢打點的;對于有身份的人,他也恭敬有加;對于共產黨和國民黨,他都不得罪,幾乎是有求必應,各種關系處理得良好,在資江河邊漩塘灣的住宅大興莊,每天門庭若市。他通過新化縣大地主李主益與當時的湖南省政府主席何健,以及何健女婿——原國民黨第十九師師長李覺相識,搭上了關系,找到了大靠山。就連曾任國民黨師長的劉铏,旅長章亮基等軍政要人也入股段的公司,可見關系之鐵,他還力邀擔任過中校團長、曾任新化縣警察局長的鄒務三,擔任礦山鎮(zhèn)鎮(zhèn)長,與他們成為鐵桿哥們,織成了一張牢固關系網,撐起的保護傘為他的銻業(yè)保駕護航。
在段楚賢的事業(yè)規(guī)劃中,他的公司還要大規(guī)模發(fā)展,打算花巨資改變礦山落后生產方式,使用先進的開采、冶煉電氣化設備,建成一個大規(guī)模高效率的現代化企業(yè)。為了這宏偉目標,前期多次邀請當時的湖南大學工學院院長鐘伯謙教授及采礦專家劉石峰兩人來礦山考察和實地勘查,先后歷時一年之久,方案反復研討,擬定了切實可行的開采、冶煉計劃,并曬制好了藍圖,投資概算為銀洋15萬至20萬。并且,這張藍圖還帶到了香港,就連病重時還壓在自已的枕頭下面,時不時要拿出來看一看??梢娖湟曇爸_闊,目光之長遠。
段楚賢作為當時錫礦山的壟斷暴發(fā)戶,到底有多少財產誰也說不清楚。一是因為年代久遠,二是其本人從來沒有公布過自已的財產,甚至連他自已也未必說得出準確的數字,目前要做準確統(tǒng)計更是不可能。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長沙市曾對房產數據進行過整理。長沙房產最多的三個人分別是:排在第一位的是湖南首富朱昌琳,早在 1912年就已去世;排在第三的是張國岱;排在第二的就是“銀菩薩”段楚賢。
段楚賢的房產,主要集中在長沙南部,僅大椿橋地段他就擁有兩幢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房子,沙河街旁天鵝塘有他的一幢三層樓大宅,占地 2000余平方米,旭鳴里一棟兩層樓房占地 3000余平方米,而靈官渡、桐蔭里都有他自己的獨家大院。在新化古城,段楚賢有聞名遐邇的段公館。在冷水江,資江邊漩塘灣那里有他祖?zhèn)鞯恼卮笈d莊,僅其中的頤養(yǎng)樓、竹翠樓、環(huán)碧書樓就耗銀無數,還有花屋里段莊、中連段莊、中連溪果園、織染布廠。在錫礦山礦區(qū),有楚勝長和豫長益兩家商號,長年生意興隆;有一家老字號錢莊,斂財無數,人稱“聚寶盆”;還有飛水巖旁邊的雙巖別墅,臨水而建,景致宜人;而最大的一處資產,則是段楚賢苦心經營三十年凝結一生心血的礦區(qū)。段楚賢到了香港之后經營過燈泡廠,創(chuàng)辦過電影公司,雖說財力不如以前,仍可立足于國際大都市開創(chuàng)實業(yè)。
晴耕雨讀,歷來為世人所重,段楚賢本來就愛讀書,發(fā)財后更是有實力大規(guī)模購書并建書屋,既提升自我又提高自已的雅望??箲?zhàn)勝利后,段楚賢回到新化老家,在大興莊的舊居旁大興土木,先后建起環(huán)碧樓等書樓,其樓名請好友清朝翰林、知名書法家鄭家溉題寫。所有的書,都分裝在紅黑兩種顏色樟木箱內,共有一百多箱,藏有《萬有書庫》等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及各種用途的工具書,另外珍藏有數幅古代名家碑帖、名人書畫真跡,價值甚巨,還有抗戰(zhàn)前不惜重金在上海商務館定購的《四庫珍本》等等,藏書之多類別之廣為湘中罕見。段氏的遠見卓識從這里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錫礦山解放后,段楚賢稱霸錫礦山的時代宣告結束。1949年7月,段楚賢遷居香港。1953年9月1日因患胃癌醫(yī)治無效病逝于香港,享年64歲。
對于段楚賢的歷史定位歷來差異甚大。1964年10月28日的《冶金報》(即現在的《中國冶金報》)曾以大幅版面刊登專題文章,標題為《“白骨堆上的“銀菩薩”——段楚賢的血腥發(fā)家史”》;1965年10月21日,《湖南日報》以一個整版刊載同題文章,揭露段楚賢的種種惡行。又有資料有如下敘述:“段曾娶有七房妻妾,生活奢侈?!薄岸纬t在新化冷水江一帶名聲不好?!薄澳系V開源公司老板段楚賢巧取豪奪,豢養(yǎng)打手上百人橫行霸道,無惡不作?!薄岸纬t的開源公司與同利公司及新化縣官礦局爭訟,段楚賢憑借武力強奪礦地,賄賂國民黨19師師長李覺,軍官劉铏等人購買一個連的武器,私設礦警一百余人,先后在羊牯嶺及源和煉廠修建兩處碉堡,并設有土牢列置刑具。工人們常常因一點小事,被監(jiān)工、包頭扭送于碉堡內拷打,甚至打入土牢折磨。工人被鞭笞棒打者不計其數,是帝國主義和資本家殘酷鎮(zhèn)壓工人運動、殘害工人的歷史見證?!?/p>
也有資料記載,1921年大旱,5至7月未下一滴雨,段楚賢用船從益陽漢口運了幾萬擔蠶豆救災,在大興莊門口,支起兩只大鐵鍋,煮粥賑濟災民。當時新化縣128個村,每村捐谷100擔,共捐1.28萬擔,作為濟困周轉之用,村民稱之為“段捐積谷”,直到解放時保管完善的村尚有少量積谷;1940年捐款兩萬元(銀元)優(yōu)待出征抗日的軍人家屬;同年 8月,段又捐款十萬元(銀元),設立新化縣獎學基金,凡新化青年考上大學者即可得一定的獎勵。此外,還將原復楚公司房屋一棟,捐贈給錫礦山商工子弟學校作校舍。因此,1941年2月,段分別受到了當時的國民政府內務部、湖南省政府、寶永師管區(qū)、第六區(qū)專員公署及新化縣的嘉獎,給他發(fā)了獎章和匾額;1943年,撥出銀洋12萬元設立楚賢獎學金;1948年,在沙河街旁天鵝塘48號,湖南憲兵團團長姜和瀛及民主人士馬子谷等人,以此作為秘密聚會點,經常商議起義及迎接解放諸事。參加起義的原國民黨綏署副主任唐天閑秘密住在此,并由姜和瀛派半個班保護。天鵝塘48號是段楚賢在長沙的住宅之一;1949年8月上旬,中國人民解放軍49軍147師的一個團路經礦山,錫礦山第一次獲得解放,幾天后戰(zhàn)略撤退,錫礦山黨總支向段楚賢的源和煉廠募集了黃金32兩,銀洋3000元,供應了部隊。另外將銀洋500元由地下黨員潘世盛、劉珞增等護送轉交解放軍147師。還借了七支嶄新德造二十響自動駁殼槍和幾百發(fā)子彈,加強工人的武裝力量。
段楚賢在香港期間,得知原國民黨高級將領唐生智、李覺等準備起義迎接解放缺乏經費時,立馬匯寄一萬銀元解其燃眉之急。解放后,當國家發(fā)行第一期公債時,段楚賢仍輾轉授意留礦人員購買達二億多元(舊人民幣)。關于碉樓的修建,不同的說法是:“對面那座地勢比腳下碉樓略矮的紅磚碉樓,(因)當年日寇侵略新化為奪銻資源而來,是特為抗擊日寇而修的?!?/p>
吹塵啟封,有關銻礦大亨段楚賢的久違往事漸顯清晰。段楚賢作為一個舊社會礦業(yè)主、資本家,其在錫礦山乃至國家銻工業(yè)發(fā)展史上是個不可或缺的人物,頗具爭議又不能回避,功過留待后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