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
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很不幸趕上了一個教育嚴重內卷化的時代。
內卷化,又叫過密化,由文化人類學家亞歷山大·戈登威澤提出,用以描述社會文化模式的變遷規(guī)律。他認為,當一種文化模式進入最終的固定狀態(tài)時,便逐漸局限于自身內部不斷的復雜化和精細化,從而止步不前,無法轉化為新的文化形態(tài)。
在目前的社會語境里,內卷常被用來描述激烈卻無效的競爭。學霸們成績緊咬,大學分數(shù)線越來越高,畢業(yè)后學歷日益貶值。在這種情況下,現(xiàn)在的孩子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來保持自己所取得的成績。于是,很多家長不由得陷入焦慮,認為對孩子而言,成績就是最重要的。成績不好,上不了好初中,考不上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
很多孩子在學校里努力學習,從未思考過自己未來想做什么。畢業(yè)后,在家人的建議下,不少人選擇進銀行和考公務員。但這兩個熱門行業(yè),正在呈現(xiàn)與往日不同的光景。
《2020年半年度中國銀行業(yè)回顧與展望》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銀行凈利潤同比減少9.05%,銀行史上首次出現(xiàn)整體性負增長。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行業(yè)正在分走銀行的利潤,反映到員工的身上,就是銀行全員營銷,薪酬下降、晉升難、工作枯燥。
微博有個超話叫“你今天從銀行辭職了嗎”,那里聚集著來自五湖四海的金融精英,他們大多是90后,剛畢業(yè)不久,經(jīng)過層層選拔進入銀行工作。然后,他們開始對銀行業(yè)喪失希望,走進超話打卡,盼著辭職那一天的到來。
而眼下,經(jīng)濟情況不好,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了9.4%,銀行在響應國家緩解就業(yè)壓力的號召下,仍然在擴大校招規(guī)模。而很多名校的研究生,還在競爭一個柜員的崗位。
銀行的另一面,是公務員。各大公務員培訓班中坐滿了人,對于“你為什么想考公務員”的問題,大部分人都回答“爸媽想讓我考”。
有一個女孩,高考的時候,父母把所有的志愿都改成教育和師范類,她沒考上,被調劑到了別的專業(yè),學了四年,沒有獲得什么實用技能,現(xiàn)在又被父母勸著考公務員。她覺得自己考不上,于是放棄了筆試。放棄考試后,她每天在家里不知道應該做些什么……
其實并不是說不能選銀行和公務員的工作。只是無論選擇什么道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有網(wǎng)友評論說:有些人是真的在某些方面有天賦,但在其他地方被扼殺了自信心,那么他也不會再鼓起勇氣去尋找了。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摘自微信公眾號“羅玲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