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兵
提 要 作為種族語言學研究的最新學術(shù)成果,《種族語言學:語言如何影響我們對種族的看法》收錄了18篇世界各地研究種族語言學問題的專業(yè)論文,匯聚該領(lǐng)域著名學者的學術(shù)觀點,涵蓋語言種族,種族語言,社區(qū)變遷中的語言、種族和教育3個部分。該書不僅探討種族化、白人種族主義等種族語言學研究的熱點問題,還特別關(guān)注批判性種族理論,觀點新穎,結(jié)構(gòu)明晰,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反映了國際種族語言學研究最新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趨勢。
關(guān)鍵詞 種族語言學;問題;理論;趨勢
中圖分類號 H00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1014(2020)01-0090-07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00107
一、引 言
2016年,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由H. Samy Alim,John R. Rickford和Arnetha F. Balls 3位教授共同編著的《種族語言學:語言如何影響我們對種族的看法》(Raciolinguistics: How Language Shapes Our Ideas About Race)一書。編著者理論功底深厚,所選論文涵蓋種族認同的語言學建構(gòu)、種族和民族關(guān)系中語言的角色、社會領(lǐng)域種族化人群的語言邊緣化等問題。該論文集匯聚了學術(shù)前沿和富于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學者在探究種族、族群和語言的相互關(guān)系方面豐富的研究成果,從語言種族,種族語言,社區(qū)變遷中的語言、種族和教育3個角度集中探討了全球種族語言學研究的熱點問題和發(fā)展趨勢,尤其關(guān)注語言在種族和民族認同形成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部研究種族語言學的最新力作。
二、簡 介
全書共分4部分:開篇是種族語言學概述;第一部分研究語言種族;第二部分分析種族語言;第三部分研究社區(qū)變遷中的語言、種族和教育。
開篇概述由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H. Samy Alim撰寫。此文在提綱挈領(lǐng)地勾勒種族語言學研究歷史流變的基礎(chǔ)上,將該領(lǐng)域研究劃分為語言種族,種族語言,社區(qū)變遷中的語言、種族和教育這3個部分,并高屋建瓴地闡述其發(fā)展趨勢。Alim認為,種族語言學作為一個新的研究領(lǐng)域,旨在運用語言學分析的多種方法,提出并回答有關(guān)語言、種族和權(quán)力之間關(guān)系的批判性問題。全書整合種族的社會建構(gòu)理論,為深化語言和種族的對話提供了一個跨學科的空間,強化了社會語言學、人類語言學和教育語言學之間的互動。該書不僅制定了種族語言學這一新興研究領(lǐng)域的研究日程,而且還有助于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及地區(qū)解決有關(guān)種族、族群和語言有爭議的教育和政治問題。
第一部分(第1~7章)研究語言種族。這部分的7篇論文從語言視角對種族問題進行理論化闡釋,使讀者進一步理解種族化過程中語言在構(gòu)建、保持和轉(zhuǎn)換種族與民族身份認同方面所發(fā)揮的關(guān)鍵作用。研究語境包括: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的貧民窟,南非開普敦的有色人種小鎮(zhèn),芝加哥城中墨西哥裔和波多黎各裔年輕人聚居的街坊,加利福尼亞州白人和亞裔美國人人口比例快速改變的郊區(qū),新出現(xiàn)的跨國和泛拉丁的網(wǎng)絡(luò)空間等。文章研究和探討上述這些有關(guān)語言和種族身份認同的語境,并將它們視為社會政治斗爭、人口遷移和轉(zhuǎn)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8~12章)研究種族語言。這部分的5篇論文關(guān)注語言在種族識別和斗爭中所起的關(guān)鍵作用,從種族角度對語言問題進行理論化闡釋,如應(yīng)用種族理論闡釋社會語言學變體的社會和政治過程。文章采取多種研究方法,包括人類語言學研究方法(話語分析、深度人種志介入等)和社會語言學研究方法(量化分析語言學變量、分析微妙的元音變化等)。其研究語境從大都市倫敦、洛杉磯、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延展到美國東南部農(nóng)村,還包括世界上最富于爭議的地區(qū)之一——以色列。
第三部分(第13~18章)研究社區(qū)變遷中的語言、種族和教育。這部分的6篇論文強化“語言種族化”的概念和理論,不僅對社區(qū)變遷中的語言和種族問題進行理論化闡釋,而且還為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提供了啟發(fā),為針對身處種族語言學所述問題當中的年輕人的語言教育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研究對象包括舊金山灣區(qū)的非裔美國人、拉丁裔和來自太平洋島嶼的年輕人,洛杉磯土著移民的后代,距離墨西哥2000英里的墨西哥人和墨西哥裔美國人的后代,在紐約市補習學校的韓國裔美國人的后代,以及西班牙西南小鎮(zhèn)中來自摩洛哥和羅馬的學生。
三、簡 評
該書通過批判性的話語分析,探討語言中的種族主義在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表現(xiàn),運用社會語言學和人類語言學中有關(guān)語言變體、語域、語言意識形態(tài)、社會等級、語類及引得性(Induction)等相關(guān)研究,以及“種族化”這一概念,分析種族的社會和歷史建構(gòu)。
種族語言學是在語言和種族研究的基礎(chǔ)上,由英美學者提出并整合社會語言學、語言人類學等語言學相關(guān)學科的理論和研究方法,近年來日漸形成的一門跨學科顯學。國外有關(guān)種族語言學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成果日益豐碩,特別是來自美國、歐洲和南非的相關(guān)研究,極大地豐富了該領(lǐng)域的文獻。而我國外語界則缺少對這一理論及其發(fā)展的研究和關(guān)注,特別是沒有系統(tǒng)介紹最新研究問題與方法的中英文專著,該論文集可謂填補了這一空白。
(一)三大貢獻
該書選題前瞻、內(nèi)容新穎,是種族語言學研究領(lǐng)域包含理論、實踐和研究方法的最新集大成之作,其貢獻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1.揭示種族語言學的研究熱點及發(fā)展趨勢
第一,系統(tǒng)介紹種族語言學(Raciolinguistics)。該學科研究語言和種族,當前階段關(guān)注的焦點問題主要有:(1)種族身份認同的流動性如何挑戰(zhàn)種族劃分的系統(tǒng);(2)將種族化理論化為一個翻譯和違反的動態(tài)過程;(3)對于“有色人種”這一抽象理論的敏感度和他們被如此定位及種族化的鮮活經(jīng)歷,以及由此出現(xiàn)的越來越多“多種族的”和“種族模糊不清的”人,等等。Alim & Smitherman(2012)首次提到“種族語言學實踐”或“種族語言學表現(xiàn)”這一概念,用來描述奧巴馬政治演說中產(chǎn)生的有關(guān)語言和種族的同期產(chǎn)品。Nelson & Rosa(2015)在其合著文章中提出“種族語言學的意識形態(tài)”這一術(shù)語,用以描述“制造種族化的、被建構(gòu)成語言偏離的談話主體,即便在語言實踐中被白人特權(quán)主體定位為正常的或富有創(chuàng)意的”這種意識形態(tài)。2016年,該論文集將“種族語言學”作為一個涵蓋性術(shù)語,用來指稱這個新興的研究領(lǐng)域,其內(nèi)涵可以解釋為:運用話語分析、人類語言學中的種族志研究、社會語言學量化變體研究、應(yīng)用語言學和語言教育分析等多領(lǐng)域的方法,探討各種族群/種族語境和社團中語言、種族與權(quán)力之間的關(guān)系。
第二,引入“跨種族化”(Transracialization)這一概念??绶N族化在該書中由編著者Alim(2016)首次提出,用來分析奧巴馬的語言風格轉(zhuǎn)變和種族語言學實踐,以證實種族身份認同不是固定不變和預(yù)先決定的,它可以在不同語境甚至在特定的互動中發(fā)生轉(zhuǎn)換(Bailey 2000;Bucholtz 1995)。Alim認為,一方面,年輕人作為跨種族主體,在抵制種族、族群和語言的主流敘述過程中發(fā)展反霸權(quán)策略,跨種族化就是其抵抗策略之一。這與哈佛大學英美文學教授、后殖民理論主要代表性人物Homi K. Bhabha(1996)提出的“模擬戲仿”(Mimicry),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大學語言學系教授Jurgen Jaspers(2005)提出的運用語言變體進行“荒謬行為”(Doing Ridiculous),和紐約州立大學教育學院教授Istvan Kecskes(2016)提出的“故意創(chuàng)造”(Deliberate Creativity),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用一種偏離常態(tài)的方式抵抗主流話語權(quán)——無論主流話語是種族的還是殖民的——以挑戰(zhàn)墨守陳規(guī)的社會身份類別。另一方面,跨種族化作為翻譯和違反的動態(tài)過程,不僅可以抵抗種族分類,而且還可以被大膽地運用于為種族正義做斗爭。基于Alastair Pennycook(2007)提出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翻譯再生產(chǎn)”,跨種族化不僅顯示了種族如何在不同的種族信息里被編碼和解碼,而且還是抵抗編碼的一種方式。目前,將種族化視為翻譯和違反的動態(tài)過程并將其理論化,是種族語言學最富爭議的一個議題。
2.厘清種族語言學的發(fā)展流變
該書為讀者梳理了種族語言學這一新興學科的發(fā)展脈絡(luò)。語言、種族和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長期以來一直是語言人類學(Boas 1940)和社會語言學(Smitherman 1977,2000)關(guān)注的熱點課題。由福特基金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共同資助的美國人類學學會研究項目“種族:我們?nèi)绱瞬煌瑔??”(Race: Are We so Different?)認為,有必要對種族的公共話語進行學術(shù)干預(yù),以解釋人與人之間的種族差異,揭示種族的現(xiàn)實和非現(xiàn)實問題。2008年,語言人類學年會討論如何理論化語言和種族問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語言、互動和文化中心主持召開議題為“語言,互動和文化中的種族和種族劃分”(Race and Ethnicity i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Culture)的研討會,首次提出“種族語言”和“語言種族”的研究框架。2009年,H. Samy Alim和Marjorie H. Goodwin共同主持學術(shù)研討會再次探討上述問題。2012年,已升任斯坦福大學種族、族群和語言中心主任的Alim教授召集語言學學者繼續(xù)刷新上述概念和框架,使其進一步形成種族語言學研究的中心問題?;贛iyako Inoue(2006)強調(diào)的聽話主體,2015年Rosa & Lo進一步指出,種族語言學的關(guān)注焦點不僅在于語言如何改變種族,而且還在于當種族化標識開始轉(zhuǎn)換為語言學標識的時候。社會語言學、語言人類學和語言學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研究成果為種族語言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hǔ)。
3.介紹種族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
具有跨學科性質(zhì)的種族語言學,交叉運用語言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話語分析,深度人種志介入等)和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語言學變量的量化分析,元音變化分析等),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深化本學科的研究方法,不僅使其理論化,而且將之運用在具體的種族語言學實踐當中。該書所選論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自我人種志研究方法和民族語言庫研究法。
第一,自我人種志研究方法(Autoethnographic Approach)。該研究法是一種質(zhì)性研究方法,指作者以反思個人經(jīng)歷的方式進行寫作,并將這種帶有自傳性質(zhì)的故事與更廣泛的文化、政治和社會意義與理解相聯(lián)系(Ellis 2004;Marechal 2010)。這種研究方法關(guān)注作者的主體經(jīng)驗,而不是他人的信仰和實踐,被廣泛應(yīng)用于行為研究。很多學者給這一方法下定義:“自我人種志是一種研究方式或方法,是包含在人種志田野調(diào)查和寫作中的自我觀察和反思研究”(Maréchal 2010:43);“自我人種志是一種研究方法:它用研究者個人經(jīng)歷去描述或批判文化信仰、實踐和經(jīng)歷。它承認和肯定研究者與他者的關(guān)系”(Adams 2015);它與人種志研究方法(Ethnography Approach)有所區(qū)別,后者的特點為:以文化群體為研究焦點、理論框架為研究指引、微觀與宏觀整體分析、被研究者與研究者雙層釋義(張培2012:100)。
近年來,種族語言學重點關(guān)注種族之間權(quán)利和政治的不平等。由于語言上的種族主義、階級主義和排外主義背景下的斗爭日益加重,自我人種志研究方法因揭示個人在種族和政治語境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關(guān)系,注重種族語言學研究的“社會建構(gòu)”(Pennycook 2007),而格外受到重視。目前,種族語言學研究中質(zhì)化研究的分量不斷增加,作為西方質(zhì)性研究主流方法的自我人種志研究,深入挖掘文本和語境之間的關(guān)系,多角度揭示話語現(xiàn)行命題背后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tài)和權(quán)力關(guān)系等隱含因素,越來越聚焦于該領(lǐng)域研究實踐中更廣泛和更語境化的方面。該書的第1、8、13、15章匯集了H. Samy Alim、Renee Blake、Django Paris、Mary Bucholtz等著名學者把自我人種志方法用于種族語言學研究的最新論文。他們在敘述各自種族案例的基礎(chǔ)上,深度剖析種族和語言問題背后深層次的社會政治和歷史文化原因。
第二,民族語言庫研究法(Ethnolinguistic Repertoire Approach)。“民族語言庫”這一概念受到建構(gòu)主義中有關(guān)“社會文化語言學”的影響(Bucholtz & Hall 2005)。Gumperz(1964)和Eckert(2000)都認為語言在建構(gòu)社會范疇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該研究法聚焦在一個“民族語言庫”,即一個與族群相關(guān)的具有明顯語言學特征的集合,包括系統(tǒng)層面的形態(tài)句法、音韻和韻律特征以及分散的詞匯和語篇特征(Benor 2010),是一組流動的語言資源,族群成員在確認其民族身份時可自由地、變化地使用(Benor 2008)。它使我們能夠分析多語社區(qū)中帶有明顯族群語言特征的獨特表達,不論說話者是否有意識地以此表達他對族裔身份的認同。例如美國的“非裔美國英語庫”和“猶太裔英語庫”就是具有明顯族群特征的語言資源工具,它們在族群個體理解和體現(xiàn)復雜的身份認同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種研究方法可以用于分析任何以標記方式說話的群體,對于分析具有明顯語言方式的少數(shù)族群個體特別有用。該書有兩章(第9、13章)采用這種研究方法:Sarah Bunin Benor采用此法研究黑猶太人如何選擇性地運用具有明顯語言學特征的語言庫,有意識地表達他們混合黑人和猶太人的身份認同;Django Paris采用此法分析加州人種不斷變遷的城市學校和社區(qū)中非裔美國人語言使用情況。
(二)不足之處
該書在論文收錄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如果補充嘻哈文化(Hip Hop)的另外3種表現(xiàn)形式——街舞、DJ和涂鴉,及其在保持民族語言與文化免受外來同化、表達種族特色并挑戰(zhàn)占主流的白人權(quán)利系統(tǒng)等方面的貢獻,會使讀者更深入地洞察嘻哈文化的社會和多聲多義本質(zhì)。該書第2、6、7章都有涉及“說唱”的研究,其中表達了被邊緣化的黑人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強烈沖突。他們通過說唱的方式表達出在多語、多文化的社會“做自己”的強烈訴求。但是美國黑人嘻哈音樂不管多流行都沒能成為主流,這顯示出白人主導的社會里主流文化和亞文化之間深深的鴻溝。較之于過去,黑人似乎取得了相對平等的社會地位,但事實上是歧視少了而同化多了,甚至出現(xiàn)了同質(zhì)性傾向。該書這3章列舉了大量說唱實例,但是缺乏探究表象背后實質(zhì)的理論支撐。實際上,對于說唱歌詞創(chuàng)作的分析,Bakhatin(1981)提出的“語內(nèi)文本性”(Intertexuality)和“復調(diào)”(Polyphony)就可以提供理論支持,他認為說話者的每一個字都因其社會歷史背景而包含多種意義。此外,Bauman & Briggs(1990)提出的“再文本化”(Re-entextualization)也可以用來分析這類現(xiàn)象。該概念描述了語言和文化的再定位,即說話者采集語篇碎片并重新引述,“使其看起來在兩個明顯的語境中帶有獨立意義”(Silverstein & Urban 1996:2),是音樂表演藝術(shù)中能表達許多層面含義的語內(nèi)文本。
第二,多語制中有關(guān)語言經(jīng)紀人、多語能力、語言資產(chǎn)和多語教育等方面的內(nèi)容在該書第6、14章得到關(guān)注,然而多聲多義性卻沒有被提及,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特別在種族矛盾日益凸顯的當下,身份認同建構(gòu)顯然是種族語言學研究領(lǐng)域的一個焦點問題。以多聲多語制為表現(xiàn)形式的多聲多義性被認為是創(chuàng)造性、嬉戲、策略和身份認同(Higgins 2009)的表現(xiàn)。Blommaert(1999)認為,語言在多語社團的使用就是在建構(gòu)身份認同和權(quán)力等級。語言即身份認同,在多語制本土化國際通用語的過程中,語言的多聲多義性表達了不同的身份認同。例如,嘻哈這種原本小眾的亞文化,作為一種最大程度體現(xiàn)混雜多聲多義性的娛樂方式日漸在全球大眾化,連同黑人英語的流行,反映了人們對異質(zhì)性的包容和世界英語的發(fā)展趨勢。這一方面揭示了語言混雜能同時指向本土化和全球化,另一方面反映了多語制以語言混雜和跨文化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英語來構(gòu)建某種身份認同,來抵抗和消解主流美國英語(Lippi-Green 1997)的霸主地位。
第三,該書雖然題為“種族語言學”,也有關(guān)于白人種族主義、白人特征和批判性種族理論(Critical Race Theory,CRT)的論述,但是沒有提及批判性白人特征研究和白人反種族主義研究。在“白人至上主義”日漸抬頭的今天,特別是近期在弗吉尼亞州還發(fā)生了白人種族主義運動,關(guān)注上述理論動態(tài)并完善研究體系顯得更為迫切。例如美國的唯英語運動和歐洲的政治一體化運動(Weber 2015),作為種族主義的一種轉(zhuǎn)換形式,表面上看是語言問題,實則與更為復雜的種族憂慮有關(guān)。有學者認為,白人特征代表著一種反向的認識論,或者一種認識論的無知,因為它任性地厭惡由白人至上導致的人類遭遇。一個簡單的例子是,白人現(xiàn)在認為針對自身的種族歧視比對黑人的種族歧視還要盛行(即所謂的逆向歧視)(Norton & Sommers 2011)。面對“大學配額”“福利補助”等按照“政治正確”的標準而損害白人利益、增益少數(shù)族群的政治措施,特別是面對人口學家聲稱“到2050年白人將成為美國少數(shù)族裔”,美國人口結(jié)構(gòu)傾塌,“白將不白”的現(xiàn)實,白人遭遇不公的反抗意識被激發(fā),從而掀起當前蔓延全美的白人反種族主義運動。
三、結(jié) 語
種族語言學整合社會語言學、語言人類學等語言學相關(guān)學科的理論和研究方法,近年來日漸形成一門跨學科顯學。國外有關(guān)該領(lǐng)域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成果日益豐碩,特別是來自美國、歐洲和南非的研究,極大地豐富了相關(guān)文獻。目前國內(nèi)學術(shù)界還沒有引進這一語言學流派,介紹相關(guān)理論、方法論和實踐案例的專著和論文匱乏。該書以獨特視角收錄和探討種族語言學研究的問題、方法和趨勢,對于從事種族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應(yīng)用語言學、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研究的學者們頗有裨益,適合推薦給該領(lǐng)域?qū)W者及研究生閱讀。該書不僅有助于我國研究這一門已在歐美國家成為顯學的語言學分支,而且有助于我們理解歐美國家近期發(fā)生的一系列種族主義事件,理解當前逆向歧視背景下從弗吉尼亞州蔓延至全美的白人種族主義運動,和多元文化標榜下遍布歐洲的難民危機,以及由此帶來的暴力恐怖襲擊。
參考文獻
張 培 2012 《語言教學研究中的人種志:研究手段與研究原則》,《中國外語》第2期。
Adams, T. E. 2015. Autoethnography Understand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lim, H. S. & G. Smitherman. 2012. Articulate while Black: Barack Obama, Language, and Race in the U.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lim, H. S., J. R. Rickford & A. F. Ball. (eds.) 2016. Raciolinguistics: How Language Shapes Our Ideas About Ra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iley, B. 2000. Language and the negotiation of ethnic/racial identity among Dominican Americans. Language in Society 29(4), 555–582.
Bakhtin, M. 1981.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Bauman, R. & C. L. Briggs. 1990. Poetics and performance a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and social lif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 59–88.
Benor, S. B. 2008. Reconceptualizing ‘ethnolect as ‘ethnolinguistic repertoire. Paper presented at New Ways of Analyzing Variation 37, 11 August 2008, Houston, Texas.
Benor, S. B. 2010. Ethnolinguistic repertoire: Shifting the analytic focus in language and ethnicity.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14(2), 159–183.
Bhabha, H.K. 1996. Postmodernism/Postcolonialism. In Robert S. Nelson & Richard Shiff (eds.), Critical Terms for Art Hist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lommaert, J. 1999. State Ideology and Language in Tanzania. Koln: Koppe.
Boas, F. 1940. Race, Language and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ucholtz, M. 1995. From Mulatta to Mestiza: Language and the reshaping of ethnic identity. In K. Hall & M. Bucholtz (eds.), Gender Articulated: Language and the Socially Constructed Self. New York: Routledge.
Bucholtz, M. & K. Hall. 2005. Identity and interaction: A sociocultural linguistic approach. Discourse Studies 7(4–5), 585–614
Eckert, P. 2000. Linguistic Variation as Social Practice. Oxford, UK: Blackwell.
Ellis, C. 2004. The Ethnographic I: A methodological Novel About Autoethnography.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Flores, N. & J. Rosa. 2015. Undoing appropriateness: Raciolinguistic ideologies and language diversity in education.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85(2), 149–171.
Gumperz, J. J. 1964. Linguistic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 Two Communitie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6, 137–154.
Higgins, C. 2009. From da bomb to bomba: Global hip hop nation language in Tanzania. In A. Ibrahim, S. Alim & A. Pennycook (eds.), Global Linguistic Flows: Hip Hop Cultures, Youth Ident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95–112. Mahwah, NJ: Erlbaum.
Inoue, M. 2006. Vicarious Language: Gender and Linguistic Modernity in Japa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aspers, J. 2015. Linguistic sabotage in a context of monolingualism and standardization.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25(2005), 279–297.
Kecskes, I. 2016. Deliberate creativity and formulaic language use. In K. Allan, A. Capone & I. Kecskes (eds.), Pragmemes and Theories of Language Use, Perspectives in Pragmatics, Philosophy & Psychology 9. Cham: Springer.
Lippi-Green, R. 1997. English with an Accent: Language, Ideology, and Discrimin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London: Routledge.
Maréchal, G. 2010. Autoethnography. In A. Mills, G. Durepos & E. Wiebe (eds.), Encyclopedia of case study research, Vol. 2, 43–45. Thousand Oaks, CA: Sage.
Nelson, F. & J. Rosa. 2015. Undoing appropriateness: Raciolinguistic ideologies and language diversity in educatio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85(2), 149–171.
Norton, M. I. & S. R. Sommers. 2011. Whites see racism as a zero-sum game that they are now losing. Perspectiv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6, 215–218.
Pennycook, A. 2007. Global Englishes and Transcultural Flows. London: Routledge.
Rosa, J. & A. Lo. 2015. Towards a semiotics of racialization: Ontologies of the sig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Denvor, CO, November 19.
Silverstein, M. & G. Urban. (eds.) 1996. Natural Histories of Discours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mitherman, G. 1977. Talkin and Testifyin: The Language of Black America.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Smitherman, G. 2000. Talin that Talk: Languag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African America. New York: Routledge.
Weber, J. 2015. Language Racis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責任編輯:韓 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