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逐名利的戰(zhàn)場上,擠滿了商海浮沉的競爭對手,這些小冤家們的恩怨情仇每天都在上演。很多人覺得阿迪達斯的競爭對手應(yīng)該是耐克,但它真正的世仇是位于第二梯隊的彪馬。
這倆牌子的創(chuàng)始人其實是一對親兄弟。哥哥魯?shù)婪蚝偷艿馨⒌婪颍赣H一起經(jīng)營著德國頗負盛名的達斯勒制鞋廠。兄弟兩人第一次展現(xiàn)出過人的營銷天賦,是讓杰西·歐文斯穿上了他們的跑鞋。而后這位黑人英雄在柏林怒摘男子100米短跑金牌,不僅一舉擊破了“雅利安人種論”,還成了“打敗納粹的黑色閃電”。雖然品牌名聲大噪,但兄弟倆還沒來得及好好賺一筆,哥哥就上了戰(zhàn)場?!岸?zhàn)”結(jié)束后,魯?shù)婪蛘J為自己險些被冠上納粹名號,是源于弟弟的暗中檢舉。此后雙方鬩墻分家,前者創(chuàng)立彪馬,后者創(chuàng)立阿迪達斯。這段歷史也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較為知名的有《手足之爭》和《達斯勒兄弟》。
戰(zhàn)后雙方同時把目光放到了體育領(lǐng)域,彪馬贊助了“二戰(zhàn)”后的第一場國家級足球比賽,讓西德國家隊穿上了自家球鞋。但阿迪達斯不僅隨后搶下了這支球隊的冠名權(quán),還幫他們在1954年瑞士世界杯上上演了“伯爾尼奇跡”,在大雨中一舉捧起了冠軍杯,一戰(zhàn)成名。
魯?shù)婪蛟码姲⒌婪?,警告他不要宣傳自家產(chǎn)品是“最好的球鞋”。沒曾想弟弟將其告上法庭,控訴哥哥非法競爭。幾番撕扯之后,哥倆也厭膩了,最終共同簽署了“均不再贊助足球運動員”的協(xié)議。
然而在1970年世界杯決賽日,發(fā)生了一件讓雙方徹底決裂的突發(fā)事件。球王貝利頻頻系鞋帶,鏡頭自然多次給到了他的球鞋,碩大的“PUMA”標志讓弟弟阿道夫勃然大怒。雖然這是彪馬營銷部門的一次大勝利,但代價是兩位老人永遠失去了握手言和的機會。
今天的彪馬和阿迪達斯,我們既見不到它們爭執(zhí),也見不到它們的合作。仔細想來也頗讓人唏噓:如果兄弟倆不鬧崩,今日的球鞋市場是否會有另一番光景?
(摘自《男人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