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1.博舍的入口低調而隱秘,酒店身后便是繁華的太古里商圈。
2.“謐尋”水療中心與茶室,由一座始建于民國時期的古建筑翻修而成。
說起當下的時髦城市,成都必須擁有姓名。過去幾年里,由遠洋地產和太古地產共同開發(fā)的,以千年古剎大圣慈寺這座重要的歷史建筑為中心的成都遠洋太古里已成為成都最時髦的城市地標。而坐落于此的博舍酒店(The Temple House)則是這個繁華地標的點睛之筆。
博舍是太古酒店The House Collective品牌的第三家酒店,由英國設計事務所MAKE Architects設計。兩棟獨立建筑成L型,將一座雅致的中式庭院包圍其間。大堂所在的中式庭院“筆帖式”始建于清朝,歷史已逾百年。原本此處屬于毗鄰的大圣慈寺所有,酒店的英文名稱也因此而來。十年前,這棟古建筑已破敗不堪。MAKE Architects在改造翻新時,不僅精心修復了這棟古建筑,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和本土風情,還在新的酒店建筑中融合了當地的建材,包括竹、木材、青磚和石材,建筑的立體網狀外墻借鑒了成都傳統織錦工藝,酒店共設有100間客房和42間服務式住宅,擁有3間餐廳和一間水療中心,現代風格與中國傳統精髓相互融合輝映,新舊交融的巧思處處可見。
今天的旅行者,早已不再滿足于傳統的豪華酒店配置與服務,酒店的文化與靈魂才能吸引有態(tài)度的旅行者。“博舍”的設計感與時髦度無需多言,“藝術”是另一個亮點。庭院里散布著特別委托定制的藝術作品,一側的畫廊則呼應酒店“可持續(xù)發(fā)展”主題的小型展覽,展示著藝術家們對地球生態(tài)、自然環(huán)境和工業(yè)社會的思考。
環(huán)保意識貫穿在酒店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從2016年起,酒店便開始推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概念。從餐廳回收了1300多個紅酒瓶,制作成一棵圣誕樹。2017年,博舍與大圣慈寺協商,將香客供奉的蠟燭燃盡后的燭帽回收,酒店員工從上萬個燭帽中挑選出7000余個較完整的,清洗干凈后用線穿起,制作了2017年的圣誕樹。2018年,博舍開始推行“無塑料”舉措,酒店房間一概不再采用塑料包裝及塑料瓶,推行無紙化入住,洗漱包及購物袋均采用回收面料制作,餐廳也不再使用塑料吸管,改用紙吸管。從客房回收的兩干多個塑料瓶,粘貼上施華洛世奇水晶,變成了一棵熠熠生輝的環(huán)保之樹。今年,博舍的圣誕樹則來自房間被替換的木地板,一棵小的放在大堂,庭院里的大圣誕樹高達6米,溫暖了每一個旅客的心。而那些不再使用的塑料吸管,被巧妙地制成圣誕帽,裝飾在井酒吧和The Temple Care中,溫柔地提醒著我們,商業(yè)的發(fā)展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并不相悖,我們需要的是保持克制而警醒的生活態(tài)度。
3.從餐廳回收的吸管被制作成可愛的圣誕帽,裝飾在酒吧旁。
4.雖處鬧市,但“博舍”為旅客提供了一方靜謐天地。
5.客房的設計十分具有川西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