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um Live Europe 2020:Rick Hartley的PCB優(yōu)化秘訣
Altium Live Europe 2020:Rick Hartley’s Secrets of PCB Optimization
PCB設計專家談論PCB上有很多東西可以優(yōu)化,主要討論如何優(yōu)化可制造性,特別是在成本效益方面。檢查的設計信息,首先是板尺寸和材料規(guī)格與利用率,以及層數(shù)和板厚度,這些決定了主要材料的成本;最小導體寬度和間距、最小孔尺寸和厚徑比、孔與連接盤環(huán)寬,以及受控阻抗特征、阻焊圖形和最終涂飾層等,影響到加工成本和成品率。做到設計優(yōu)化最重要一點是和PCB制造商交談,同時也不要忘記裝配工程師。有關制造過程需要的尺寸補償,不需設計考慮,應讓制造商自己去做。
(By Pete Starkey,pcb007.com,2020/10/29,共3頁)
倒裝芯片BGA 封裝進入PCB的微電子組裝
FCBGA Packaging Enters PCB Microelectronics Assembly
對更小的電路和封裝的需求,促使PCB板面不斷縮小,更新、更小、便攜和可吸收的醫(yī)療器具正在開辟PCB應用新領域。倒裝芯片BGA(FCBGA)在微電子組裝和制造新的、更小的設備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F(xiàn)CBGA芯片與PCB連接使用C4或C2技術。C4是芯片連接受控崩塌的縮寫,采用焊錫球焊接,只能用于較大間距的連接盤;C2是采用銅柱凸點與芯片連接,適合于小節(jié)距連接盤的連接。C2和C4技術各有優(yōu)缺點,可以用在有機或無機基板上。
(By Zulki Khan,pcb007.com,2020/10/28,共5頁)
SMTAI2020實時:技術會議的反思
Real Time with…SMTAI 2020:Reflections on the Technical Conference
SMTA線上會議,有提出PCB化學鍍鎳浸金(ENIG)中由于鎳的磁性和相對較低的導電性,不適合用于5G、射頻和微波,應取消鎳層。目前可用的替代品包括直接浸金(DIG)和化學鍍鈀浸金(EPIG)或自催化金(EPAG),IGEPIG比ENEPIG有更好的引線連接可靠性。有一種專利采用納米級銅鈍化處理,降低了銅表面的粗糙度,可以抑制擴散和限制金屬間生長,使用更薄的浸金層。第三代化學金的沉積為一種混合反應,通過浸泡形成初始沉積物作為后續(xù)還原反應的催化表面,沒有腐蝕效應。
(By SMTAI,pcb007.com,2020/10/7,共4頁)
BGA/CGA封裝1.1 mm節(jié)距案例
The Case for a 1.1 mm BGA/CGA Package
BGA或CGA封裝的I/O引腳節(jié)距規(guī)范為1 mm,而如果節(jié)距改為1.1 mm,盡管尺寸大了一些而會帶來很多好處。文中列舉了1.1 mm節(jié)距間走兩根線,保持線寬/線距不小于0.10 mm,有足夠的導通孔孔徑和連接盤環(huán)寬,不大于12:1的厚徑比確??妆阱冦~厚度,成品容易達到IPC-6012的3級要求。總之,稍微放大一點IC封裝節(jié)距,可以實現(xiàn)更快的設計時間、更好的信號性能、更高的PCB產(chǎn)量與質(zhì)量,這是有價值的改進。
(By Gerry Partida,PCD&F,2020/10,共3頁)
厚銅撓性電路大幅增長
Heavy-Copper Flex Circuits See Large Growth
撓性電路可以設計和制造成能處理大電流的功能,應用銅厚度105 μm到700 μm的導體,承擔高電流情況下配合彎曲,雖然不能循環(huán)反復彎曲,而成型后會更強固。當需要重復彎曲,可以在彎曲部位采用薄些銅導體,使用多級厚度銅導體,這與剛撓板相似。在板邊的厚銅排線可以雕刻成插頭,插入剛性板成立體連接。厚銅撓性板制作時考慮到蝕刻或電鍍誤差,線條與間距要給予工藝余量,厚銅層表面的阻焊膜或覆蓋層需分步加工,以保證填充與覆蓋充分。
(By John Talbot,PCB design,2020/10,共3頁)
撓性電路技術為未來提供了一個撓性路線圖
Flexible Circuit Technologies Offers a Flex Roadmap for the Future
撓性電路技術(FCT)在過去的五年中不斷增長,這一趨勢將繼續(xù)下去。這些趨勢包括小型化、物聯(lián)網(wǎng)和互連性、移動性、可穿戴設備以及對高速數(shù)據(jù)和增強信號完整性的要求??吹綋闲噪娐肥褂眯碌母咚?、低損耗的材料,如LCP和PTFE。撓性電路中的所有特性都在變小。另一個趨勢是客戶從簡單產(chǎn)品制造轉向更具附加值的裝配供應鏈,滿足日益增長的撓性電路組裝需求,完成產(chǎn)品模塊或組裝盒??紤]到對撓性電路和剛撓結合電路需求的快速增長,還需要為客戶提供專業(yè)的設計支持。
(By Carey Burkett and Mark Finstad,PCB design 2020/10,共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