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小說的主題是多元的,可以通過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和環(huán)境分析來了解小說的主題。那么,今天我們就從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來解讀高爾基《丹柯》的主題。
請從文中找出一個恰當?shù)脑~語填空:丹柯是一個驕傲的勇士。
1.丹柯之勇
何謂勇士?《說文解字》:“勇,氣也,從力甬聲?!薄坝隆钡淖闹杏械膹摹靶摹?,強調(diào)膽大無懼;有的從“力”,強調(diào)力大敢為;有的從“戈”,強調(diào)英武無敵。丹柯的“勇”主要體現(xiàn)在敢于挺身而出,敢于直接行動。
2.丹柯之困
那么,是怎樣的困境造就了丹柯這位勇士,請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語句進行回答。
明確:在丹柯面前有兩重困難,一是外部困難,二是內(nèi)部困難。
“這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路是往后退,可是那邊有又強又狠的敵人;另一條路是朝前走,可是那兒又有巨人一樣的大樹擋著路……”請畫出描寫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思考一下作者是怎樣來表現(xiàn)環(huán)境的惡劣。
“那兒很陰暗而且多泥沼,因為林子太古老了,樹枝密密層層纏結(jié)在一塊兒,遮蓋了天空,太陽光也不容易穿過濃密的樹葉,射到沼地上。然而要是太陽光落在泥沼的水面上,就會有一股惡臭升起來,人們就會因此接連地死去?!?/p>
“更可怕的時候是風(fēng)吹過樹梢,整個林子發(fā)出低沉的響聲,好像在威脅那些人,并且給他們唱葬歌?!?/p>
“四周是一片黑暗,他們每一步都碰見泥沼張開它那齷齪的、貪吃的大口,把人吞下去,樹木像一面牢固的墻攔住他們的路,樹枝糾纏在一塊兒;樹根像蛇一樣地朝四面八方伸出去?!?/p>
“可是有一會兒在林子的上空來了大雷雨,樹木兇惡地、威脅地低聲講起話來。林子顯得非常黑,好像自從它長出來以后世界上所有過的黑夜全集中在這兒了?!?/p>
“樹林一直不停地發(fā)出低沉的聲音,來響應(yīng)他們的叫嚷,電光把黑暗撕成了碎片?!?/p>
明確:(浪漫主義手法解析)作者采用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來描寫環(huán)境,極力渲染了環(huán)境的惡劣,突顯丹柯面對的困難之大。
丹柯面對的外在困境除了外敵與森林,還有什么?
明確:還有一群老是坐著想、膽小怕事、忘恩負義的族人。
族人前后態(tài)度變化:“快樂,強壯、勇敢”——“衰弱、恐怖”——“和諧、相信”——“抱怨、圍攻”——遺忘“踐踏”。這是一群貌似快樂強壯勇敢,實則膽怯懦弱沒有主見,甚至自私無恥的族人。
丹柯了解自己的族人嗎?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然而他們究竟是些堅強的人”“究竟”是對堅強的否定。
“你們不能夠用思想移開路上的石頭。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會得到什么結(jié)果的?!?/p>
“他們開始抱怨他不能夠好好地領(lǐng)導(dǎo)他們——瞧,就是這樣!”意料之中的氣憤與無奈。
“你們只是走,你們卻不能保持你們的氣力走更長的路!你們只是走,走,像一群綿羊一樣!”
面對這樣一群族人,面對著族人前后的態(tài)度變化,丹柯又有怎樣的感受?
“快樂而安詳”也有所埋怨、責(zé)怪,“怒火燃起”又因為憐憫而很快熄滅怒火,“發(fā)出了愿望的火”“眼睛里亮起那種強烈的火的光芒”。
明確:一個真正的勇士,不僅要面對外部環(huán)境之困,還得面對自己內(nèi)心的掙扎和抉擇。正如卡萊爾所說:“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就在于他永遠不會沉淪和放棄,并把眾人引領(lǐng)到一個安寧祥和的境地?!钡た戮褪沁@樣一位英雄。
3.丹柯之悲
最后,丹柯用自己燃燒的心照亮了族人前進的道路,他快樂驕傲地倒在了自由的土地上?!八腥硕紘诘た碌纳磉?,那顆勇敢的心還在燃燒。眾人小心翼翼地把它捧起來,越舉越高……”這本來是英雄應(yīng)該有的禮遇,可是,為了族人不惜犧牲自己的英雄丹柯竟然以悲劇收場!
丹柯的悲哀在于他將族人引向光明卻遭到詆毀與誤解,一顆勇敢而驕傲的心卻被遺忘踐踏。英雄的價值無人理會,英雄的犧牲無人崇敬。魯迅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種毀滅更加重了悲劇的震撼力,更能給人以深思!
4.丹柯之樂
思考:為了這樣一群族人,丹柯的死到底值不值得?“他快樂地望著這自由的土地,驕傲地笑起來,隨后他倒下來——死了?!钡た聻槭裁粗了蓝几械娇鞓贰Ⅱ湴聊??
明確:丹柯凄慘的結(jié)局象征著無數(shù)英雄必然會面對的歷史評判:當英雄為了人民無私奉獻乃至流血犧牲時,歷史往往不能及時地給予他們公正、公平、合理的評判。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發(fā)生在這片森林里的英雄的故事,更是一個個無數(shù)次上演了人類文明發(fā)展進程中的歷史事實。
丹柯的死是值得的,因為真的猛士,不在乎人們“施舍”的名利,他們渴求的是內(nèi)心的滿足和自豪,是“小我成大我”的快樂和驕傲!
所以,丹柯是一個勇士,是一個快樂驕傲的勇士!
高爾基塑造丹柯這個不被理解終受踐踏的悲劇英雄意義何在?
閱讀《伊則吉爾老婆子》中丹柯故事的開頭部分。
“那些強有力和美麗的人,從生活里到哪兒去了呢?”言下之意是什么?
“這是從丹柯熾燃的心里迸發(fā)出來的火星?!边@些火星真的熄滅了嗎?
巴金說:“我仰慕高爾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燒的心,給人們帶路,我把這幅圖畫作為寫作的最高境界。我想追求光明,追求人間的愛,追求我理想中的英雄。結(jié)果我依舊得到痛苦。但我不后悔,我還要以更大的勇氣走我的路?!?/p>
韓寒說:“我發(fā)現(xiàn)我生命里所崇拜的都是那些熱血的人們,雖然我不是一個冷血的人,但我的血液是溫的,我總是喜歡看見那些熱血的人們,我希望我成為他們中的一個?!?/p>
丹柯倒下了,但是英雄的傳說依舊在,追慕英雄的人一代又一代。
如果是你,會不會去做丹柯,去拯救一群甚至無藥可救的族人?
明確:在人類生存發(fā)展的祭壇上,被獻祭的不是羔羊,而是英雄的生命;在人類進化的歷史長河中,大浪淘盡的不是狂沙,反而是英雄風(fēng)流人物。在大自然的“叢林法則”下最先倒下的都是弱者,而在人類社會生活的法則下最先倒下的卻幾乎全是強者,且都要被加以罪名,這就是英雄的悲劇。
但恰恰是這些英雄的頭顱和鮮血的濺洗與喂飼,在人類進化的血腥原野上培植起了一片片希望之花。盡管世界的這部歷史中有許多該詛咒的東西,但我們正是為了詛咒,才應(yīng)該去謳歌。因為所有對美的謳歌的本身,就是對卑鄙、丑陋的最好詛咒。英雄不會消失,英雄的精神更會長存。
高爾基說:“我覺得奮不顧身的精神能克服任何障礙,能在世界上創(chuàng)造任何奇跡?!碑斚拢覀儾惶岢龅た?,但我們要繼承這種奮不顧身、勇于行動的精神。
由于生活閱歷、價值觀念的不同,每個人感悟到的東西也會不同,這就是小說主題的個性化感悟。
好的文學(xué)作品,主題往往不是作者預(yù)設(shè)的,或者說不局限于作者的預(yù)設(shè),而是由作者和讀者共同創(chuàng)造的。那么,讀了丹柯的故事,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呢?請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