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閭
對于“歲寒三友”之一的竹子,前人做了大量文章,有的吟詠它直干凌空的氣勢,有的贊賞它中空外直的風格,有的寫它的云水襟懷和清森氣度,板橋道人卻別具懷抱,從它的只吐葉不開花方面加以品題,頓覺生面新開,出奇制勝。詠物寄興,富含哲理,堪稱妙品。
詩人抓住竹子一般不開花(竹子開花后,會成片枯死)的特點,形象地闡發(fā)其立身處世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也是書寫一種人生感悟與生命體驗:不媚俗,不張揚,不出風頭,不嘩眾取寵,秉持一種定力,以貞潔自守。說的是竹子,實際上句句都在寫人生,也是為自己畫像,強調(diào)了主觀因素的作用。寥寥二十字的小詩,具有極為豐富的蘊涵——
從人性特點或者弱點角度看,老子有言:“不見可欲(不顯耀可貪的財物),使民心不亂?!庇终f,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珍稀的物品引誘人行為不軌。因此,有道之人但求安飽,而把聲色、感官之娛棄置一旁?!安婚_花”,對外可以免除聲色的炫耀,對內(nèi)也有利于防止心靈的惑亂。卑之無甚高論,就是避免麻煩。
從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看,人是自己命運的主宰,所謂“自求多?!薄9湃嗽缇驼f了:“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招蜂惹蝶,以色相示人,必然自找苦吃,招災(zāi)引禍。特別是人在成功成名、位高權(quán)重之后,往往會招來金錢、美色的誘惑,如果缺乏清醒的認識與足夠的警覺,就會陷身其中,不能自拔。本詩突出強調(diào)了主觀因素的作用,是富有積極意義的,極具現(xiàn)實的箴規(guī)、針砭價值。
從人生追求、價值取向來說,古往今來,凡是心懷遠大目標、有志獻身國家民族的人,在聲色貨利面前,總能正身律己,堅守原則,珍重節(jié)操,秉持一種定力。而且,淡泊自甘,不慕榮華,不媚俗,不張揚,不出風頭,不嘩眾取寵。即使歪風邪氣襲來,遭遇到“蜂蝶”的滋擾,由于自己正氣凜然,貞潔自持,也能夠不為所動,予以有效抵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