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xiàn)
班上計劃編一本“班級讀書檔案”,邀請每位同學用縮寫的方式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請就此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寫作指津
1.寫圖書介紹,在標題與開頭的部分,就要明確概述自己所要介紹的書的基本信息。介紹時要先對書的內容作言簡意賅的概括敘述,讓讀者對該書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同學們要反復閱讀、分析、研究、揣摩、品味自己所介紹的書,深入了解、準確把握作品,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義和藝術特色,這樣的介紹才深刻精辟。這里所要寫出的主要內容必須是從所讀的作品中提煉、概括出來的,可以是總括全書,作鳥瞰式的評述,也可以聚焦于作品的細節(jié),作畫龍點睛式的評述。介紹的語言表達要準確、嚴密,適當講求文采,增強表達的形象性與生動性。
2.應在作文主體部分呈現(xiàn)所介紹的書的主要內容。正像歌德所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边@本好書好在哪些方面?重點介紹什么內容?對于好書,怎樣介紹才會更吸引人?這些都是同學們在介紹一本好書的時候需要思考的問題。一般來說,一本書內容的深刻、構思的獨特、詞句的優(yōu)美等都可以成為我們重點介紹的部分。此外,權威專家的評價也是介紹書寫作成功的秘訣,大家可以結合手中掌握的關于這本書的相關評價,具體、完整、更有吸引力地介紹給讀者。
3.可以單設一段,說說你對這本書的評價和推薦它的理由。對書進行評價,需要同學們對自己所介紹的書有比較準確的判斷,包括思想情感、藝術特色、知識含量等,都可以作為判斷和評價的項目。同學們一定要把自己讀書的真實感受分享出來,因為真情實感往往能夠贏得讀者的好感。這一部分可以放在書籍介紹的結尾,表明好書與讀者共享的意思。如果介紹偏于談感受,可以直接述感;如果想要帶點文學色彩,又要給讀者一點懸念,可以抒情,或者表達某種愿望。
例文展示一
直須看盡洛城花
——讀《人間詞話》
魏思婕
初知《人間詞話》,是在學習李煜的詞的時候。課堂上,老師引用了一句書中的評論:“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已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單單這一句,就讓我對《人間詞話》心馳神往,欲一睹為快。
《人間詞話》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國學大師王國維將美學與詩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旁征博引,娓娓道來,對中國古典詩詞作出點評。境界之高、立意之新、情感之真,被奉為古典文學批評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書中,王國維創(chuàng)新地提出了“境界”說。他認為,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里巧借宋詞名句,化抽象為具體,用詩意的句子道出了人生至理,可謂匠心別具,獨出機杼。
在書中,王國維不僅構建了以“境界”為中心的鑒賞詩詞的準則,還提出了“大詞人”“真感情”“赤子之心”等概念,深層次地體現(xiàn)了王國維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他認為“真文學”不但要有“情”有“景”,而且必須有“真景物、真感情”,做到景真、情真。正如王國維所說:“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p>
《人間詞話》不僅對詩詞欣賞、創(chuàng)作有重要的啟迪作用,對人生、理想,也充滿了警醒與啟示。王國維一生最注重的是“真”,一如他的脾氣秉性。他說,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只有具備“真”的藝術境界,文學才能“與哲學有同一性質,其所欲解者皆宇宙人生根本之問題”。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歷盡千帆后的積淀,閱盡人生后的感悟,有審美,有哲思,有禪意,有對理想的追求,有對人生的思考,一詞一句間,處處真性情,句句大情懷。正如著名翻譯家傅雷所說:“中國有史以來,《人間詞話》是最好的文學批評,開發(fā)性靈,此書等于一把金鑰匙?!?/p>
【江蘇鹽城市射陽縣初級中學九年級(14)班,指導老師:王明】
點評
考生開篇即引用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評論,突出重點,明確敘述的中心;隨后又分別從文學價值、學說創(chuàng)新、思想理念和人生啟示四個方面介紹了這本書,語言明白曉暢,文采飛揚,讀來令人齒頰生香,回味無窮,可見這位考生深厚的文學積累。
例文展示二
在苦難中成長
——讀《童年》
吳雨順
暮春時節(jié),打開前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的《童年》,一股壓抑沉重的氣氛襲上心頭,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命運深深牽動著我的心。然而,讀著讀著,我的內心漸漸釋然,放下書,細細回味,一種樂觀堅強的信念涌上心頭。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自傳體小說,講述了阿廖沙不幸的童年生活。作者以翔實的筆觸描繪了一幅19世紀末俄國社會的歷史畫卷,再現(xiàn)了當時沙俄下層人民黑暗痛苦的生活狀況,寫出了作者對苦難的認識和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小說的主人公阿廖沙是一個命運悲慘的兒童,他3歲就沒了父親,隨母親寄居在外祖母家里,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外祖父自私殘忍,野蠻粗暴,動不動就打人罵人,哪怕遇上一點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地發(fā)作;兩個舅舅也自私自利,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斗毆……
在這樣暗無天日的環(huán)境中,阿廖沙如同一只受驚的小動物,過著悲慘、痛苦、壓抑的生活。一次,他受表哥慫恿,把一塊白桌布投進染缸里染成了藍色,結果被外祖父得知。他被痛打一頓,失去了知覺,后來害了一場大病。
然而,就在這個黑暗的環(huán)境里,也有溫暖的人心和歡樂的生活。慈祥善良的外祖母、樂觀純粹的小茨岡、正直本分的格利高里、獻身科學的“好事情”……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阿廖沙良好的影響,極大地慰藉了他孤寂的童年,讓他在黑暗中看見人性的光芒,在悲慘中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在逆境中生長愛的力量。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世上,沒有誰能不經(jīng)歷苦難,苦難也是生命體驗的一部分。在苦難面前,我們要學會接受它,勇敢地面對它。因為,對堅強的人來說,不幸就像鐵犁一樣,開墾著他內心的大地,雖然痛,卻可以播種希望。
黑暗中,尋一抹陽光,驅除恐懼;風雨中,撐一把雨傘,翻越泥濘。無論環(huán)境多么惡劣,生活多么艱難,總會有美好存在,讓我們懷著一顆向上的心,在苦難中前行,迎接美好燦爛的人生!
【江蘇鹽城市射陽縣初級中學九年級(13)班,指導老師:王明】
點評
作文開門見山,點明了描寫的對象,一本好書——《童年》;然后以總——分——總的結構介紹了主人公苦難的生活和生命中的溫暖時刻,正反對比,突出了作文的主旨:在苦難中成長??忌x此書時,既為主人公的悲慘命運而同情悲憫,又不由得生出一股樂觀向上、堅強勇敢的熱忱,最后發(fā)出“讓我們懷著一顆向上的心,在苦難中前行,迎接美好燦爛的人生”的呼喚。本文語言生動而富有感染力,體現(xiàn)了一本好書對人的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