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文
(阜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阜陽236037)
作為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儒家文化在長達兩千多年的積淀中了形成了豐富的傳統法思想。儒家法思想側重以道德教化力量作為國家和社會治理的主要手段,并提出禮治、德治、人治等法思想核心?!暗轮餍梯o”的社會統治之“術”,不僅適應皇權至上的“禮法體制”,而且在固本富民方面尋求到了利益契合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fā)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1](p313)現代法治可以以古鑒今,揚棄繼承儒家法思想精髓,實現其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儒家思想絕對統治地位的確立與延續(xù),是其邁向法治化路徑的關鍵性因素。戰(zhàn)國時期儒家思想“引禮入法”初見端倪,中國出現了法治思想儒家化的萌芽,并于秦漢時期正式形成,后經漢武帝時期的確立和發(fā)展,最終成熟于隋唐。由此觀之,儒家法思想的本源之一在于“禮治”,這種“禮治”漸逐積淀成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素。盡管后來儒家相繼提出“德治”“人治”的統治思想,但“禮治”作為其法思想的基本內涵仍未改變?!岸Y治”思想建立于宗法制社會基礎之上,其核心體現在將血緣關系或嫡長子作為界定社會身份、地位、尊卑等級的主要依據。觀之宗法制形成、發(fā)展的社會基礎,禮治思想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在于維護掌握最多生產資料的“精英階層”和宗親關系的最大利益,且通過“儒學與政治的聯姻使得儒學成為統治者壓抑百姓人性和個體性的手段”。[2]西周以后各家學說的興起和繁榮對儒家思想產生影響,但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將儒家思想的法治地位推向了巔峰。此后,儒家思想衍生的 “王者法天”“行仁義,法先圣”“約法省刑”等主張逐步成為封建禮治的遵循。
儒家法思想的核心還顯見于 “德治”。從孔子、孟子到荀子、董仲舒,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相繼提出“為政以德”“道德齊禮”“教人以倫”“明德慎刑”等種種主張,始終都以“德”字為核心。經孔子后,孟子更是提出“人性本善”的觀點,認為社會違法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由為政者失德引起的,引導為政者應將德治作為法治思想的核心。見于《唐律疏議》中的“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是德主刑輔的總結性概括。后世儒家法思想普遍認為,相比于刑罰,德治更能從根本上對人的思想和動機加以教化,使之自覺地遵守社會道德,從而實現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
“人治”屬于儒家法思想的又一核心內涵。儒家法思想認為治世的最終落腳點還在于人,孔子提出“為政在人”的說法,認為為政者應不斷反省自身,將個人的行為歸結為令與行的關系,“身正令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其后,孔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正君而國定”的言論,進一步肯定為政者個人品行對國家風氣、社會風氣的決定性作用。孟子所言“先王之法”,意蘊效仿先王仁政的同時,依靠為政者個人權威大治天下。荀子的“法先王之法而法后王”之說,表面看起來是一個矛盾,實則是“圣王立法”的高度統一。從法哲學層面看,儒家之所以借以“圣人”的權威行“先王之法”,實則是為現實法律制度確立價值尺度,“無道之世”是違背先王人治的本質和世襲規(guī)律。
現代法治是指國家應以社會公民的意志和利益為出發(fā)點,制定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多數民眾需求的具有國家強制力的制度標準,從而對國家和社會發(fā)展及公民個體行為施以規(guī)范化治理。法治干預下的國家經濟、文化、政治等各項活動,以及社會民眾所涉及的基本生活領域都應嚴格以國家法律規(guī)定為標準,避免受到人情、非正當利益、權勢等干擾和破壞?,F代法治的形成發(fā)展與法治文化的傳承關系極為密切,“中華法系的禮法合治傳統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及特質,對其所處的社會變遷能不斷的‘適應性調整’”。[3]我國現代法治社會,文化價值的取向主要來源于傳統法治的時代化發(fā)展和轉換,因此,研究中國現代法治不可忽視傳統法治觀念和法律制度的影響。
現代法治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現代法治強調公民的權利意識和尊法守法意識。法律具有隱性和顯性相融合的強制性,其實施目的和作用力最終都指向公民個體。二是現代法治強調公民權利實現的現實性條件。全面依法治國視域下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既要法律規(guī)制,也同樣受到可靠的法律機制保護。這就要求科學立法、質量立法,推進立法制度不斷完善;嚴格執(zhí)法、司法公正,在現實生活中切實有效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三是現代法治主張以憲法為核心,法律部門齊全、協調共存。各法律部門之間具有清晰的調整特定社會關系的界限,盡量避免模糊地帶或交叉疊合領域,能夠基本滿足社會公共領域及公民個體之間的秩序維護。四是現代法治崇尚以人為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則要求所有公民都要在法律規(guī)制內活動,超越法律的特權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社會保障法的不斷豐富完善,意味著民生保護從制度層面逐步邁向法治高度,使之更加穩(wěn)定持久。五是現代法治追求科學的法治體系。除了具有法律體系以外,現代法治打造法治政府以實現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推行“德法并舉”以實現法治成本的最小化?,F代法治的基本內涵,既是對儒家法思想的取鑒,又是對其創(chuàng)新發(fā)展。
作為封建社會正統的儒家法思想之所以經久不衰,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能夠在不同社會階級之間謀求到了利益共識,從而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社會和諧。今天的法治社會建設是以良好的社會治理為出發(fā)點,需要從儒家的法思想中汲取思想精華。
孔子以仁釋禮,給古老的禮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價值;孟子禮義仁政,使禮法之治載以王道;荀子禮法一體,為秦漢之后政治法律制度設計了基本模式。儒家“禮”的本質屬性是“分”,即君臣上下、少長老弱、從業(yè)類分、家庭位分的等級名分?!盾髯印じ粐酚涊d,若“無君以制臣,無上以制下,天下害生縱欲”,如 “職業(yè)無分”“則人有樹事之患,而有爭功之禍矣”,無“夫妻之分”“則人有失合之分,而有爭色之禍矣”。荀子是儒家禮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以“分”首先確定權力歸屬,而后確定財產份額,宗法血親關系是其關鍵。在此基礎上,荀子釋禮為法,創(chuàng)立禮法一體論,使“非禮無法”“隆禮重法”成為儒家的傳統精神。俞榮根先生認為,“‘分’是荀子構想王道政治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官吏制度、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及有關法律規(guī)定的依據”。[4](p432)管窺儒家禮法思想體系,是基于其人性有惡基調,從而需要禮法來“絕惡于未萌”,規(guī)制權利義務的界限。禮法以維護既得利益、社會和睦為宗旨,以設定“分”為行為遵循,要求人們“克己復禮”,使禮法一體具備了“法”的意蘊。從現代法治視角觀之,“禮”是普遍認同的利益范式,通過長期教化可得以穩(wěn)固不易,但人性之惡可使之規(guī)則解禁,而“法”則可以為“禮”保駕護航,所謂“出禮則入刑”就是這個道理。撇開儒家禮法倡導的權力與財產來源的公平正義性,我們可以汲取其精神要義:其一,只要權益具有正當性、合法性,他人就不得侵害,否則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而這種法律須為良法且形成體系。其二,立法還權于民、易于運行,政府勤政為民、依法執(zhí)政,司法依法裁判、秉持正義。
儒家推崇“天道”“人道”,視人和人類所遵循的軌跡或規(guī)律為“天人合一”的道德意志,以此產生了“則天立法”的樸素唯物主義法思想。法來自天理天道,天的道德本體即為法的道德本源,人應順天,自然順法順德。盡管“君權神授,法自君出”與“圣人立法”的儒家立法思維模式在當代飽受詬病,但拋棄歷史的局限性,其“德法一體”思想仍然值得現代法治取鑒。儒家還以為,人性內心的善惡評判以及社會行為的是非辨別,都應具備明確的價值標桿,而“天道”在不斷進化,“人道”也應與此相適應積極追求道德制高點。由此看來,現代社會將法治作為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基本方式,關鍵在于法律能夠代表社會整體意志及其普遍遵循的道德準則。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道德不斷升華又會使以法律為核心的法治加速發(fā)展,法治的準繩始終離不開道德。這樣,立法主體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格,順于“人道”,崇尚核心價值觀,將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訴求作為立法出點。這也意味著,來自“善同”立法主體的法律與法治更具有權威性、普適性?!吨芤住は缔o傳》記載的“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制而用之謂之法”,說的就是立法者道德來源的合法性,不僅存于“天道”,而且取于“德夫”,這樣“制而用”才能善治。此外,民本主義是孔子倫理法思想的基本原則之一,“仁”在“德”中,“仁”是其思考法的價值指向和邏輯起點。《論語·衛(wèi)靈公》所言“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意指老百姓對于仁政的期待超越于水火,其憂民之心躍然紙上。天下本沒有“應然”的罪人,把犯罪歸責為“上失其道”是“仁”的體現。所以,要相信人、引導人,立法寬容,摒棄重刑??鬃用癖局髁x也是現代法治寬柔相濟、執(zhí)法為民的啟益。
儒家眼中的 “人治”,以遵從君主主義為前提,但強調民本位,這與法家的極端君主專制有所差異。孔子開創(chuàng)了仁學,提倡德政,而孟子把二者完美糅合,創(chuàng)立了較為系統的政治法律理論——仁政學說。仁政學說是孟子法思想的本源與內核,可以說,儒家之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仁政之法?!睹献印をv文公上》所言“用夏變夷”,主張華夏先進文明滲透落后民族和地區(qū),以實現“天下大一統”。既然天下漸為一家,執(zhí)政法度當然促使國泰民安、國強民富。而《孟子·盡心下》發(fā)出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呼喊,更是重民思想的精髓,這在君主政治法律制度日益盛行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實屬難能可貴,且對后世統治者及百姓政治法治思維都產生了較大的積極影響。與此相呼應,《孟子·梁惠王上》主張“民之為道”,只要物產得以確權,百姓生活就能得到基本保障,這對現代經濟立法維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不無啟益。此外,“明人倫”屬于孟子的治國理論,要求人遵從“五倫”,即父子、君臣、夫妻、兄弟、朋友等按照特定規(guī)則有序相處,維護家庭、國家的秩序穩(wěn)定。這種儒家“修齊治平”的王道政治思想匯集于《中庸》大作,雖然服務于正統體制意思明顯,但其教育人普遍遵循某些行為范式的本意,仍與現代法律精神、法治旨歸相吻合。而一旦有違行為范式,則提倡“明政刑”、“省刑慎罰”,通過“養(yǎng)民”而“富之”使人“知禮節(jié)”、“知榮辱”,“教而后誅”、“生道殺民”之刑罰是萬般無奈最后之舉?,F代法治重視宣傳釋法,一般教育與特殊教育相結合,少用慎用死刑,這與儒家法思想主張也是契合的。至于“為政在人”、“圣人立法”之說,前文已做闡釋,不再贅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斷推陳出新。儒家法思想被遵從、被研究了2000多年,尤其是近代以來把其置于“顯學”思想體系,諸多新觀點更是層出不窮。在現代法治情境下審讀儒家法思想,發(fā)掘其價值所在、轉換所指,是傳承弘揚中華文化、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現代法治以法律上的責權對等為理念,不會因為財產、性別等不同而憑借特殊身份地位攫取額外的社會資源、逃避法律責任,只要賤踏道德底線就應受到法律制裁。而儒家“禮法”中的因“名位不同”而“禮亦異數”的尊卑等級觀念,及成文法或習慣法中的所謂“親尊”位分觀,顯然與現代法治的公平正義及契約原則背道而馳。儒家“禮法”的現代法治性取鑒,“首先必須在正義觀念上實現從身份正義到契約正義的轉換與培育”,[5](p399)契約正義揭示法治演進的基本走勢,包括分配、實體與程序等三個方面。此外,“禮法”的本質是義務性本位,這與現代法治的權利和義務對等嚴重沖突,義務性本位的權利性轉換與強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法律倫理在法律心理層面上的導向。
儒家法思想異常關注道德教化,從人的精神靈魂著手,將道德他律轉化為道德自律,進而從根本上解決違法犯罪問題。孔子布道天下“有教無類”,鄙視“不教而殺”,認為人世間一切性惡都可以通過道德教化使之泯滅。他還認為,執(zhí)政者應成為道德上的表率,百姓應修身齊家提高自我修養(yǎng),共同追求道德至高境界,“導德齊禮”而“法勝私”。儒家浪漫的道德至上,因其時是典型的農耕社會,落后的生產力與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決定了法治經濟基礎的貧瘠。而現代法治是以快速發(fā)展的市場經濟為背景,社會成員的勞動價值、利益訴求差異巨大,道德水平也參差不齊,完全依賴道德的力量凈化社會環(huán)境已無可能。因而,在強調道德是基石的同時,把成熟的道德規(guī)范上升為法律即道德法律化,已是現代法治的一個趨向。
“正君”是儒家法思想中“人治”的高度概括,所謂“法先王之法”、“圣人立法”的核心思想亦是如此。通過“正名”首先實現統治階級的合法性,進而導出 “為政在人”、“賢人政治”、“明政刑”等法制觀。這種“治人”重于“法治”的儒家“人治”思想,與現代法治是體現人民的意志不相適應,執(zhí)政者、立法者、執(zhí)法者都需要充分傾聽人民的心聲。總而言之,縱使在我國傳統法治文化中富含積極意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落后的、不符合當代人民需求和習慣的形式或表達方式”。[6]我們可以以歷史視角研究“人治”的“合理性”,卻需要從現實出發(fā)創(chuàng)新轉化儒家法思想的總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