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周禮》學的內容、流派和發(fā)展階段

2020-02-25 11:08丁進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8期
關鍵詞:名物周禮學者

丁進 楊 化 坤

(1.湖南大學 岳麓書院,湖南 長沙 410082;2.安徽財經大學 文學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周禮》無疑是中華制度文明思想標志性成果。從西漢河間獻王發(fā)現(xiàn)《周官》到今天,《周禮》研究已經長達兩千一百多年,碩果累累,《周禮》學儼然成為專門之學。但是,《周禮》研究有哪些基本內容和研究類型?出現(xiàn)了哪些流派?……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xiàn)一部系統(tǒng)介紹《周禮》研究理論、方法、成果的專著(1)自清以來,有數(shù)部以“周禮學”命名的著作,其中清人沈夢蘭、王聘珍各有《周禮學》一部傳世,但二書均延續(xù)傳統(tǒng)注疏體例,補充、證明或糾正注和疏,非理論專著。晚晴時期學制改革,出現(xiàn)了胡玉縉的《周禮學》、羅獻修的《周禮學》等一批課程講義類著作。這類著作受當時條件限制,尚未達到為學科建立理論體系的高度。,也沒有出現(xiàn)一部《周禮》學通史著作介紹《周禮》學的發(fā)展軌跡。對《周禮》學及其發(fā)展史進行總結已經成為學術界一項使命。我們總結《周禮》學史發(fā)現(xiàn),兩千多年的《周禮》學形成知識研究、義理研究和應用探索三大內容,出現(xiàn)了傳注學、義疏學、義理學和考據(jù)學四大研究流派。

一、《周禮》知識研究

歷代學者在《周禮》一書的知識性闡釋方面耗費了大量心血,他們的闡釋進一步構成《周禮》學史演進的主體軌跡,由此形成《周禮》學第一大內容——《周禮》知識研究。

《周禮》知識研究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名物詞訓詁,二是普通詞匯訓詁,三是制度解說。但在實際研究中,名物詞訓詁和普通詞匯訓詁沒有必要刻意分開,我們統(tǒng)稱為名物訓詁研究。由于時代久遠,漢代以來讀者難以辨別這些《周禮》名物詞所指,歷代學者為減輕《周禮》閱讀難度,對這些名物詞作了訓詁和描述性解釋,這一類研究成果構成《周禮》名物訓詁發(fā)展的基本軌跡?!吨芏Y》名物訓詁研究奠基于兩漢之際的杜子春,鄭興父子、賈逵、馬融有所發(fā)展,而鄭玄是《周禮》名物訓詁學的集大成者。此后歷代學者大多在鄭玄注的基礎上做一些修補工作。至清人孫詒讓作《周禮正義》,全面吸收了鄭玄以來歷代學者特別是乾嘉學派的研究成果,詞義辨析細致入微,將《周禮》名物訓詁學又推進一步。

制度解說是指對《周禮》中的王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多方面治國方略的闡釋?!吨芏Y》制度包含在各職官的職文中,職官職能縱橫交錯,通過官職、官屬、官常、官法、官聯(lián)、官成、官計、官刑這“八職”體現(xiàn)出來,經文背后所蘊藏的制度和知識十分龐大。秦漢以來,讀者對這些制度背景已經相當陌生,因而揭示和闡釋這些制度及其相關名物知識成為《周禮》學的首要任務。

《周禮》研究中的名物訓詁和制度解說問題是《周禮》知識之學的核心問題,也是歷代學者研究最深入的問題?!吨芏Y》制度知識的解說遠沒有完成,解說者的解說也成了后人研究的對象。例如杜子春、鄭司農、鄭玄的解說成為唐人賈公彥的研究對象,而賈公彥的解說與之前漢、唐學者的解說又成了宋元以來學者的研究對象。由于學者對于《周禮》經文所涉及的名物詞語的把握不能一步到位,加上歷代學者問題意識也有差別,有對有錯。這樣,歷代學者關于《周禮》知識之學形成典型的累積狀態(tài),有明顯的層級性,構成嚴密的知識演進的譜系。

歷代學者在《周禮》知識學研究方面多有建樹,尤其是乾嘉以來的學者,這一類成果非常突出,涌現(xiàn)出一大批名著,例如《周禮祿田考》《九谷考》《周禮井田譜》《九旗古義述》《畿內授田考實》《周禮軍賦說》《溝洫疆理小記》等。進入現(xiàn)代,隨著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興起,學者從多個學科切入研究《周禮》制度問題,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周禮》制度研究再次進入繁榮期。有些學者利用出土的西周文獻作對比研究,為《周禮》學研究開拓了新路徑。楊筠如的《周代官名略考》[1]、郭沫若的《周官質疑》[2]49-81、斯維至的《兩周金文所見職官考》[3]、徐宗元的《金文中所見官名考》[4]等豐富了《周禮》官制官職研究成果。20世紀80年代,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對西周金文中的職官制度作了客觀的系統(tǒng)的研究,成為此類研究的集大成者[5]1-143。此外,金文職官研究向二級、三級職官深入發(fā)展,例如黃然偉《殷周青銅器賞賜銘文研究》[6]112-196、陳漢平《西周冊命制度研究》[7]175-219等一批著作從西周冊命金文視角研究西周職官,對于《周禮》職官制度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而劉興均、黃曉冬《三禮名物詞研究》等利用當代語言學理論并吸收了甲骨文、金文研究成果和當代詞匯學研究成果,對《周禮》名物詞作了系列研究[8]223-682。此外還出現(xiàn)了一批碩士、博士論文,專門研究《周禮》詞匯(2)此類成果非常豐富,今僅舉近年數(shù)例:劉琳《〈周禮·秋官〉訓詁研究》,蘇州大學2018年碩士論文;田飛《考工記工藝動詞研究》,重慶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安甲甲《周禮車馬類名物詞考》,西北師范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景倜然《周禮樂器類名物詞研究》,山西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程偉《周禮鄭注雙音詞研究》,魯東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這些研究形成《周禮》名物訓詁學在當代的新形態(tài)。

二、《周禮》義理研究

《周禮》可以視為先秦時期的百科全書,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思想文化。歷代學者對《周禮》思想進行發(fā)掘,他們的研究形成了《周禮》學研究的第二大內容,這就是《周禮》義理研究,主要表現(xiàn)為對《周禮》思想內容的關注。《周禮》包含一套職官制度,這套制度包括六典、八法、八則、八柄、八統(tǒng)、九職、九賦、九式、九貢、九兩等核心內容?!吨芏Y》義理學研究這些規(guī)定背后的意圖,試圖從龐大的職官體系中抽象出這些規(guī)定的思想意蘊。從整體上看,《周禮》義理學研究《周禮》一書的經世濟民思想。從細部看,還可以分為《周禮》政治思想研究、《周禮》經濟思想研究、《周禮》法制思想研究、《周禮》賦稅思想研究、《周禮》軍事思想研究、《周禮》土地思想研究、《周禮》教育思想研究,等等。

《周禮》職官設置蘊含著十分深刻的政治思想?!吨芏Y》五官《序官》篇都有“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之句,這就是《周禮》學著名的“十六字總綱”。“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就是立官為民?!傲⒐贋槊瘛敝械摹氨C瘛币馓N具有積極意義。如何實現(xiàn)“立官為民”?一部《周禮》,無人不在組織中,無人不在職業(yè)中?!吨芏Y》給所有人安排了“組織”。這個組織沒有奴隸與奴隸主之分,只有官、民之別。官是從事管理職業(yè)的人,民是從事生產和服務的職業(yè)人。人人都有活著的權力,人人都有從事生產或管理的權力和義務。這里不是“物盡天職,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而是人盡其能、地盡其力、物盡其用的人道法則。

《周禮》一書也蘊含著豐富的經濟思想。全書充滿均衡性和可持續(xù)性的追求,具體表現(xiàn)在資源利用的適度性、生產數(shù)據(jù)配給的公平性、利益分配的普惠性方面。例如對于樹木采伐、狩獵、捕魚實行休禁期制,對于貧瘠土地實行休耕制,對于上中下三等土地實行調劑制,對于兵役、徭役實行輪換制,對于勞動力使用實行互助制等。《周禮》主張維持人與自然之間的均衡,財富的均衡,組織的均衡,是典型的均衡主義經濟學。古今學者從中發(fā)掘出了豐富的經濟思想。盡管如此,包含在《周禮》中的賦稅思想、貨幣思想、消費思想、財政思想、朝貢思想、俸祿思想、會計思想、審計思想、市場管理思想仍然有待深度發(fā)掘。

《周禮》一書還蘊含著獨具特色的軍事思想?!吨芏Y》軍事思想最大特點是寓兵于民?!吨芏Y》中天子六軍有建制而無常備軍隊,士兵與農民一體,鄉(xiāng)遂組織與軍事組織一體,軍事將領與鄉(xiāng)遂職官一體。農業(yè)生產時候只有民,沒有兵。農閑時候則從鄉(xiāng)遂基層抽調農民參加軍事訓練。作戰(zhàn)時各鄉(xiāng)職官率領本級組織內民眾帶上裝備,組成各級作戰(zhàn)單位,匯集到指定地點,聽從大司馬指揮。《周禮》軍事思想對歷代軍隊建設都有影響,其中的軍事裝備思想、軍事訓練思想、軍事組織思想等仍然有許多東西值得進一步發(fā)掘。

《周禮》同樣蘊含著豐富的法律思想。教育在先、有罪必懲、重在改正、有冤能伸是《周禮》法律思想的主要特色。懲罰不是目的,防范犯罪才是目的。因此《周禮》各級官員都有“讀法”的責任,越到基層,一年之內“讀法”的次數(shù)越多。我國古代在法制建設和刑罰實施中對《周禮》一書多有參考,其中的法律思想今天仍然值得研究。

《周禮》一書的文化思想也十分豐富,這方面的研究內容包括祭祀思想、禮樂思想、教育思想、民俗思想等等,雖然古今學者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周禮》思想學研究成果絕大多數(shù)以短篇論文、書信的形式收入作者的文集中,到清人編《四庫全書》,這些成果大多放在集部,只有一小部分以學術專著的形式出現(xiàn),如李覯的《周禮致太平論》、葉時的《禮經會元》、鄭伯謙的《太平經國書》等。

《周禮》義理學研究在東漢就已經萌芽,一直潛隨《周禮》學的發(fā)展,到北宋開始爆發(fā)。在當代,《周禮》義理學研究出現(xiàn)新變化。當代學者從現(xiàn)代學科視角切入《周禮》的義理研究,有從國家治理視角切入的(3)例如:章麗瓊、黃樸民《〈周禮〉中的“禁”:一種國家對社會管理模式的建構》,《浙江學刊》2016年第6期;孫燕杰《〈周禮〉內部牽制的思想與現(xiàn)代內部控制的關系》,《審計月刊》2007年第4期;周執(zhí)前《〈周禮〉中的城市管理的制度文化與經學構想》,《求索》2006年第9期;趙夢涵《論〈周禮〉的治國方略》,《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1期;等。,有從資源和生態(tài)管理視角切入的(4)例如:陳業(yè)新《〈周禮〉生態(tài)職官考述》,《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6期;韓曉燕《〈周禮〉自然資源管理思想淺論》,《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07年2期;孫瑞《周禮中版圖文書制度與人口、土地資源管理探析》,《人口學刊》2003年3期;楊霞蓉《略論周代的山林管理》,《學術月刊》1997年11期;等。,還有從經濟學角度切入的(5)例如:朱紅林《〈周禮〉中的契約及其反映的商業(yè)關系》,《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湯標中《〈周禮〉中的糧食經濟思想》,《商業(yè)研究》2001年第5期;李秀麗《試析〈周禮〉的市場管理思想》,《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1年1期;丁孝智《〈周禮〉商業(yè)經濟思想探微》,《社會科學動態(tài)》1997年1期;等。。這些研究可以視為《周禮》義理學在當代的延續(xù)。當代《周禮》義理學研究的意義不僅僅在于“釋中國”,還在于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支撐,其研究成果還可以為今天我國參與全球治理制定“中國方案”提供思想資料。

三、《周禮》應用研究

《周禮》被發(fā)現(xiàn)后,河間獻王將它獻給西漢王朝,卻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西漢末年,劉歆、王莽試圖以《周禮》《尚書》《孟子》等文獻的思想資料為依據(jù)實行社會變革,開創(chuàng)了將《周禮》用之于社會改革的先河。此后歷代都有學者和政治家依據(jù)《周禮》一書對職官設置、土地制度、賦稅制度、祭祀制度、輿服制度、禮樂制度進行改革設計。在民間,一些鄉(xiāng)紳利用《周禮》完善宗族制度和風俗規(guī)章民約。《周禮》應用研究成果大多零星地保留在奏章、詔書、律令、鄉(xiāng)規(guī)民約和相關史志等文獻中。《周禮》應用研究雖然在《周禮》學術史上不占主導地位,但就對社會的直接影響來說,無疑超過了名物訓詁學和義理學。

《周禮》曾遭漢武帝的冷遇,但北朝之后卻受到許多帝王和政治家的重視。中國歷代王朝建設對《周禮》都有參考。利用《周禮》一書制定治理國家方案與措施以及對官制改革方案和措施的分析研究是一門實踐性學問,其學術旨趣與知識學和義理學研究有明顯的區(qū)別?!吨芏Y》的應用研究范圍十分廣泛,例如對歷代《周禮》官制體系、爵位俸祿制度、禮樂制度、土地制度、賦稅制度、軍事制度借鑒性質的研究。其中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還是《周禮》的職官思想、經濟思想和軍事思想用之于社會改革的研究。

王莽無疑是《周禮》應用學研究的第一人,也是綜合運用《周禮》思想對社會實行全面改革的第一人。王莽的所謂“托古改制”,對《周禮》制度進行了融合吸收,如以“九賜”為主的官僚制度,以郊祀天地為主的禮樂制度,以封爵制域為主的封建制度,以設官分職為主的職官制度,以王田為主的土地改革制度,以五均、賒貸為主的經濟制度等。這些所謂改制,對《周禮》都有參考。雖然王莽托古改制的失敗對《周禮》聲譽打擊不小,但這仍不失為《周禮》應用研究的一個重要命題。

西漢朝廷官制由丞相、太尉、御史組成最上層官僚機構,再由太常、光祿勛、衛(wèi)尉、廷尉、太仆、宗正、大鴻臚、大司農、少府這九卿組成次級權力機構,這種三公、九卿官制成為隋唐以前主流官制。到西魏、北周時期,宇文泰試圖改變這個職官體系,他委托蘇綽、盧辨等依據(jù)《周禮》建六官制度,由宇文泰發(fā)起的官制改革最終獲得實行。后來隋文帝對北周六官制再作改革,終于建成三省六部制,這個官制改革成果對唐以來中國社會產生重要影響。北周、隋唐官制改革的成功經驗也是《周禮》應用研究的重要命題。

王安石是政治家,也是經學家。作為經學家的王安石,《周官新義》是《周禮》義理學的代表作。作為政治家,王安石的熙寧變法對《周禮》參考尤其多,王安石變法與《周禮》的關系也是《周禮》應用學的重要問題。如熙寧變法中“保甲法”對《周禮》鄉(xiāng)遂“九兩系民”思想下的比閭、什伍制度的參考;市易法、青苗法對于《周禮·泉府》的參考等。王安石變法的經驗教訓及其與《周禮》的關系同樣是《周禮》應用學的重要命題。

中國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國政權,建國、建軍、土地、組織思想雖然龐雜,前后期多有變化,但從中不難看出這些制度設計對《周禮》的借鑒。太平天國是一個失敗的政權,該政權對于《周禮》思想的吸收及其教訓也是《周禮》應用學不能回避的命題。

除了歷代王朝在官制上借鑒《周禮》外,民間對《周禮》的借鑒是《周禮》應用學研究不可回避的對象,《周禮》深刻影響了中國基層社會的家族、村社生活,在基層婚姻、繼承權、民間教育、民間獎懲等多個方面都有廣泛的影響,但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

《周禮》在歷代的應用有成功,也有失敗。研究《周禮》應用于社會變革的經驗和教訓,成為當今《周禮》應用學研究的重要問題。

四、《周禮》學的流派

從西漢中期開始到魏晉時期,學者的主要任務是讀懂《周禮》,研究成果多在《周禮》的文字訓詁和名物制度解說上,著作大多以傳、注命名,如馬融的《周官傳》、《漢志》中的《周官傳》、鄭興的《周官注》、鄭眾和賈逵各自所作的《周官解詁》、鄭玄的《周禮注》、王肅的《周官注》、干寶的《周禮注》等。以上成果都是對《周禮》經文的研究,成果形式或稱“傳”或稱“注”,因此我們稱之為“《周禮》傳注學派”。

從南北朝到隋唐,《周禮》研究發(fā)生了重要變化,學者的研究范圍擴大了,不僅研究《周禮》經文,還研究歷代學者對于《周禮》的研究成果,他們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稱“義疏”,或單稱“疏”。這是《周禮》研究的第二大學派,我們稱為“《周禮》義疏學派”。

從北宋王安石開始,《周禮》研究發(fā)生重要轉型:從漢唐對《周禮》原義的闡釋轉變?yōu)閷Α吨芏Y》蘊含思想的發(fā)掘。前者指向文本本身,后者指向社會運用;前者向內,后者向外;前者探索本來如此,后者探索應當如此。我們將王安石以下追求《周禮》思想意蘊的研究稱為“《周禮》義理學派”?!吨芏Y》義理學派典型的著作形式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隨經說義,即按照經文次序,先列經文,再于經文之下列出自己的解說,如王安石的《周官新義》、王昭禹的《周禮詳解》。另一類依經說理,即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周禮》命題,作自由發(fā)揮,如李覯的《周禮致太平論》、葉時的《禮經會元》、鄭伯謙的《太平經國書》。這一類著作并不特別在意經文的校勘與訓詁,注重的是經文思想內涵的發(fā)掘以及歷代遵循與違背《周禮》的經驗教訓。這是漢唐時代不曾有過的研究范式。這些研究以發(fā)掘《周禮》的思想價值為主,是對《周禮》義理的闡發(fā),成果形式多為論說。這是對《周禮》研究的創(chuàng)新,屬于宋明《周禮》學研究的典型樣式。

《周禮》研究發(fā)展到清乾嘉時期,研究樣式又發(fā)生變革。以惠棟、戴震為首的學者不滿足于《周禮》義理學派的鑿空游談,他們研究《周禮》講究證據(jù),或從文字構造、詞義辨析、讀音、版本目錄的比較中找到《周禮》經文本義的證據(jù),或從古籍中輯佚前人舊說、圖譜,由此,一種新的《周禮》研究學派興起,我們稱這種研究類型為“《周禮》考據(jù)學派”。經段玉裁、王引之以至孫詒讓,《周禮》考據(jù)學派取得杰出成就,總體水平超越漢唐,孫詒讓所作專著《周禮正義》成為古典《周禮》學總結性巨著。

至于《周禮》的應用研究雖然深入到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影響之深、之廣,以上四大學派都不能比擬。但歷代政治家在國家治理中對于《周禮》一書的借鑒性研究成果主要體現(xiàn)在他們的治國方案、奏章、書信中;而民間學者的借鑒性研究成果主要體現(xiàn)在他們制定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宗譜、家訓、日書中。這些研究沒有師承,沒有流派,更沒有理論的建立和方法的自覺,因而沒有產生學派。

五、《周禮》學史的分期

一部《周禮》學史就是一部讀懂《周禮》的歷史,是一部關于這部典籍知識的解說史,同時又是《周禮》思想內涵發(fā)掘史和用之于社會改革的實踐史。以上三個方面研究的演進構成《周禮》學史發(fā)展的軌跡?!吨芏Y》學在這三個方面的興衰構成《周禮》學史的分期,我們分別稱之為漢晉傳注學時期、隋唐義疏學時期、宋明義理學時期和清代考據(jù)學時期。

從西漢河間獻王發(fā)現(xiàn)《周官》到東晉干寶作《周禮注》是《周禮》學第一期。主要學術特征是力求發(fā)現(xiàn)《周禮》文本本義。以河間獻王整理《周官》為起點,中間有劉歆父子校書撰寫的《周官敘錄》,有劉歆以及民間學者對《周禮》的研究,有錄入《漢書·藝文志》中不知名學派撰寫的《周官傳》四篇,有杜子春、鄭興、衛(wèi)宏、鄭眾、賈逵、馬融、鄭玄、王肅、干寶等分別撰寫的《周官解詁》或《周官注》。這些著作只有鄭玄的《周禮注》完整地流傳下來,杜子春、鄭興、鄭眾的《周禮》學因鄭玄的引用而部分流傳下來,由于這些著作的主流名稱為“傳”和“注”,我們稱之為“漢晉傳注學時期”。

從南北朝到李唐,學者不但研究《周禮》經文,還研究以鄭玄為主的注文,他們的研究成果往往以義、疏命名。如列在《隋書·經籍志》中沈重的《周官禮義疏》四十卷,無名氏《周官禮義疏》十九卷,無名氏《周官禮義疏》十卷,無名氏《周官禮義疏》九卷等。到賈公彥作《周禮疏》,“漢唐注疏之學”終于達到高峰。這一段時間內,學者《周禮》研究的主流成果多為“疏”或“義疏”,因此我們稱之為“隋唐義疏學時期”。

從北宋到明末,《周禮》學的主流研究類型是義理學,我們稱之為“宋明義理學時期”。這一期還可分出兩宋和元明兩個階段。其中兩宋是《周禮》義理學的鼎盛時期,也是《周禮》學的繁榮期,杰出學者眾多,研究成果豐富,是《周禮》學研究的黃金時代。兩宋《周禮》學著作十分豐富。史志著錄多達一百二十種,流傳到今天的有二十二種。此外,宋人還有大量單篇文章涉及《周禮》。元明時期的主流還是義理學,但一些學者開始從事《周禮》圖譜的研究,對于清代樸學的產生作了鋪墊。

到了清朝乾嘉時代,學者不滿于宋明《周禮》學對《周禮》義理學的過度闡發(fā)而忽略了作為義理存在基礎的文字、名物制度研究,興起了以文字、音韻、訓詁、制度和版本目錄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考據(jù)之學。這種考據(jù)之學看似對漢唐傳注、義疏之學的回歸,實際上是對漢唐《周禮》傳注學和義疏之學的繼承和發(fā)展,我們稱之為“清代考據(jù)學時期”。

從漢晉傳注學開始,經過隋唐義疏之學,到宋明義理之學,再到清代考據(jù)之學,《周禮》學研究呈現(xiàn)典型的“螺旋式上升運動”。孫詒讓之后,古典《周禮》學終結,《周禮》研究進入現(xiàn)代《周禮》學時期。

猜你喜歡
名物周禮學者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張滿菊 周禮平作品選
周禮與儒學的機理
“瓟斝”與“點犀”新解*——兼論中國典籍中名物詞的英譯
《<詩經·國風>風物考》
學者介紹
《周禮》大宰九式研究
葉適門人孫之宏及其《周禮說》考述
朝阳市| 蕉岭县| 龙口市| 敦煌市| 龙江县| 育儿| 博湖县| 云梦县| 柳林县| 宁乡县| 长顺县| 普兰店市| 翁牛特旗| 盐源县| 平利县| 桐城市| 高淳县| 普兰店市| 建德市| 昆山市| 双鸭山市| 云霄县| 将乐县| 黄山市| 崇信县| 曲松县| 莱西市| 阿克陶县| 汕尾市| 石河子市| 孝昌县| 延川县| 邳州市| 湖口县| 万载县| 平顶山市| 广宗县| 温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千阳县|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