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玉娟
摘要:各國教育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的21世紀,特殊教育仍然是類別教育中的短板。AR技術的出現(xiàn)為特殊教育的發(fā)展帶來新的曙光,其中AR技術應用到特殊教育中的價值取向經(jīng)歷諸多變遷,逐漸趨于能力本位、公平化、融合化、多元化。盡管AR技術應用于特殊教育在實踐中有諸多困難,但是社會發(fā)展需求(外在動因)、特殊教育發(fā)展的需求(內在動因)、AR技術本身于特殊教育的可行性(技術動因)、特殊人群的利益訴求(價值動因),成為AR技術應用于特殊教育的動力機制。未來AR技術應用到特殊教育中的價值選擇,應當堅持人文關懷與行動支持并重;遵循教育規(guī)律,堅持多元價值取向;科學決策,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關鍵詞:AR技術;特殊教育;價值取向;實踐困難;動力機制;理性選擇
中圖分類號:G76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8454(2020)02-0007-06
在各國教育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的今日,特殊教育仍然是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AR技術的出現(xiàn)為特殊人群的教育帶來新的曙光。AR是將現(xiàn)實世界的物理環(huán)境與增強現(xiàn)實計算機生成的圖像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種混合的現(xiàn)實世界,使得周圍真實世界的信息變得交互、數(shù)字化可用[1]。技術與教育的結合,也為特殊人群的教育相關事業(yè)開拓了新的篇章。筆者基于國內外的文本,梳理并分析了AR技術應用于特殊教育中的發(fā)展脈絡與重要價值取向變遷,并提供相關建議。
一、AR技術在特殊教育中應用的價值取向變遷
自AR技術在特殊教育中應用以來,從微觀(個人)、中觀(教育機構/學校)、宏觀(社會)等層面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AR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更趨向于能力發(fā)展、融合/全納教育、特殊人群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價值取向。
1.從缺陷補償?shù)侥芰Πl(fā)展
在微觀層面——個人中,AR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開始只是簡單地針對特殊人群的某項缺陷進行缺陷補償。但是面對特殊人群全面發(fā)展的需求,AR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逐漸發(fā)生了顯著變化,不僅是對特殊人群的生活自理方面,而且在科學知識學習、社會適應方面都有著促進作用。
(1)生活自理能力
特殊教育領域因其受教育者的特殊性,有一項特殊的教育目的: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國外一款支持認知障礙兒童自主生活訓練的多模式互動教育游戲——“家庭游戲”中,學習者通過與游戲的多模式互動,學習如何避免不適當?shù)幕蚍乐刮kU的行為[2]。除了規(guī)避危險行為外,AR技術也能夠幫助特殊人群培養(yǎng)其他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對于正常人來說,室內環(huán)境是易于行走的,但是對于特殊人群來說遠非如此。面對這種現(xiàn)狀,有學者嘗試通過AR技術來幫助特殊人群,讓他們學會在室內環(huán)境自己尋找物體[3]。但僅僅是簡單的規(guī)避危險動作、尋找物體是遠遠不夠的,有學者提出基于AR技術的“智能住宅”,所謂“智能住宅”,是輕度/中度認識障礙的患者在AR技術的幫助下,學習如何在住宅內定向、自主規(guī)劃路線,防止外人的闖入。在方便特殊人群生活的基礎上,AR技術更著力于幫助特殊人群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2)科學知識能力
AR技術也開始關注特殊人群的科學知識學習,并且覆蓋的知識領域越來越廣泛。有學者在研究AR技術在輔助智力障礙學生科學教育的可能性時,發(fā)現(xiàn)AR技術是可行的[4]。另外有研究表明:AR技術不但能促進患有學習障礙癥的學習者的單詞識別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還能改善其注意廣度,增強學習興趣[5]。在幫助特殊人群教育的過程中,AR技術的應用模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較為廣泛的就是游戲互動模式。不論是針對智力障礙學生的識字教學活動[6],還是面向其他特殊學習者的數(shù)學教學活動[7],都可以用基于AR技術的游戲來開展,并且教學成果較為理想。
(3)社會適應能力
對于特殊人群來說,要在主流社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除卻自身科學知識、生活自理能力的發(fā)展之外,必然要發(fā)展社會適應能力。例如通過AR技術幫助特殊人群學習找路標,不論對于低視力者還是智力障礙的學習者[8],實驗表明都是可行的。韓國一項研究對低視力人群在行走過程中遇到障礙的情況進行了深入訪談,發(fā)現(xiàn)樓梯、建筑入口、護柱、人行道障礙和人行橫道是他們在戶外散步時最困難的地點,研究者提出通過基于AR技術的視覺工具幫助下的學習,讓視力較差的學習者在戶外散步時能更清楚地識別周圍環(huán)境[9]。邁出家門的一小步、簡單地尋找路標并與外界進行交流,這些看似簡單的事對于特殊人群來說往往存在著很大困難。有研究表明,通過基于AR技術的輔助工具的學習,自閉癥患者的社交退縮得以改進[10],語言障礙患者的溝通困難問題也得以改善[11]。盡管AR技術提升特殊人群的社會適應能力難度較大,但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社會適應意味著特殊人群面對的是整個社會,要解決的問題結構會更加復雜,為此AR技術將扮演越發(fā)重要的角色。
2.從隔離教育到融合/全納教育
以往的教育將特殊人群隔離出來,使得特殊人群失去了接觸主流社會的機會,不利于特殊人群的發(fā)展。在中觀層面——教育機構/學校中,面對特殊人群的教育問題,AR技術的價值取向經(jīng)歷了從“隔離”到“融合/全納”的轉化。教育機構積極地通過AR技術創(chuàng)建更加適合特殊人群的評估機制、重構教育資源、對教師進行培訓。
(1)評估機制的個別化
信息化教育中的個性化教育宗旨是指:①教學必須遵重個性的自主性。②把個性的獨特性與“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加以區(qū)分。③充分發(fā)揮受教育者的創(chuàng)造性[12]。個性化教育是未來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大趨勢,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特殊教育領域如若想實現(xiàn)個性化教育,就要實現(xiàn)個別化教學,需要了解個體的獨特性。近期,合肥幼專特教教研室聯(lián)合RealMax集團開發(fā)了一款名為“星星寶貝”的AR教育評估平臺[13]。此平臺旨在更全面、更準確地了解自閉癥兒童的特征與特殊需要,平臺的評估結果將是為自閉癥兒童制定個別化教育方案的重要依據(jù)。
(3)融合化
全納教育提出了改革普通教育的兩大方針,即平等化和多樣化。教育平等主張取消特殊學校(目前的國際趨勢是特殊學校在數(shù)量上大幅度減少),在普通教育中盡可能地減少特殊學生被排斥[27]。筆者認為AR技術在特殊教育領域的應用,為融合/全納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進一步促進了教育平等與多樣化。一方面,學校具備培養(yǎng)多樣化學生的能力,使得特殊人群通過融合教育回歸主流社會,即教育平等。另一方面使得普通學校也具有多樣化的功能,接收的學生種類更加多樣化。
(4)多元化
現(xiàn)代教育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fā)展觀的本質和核心,貫穿在各個領域,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特殊教育的以人為本,即重視受教育者的自身特征,通過教育使其完成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AR技術在特殊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極大程度上豐富了特殊教育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AR技術在特殊教育領域應用的過程中,極大程度上發(fā)揮特殊人群的主體性,尊重特殊人群與普通人群、以及不同類別的特殊人群之間的差異。正是這種對差異性的充分考慮與尊重,AR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愈發(fā)多元化。
2.AR技術在特殊教育中應用的實踐困境
AR技術與特殊教育相結合有其必然性與可行性,但是,不夠成熟完善的新興技術應用于紛繁復雜的特殊教育,有著很多的實踐困境。
(1)特殊人群的缺陷不盡相同且種類繁多
在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準當中,將特殊人群的類型分為視力殘疾、 聽力殘疾、言語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其中每類殘疾按其程度分為1-4級[28]。其他健康障礙有自閉癥、外傷性腦損傷、發(fā)展遲緩等。面對種類如此繁多的特殊群體,要想通過AR技術的應用達到教育的公平化、個別化是很困難的。
(2)實踐受經(jīng)濟、教育觀念限制
AR技術應用于特殊教育,受到來自經(jīng)濟、教育觀念的限制。具體表現(xiàn)在:①AR產(chǎn)品價格昂貴。目前AR技術的主要顯示設備種類很多,可以是PC機、iPad、智能手機等,也可以是智能眼鏡、無線腕帶等。聽力障礙的學者在學習過程中較為滿意的風險情感感知設備與通知輔助設備是智能手機,較為滿意的傳遞方式是基于視覺的[29]。智能眼鏡等設備在特殊人群的教育中受到普遍歡迎,但因其價格高昂,無法普及。②特殊人群的教育事業(yè)受重視程度不夠。很多人持有這樣的觀念:對于特殊人群來說,更需要做的是健康恢復工作,教育屈居次要地位。這就導致特殊人群的受教育機會受到限制,也是AR技術在特殊教育領域中應用的實踐困難之一。
(3)保障體系不完善
AR技術作為新興技術,受到社會大眾的普遍關注,但是真正的AR普及時代尚未到來,“AR+教育”缺乏實施的保障。2017年美國國會議員為實施“AR+教育”提供保障一事,宣布成立一個“關于虛擬、增強和混合現(xiàn)實的國會小組(Congressional Caucus on Virtual, Augmented and Mixed Reality)”[30]。與此同時,倡導沉浸式技術的部門可以通過與小組成員溝通,從而在新興問題上產(chǎn)生直接影響。盡管很多國家大力支持AR技術的發(fā)展,但是AR技術目前皆處于嘗試階段,技術本身還在不斷的改進中,其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缺乏完善的保障體系。
3.AR技術在特殊教育中應用的動力機制
盡管AR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有很多實踐困境,但是來自諸多方面的動力推動著其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面對不成熟的新興技術與情況復雜的特殊教育領域,社會的發(fā)展、特殊教育的發(fā)展、特殊群體的利益訴求等明確了AR技術在特殊教育中應用的需求。
(1)外部動因: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
特殊教育是推進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是殘疾人生存權和發(fā)展權的重要體現(xiàn)和保障,許多國家都把殘疾人教育視為彰顯公平、人權、正義的社會價值體現(xiàn)[31]。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特殊教育逐漸被重視,科學技術與特殊教育的結合切合了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2)內部動因:適應特殊教育發(fā)展需求
保障特殊人群的受教育權,是推進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特殊教育的發(fā)展,除卻讓特殊人群接受日常來自于社會的人文關懷之外,還需要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特殊教育的“特殊”之處在于受教育者的特殊,要發(fā)展特殊教育,需要從受教育者角度出發(fā),力爭為特殊人群提供個別化教學。教育環(huán)節(jié)中所需要的資源、對受教育者的評估機制、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都是可以在科學技術的輔助下得以提升的。
(3)價值動因:特殊群體的利益訴求
對于特殊人群來說,在受教育、享受社會福利、爭取就業(yè)等方面應該和正常人一樣。我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在《2017年中國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中,將殘疾人相關事業(yè)分為11類:康復、教育、就業(yè)、社會保障、扶貧開發(fā)、宣傳文化、體育、維權、組織發(fā)聲、服務設施、信息化建設[32]。特殊教育與技術相結合的發(fā)展,關系到很多利益群體。經(jīng)過了“忽視”到“重視”“隔離”到“融合”的過程,相關的政策制定、輿論導向、學術爭論不同于以往,特殊人群的事業(yè)受到了重視,這是特殊群體的利益訴求。
(4)技術動因:AR技術應用于特殊教育的可行性
AR技術是將虛擬對象與現(xiàn)實世界合并在一起,支持真實世界,而不是用合成環(huán)境替代[33]。AR技術是一種實時地計算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應圖像的技術,這種技術的目標是在屏幕上把虛擬世界套在現(xiàn)實世界并進行互動。AR技術有以下特點:真實、連續(xù)的情景帶入,實時的人機交互,泛在化的資源獲取。綜合上述特點,使得AR技術在特殊教育領域中具有可行性,具體體現(xiàn)在這幾點:①在心理上為患者和外界的直接溝通提供緩沖。②行為上鍛煉患者的一些基本能力。③為真實外界的交互做基礎。綜上分析,AR技術在特殊教育領域中是可行的,技術的發(fā)展與可行性促進了其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
三、特殊教育中AR技術應用的價值選擇
1.人文關懷與行動支持并重
AR技術應用于特殊教育,基本目標是鍛煉特殊人群的基礎能力,實現(xiàn)自我價值,幫助特殊人群回歸主流社會。關于以往技術結合特殊教育的研究,筆者認為存在兩個誤區(qū):①人文關懷重于行動支持,對于特殊人群進行人文關懷固然重要,但還應有對特殊人群的行動支持,兩者同等重要;②特殊教育與科技的結合僅限于實驗。2016年被稱為AR技術元年,作為新興技術的AR技術與特殊教育相結合,學者、教育機構、政府等很多層面都在努力突破理論與實踐上的難題,但是目前AR技術與特殊教育的結合僅限于實驗。不論實踐困難如何,應當繼續(xù)堅持人文情懷與行動支持并重,并且爭取早日將AR技術普及到特殊教育中。
2.遵循教育規(guī)律,堅持多元價值取向
任何教育活動都有其遵循的規(guī)律,AR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也不例外。特殊人群雖然在生活、學習中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缺陷,但是每個殘疾個體都有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例如:自閉癥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聰明、機敏,具有高水平的視覺—空間能力或者機械記憶能力,與他們其他方面的學習困難形成鮮明對比[34]。故而AR技術應用于特殊教育中時,應當重視受教育者的意愿與特征,為其提供相適應的教育,摒棄以往對特殊人群受教育者的補差教育,提倡特殊人群的揚長教育。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機會,發(fā)展自己的特長與天賦,進而實現(xiàn)受教育者的自我價值。
3.科學決策,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AR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關切到特殊人群的實際利益。其發(fā)展應當注重結合實際、與時俱進。特殊教育作為教育領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AR技術作為新興技術,二者的結合僅處于起步環(huán)節(jié)。決策者應當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方向,大力發(fā)展AR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科學、有效的應用。此外,決策者要站在多元利益主題的立場,考慮大不同利益主題的訴求表達。根據(jù)教育與社會的發(fā)展,根據(jù)受教育者的特殊性,依靠科學的依據(jù),對決策價值進行判斷與選擇,實現(xiàn)科學民主的決策。
參考文獻:
[1]搜狗百科.增強現(xiàn)實[DB/OL].https://baike.sogou.com/v363778.htm?fromTitle=ar.
[2]Maria Korozi,Asterios Leonidis, Stavroula Ntoa,et al.Designing an Augmented Tabletop Game for Children with Cognitive Disabilities: The “Home game”Case[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8,49(4):701-716.
[3]Luciene Chagas de Oliveira,Alcimar Barbosa Soares,Alexandre Cardoso,et al.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enhances indoor navigation for wheelchair users[J].Research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6,32(2):111-122.
[4]Jung-Soo Kim,Tae-Su Lee. Designing and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Science Contents based on Augmented Reality for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J].The Journal of the Korea Contents Association,2016,16(1):720-733.
[5]? ? ? ?; Yoo, Jae Yeon .The Effects of Augment Reality Based Language Intervention Program on Language Abilities and Learning Aptitude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J]. The Korea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2014,11(1):31-52.
[6]Guarnieri·Regiani et al.Test-Retest Reliability and Clinical Feasibility of a Motion-Controlled Game to Enhance the Literacy and Numeracy Skills of Young Individual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8,DOI: 10.1089/cyber.2017.0534.
[7]Cascales-Martinez· Antonia et al.Using an Augmented Reality Enhanced Tabletop System to Promot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A Case Study with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J].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2017,13(2):355-380.
[8]McMahon,Don D et al.Effects of Digital Navigation Aids on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Comparison of Paper Map, Google Maps, and Augmented Reality[J].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TECHNOLOGY,2015,30(3):157-165.
[9]Huhn Kim, Ickpyo Oh. Support for the Outdoor Walking of People with Low Vision using Visual Filter and Augmented Reality[J].Archives of Design? Research,2017,30(4):71-85.
[10]Vahabzadeh et al.Improved Socio-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Functioning in Students with Autism Following School-Based Smartglasses Intervention: Multi-Stage Feasibility and Controlled Efficacy Study[J].BEHAVIORAL SCIENCES,2018,8(10):DOI: 10.3390/bs8100085.
[11]Ned T.Sahin,Neha U.Keshav, Joseph P. Salisbury.Safety and Lack of Negative Effects of Wearable Augmented-Reality Social Communication Aid for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18,7(8):DOI:10.3390/jcm7080188.
[12]徐蓓春.試論個性化教學的時代意義[J].教育探索,2003(10):61-63.
[13]AR新實踐:特殊兒童教育任重道遠,激活自閉癥兒童評估路在何方?[DB/OL].http://www.sohu.com/a/241495627_100035076.
[14]Victoria Knight,Mckissick R B,Saunders A.A Review of Technoogy-Based Interventions to Teach Academic Skills? to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Autism Dev Disorder,2013,43:2628-2648.
[15]Lin·Chien-Yu, Chai·Hua-Chen.Augmented reality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J].DISPLAYS,2016,42:51-54.
[16]? ? ? ? .The Effects of VR-AR based Guiding Inquiry Intervention on ‘Solar system and Star in Science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J].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2017,24:2:265-287.
[17]Zachary Walker,Don D.McMahon,Kara Rosenblatt,et al.Beyond pokémon:augmented reality is a 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tool[J].Sage Open,2017,7(4).
[18]JungSoo Kim.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Augment Reality Based Science Education STEAM Program on Teacher's Science Class[J].The Journal of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2018,18(14):803-825.
[19]趙斌,王琳琳.論特殊教育從人文關懷到行動支持走向[J].中國特殊教育,2013(01):7-10.
[20]Don McMahon,David F. Cihak,Rachel Wright.Augmented Reality as a Navigation Tool to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and Autism[J].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5,47(3):157–172.
[21]VIEGAS S C, SANTOS R P.Second Life: A New Approach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k Safety[J]. IEEE LATIN AMERICA TRANSACTIONS,2012,10(1):1420-1424.
[22]美國教育部出臺政策推動“AR+教育”[DB/OL].http://www.sohu.com/a/120116480_370541.
[23]2017年政府對VR/AR產(chǎn)業(yè)推動力度有多大![DB/OL]. http://vr.sina.com.cn/news/report/2017-12-29/doc-ifyqefvw0173633.shtml.
[24]Marin·Diaz,et al.POSSIBILITIES OF USE OF AUGMENTED REALITY IN INCLUSIVE EDUCATION. CASE STUDY[J]. ENSAYOS-REVISTA DE LA FACULTAD DE EDUCACION DE ALBACETE,2016,31(2):57-67.
[25]Marin·Diaz et al.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UGMENTED REALITY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BORDON-REVISTA DE PEDAGOGIA,2017,69(3):125-142.
[26]周惠穎,陳琳.應用促進公平:特殊教育中的信息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電化教育,2009(4):13-17.
[27]黃志成.全納教育:21世紀全球教育研究新課題[J].全球教育展望,2001(1):51-54.
[28]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標準[J].中國殘疾人,2006(5):7-9.
[29]Jun-Woo Lee,Hyun Lee,et al.A Needs Assessment of People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for Hearing Augment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Risk Context Awareness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2018,22(3):225-257.
[30]美國國會成立VR/AR/MR核心小組研究相關政策[DB/OL].http://www.sohu.com/a/138442180_692906.
[31]彭霞光,齊媛.提高特殊教育發(fā)展水平的政策建議[J].中國特殊教育,2014(12):3-8.
[32]殘聯(lián)發(fā)[2018]24號.2017年中國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Z].
[33]Kamarulzaman Ab Aziz ,Nor Aalina Ab Aziz ,AnuarMohod Yusof, Avijit Paul.Potential for Providing Augmented Reality Elements in Special Education via Cloud Computing[J]Procedia Engineering,2012,41:333-339.
[34]潘燕華.心理分析取向的整合治療模式對高功能自閉癥兒童的治療探索[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5.
(編輯:魯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