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辰
?
“快,快,快,打出去!”“重拳出擊,掃它左腿!”決賽場上,觀眾的驚呼,一波接著一波。
2019年7月,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首屆機器人格斗大賽(GANKER ARENA)在西安舉辦。80后伍浩名操作著他的機器人,用一套詠春拳橫掃機甲戰(zhàn)隊,一舉奪魁,成為霸主。
比賽時,參賽選手并不近身,而是隔空搏斗。伍浩距離對手有十米遠(yuǎn),一邊對著空氣快速出拳,一邊移動著腳步左躲右閃,時而急速轉(zhuǎn)身,時而踢腿還擊,微胖的伍浩名顯得輕盈而靈巧。
空地上的機器人,正在還原著主人們的一招一式。人機一體的競技,不僅是機器人之間的對決,更是一場機器人操縱者們的較量。
伍浩名并不是職業(yè)電競選手,他的主職是一名原型設(shè)計師,同時也是一家美術(shù)學(xué)院的雕塑老師。不過,伍浩名一直對機器人很感興趣,小時候看了動畫片《鋼鐵神兵》后,他甚至幻想自己能成為一名機器人駕駛員。因為在機器人的世界里,充滿著想象。
從廣州美術(shù)學(xué)院雕塑系畢業(yè)后,伍浩名在廣州小港路上開了一家工作室。伍浩名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畫畫、雕塑、3D建模、制作微縮場景等上面。他的大腦里不時跳出天馬行空的想法,比如用灰泥、泡沫塑料、雪碧瓶,制作出參天大樹的模型。
從造型設(shè)計、雕刻到涂裝上色,伍浩名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含糊。哪怕是雕刻一只瓢蟲的背,他都要清晰地雕刻出其紋路。
伍浩名曾接到過一個來自電影制片方的訂單,要求在一張概念圖的基礎(chǔ)上,制作出一個機器人模型。伍浩名并沒有受制于概念圖,而是充分發(fā)揮了想象的力量,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只為制作出一個小小的機器人模型。
伍浩名近期常讀一本叫《幻獸物語》的書,書中追溯游戲中的各種怪獸。有人說,這是一本環(huán)球版的《山海經(jīng)》,因為怪獸的起源多與民間故事、傳說有關(guān),也有人說,書中考證怪獸多半是在胡扯。伍浩名卻欣賞《幻獸物語》所呈現(xiàn)出來的想象力。他給學(xué)生上雕塑課的時候經(jīng)常攜帶著這本書,到了留作業(yè)的環(huán)節(jié),伍浩名就隨手一翻,翻到哪個怪獸,就讓學(xué)生重新設(shè)計并制作出那個怪獸的模型。
2019年年初,深圳一家競技機器人公司找到伍浩名,讓他為格斗機器人進(jìn)行涂裝。該公司作為電競賽事WCG的合作方,還希望伍浩名能為大賽設(shè)計一批格斗機器人。這一下子就點燃了伍浩名的創(chuàng)作熱情。為了讓武器更有型,他除了設(shè)計刀槍劍戟類外,還借用香港喜劇電影中的元素,制作出諸如折疊凳、紅辣椒等具有喜劇效果的非典型武器。
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電子競技賽事之一,自2013年停賽后,睽違六年,重新回歸。值得一提的是,賽事中運用的人偶控制器版和體感控制器版,實現(xiàn)了操縱者與機器人的姿態(tài)同步。
越是了解,伍浩名越是對機器人格斗感興趣。
比賽消息公布后,伍浩名參加了成都站海選,一路從成都、上海打到西安,最終闖入總決賽,這也讓賽事的合作方頗感意外。
初賽時,伍浩名操作人偶控制器版,讓機器人完成了360°轉(zhuǎn)身定位一個目標(biāo)——瓶蓋。讓觀眾感嘆機器人太了不起了,竟然能完成如此精細(xì)的高難度動作。
伍浩名曾拜師練過詠春拳,決賽時,他穿上體感設(shè)備,對著空氣揮拳,站在擂臺上的機器人就如他的分身,復(fù)制著他的動作。會打詠春拳的機器人在賽場上極具辨識度,給觀眾和其他選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伍浩名的機器人由此獲得了一個“中國盾”的稱號。
格斗場上金石之聲清脆鏗鏘,隨著倒計時歸零,場地中一只紅黃配色的機器人高高舉起了雙臂,它的操縱者伍浩名也振臂高呼。伍浩名以一敵三,擊敗了對手,成為機器人格斗大賽單人混戰(zhàn)組冠軍。
在伍浩名獲獎的當(dāng)天,他的詠春拳老師在朋友圈里自豪地宣布“愛徒拿了世界冠軍”!
接下來,伍浩名還將帶著機器人去參加表演賽,讓更多人感受到格斗機器人“中國盾”的魅力。
伍浩名說,無論是設(shè)計機器人的原型,還是操作機器人,都需要想象的力量。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王冬艷 437408345@qq.com